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 编剧: 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 主演: 布拉德·戴维斯 / 弗兰科·尼罗 / 让娜·莫罗 / Laurent Malet / 汉诺·波西尔 类型: 剧情 / 同性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 西德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82-08-31 片长: 108 分钟 又名: 水手奎雷尔 / 水手奎莱尔 IMDb链接: tt0084565 雾港水手的剧情简介 · · · · · · 一艘船停泊在布瑞斯特港,船上有个名叫奎雷尔的英俊水手(布拉德·戴维斯 Brad Davis 饰)。他被船上少校赛隆(弗兰克·尼洛 Franco Nero 饰)暗暗迷恋着,还和船长罗伯特(汉诺·波西尔 Hanno Pöschl 饰)保持暧昧关系;他勾搭当地酒吧老板诺诺(冈瑟·考夫曼 饰),主动在色子游戏里输给他以便和他发生关系;他贩毒,还杀掉了同伙,警察马里奥(伯克哈德·德里斯特 Burkhard Driest 饰)盯上了他,又迷上了他;年轻人吉尔(汉诺·波西尔 Hanno Pöschl 饰)也爱上了他,还被他嫁祸杀人罪名;诺诺的妻子吕西娜(让娜·莫罗 Jeanne Moreau 饰)也对他兴趣满满…… 英俊的奎雷尔,狠心的奎雷尔,谁也说不清他到底爱谁,谁都甘愿做他手里的棋子,塞隆上校看着一切,知晓一切,每天对着录音机讲述自己的爱慕之情……
《雾港水手》下载观后评论: 改编自Jean Genet的[Querelle de Brest] 穿插出现在电影的白底短文 我的第一部Fassblinder 梦幻与异界的建筑布景 红到夸张的表现主义镜头 激烈的masculine与feminine碰撞 同性恋/爱情的意识觉醒 欲望与海岸的浪花一般汹涌 失落如内心的伤口一样随行 Querelle这个形象是混乱的 失爱的 破碎的 他与哥哥Robert难以理清的关系 一如一头一尾的Lysiane占卜那样 从“失联自己”到“失去兄弟” 他拿起放大镜看自己 “我心中有一种无人幸免的羞耻感,只有在那羞耻感中我才能找到我永恒的平静,我如此脆弱,我被征服了,彻底征服,我的心绪悲伤,我有一种凋零,污秽,致命的伤口在我心上.” 如梦似幻 又半醉半醒
"Each man kills the thing he loves. Some do it with a bitter look. Some with a flattering word. The coward does it with a kiss. The great man with a soul...Some kill their love when they are young. And some when they are old. Some strangle with the hands of lust. Some with the hands of gold..."
曾经总说还好法斯宾德死得早不然他的电影太多了等到看到他的这部绝唱却又希望能继续拍下去全面展示浓烈的荷尔蒙的作品带有舞台感的布景在时时刻刻强调这是一场不真实的戏就像结尾吕西娜告诉情人算错了这一切都变成儿戏一样怪异的海港与妓院明暗交织的偏黄色的画面与大堆赤裸上身的汗涔涔的水手三个同性情人与酒吧老板娘的情欲喷勃奎雷尔只不过在寻找他在众人眼里是美和欲的化身之后的抢劫与杀戮同性肉体的交缠和虚假的兄弟情都是他的迷惘与追求侦探们的查案不过是例行公事奎雷尔与诺诺得到过奎雷尔却在爆笑中失去隔窗相望只会用语言记录下对奎雷尔的爱与欲的少校是法斯宾德眼中另一种爱情的样式
