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钟孟宏
编剧: 钟孟宏
主演: 张孝全 / 王羽 / 戴立忍 / 陈湘琪 / 金士杰 / 更多...
类型: 剧情 / 惊悚
制片国家/地区: 台湾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3-08-30(台湾)
片长: 111分钟
又名: Soul
IMDb链接: tt3091254失魂的剧情简介 · · · · · ·
阿川生病,完全变了个人,被送回老家静养,父亲一看就知事情不单纯,但他不动声色。直到有天进家门,才发现阿川的姊姊躺在血泊里,而阿川彷佛无动于衷……究竟他是失心疯了,还是更难解释的灵异现象?台北电影奖、金马奖双料最佳导演钟孟宏混合各类型元素,另辟蹊径开创又一种难以归类的精彩典型,再度展现台片难得一见的精致影像。张孝全的内敛与王羽的外放旗鼓相当;加上戴立忍、陈湘琪、金士杰、庹宗华、梁赫群、纳豆等坚强组合。
《失魂》下载观后评论:
靠!我惊呆了。最近最大的惊喜。这是一部打着恐怖片外核的实际上描述伟大父爱的绝绝对对被低估了的片子。他用极端的难以想象的方式保护了他的儿子,扭转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尽管你还是感到由衷的悲哀。钟孟宏玩得太精了,逻辑前后完全自洽,把精神病人的内心世界外化得特别好,你以为的离奇一点不离奇,最后儿子的魂被老父亲的爱召回了。间中惊人效果中端出十足的幽默。台湾这帮演员有一套成熟的有说服力的表演体系,看似一本正经又自然不留痕迹。每个角色都很耐看。张孝全真是帅。一部从头到尾引人投入的片子就是极好的。为什么那么多人没看懂?山林欲动,山林静止,虫鸣声起,我屏住了呼吸。好想让AM看这部片子啊,他肯定会喜欢的,应该可以治愈他。开头那首《青春小鸟》的变调也是神笔。钟孟宏是目前把暴力和诗结合得最好的华语导演。
影片开场便点题:肉身已死,魂将不在。阿川童年时代误会父亲弑母,而带来精神创伤,自此成长后也远离家乡,与家庭隔绝。失魂的阿川造成后面三条人命的发生,父亲整个过程的冷静沉着,让观者不难质疑谁才是真正有问题的人。窗口、深山上的小屋、云游时的枯井、上下山的电车轨道,营造了一种现实世界与自我闭塞心界的进出效果。最终通过梦中的三个路人,肉身阿川让自己找回了灵魂,父亲借此与儿子进行了比一辈子都多的相处与沟通。阿川人神合一,从远方回到家乡守护林中小屋,父亲带着魂去了精神病院,父子均打开了心结。探讨家庭成员的连结发生故障,影片用诡异沉静甚至有些惊悚的片风加以衬托。摄影太抢眼了,抛开剧情,完全就是宝岛大自然的洗眼风光片。影片有故作玄虚之感,过分强调了气氛营造,使得剧情偏散,纯心理片不容易讨好大众。
有的电影看着半懂不懂的但是非常令人着迷,比如《太阳照常升起》、《冥王星时刻》等;有的电影自己觉得看懂了,也觉得非常好看,看完后再看一些高人文章分析,卧槽原来还有这层意思,然后再看一遍果然如是所言,内心给出一个大写的服;有的电影似乎藏着很多深意,但是你不是很想弄明白,因为电影浅层就不够好看,比如这一部,虽然有金马奖各项提名在身,但就电影本身而言,交代人物的行为动机是讲故事最基本的条件,但是都看不到,所以一会儿这个他杀了她,一会儿那个他杀了他……都看得人一脸懵逼……比我看过的钟孟宏后面的《阳光普照》和《一路顺风》都差多啦。但是营造气氛、人物表演、还有这小怪手(台湾人的挖掘机叫法)什么的,还是不错的。
整体来看非常的拖沓冗长,台词的僵硬感与刻意摆弄的美术摄影都让本片看似多了一份神秘感,实则又没有特别好的自圆其说。这种神经质似的故事本身并不扣分,反而刻意呈现的一系列细节,才让观众有了一种突兀的不适应。王羽老先生整部电影都感觉格格不入,以至于本来可能情绪还有延续的故事到了他这那特别别扭的念白都直接被卡断,导演想要营造的诡秘感和关于精神疾病的探讨明显的过了火,以至于结尾的留白实在让人难以沉下心来回味实验性有了,功力还是有差。可惜了这么多优秀的演员,张孝全应该是第一次演这种片吧,还是能get到是一位好演员的,可惜可惜3星,6分
