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五郎八卦棍 刘家良
导演: 刘家良编剧: 刘家良 / 倪匡主演: 傅声 / 刘家辉 / 李丽丽 / 惠英红 / 王龙威类型: 剧情 / 动作 / 武侠 / 古装制片国家/地区: 香
导演: 刘家良
编剧: 刘家良 / 倪匡
主演: 傅声 / 刘家辉 / 李丽丽 / 惠英红 / 王龙威
类型: 剧情 / 动作 / 武侠 / 古装
制片国家/地区: 香港
语言: 粤语
上映日期: 1984-02-17
片长: 98 分钟
又名: Eight Diagram Pole Fighter
IMDb链接: tt0086606
五郎八卦棍的剧情简介 · · · · · ·
北宋年间,杨家将出战金沙滩,佘太群求得“七子去六子还”的签语,心中忐忑。国丈潘美因杨七郎打死自己儿子,使计陷害杨家将,令杨家一门忠烈在金沙滩的对辽战事中几乎俱折,唯有杨五郎(刘家辉 饰)负伤逃脱、杨六郎(傅声 饰)发狂返回天波府。潘美为斩草树根,引辽兵入宋,暗中将天波府团团围住,以防杨家将面见皇帝伸冤。杨五郎得悉皇帝下诏斥自己为叛徒,心感走投无路,经一义士以命相劝,遂远上五台山清凉寺请求出家,方丈因其杀性未伏,不予接纳,杨五郎强驻寺中,并化杨家枪法为棍法,潜心修炼。不久,天波府因僧人报信,派出杨八妹(惠英红 饰)赴五台山接杨五郎,沿途潘美步步紧逼,令杨五郎下山救妹复仇……
《五郎八卦棍》下载观后评论:
6.5,可以和《少林三十六房》《少林搭棚大师》并称“刘家辉出家三部曲”,碍于杨家将的故事观众实在太熟悉,本片在故事上束手束脚的地方太多不如前两部纯粹有趣:杨五郎一出场就带着家仇国恨,绷得太紧,也没有菜鸟入寺学艺的过程(这正是两部少林最好看的部分)。刘家良在邵氏拍摄的几部功夫片虽然都没什么思想性可言,但技术层面绝对是当时顶级水准,摄影灯光剪辑调度方方面面都是高度电影化处理,刘家辉自行剃度那段值得一拉。傅声在片中大吼大叫的夸张表演太过火了,并且也没啥作用啊,我以为开头他疯掉回家之后肯定在某个阶段出来助阵,结果就一直在家疯到结尾,这个作为遗作太可惜了。
敢情当年还没武指的奖项,给刘师父最佳服装造型设计的提名,他片中造型还有刘海呢。李丽丽三十过中就演起佘太君,不过比起过去挤眉撅嘴的小丫头和后来永远忧心如焚的TVB老妈,这个角色太棒了。血战金沙滩拍得太小气,四四方方的小棚画一圈山,被“马踏尸骨不还”是踩踏。傅声情感充沛。配角热血也是可圈可点的群戏——尽忠,国家不让,家仇,要报!倪匡写得好。佘太君灵堂前拉回六郎,八姐九妹喊开门是漂亮的调度。剃度过程的太凶狠,而收敛心性比较平。木狼是奇趣。小红和元德马上马下的动作令人击节,刘师父好指导!客栈以一当十写实而惨烈,才得群僧助战将情谊推向高潮
6/10。以一个家国仇恨的老套故事为外壳,实质却强调复仇的代价,五郎最终给仇恨拖垮,不能再归家,只得浪迹天涯。镜头采用远景居多,但剪辑速度快不过两秒,每个镜头都难掩刘家良对技艺倾注的那份心血。舞台风格的开幕沙场大战突出写意,漆黑背景里跑出以不同服饰色彩标示的两队人马,相互厮杀,高潮在嗜血的复仇场面上大做文章,破碎的竹片和五郎的八卦棍像狂风扫落叶一般,把敌人杀得片甲不留,五郎从一堆棺木上飞身跃起,又把受伤的把妹绑在肩上杀出重围,赶来营救的僧人将长棍直插敌人口中、用头力把牙齿也撬了下来,长枪与棍棒的对打产生眼花缭乱的观赏效果。
