◎译 名 奇异的恩典
◎片 名 Amazing Grace
◎年 代 2006
◎国 家 美国/英国
◎类 别 传记/剧情
◎语 言 英语
◎字 幕 中英双字
◎IMDB评分 7.7/10 (3,677 votes)
◎文件格式 BD-RMVB
◎视频尺寸 1024 x 576
◎文件大小 1CD
◎片 长 118 Mins
◎导 演 迈克尔·艾普特 Michael Apted
◎主 演 艾恩·格拉法德 Ioan Gruffudd ..... William Wilberforce
卢夫斯·塞维尔 Rufus Sewell ..... Thomas Clarkson
阿尔伯特·芬尼 Albert Finney ..... John Newton
迈克尔·刚本 Michael Gambon
萝玛拉·嘉瑞 Romola Garai ..... Barbara Wilberforce
Martin Nigel Davey ..... The Boat Ser
◎简 介
电影是关于唯心主义威廉威尔伯福斯英国议会在18世纪的反奴隶制运动和长期的对手开始与奋斗的故事。 1797年,近34岁的基督徒,谁煽动反对奴隶制运动威廉威尔伯福斯(艾恩格拉法德装饰身体)是推翻议会内讧,从结肠炎的痛苦,不得不退出他的国家的朋友亨利亨利(尼古拉斯法雷尔饰)和Maruianni汤顿玛丽安娜桑顿(Siweisite左¨汤资耳Sylvestra乐Touzel饰)那里去度假。威廉威伯福斯是一个特别关心他人的人,也很珍贵的动物。在乡下,他严厉批评了两个鞭打马农民,奇怪的是,他们不应该虐待动物。给在威廉威尔伯福斯过程中,他以他的崇拜者,谁后来成为他的妻子芭芭拉,芭芭拉斯普纳(萝玛拉嘉瑞饰)讲述了他的事业而奋斗的故事... ...
八年前,只有21岁的威廉威尔伯福斯之友威廉姆彼特在威廉皮特(饰笃康柏祈祷区)和说服加入英国议会。该威廉姆彼特只有24岁成为最年轻的英国议会的首席执政官。威尔伯福斯和奴隶制运动威廉姆彼特克拉克森的托马斯托马斯克拉克森(Lufusisai维尔京饰)和自由作家Oloudah爱克伊诺奴隶的思想,共同领导的反奴隶制运动,塔尔顿君主(斯安海恩斯饰)和前领导人克拉伦斯公爵(Tuobiqiongsi饰)的激烈斗争。然而,尽管他们作出最大的努力,1791年,由威廉威尔伯福斯准备对反奴役的议案或由国会拒绝... ...
1797年,威廉威尔伯福斯和芭芭拉在爱情和婚姻下跌,他的家人搬到Kelaipuhan。 1807年,他通过在部分议案,威廉威伯福斯是一个道义上的胜利。刚开始时,全体国会议员中,只有他是一个基督徒。当他离开时,两院有100多个基督徒。许多他的行动所感动的基督徒也加入了国会,使得威廉威尔伯福斯开始扩大的行列... ...
