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仲代达矢 / 丹波哲郎 / 渡边美佐子 / 三国连太郎 / 岸惠子 / 新珠三千代 / 志村乔 / 田中邦卫 / 泷泽修 / 中村雁治郎 / 宫口精二 / 仲谷升
导演:小林正树
语言:日语
地区: 日本
编剧:水木洋子 / 小泉八云
类型:恐怖 / 奇幻
上映时间:1964-12-29
别名:奇谈 / Kwaidan / Ghost Stories
用户标签:日本,小林正树,恐怖,日本电影,怪谈,惊悚,仲代达矢,小林正樹
片长:183分钟
imdb编号:tt0058279
本片分为四个故事:《黑发》居住在京都的武士(三國連太郎 饰)厌倦了贫苦的生活,他抛弃妻子(新珠三千代 饰),与一个贵族小姐(渡辺美佐子 饰)结婚。然而现任妻子的冷酷让武士怀念起前妻的温柔贤淑,他再次与前妻相遇,结果却出人意料;《雪女》狂风暴雪的一日,青年(仲代達矢 饰)在山上邂逅美丽的雪女(岸恵子 饰)。雪女爱慕青年,饶他不死,但青年不得将这次相遇告知外人;《无耳芳一的故事》盲僧芳一(中村賀津雄 饰)的琵琶弹唱连鬼魂也分外欣赏,但经常与鬼接触势必折损阳寿,寺中的长老决定拯救芳一;《茶杯中》武士关内(中村翫右衛門 饰)喝茶时发现茶碗有一个陌生人的面孔,他打破茶碗,却引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本片根据小泉八云同名短篇小说改编,并荣获1965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1966年每日电影最佳艺术指导和最佳摄影两项大奖。
第3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第18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小林正树
第18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评审团特别奖小林正树
《怪谈》下载观后评论:
三个小时大概叫了五十声“我艹”。这味也太正了,让前几天看的【雨月物语】显得寡淡无味,虽然沟口的隽永诗意也好啦。让人大开眼界的片儿,场景布置以及灯光的运用竟然达到了这般绚丽夺目的效果,好莱坞特技显得浮夸做作又不必要。【黑发】中杂草丛生的苍老古屋,【雪女】中茫茫白雪里的一抹红色,【无耳芳一】如帛画般云雾飘渺(以前总以为老塔喜欢带观众看个画,原来小林正树也这么干)的震慑人心的水战,以及最后画龙点睛的【碗中人】浅黄浅绿浅蓝(不知道该怎么去描绘这三种颜色,姑且用“浅”前缀之)三武士的站姿,水缸和粉红色釉与白色釉相间的小茶碗之间的一远一近对比。还有很多场景中远处夕阳,饱和度渐低的橙红。。。唐诺叔叔,这不是四部短篇小说的量,写个一万字也难描绘出这一瞥的内容。之前总听朋友(在六一儿童节不妨称之为小盆友
![怪谈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60008412069.jpg)
#恐怖片#00:52,这种味道真不像1964年能拍出来的。05:38,拿空镜造势。10:40,一套很棒的动作流。13:27,展示心境的敲击声。33:57,跳出空间,一个空镜头。37:31,声音设计。40:00,红布。不是要细节,是要细节背后的人物信息。45:09,棚拍还是有缺陷啊。47:44,红帆当钟表来用。01:11:03,色彩极大的帮助了心理变化的呈现。01:17:01,配乐如利剑如冰凌。01:20:47,四双草鞋让人心疼啊。01:26:34,以评书绘画搬演极简的方式呈现战争,且有起承转合。01:52:50,故事竟如此的不重要了!02:10:14,和尚端坐于水上。02:13:18,境随心转,舞台效果极佳。02:27:15,耳机是这个故事的点睛之笔。02:59:30,期待一个反转。
![怪谈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60009275248.jpg)