以前听过一句话:“中国功夫能够实战,各式各样的兵器功不可没。”看真功夫类的武打戏、武打设计,还是得看刘家良导演的。虽然这次有很多戏剧表演式的武打配合,特别杨家将大战金沙滩那一幕,但是基本是基于了中国功夫的演绎。相信很多演员都是有武术功底的,动作很有观赏性,至少不会“过假”,不过也是挺血腥的。另外,寺庙、客栈果然是武侠电影的建筑场景标签,这也很中国传统。电影呈现的寺庙和客栈甚至有点令人眼前一亮,因为场景足够恢宏,细节足够真实,能看出这部电影的用心。
刘家良导演的作品基本上都比较喜欢,硬桥硬马的动作戏让人看着很是过瘾,刘家辉的光头和尚形象也基本上是定了。最后决战极其cult,少林棍直接将牙打碎,那场面看着都疼……这部和《南斗官三斗北少爷》都属于傅声的遗作,拍了半截没拍完,所以才导致后面情节杨六郎直接没了,节奏也加快了不少。另外评书里杨四郎被俘虏到番邦做了驸马,怎么也没下文了呢~~
刘家良邵氏作品中最严肃悲壮的一部,但开头杨家将血战金沙滩的戏拍得太假,影响观感,直至傅声发疯尽述兄弟之死才入戏,刘家辉进清凉寺又是少林片的套路,真正好看的是打狼牙棒,当然最高潮决战也是非常精彩,算是水准之作,可惜当年票房不卖,刘家班的邵氏生涯也寿终正寝(《霹雳十杰》不提也罢)
给看爽了!刘家辉当年英俊小生,惠英红扮相也英气十足,兄妹俩见招拆招,招招霸气尽显。影片情节紧凑,故事流畅,自始至终掺着一股子慎人心魄的戾气。动作设计养眼,耍花枪挥绣剑,让人眼花缭乱,却颇有节奏感。结尾恶战精彩,什么叫满地找牙,金刀削肉,也见识到了狼牙棒的威力。收尾稍显仓促了些
棍术和拳术方面的设计极为精妙,客栈阵法也颇有看点,刘家辉以劈碎的竹竿划杀敌人的设计运用到了94年醉拳2中成龙的小楼破竹竿杀敌。片子开场是典型的舞台化的呈现方式,而越往后越像电影的打斗。在洪金宝、成龙已将谐趣动作发扬光大,连贯的动作拆解已经成为主流的年代,本片显得有些老派。
在電影的前段和中段,大部份情節都是很奇怪的,可以說是粗疏。楊門七子戰大軍就不說了,直到後來的惠英紅要到五台山找五哥,身經百戰、經驗老到的佘太君怎可能不提防呢?但既是《楊家將演義》的改編,也不能挑剔太多。倒是直到後段,家仇國恨、打得痛快淋漓,看到忘我,看完有想打五星的衝動。
7分,小时候在ccty上看过,只看到了壮士炸洞救杨五郎那一段,现在重新补完了。傅声拍完这部电影就去世了,刘家辉晚景凄凉,惠英红垂垂老矣,真是物事人非。电影的动作设计还是不错的,剧情还是老套的复仇体材,金沙滩杨家将总共才八个人好寒酸,最后一战来了几个和尚就打死潘美好草率。
棚内电影,塑料感爆棚的港式cult武术鬼畜片,不为了《功夫》里面五郎八卦棍这个梗,根本不会去看。看了五分钟杨家七子出场时候就心说不妙,这是杨家将还是葫芦娃?看这舞美和草率程度还以为是64年或者74年的,结果是84年的,啧啧进入八十年代还这样糊弄这已经不能服众了啊……
和尚居然以打野狼的名义触犯清规。佛门圣地想进就进,想走就走,不让进就一通打,不让走又是一通打。其他人物也是,别管有事没事、有理没理,过两招再说。这样展示的,不是武功,是莽夫。最要命的是,作为一部以具体棍法命名的影片,习得(顿悟)过程却被省略了。
7.8 渐入佳境,除了开头的打戏— 本来不错的动作编排被雷人的外景拖累,导致观赏性直线下降。后面扳回一城,一场戏比一场好看,京剧打法融入B级片的小趣味与血浆元素,脱胎与传统,而又不局限于传统,邵氏功夫片的迷人之处就在于此。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