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讲述有听觉障碍的少女西宫硝子和曾经伤害过她的少年石田将也的故事。
第40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动画片(提名)
《声之形》下载观后评论:
改编失败的一个典例。作为依赖“虐-暖-虐”心理落差来吸引读者和推进情节的现实题材漫画,《声之形》大获成功,因此也证明了本片有巨大的剧本潜力。但问题就是出在剧本上。和漫画最大的不同就是电影必须限制在2h左右的时间内把故事讲完角色落实,也是本片没做到的。原作里每一次的转折点都有前期足够的铺垫,如吵架事件、硝子跳楼(最复杂)、拍电影失败(本片中完全删了),原作很优秀,编剧也想尽可能多的呈现却缺乏大刀阔斧的勇气因此只能向2h内填鸭,后果就是事件的前因后果支离破碎,人物性格缺斤少两,各位观众一脸懵逼。画面和音乐非常棒,剧本上是硬伤。结尾上有点潦草,看过漫画的知道原作结尾很有大无畏的味道,但片中的处理就有点矫情,而且不完整。有击破《君名》的潜力却无大胆改造魄力,实乃一件憾事。(另外想说硝子的制服真好看)
![声之形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708588_iJj1tHZSSsCtZMg_1648728835/0)
和同事一起投影在大白墙上看的 啊 真的好难看啊 太难看了 我实在是不like该影片里所传达的那种日本文化基调里的“不麻烦别人”“都是我的错”“对不起是我做的不够好”“都是我造成的”的这种自责 愧疚和卑微 真的不喜欢 好难受 做人交友别这么卑微好吗 我反正是没法入戏 我希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自由的 喜欢就喜欢 讨厌就讨厌 没必要对自己不喜欢或者不喜欢自己的人抱有歉意 也没必要让每个人都喜欢 我是真的真的不喜欢这种类型的片子 上次还看了一部叫什么意外的幸运签 也是这种 对自己抱有最大的愧疚 真的不喜欢传达的这样的意义 一点也不令我感动 而且男女主的情感基础也建立得莫名其妙的 男主前后的性格反转也太大了 且没有适当的描述 啊 总之就很烦这部片子
![声之形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829062_pDWzUMiNQe6rtmq_1648728837/0)
日本校园动画电影。不能只用一件事情来定义一个人,在校园政治上,不能只用石田之前霸凌过西门定义石田为坏人,在被迫体验被霸凌的时候,六年级的石田学会换位思考。要是和自己的无知和冲动和解将花时间,其必经之路大概是漫长的时间,照顾陪伴和治愈受害人心灵疮疤。不过话说西门的妈妈很刚,在女儿受欺负的时候一把拉下石田妈妈的耳环,作为欺负女儿的惩罚。在石田救西门一命时,西门妈妈愿意跪下向石田妈妈道歉感谢。石田的同学疏远石田,对他来说也是一种变相霸凌。没办法,从现在的价值观来说,反对霸凌是正确,奈何石田的朋友未免矫枉过正,这里现实的灰色地带可能更适用。最终爱情和解了霸凌,祝他们幸福。(谁让爱能感化一切呢?)ps这部电影教会了我挺多手语,感谢。
![声之形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780807_KKSj5IcMTAW138j_1648728839/0)
因为评价一直没看,这次看了诚不欺我也。编剧是喝了几斤狗血才能想出来这种滚粗剧本,感情线就跟迷一样,删减版才到一半的时候女主就跟小时候欺凌她的男主告白了??这片子里心理正常的人含量快低到马里亚纳海沟了,男主小时候那行为不是一般的欠收拾,两个女配恶心的到这种境界也是少见,女主像是得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动画轻描淡写把校园欺凌当个过场走走,重点聚焦在什么接受自己的软弱,欺凌者摇身一变教育起来被欺凌者了,逻辑和三观简直一起喂了狗。欺凌者反被欺凌的天道有轮回背后对学校老师其他同学的批判与反思是一点儿也看不到,更别说还有加害者自我感觉良好继续横,受害者四处道歉这种拉倒吧操作。两星给牛尾宪辅,努力的早见沙织还有小胖子永束。
![声之形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918266_a1Jb5blFRuOCD91_1648728841/0)
不要再逃避这个世界了啊,因为害怕而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和因为无所谓而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完全是两回事啊。不要再讨厌自己了。一直希望男女主能够拥抱一下,友情比爱情更适合他们间的关系。人是复杂的生物,他同时保存着他的真诚与虚伪。两男两女四个同学加上男主,代表了对校园霸凌的五种不同形象。出头欺负人的,暗地里谋划欺负人的,说她坏话孤立她的,冷眼旁观嘲笑她的,同情她却没有勇气陪着她的……让我惊觉我也是那个嘲笑被欺凌者的人,真的抱歉。橘发男是来打酱油的吧,然后银发男后半段不参与有点缺憾。故事没有讲好,核心价值观传达错误。石田之外的同学欠西宫良多,西宫也没有走出讨厌自己的沼泽,强行大团圆也让人不适,毕竟有些人是没法原谅的啊。