1.钟孟宏应该是从《失魂》真正确立了自己的影像风格。2.空境参与了情绪和叙事节奏的构建,但是用的太过频繁3.意象参与叙事最多的一次3.仍旧是精神困境,创伤,救赎,这次又加入了寻找的主题,暴力中夹杂温柔,黑暗中寻找光亮,如片头:我如同一片树影在黑暗里伴随着微光,左摇右摆,看着风如梦逃去4.超现实元素的加入很有意思,像是阿川的潜意识层面,就像跳入井中寻找真相而自救4.阿川和父亲都是两个因为对方而失魂的人5.导演终于没有在片中解释故事的寓意,给了无限的解读空间,我的理解三个猎人可能是姐姐,姐夫和警官,父亲深沉的爱让阿川回来了
离开水的鱼,在砧板上呼吸;曼妙的蝴蝶,在光影中起舞;蜿蜒的蜈蚣,在黑暗中爬行。我不是纳川,我只是拥有他的身体;童年玩伴说我们曾经一起藏匿弹珠,而我只想寻找他身上的烟火气。大山里的单轨车,载着空洞的躯壳,穿越那幽谧瘆人的高山林区,那里游荡着迷失的灵魂;我行驶在山路上,巨石阻断了行程,三个好心人帮忙搬走了,那是梦中的爸爸妈妈和姐姐;黑暗里一片树影在微微发光,那是小孩在大声对我说:我是纳川,赶紧带我回家我就是纳川,我从梦境中醒来,耄耋的老头静静地看着我,那是我的父亲,我就是他的全部救赎
太阳下山明早依旧爬上来 整个片子像一块生肉有的部分硬邦邦有的地方软趴趴 跳动的鱼头 跳不动心 一样 明知道稍微处理就是一盘新鲜难得的精致料理 所以软硬都看着挺美 构图都很糟 故意的不平衡 极不舒适 极不完整 但没有OCD的来看 台湾风光片名导演实锤 亏欠的父亲 失魂的儿子 失婚的闺女 和戴立忍这样的女婿 原来导演是在关心社会问题哎 我看有些影评人说话很难听 不过我喜欢这种不装神弄鬼的表演 也开始喜欢这个最喜欢拍门拍窗拍方框的导演 感觉在阳光普照之上 赶上金马50也是命不好
1.目前看过的钟孟宏导演的5部电影作品里整体观感最差的一部,略显奇幻文艺的故事,情节发展却是恐怖片的逻辑,姐姐之死莫名其妙,姐夫被杀动机怪异,后续亦是看得我一度想给差评,最后谅在还不错的卡司阵容以及尚可的幕后制作上给3星吧!2.隐约记得《失魂》曾将代表台湾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查了下还真是;3.看到《第50届金马奖颁奖典礼》豆瓣评分高达9.0分,然后去查看那一年的获奖名单,发现只有最佳创作短片和最佳音效两个奖项的获奖作品没看,于是特地找来补遗。
钟孟宏的电影为什么都这么让人困得慌?这是个疑问,不是感叹。我分析了一下,原因大概包括:大段无对话的空白,语速慢且耐人寻味、风景多、故事起承转合难抓、主题让人摸不着头脑。这部电影符合以上所有特点,所以我历时两个月才一段一段看完。台湾的山景好美,烟雾笼罩、水汽氤氲、森林茂密。其实讲了个很简单的关于迷失和找回的故事,嵌套在这个零散复杂的框架之下,三个猎人搭车的故事也还挺有启发。没有看懂的部分我还是再去听听翻电吧。
文本漏洞百出,王羽台词功力的退化和开头的剧作漏洞的问题很难将后面的故事发展让观众接受或信服,大量的人物特写推镜也让人看的不明所以,这部在《第四幅画》后,《一路顺风》前,不知道是得益于台湾旅游业资金支持拿数字摄影机做个热身,大量的实景拍摄和高速摄影不得不佩服中岛长雄的摄影天赋,《医生》的八毫米,《停车》的数码,《第四幅画》的胶片再到这部,每一部里钟都在用天赋“炫技”…
整部片无论是人设还是剧情都是钟孟宏的光怪陆离与冷硬凌厉,视听都极具冲击,失魂的鬼故事和血腥的冷暴力都只是导演用来讲述他对于东方家庭的父亲的理解的手段而已,高冷而不善(会)表达爱意,同时他们也愿意为了子女(特别是子)付出一切,这部片里王羽显得太冷峻了,假如介绍他说是年轻时是个抗战的国民党军官或者是个已经洗手的黑社会老大,那这个形象就相当立体了
有几处的影像处理挺写意的,挺喜欢金士杰树林捡树枝的展开,山中云雾以及吞吐香烟对照魂魄的想象力,导演的毛病还是剧本的掌控和叙事节奏僵硬和笨拙,但却爱放飞。暴力戏和强冲突虽然处理真实和干脆,但总是感觉让人脱线。老头子的演技也着实呆板,虽然消费了邵氏推焦,但每次尬等台词,演了一半都以为他在扮演老年痴呆,藏女儿尸体倒是利落,怪!
如果跟随阿川的角度看,其实是饱含感情的movie,气氛和特点都很突出,文艺但是可以一直看下去,下一秒发生什么不发生什么都无法预料,情节出人意料又好像十分正常,父亲很复杂丰富的一个角色,用这种念台词的方法反到很恰当印象深刻,阴沉大雾的山林在第二天的公交车上也有见到,好多细节没看到,怪自己不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