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她的人生没有错 广木隆一
广木隆一将把其处女作小说搬上大银幕。[她的人生没有错]以东日本大地震五年后的福岛为主要舞台,在大都市东京和家乡间奔波的平凡女人为中心,各色人物一一出现的群像电影
广木隆一将把其处女作小说搬上大银幕。[她的人生没有错]以东日本大地震五年后的福岛为主要舞台,在大都市东京和家乡间奔波的平凡女人为中心,各色人物一一出现的群像电影。泷内公美([日本最坏的家伙们])主演,高良健吾、光石研、柄本时生等出演,作品定级R15,定于7月15日日本上映。
《她的人生没有错》下载观后评论:
开篇,行道树,没有尽头的路,无奈的音乐。之后是一个突然惊醒的女人,她的日常把父亲的状况,周边的居住环境等一带而过。她似乎总是面无表情,面孔苍白。印象最深的一幕,大概是她第一次坐着长途巴士前往东京。阳光照在她的侧脸上,她的眼神却没有焦距。她在想什么?阳光真的能照进她的心里,阳光真的能让她温暖起来吗?当她再见到旧日恋人,分开,坐在车里,仍是侧脸,所有的都已经回不去了。但她还是故作平静,努力压抑,她是把痛苦藏在心底的人。当她再一次坐上巴士,在办公室听到了有个女孩自杀的消息。她有了转变,守着什么似乎毫无意义。在欢愉之后,她尝试死亡的味道。之后,就是曾经的伙伴的辞职,心中是初次见面的回忆。“我会保护你!”这样的承诺终于也要结束了,她在东京的生活也要结束了。最后的洗米做饭,仿佛是要好好开始生活的宣言。
![她的人生没有错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410479_q_ufFdO2SCWkLbs_1648706034/0)
镜头随环境而变化:在乡村时的长远距大广角勾勒出乡村的辽阔与孤寂;在东京时使用手持镜头近距跟随,加强观者的代入感,运用人为轻度摇晃来体现都市的浮躁和女主忐忑不安与迷茫。情节上非常模糊,甚至连女主为何去当应召女郎这种重要的事也没交待清楚(明明有补偿金,在公政府也有份工作)。也许是因为震灾后家乡的消逝与母亲的死去造成的价值观粉碎后为了寻找自我身份的认同与自身价值的肯定,不过其实也不要紧,也许有些事情就连本人也并不知道究竟是为什么会这么做吧。应召女郎事务所的小哥倒是挺有意思的。两条主线并无交点的群象式叙事,震灾后都因某些事物的失去而无助与消沉地或沉迷于柏青哥,或拼命工作忘记过去重构未来,只是人与人之间是不可能完全互相理解的啊,所以在平静的日常生活中总是忘满着违和感。泷内公美的确挺美的,哪方面都是。
![她的人生没有错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103465__-fnOitSQwGFiU-_1648706036/0)
灾后失去母亲,父亲自暴自弃,女主与父亲二人过着糜烂的生活……越来越不相信时间能癒合所有的伤痛,只是选择忍痛过活而已,这种压抑的生活难以找到出口。不是选择要忘记痛苦,相反地,因为痛才能好好记住。例如“海边的曼彻斯特”,佐助“我的梦想就是过去”,唐山大地震一直住在旧址的妈妈。选择活在过去不是不能放而是不想放……这片子重于营造伤痛感,没有煽情如唐山,反而是浓浓的压抑和糜烂,但没有谁要承受你的痛,如“曼彻斯特”痛是我一个人的事,与他人无关。海的拍摄功力、事情的叙述和观感都好很多,立体很多。
![她的人生没有错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444167_9QzXf1LoQx6xNid_1648706037/0)