2-3-4-2除《无耳芳一》算得上技-意皆佳以外 剩余三则良莠不齐各有问题。《黑》旁白冗余 甚至替代了必要的影像叙述 以技术上的偷懒遮掩了调度组织能力的不足 抑或是心不在焉。《雪》意表细腻 将传统东方志怪里的不可知、变幻飘渺和因果机缘都点到了 处理得比较圆润。短板多集中在仲代的演技。(别瞪了好吗)《无》质量上乘 在技术条件限制下对海战的刻画十分出色 而幽鬼听琴的段落更是氛围绝佳 写意的留白完美展现出诗意和禅寂。结尾芳一的心声 则可引申到所有传统技艺和文化创作之中 令人心潮澎湃。《茶》意韵虽佳 但纯粹是一个为结局服务的空壳。总的来说 印象深刻之处仅有超豪华的布景(《雪》最佳)。东方气韵的画面分割和布局(门框 立柱 廊道)与同期佳作相比并不出众。小林的调度和运镜跟沟口比更是差远了。
![怪谈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60008350242.jpg)
黑发:我怨恨你抛弃我,失去了感情寄托的我,心如死灰,你感受过你就懂了,那种悲凉和绝望。雪女:我确实两次放过你,但是,你要知道你真的是逃过了两次的谋杀。感情可以左右人的底线,但是,你要懂的所有偏爱都是有限度的。你要慎重使用。你要为你说的话负责,可能会造成核爆的话,还是不说的妙。假如你见到了爱人残酷的一面,不要惊讶,她本来有这一面,只是之前你没见过罢了。无耳芳一:拯救必定要缜密,切不可揣着好心办坏事。茶杯中:讨厌现在自己的做法有害,要悦纳自己,并且从实际出发,自律,奋进。 那些你没有认真审度过,设计过的人生,它们造就了现在的你,也很可能会禁锢你的认知和行为,也就拼成了现在你的生存状态。
![怪谈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60008300697.jpg)
民间故事有永恒的生命力啊,完全不是后来世界奇妙物语里的商业悬念套路能比的。前两个有关感情背叛的故事凄美决绝,可也十分温柔,落日下的雪女,她在风雪中离开时放在门口的红色木屐,便是人鬼殊途却也曾有偶然缘分的证明吧。第三个故事里源氏与平氏的海战,那些在海底宫殿仍旧想一遍遍听到自己往事的冤魂,芳一被割去双耳仍然要弹奏琵琶,这是现代小说很难出现的感情,好像很直白的故事,却缱绻蕴藉,让人不知是遗憾还是崇敬,只好叹气。最后一个故事是画外音说着吞下别人的灵魂的不知会是什么结局,便是个无法写完的不知结局的故事了。民间传说笔触稚拙,人鬼之间的事几笔就勾勒完了,但为什么仍然这样美呢
![怪谈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60008356665.jpg)
扎根于日本传统美学,浮世绘、哀怨的民乐、地狱般的背景,再加上去音效的处理,走了和现实主义完全相反的道路,让人沉浸于另一个属于怪谈的世界。第一个故事中最后一段短短几幕男主面容的变化之快让人瞠目结舌,不经让人想起早期恐怖片中用红蓝滤镜通过光改变面容的手段。第三个故事开头阶段的海战,以几乎静态的方式描绘战争,与浮世绘的蒙太奇剪辑相映成趣,也通过电影语言找到了浮世绘的表达。第四个故事中同样有类似场景,以极简的手法拍摄打斗,与十年后布列松的《武士兰士诺》有着异曲同工的结构。从这部片子便能窥见到日本电影为何能成为电影史独特一支的原因。
![怪谈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60009764153.jpg)
1.詫寂,幽玄,空灵的运镜、布景、能乐、人物调度使得影片气韵先行,使其美的形象先于具象化的对象而在于时间与空间之往复流动中。2.黑发、雪女、无耳芳一、茶杯中,四则日式志怪故事从讲述之客体、精神、意识形态回溯至讲述者本身,回溯到观察者主题,形成一种结构性的闭环,在氛围的保证下兼顾了“感”和“思”。3.电影语言的官能化,其非以形而上之风格(如全景长镜头)为先行,而在保持意象之美的同时使得镜头语言更加多元化与工业化,契合了时代之要求。4.听觉的抽离化表达,去除略显杂乱的现实音效,专注于静中之动,形成自洽的意境。
布景如诗如画,对于日式美学的表现已臻化境,真正以布景手法营造意境的匠心之作。半个多世纪以来,电影的拍摄理念和拍摄手法时时都在革新,布景也逐渐被绿幕技术所取代,至今已难觅一席之地,同时被剥夺的还有电影观感的多样性和观众的审美个性。导演或者想象力缺位,搭不出有意境的棚景,又驾驭不了实景拍摄,只能依赖电脑建模 后期渲染,或者考虑成本和制作周期,不愿大费周章。毕竟流水线产品就已经能满足观众,谁还愿意节外生枝?技术革命带来的电影从多元化向一元化收缩,布景电影销声匿迹,实景让位于绿幕,这到底是行业的进步,还是退步?