![声之形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952547_MLe7l2IDTQasakm_1648728843/0)
编剧和作者真的懂什么校园欺凌吗,那种痛苦他们体验过吗?在我看来女主的行为就像个工具人一样毫无真实感可言。看到一半给爷气炸了,要不是因为别人约我去看早走了。怎么就随随便便原谅他们过去的所作所为(特别是女二最后的行为恶心死我了)。要是你认为现实里被欺凌的人都和女主一样能够原谅一切,认为这是一部治愈片的话,我只能说你眼中的世界未免太过美好了。反正对于我来说看完这部电影简直是煎熬,因为这部片子在不断踩着我的雷区,践踏我的底线,在我眼中更像是一部致郁片,看完后自闭了一晚上。我只想告诉编剧和作者不要把你们傲慢自以为是的YY出来的世界和奇怪的三观,带给我们。
本来可以满分的一个作品不知道被爱奇艺剪成什么样子了,还有一星作为个未知吧。我一直觉得日本的影片常常着重于刻画人物心理性格,里面的人物是我们在青春期阶段比较典型的几类代表人物吧。这部影评算是二刷了,画面细腻就不多说了,做的很棒,在人物刻画上面也都从很细节的地方体现让我们感受到。人的性格难免会有与人群不对应的地方,改变与否是个需要仔细斟酌的问题。即使第一遍已经没印象了但还是最喜欢里面的绿毛小胖,影片有些压抑但还是有欢乐的地方,我感觉这部影评其实挺写实的,不知道真的有类似经历的人看了是不是很被触动勾起一些回忆。
看过紫罗兰那些后,就常觉得京都动画不过如此。我错了。他家招牌是温柔.细腻的情感剧吗,确实很内味。电影开局时的小男主,是个傻逼。但到后来的他开始为自己曾经那些有意无意伤害别人的行为后悔,并尽力弥补(巧妙地成为了"独特"的温柔人设?),同时作为纯爱电影没有美化校园欺凌。(嗯他干的,能过审的都干全了),所以男主着实欠剧情杀但从他能为女主做那些事后,尤其是那最后,作为观众我也已经原谅他了。现实中真正的改变是不容易的(尤其是"欺凌"这一块),京都动画能编出这份美好。着实值得认可且可贵。
曾经的校园欺凌者自食其果,甚至身份沦为被欺凌者后,知晓了曾经举动的过分,后悔的同时变得温柔又自卑起来;渴望友情却因为听力缺陷一直不被人接纳、欺负。桥边一起用面包喂鲤鱼;换上新发型,尽管发音不准确却努力表达喜欢;事故之后深夜桥边再次表达对友情的渴望以及对彼此的关心。相互帮助与救赎远胜于看似深思熟虑、实则逃避而不是解决问题的自尽。感觉结局处虽然是一种大家都是朋友,一切都过去了的感觉,但是对于完全没有醒悟悔改、只会逢场作戏的配角,其实不做所谓“朋友”也罢。
这部片是讲述了学生遭受了校园暴力后获得治愈重新收获友情的故事,以青春靓丽的动画形式展开。不过,过分美好的画面感和二次元形象反而弱化了电影想要表达的主题,整体感觉比较抽象。不过里面我比较喜欢的一个是男主被孤立后自己内心也对外界关闭了,不敢看别人的脸,所以他的视角下其他人都是脸上带了❌标签,而当他再次打开心扉的同时,所有的标签都消失了,由此表现角色的心态变化,方法简单,却也感受到了角色自身内心的无力得挣扎。世界上最难的事就是自己和自己的妥协。
很高兴硝子最后得到了大家的道歉,很高兴石田能勇于为自己赎罪,接纳改过自新的自己,作为曾经校园暴力的受害者,我想说这里面的人真是善良,起码知道自己错了还会赎罪,事实上他们只会忘记自己做过的一切,因为我们毕业以后有同学聚会,我发现他们还是在排挤我,现在想想还是恨的牙痒痒,觉得当初自己懦弱,现在一定敢拿着把刀去上学,家长骂我,一个巴掌拍不响,从此我知道有些路只能自己一个人咬着牙走,总之,校园霸凌者不可原谅,而动漫只不过是空想的乌托邦罢了
1.剧情效果不错,但还是显得刻意了点。适合拍成电视剧集,以电影的时长来说,进得太快了2.前20分钟我是真的想冲进去拿斧子砍死男主,虽然后来还是因为报应而开始救赎自己救赎他人 3.西宫真是个让人心疼的女孩子啊,唉。内向的人总喜欢归罪于自己,加之先天的交流屏障,笑容背后,活着的每天对她来说都是折磨吧,而折磨她的正是她自己,她自己的思想。虽然并没有经历这么多,但从两人身上都能看到从前自己的一些影子,万幸现在没有这些困扰了
觉得前面欺负同学的铺垫还不够深刻,他为什么要欺负她嘞?!但是,后半部分还是有被触动到。看日本动漫的感觉就是。不论情节上跟自己的经历有没有共通之处,都会被画面,人物,细节,打动。对,就是为了治愈。觉得自己太需要疗愈了。好想抱着一个自己信任的人,痛痛快快的哭出来,说出自己的所有难过。觉得自己内心有一道最后的防线,一旦哪天崩了,我感觉我就会完了。。。就是所谓的彻底的绝望吧。希望,自己尽早的好起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