◇ 幕后制作:
影片是一个关于正义与邪恶较量的故事。导演在将威廉·威伯福斯塑造成为一个英雄的同时,也没有忽视他作为普通人所有的行为和语言。威廉·威伯福斯在影片中是一个几乎没有任何缺点的人。他用他的毅力与勇气终于劝服了无数追随他、可以将他的事业进行到底的人们。影片中,似乎英国社会对黑奴制都有着既定的想法,只有威廉·威伯福斯与所有人不同,他认为英国国会上表面的条文法案只是为上层人所用的,与国会中的大多数人都持相反的观点。虽然大部分观众们都会赞成导演明显道出的观点,即黑奴制是不道德的,是应该废止的。但是,影片的最大挑战并不在于此,而是在于如何塑造好一个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作为一部反映英国十八世纪国会状况的影片,《奇异的恩典》是十分值得观看的,它就像是一个年度大事记录表。
迈克尔·艾普特1941年2月10日出生于英格兰白金汉郡。曾在格拉那达电视台做调查员,1978年,代替玛莎·库利奇成为DGA成员。除了拍摄电影作品外,迈克尔·艾普特也一直坚持创作电视作品,如《十字路口》“Crossroads” (1992)、《火力开全》Always Outnumbered (1998)、2005年在美国拍摄的电视连续剧《灭罪盲探》(Blind Justice)等。其电影代表作品有:《唇膏》Lipstick (2002)、《忍无可忍》Enough (2002/I)、《黑日危机》The World Is Not Enough (1999)、《非常手段》Extreme Measures (1996)、《法网雄心》Class Action (1991)等。在《奇异的恩典》这部影片中,迈克尔·艾普特为了吸引观众,采用了生活政治的方式,使观众在观看影片时感觉到自己身处在英国18世纪的政治斗争之中。
史蒂文·奈特Steven Knight曾获英国学院奖,提名奥斯卡奖最佳编剧。除了做编剧工作外,还时而担任影视剧导演。其代表作品《天使夜惊情》Dirty Pretty Things(2002)成为奥斯卡最佳原著剧本入围作品、目前正在创作打算在2007年推出的《爱玛的战争》Emma's War (2007)。
艾恩·格拉法德是影片中饰演主人公威廉·威伯福斯,这个完美的人物为他获得了极大的尊重。同时,艾恩·格拉法德他比其他英国演员都要出色,技压群雄,有相当大的票房号召力。正是由于这一出演,才使威廉·威伯福斯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当屏幕上的威廉·威伯福斯竞选成功时,观众们都想为他叫好,当他陷入沮丧时,观众们也都感同身受,这不能不说是艾恩·格拉法德深厚的表演功力在人物塑造上起了极大的作用。
除了主演艾恩·格拉法德外,影片其他演员如本尼迪克特·康柏拜区饰演的威廉姆·彼特、萝玛拉·嘉瑞饰演的威廉·威伯福斯活跃的妻子芭芭拉·史普纳,以及饰演威廉·威伯福斯男管家的杰瑞米·史维夫特,他是一个很有喜剧特征的演员,无疑会给这部历史、政治性很强的影片加入一些调味料。
影片影像采用电脑CGI技术的分离法拓宽了视野,使当时拍摄的影像与历史摄像连接在一起,并较多地使用了长镜头。本片摄影瑞米·艾法瑞辛,1948年生于英国伦敦,因影片《伊丽莎白》获英国电影金像奖最佳摄影,71届奥斯卡金像奖提名。
《奇异的恩典》下载观后评论:
英國電影《奇異恩典》,講述18世紀中英國為解放黑努而努力的威廉威福斯的奮鬥故事。這部堪稱是捲福代表作的《奇異恩典》,其故事因編歷史真實人物故事,不但從人物角色原型,以及故事本身都極具戲劇張力但必須說,劇編沒有把故事說好,導演拍攝的敘事手法也非常凌亂,沒有章法,更不用說男主角演來平淡無奇。劇中唯一看點是我家捲福。無怪乎,在製作人看過這個作品後,就在他的新製作裡鎖定由捲福飾演男主角。而其重要的配角,也非得要襯的上我家福捲才得以入選,這部作品就是讓捲福一夕之間紅遍全球的BBC《新世紀福爾摩斯》。而這位慧眼,因看過《奇異恩典》就鎖定捲福的,就是在片中飾演為福爾摩斯操碎了心的哥哥。整部《奇異恩典》看來挺無趣的,尤其在調整時差的機上,看的我痛苦萬分,還好有我帥捲福,支撐我看過