构图绝了 够看到结束 你是怎么做到打光让布料这么自然好看的(就是吓死老子了)。 东方艺术精髓在于利用人的想象力,玄幽幻境由此而来,电影形式讲故事难度大于技术补偿,主题一目了然结尾还直接点题,四个故事讲述的是对于坚持的相信的理念在不同情境里形成的结果。我觉得最好笑的是明明用情景感染观众就像志怪小说最后一个故事却直接点题,可见导演平常心。作为观众我一贯相信讲道理能说完的事就不需要讲故事了。难尽其意。不过点题评论的毛病自古有之,也不怪编剧,然并卵,就好像最后一个镜头是旁白,大部分电影排斥此结构。
谈是1964年的作品,技术层面上不能跟现在的那些日本恐怖片比,但是怪谈这部如此久远以前的片子却完完全全打败了现在那些所谓的恐怖片。可以说现在很多日本恐怖片的导演把恐怖片的恐怖流于表面,你在看的时候尤其是当你看多了,你基本可以猜出来恐怖的地方在哪里,你就会潜意识的做好准备,所以说现在的日本恐怖片看多了你就不怕了你就麻木了,因为导演感觉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了“吓你”这一点上,他们不再具有故事性,你很难进入那个故事因此你有更多余的思想去“提防”导演。
祇有《雪女》觸動到我了。使用戲劇模式拍攝雖然使畫面看起來更有質感,但也是對畫面連續性的一大損害;不論故事還是服化道都大手筆把日本民俗反應出來,唯獨缺憾在電影感上;《無耳芳一》應該是想講普渡眾生,可惜作為全片篇幅最大的一章,處理得有點鬼畜。忽然想起來,桂治洪應該是把《黑髮》和《無耳芳一》結合成了《邪》系列。雖說邵氏電影向來偏戲劇,但當初次看桂治洪的電影也覺得耳目一新,除粵劇以外很少看到這樣的演繹,方才明白他是從小林正樹這一板一眼學來的
能有一百分我也会给的。音效设计太出色了,似号哭又似尖叫的寒风让人时刻不安。《黑发》现在看来是恐怖这一整个类型未来最好的探索方向,它创造了一种根植在男性世界中关于背叛的恐惧,观众不是在施虐似的对女性身体和精神进行剥削。《无耳》一章,看到鬼魂重现的时刻我简直泪要流下来了,一族之人的气韵凝成一个哀怨又坚韧的集体,只为重听自己生命终结那日的故事。不知道这是不是传说中的东方内核,我真爱这部电影。
三个小时看下来不得不拍拍腰站起来说声BRAVO/四个怪谈故事剧情并不晦涩难懂不算特别惊悚/但舞台剧场式的布景和打光完美契合描绘出浮世绘日式美学/物哀思想的和曲小调和人们之间相互恭敬退让的关系是日本民族文化在电影中的集合表现/仅靠淡入淡出的叠镜表现鬼混虚无并不单调反而是将正常镜头侧摇到对角线放大空间纵深感的手法在日本志怪片中并不多见/更多是带了些许表达人物惊恐的希区柯克式实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