既然本部影片是基于表现主义的手法构建种种形式,那么诸如“布景廉价”、“旁白虚无”等评论则实在是业余莽撞,有碍观瞻。作为德国新电影运动中的巨匠,法斯宾得的主要突破之一,就是旨在摆脱“布景”、“现实感”和“道德性”等传统电影要素所带来的束缚。而作为一个直男,(姑且抛去横流四溢的同志性感气息不谈),最让我惊叹的是,导演竟在摄像机上配用了星光滤镜。这一举措在电影拍摄中实为罕见。看着让娜·莫罗色衰殆尽的面容体态,和她那蕾丝衬饰的手臂上闪闪泛出的病态情欲,我实在要说,法斯宾得的“廉价”滤镜于此是出乎意料的对味。
天呐让娜莫罗… 不按时序看上世纪电影的结果是对美貌和年华流逝的时时震惊… 酒吧外景设计好后现代? 好强硬的德国表现主义呀!大面积黄光 隧道尽头或人物前景给蓝光,玻璃或者石库门绿光 桌面灯罩布红光,如今墨镜还有《浴血黑帮》第四季已将这种落英缤纷的室内光影用到边际朦胧、出神入化。以及Malet才是那个美貌惊人的男孩吧而不是Querelle…说话好像小本拗兰波的口音,共同公式是很快很连很轻柔还有点法国味… 男性力量满满的情爱,肌肉、汗、柔光和一点点失控的眼神。
法斯宾德拥有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游乐场,可以随意构建空间。可以看到,影片中几乎没有完全封闭的空间,即使是最深处的室内戏,仍然有镜子暗示着他者的存在。调度还是他自己那一套,中间有一个三百六十度旋转式镜头也同样出现在《中国轮盘》中。就像是舞台剧一样的空间不得不诱发人物异乎寻常的感情,几乎呓语一样的独白为这个看不懂的故事增添了几分诗意。别谈故事,我看不懂。但是人物的情绪与空间的关系仍然值得玩味,那个永远赤诚的港湾,永不落下的太阳,谜一样的感情,轻佻又笨拙。
肉欲凝视交杂的斗兽场,身份认同的不确定(所导致不安/羞耻/疯狂)状态贯彻着全片,以各式带有乱伦禁忌的关系流动和赤裸的撕扯为表象,探寻出狂妄与脆弱之间包含矛盾的张力。高度舞台化的调度无限膨胀着男性的专属空间界限,意乱情迷的疯狂。并不觉得笨拙,这种无限挑逗(画面/语言)的turn on感即使是长期置于异性恋矩阵下的人都会感到血脉迸发的感觉吧!当真是奠定了酷儿电影之酷!
永远在黄昏,永远在夜晚,像不会停转的八音盒。叙事蛮有趣,录音当旁白,Epigraph推剧情。在伊甸园杀人,在耶稣受难加手足相搏还挺滑稽。夫妻俩是开放式关系,兄弟俩是Narcissus,double,mirror,“young boys like big cocks”,a world full of men and fuck,法斯宾德应该不信教吧?
舞台剧布景配上灯光衬得整个片更加如梦如幻。欲望,痴情以及暧昧等等包裹着整个影片,甚至要溢出来以至于有些适得其反。镜子,骰子,小刀,还有Gil和Robert是同一个演员这些设置都挺微妙哈。感情有些跳跃,台词好直白且生硬生怕听不懂(但是很迷惑片末黎姿说的话)配乐也是真的不行。btw法斯宾德是怎么做到让两个男人之间又尴尬又有性张力的?
虽然看上去各种大尺度,本质其实是法斯宾德最深刻的一部。奎雷尔是性的原罪,性的上帝。他与任何人交合,但又如同处子,他的灵魂无色,是所有人的终极欲望。崇高化的戏剧手法和精致的布光都为整个影片蒙上一层光晕。自由的符号,斗争和依恋,狂热和孤独,都是力比多的原始冲动下的状态。法斯宾德一定是弗洛伊德的信徒。
梦境感十足,而且是淫欲满满的梦,这感觉上像是法斯宾德自我满足的YY之作,充满性暗示的建筑和打光,水手们永远油腻的身体和脸,表情台词也全是古怪的色情片味道……看得极其不舒服;Querelle这个人物充满神秘感,然而他的走位太呆板了点,莫罗的发挥空间不大;布景很特别,想起了小林正树的[怪谈]
6/10。片尾的仪式性场景中蓝光分别打在兄弟身上,女人又拿起牌后惊喜发现:你没有兄弟!此时难以分辨奎雷尔和罗伯特哪个是真实存在哪个是自我投射。与剧情毫不相关的内心旁白和细节是法斯宾德的间离手段,两场斗殴的画面纵深处走过身穿彩衣、小丑脸谱的拖着十字架的教徒们,演员拔刀相向的舞蹈般动作。
像一场大型舞台剧,无论是台词、布景还是演员的服装。大海,咸湿的空气,血液、汗液与精液,在欲望的夜晚翻腾汹涌。旁白时而冷静,时而深情。当真相沉入水底,只有“男人杀死自己所爱”的歌声还在轻柔地回响……微缩版QAF。演员们性感而美丽。服装10000分!!!抠下来可以直接用于品牌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