由点及面,与其说是威伯福斯一个人的传记片,不如说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废除奴隶制那段历史的传记片。从头至尾古典气息浓厚,叙事方式亦不无考究:先是剑走偏锋,以失意阶段拉开序幕(而非按照正常叙事,形成意气风发—受挫—失意—重燃信念而后达成目标这样的惯常叙事体系),而后通过回忆往昔荣光连接起前后15年的时空,于时间与叙事的层次感中形成反衬(15年后的失落与15年前的踌躇满志、爱人鼓励前的迷茫无措与之后的斗争不止),另有一番工整。最后的落点很好地跳出了大多数传记片囿于题材致胜的狭隘地带,落在了以情动人(爱情、友情及革命友谊都令人印象深刻),威伯福斯落幕时的微笑由此拥有了穿透屏幕的力度。真希望能再多看到几部这样会拍的主旋律及传记类型。
年仅21岁的威廉·威伯福斯(艾恩·格拉法德 Ioan Gruffudd饰)在好友威廉姆·彼特(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Benedict Cumberbatch饰)的劝说下加入英国议会。两人共同领导了反奴隶运动,与反对者展开激烈的斗争。然而威伯福斯拟定的关于反黑奴的议案还是被国会否定了。身心疲惫的威伯福斯被议会的明争暗斗弄得心力交瘁,患上大肠炎。1797年,当他来到乡下朋友家静养的时候,遇见了他的崇拜者芭芭拉·史普纳(萝玛拉·嘉瑞 Romola Garai饰)。威伯福斯向她讲述了他所为之奋斗的事业,两人相爱并结了婚。终于,在1807年威伯福斯的议案得到部分通过,坚守反黑奴运动的队伍也开始逐渐壮大。
无论是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也只有白人能够拯救黑人(Whitesuperiorityasasaver),即便这个矛盾点在于,正是白人发明了船只、探索了世界、间接性导致黑人的奴隶制(Blackinferiorityasslaves)。这是经济和科技决定一切的社会环境,促使了种族阶级分制,将人商品化,泯灭了人权和人性,展露了人性本恶的贪欲。无论是奴隶主,还是去奴化的拯救者,白人依旧位于“奴隶”和“拯救”的高权地位,而这种状况延伸至二战、当代全球化。而其中改变的,是人们发起的“运动”,高喊平等、自由、尊重多样,而这是让当前社会稳定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这周高老师的课上美国内战与圣经,推荐了这部片子。废除奴隶制的过程,是白人主导的,艰辛而漫长。电影的时间线上做了点设计,从十五年后开始,那时正是Wilberforce身体和精神状态的最低谷。随着他给女主讲过去的故事,观众也跟着回忆了往昔,以flashback的方式交代了过去。然后女主鼓励他,他也重新振作,两年后终于废除了奴隶贸易。不知道多大程度还原史实,不过演员演技,台词,都精妙非常。剧情线比较套路,早就知道会是完满的结局,扣一分。英国议会中的吵架挺有趣,真是一个比谁嗓门更大的政治制度,准备入手看Yes,minister
废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救了英国皇室,工业革命之后,机械代替了手工,如果还继续压迫黑人,英国不就步了法国的后尘吗?法国大革命的前车之鉴还摆在那儿呢。有时候想想也蛮憋屈的,被迫害那么久了,人家突然良心发现不破害你了,但那些死去的再也不会有人提及,也不会得到切实的补偿,但你却无可奈何,毕竟人停止加害就够让你感恩戴德的了。。往更深了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的同情心道德心大多时候都是在解决了自己的利益之后才会去考量的,所以像这两位这样全程用爱发电的真的非常值得钦佩了(但是葬在一起是不是有点腐了
有一种 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感觉,世世代代时时 都有这样的人。看看电影了没解说的时候就好感动,但是真实的历史车轮从来不是靠道德推进的,不仅英国的废奴是靠动脑子迂回婉转,连林肯的废奴获胜也是出于利益和战略。#William Wilberforce 1759-1833,领导国会内的废除奴隶行动 对抗英帝国的奴隶贸易,并于1807年亲自见证《废除奴隶贸易法案》的通过,完全结束奴隶制是在1833年。我也羡慕有这么好的基友 好羡慕。(搜了下William Pitt 脸真长 让本尼演是对的)
威廉的一生是多少人羡慕的一生,不断实现着改变他人的命运,改变世界的梦想,还遇到了一个挚爱,有那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还有坚定的信念。黑奴制度废除了,但黑人面对的不公还没有结束。不说其他国家的歧视,我曾经到非洲工作过,我们的中国同事也常常对黑人像对奴隶一般,还常常把不打骂他们他们就不会听话的言语挂在嘴边。我除了惊讶与无语外,却不知道能做些什么改变。制度只是第一步,每一个人打心眼里觉得人人平等,尊重他人,这样的梦想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真正自己做到也是不容易的事。所以脚踏实地,先从自己做起吧。
康斯坦布尔的乡村风景画,特纳的暴风雨中运奴船画外音。海顿亲切柔美的室内乐四重奏在运奴船边就是惊愕交响曲。台词很精彩,有幽默有严肃,议会是个好地方。意见不同和纷争冲突在任何国家任何时代普遍存在,人类进化了多少年,才从野蛮的彼此残杀走到文明的议会制度。忽然意识到这所有的人类经验如此宝贵,而我们却常常视而不见。通过现代媒体这些经验都可以随手获得,而人们却往往沉湎于其他无法自拔。有了这些经验,武力还是智慧,永远选智慧。John Newton, Amazing Grace
关于信仰,关于政治,关于废奴。William其实足够幸运,剑桥大学,有出色的能力,优秀的才华,具有煽动性和说服力的口才。有位高权重的首相朋友为他背书争取国王对法案的中立,有怀抱相同信仰无条件支持他的妻子,有忠诚的盟友。即使这样,废奴的道路仍然漫长无望,熬过数年的法国大革命等待民众重新唤起的怜悯心。不停迂回,绕了好大一个圈避免议会的反对。(不得不说这个方法好聪明)我们都愿意看到人性的丑陋最终被人性的良知拯救,然而,这永远是个伪命题。
英国演员的演技平均水平相当高,30岁的本尼扮相颜值比神夏中更得我心。作为Wilberforce的传记片还是很不错的,对于他的历史功绩和社会关系讲述得很明了。他是加入福音派后开始反奴隶贸易的,“少一个奴隶,多一个兄弟”是他的动力和目标,在片中他的人道被表现为主要出自同情心,其实出于宗教也并不会损害他一生四十多年从事废奴的功绩。片中1807年的法案只是禁止奴隶贸易,真正宣布奴隶制非法的法案是在他1833年逝世前四天才通过的。
一个反奴隶斗士,一个英国首相,年纪轻轻即被重用,联合废除奴隶制度,花了二十几年,直到完全废除,花了44年。这两个人,一个充满理想主义,一个手握重权。在大有可为的年纪,全职开始了为理想的奋斗。首相至死都没见到奴隶制的废除。这是一个道阻且长的过程,因为你要改变任何群体,都需要对抗群体的善、恶、自私与无知。两个有理想、机会好、起步早的青年,全职还有干上至少20年。你想要明天世界就变成你想要的样子,那你还不了解这个世界。
3.5这样的题材,这样的故事,观众基本都是看个开头就知道结尾,就怕拍法太平淡,人物形象太扁平,偏偏本片就是如此,过于戏剧化,过于形式主义,以至于忍不住会注意其他本不该“联想”的点,就题材而言其实应该采取写实主义风格更好的,多些克制冷峻,高潮部分点到即止,也许会让人印象更深刻更感动些;养的兔子都叫某人名字,议员开会耳边轻轻一声,婚礼上说我没有改变,临终前还竭尽全力为其铺路成就功业,西敏寺里都相邻,天简直羡慕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