名字没起好。没什么故事性,节奏又太慢,导致压抑虚无的感受又深了几分,却莫名有种安全感,好像偏偏想要去感受生活的痛苦一样,就算胸口闷闷的嗓子有沉重的拉扯感。但也适合此时想发呆的心情吧。果然痛苦是永远不会被遗忘的,只是在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里潜入骨髓和血液,让人迷失在对生活意义的追寻之中了。女主真的不仅没有色气感还没有脆弱感,一副苦情正室脸,越看越丧。还好情欲戏不是重点。表扬音乐。啊,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继续什么时候是个头呢。空虚,无尽的空虚。像没有名字的应召女郎跳楼那样空虚。
![她的人生没有错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739484_TTwc72lRQjmlRKL_1648706038/0)
台版的译名「她的东京应召周末」还真是简单粗暴啊,她在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事故之前 一直都是当地原居民,妈妈在那场灾祸中去世。两年前开始,她每周末都会坐巴士去东京做日薪的应召女郎——当然不是为了钱。整部电影看起来都丧丧的,她的生活状态让我想起了韩寒说的那句:「心像经历地震,大震已过,余震不断。」时间并没有修复那场地震带来的伤痛。导演应该是想讲一讲福岛核电站事故在五年后对当地人带来的影响,有那么点儿伪纪录片的意思,可是手持镜头一直晃啊晃的 真的是看得我脑仁儿疼。
![她的人生没有错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230116_gi-TGYkFTVCWclG_1648706040/0)
地震/海啸/核辐射PTSD,广角大远景勾勒震后灾区恢复的宁静,全景角度呈现人物之间的疏离,手持代入真实的孤寂感,创伤的修复镜头不多,似乎只是在缓慢宁静的流逝中慢慢有一丝感同身受。皮条客劝应召女郎从良,他却辞职当了话剧演员,身上散发同类气味的援交女也有了新的去向,企图自杀的邻居得到了及时的救助,一勺大米开启新一天的早餐,东京的“兼职”成为过去,看上去一切得以治愈。PS:泷内公美的大尺度一度让人以为在看苦情三级片。
这好像是一个诉说。然后默默的介绍这个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似乎都活的没有了希望。这又好像是一个钢琴的弹奏曲,每一个曲调都诉说着哀伤。灾难在很多的角度里都会拍成希望,可是真实的故事应该是这样,任何收到创伤的人们都很难的走出来。女主角,一个公务员,一个失恋的女人,一个应招女郎,一个不卖身的女郎,一个卖身的女郎,一个没有希望的人,一个又希望被救赎的人。还是最喜欢最后那张照片,全家都很平安,在幸福的生活着
荒芜人烟的福岛,人来人往的涩谷,回不去的故乡,融不进的都市。坐在去涩谷的车上,深雪把头倚靠的窗边,柔和温暖的阳光照在她麻木无神的脸上。洗手间里陌生的应召女郎对她说“喂 我说你要不要搬来跟我一起住? 省得花巴士费。”,她的脸上露出了稍显苦涩诧异的微笑。她的人生的确没有错,可为何活得只剩一副躯壳。
一半的人表示的是同情,可怜 ,另一半的人表示的是作,活该,下贱,自己做出的选择。谁才是正确又理智的一方呢?这个问题没有意义。虽然没有足够的知识就没有发言权,但是关于精神,灵魂,人性,希望,抑郁等等,又有什么知识可言呢。所以有了领袖和造谣者的天下,迷茫无知的人还在思考我应该听谁的呢?
2.7_1她的東京應召週末;2DV既視感、莫名長鏡頭、攝影迷之機位,或想帶出真實感,但實在無法喜歡;3致鬱生活裡的無聲堅強;4麻木是停滯的憂傷,撫恤金與媒體關注填不上喪親缺口,離開或留下,重災陰影始終如散不去的輻射糾纏著,逃避也許可恥,但至少掙扎著在光明來臨前不被幸存的愧疚溺死。
每一刻,人都在一种看似稳定的环境中生活。可也有很多期待还有不甘在撑着。实际上,如果突然来一次意外。可能自己之前的期待也就不是真的了,也就清醒了,可以更踏实去生活。导演可能这样告诉我。以及,福岛地震,对外人就是核辐射很高,对当地幸存者,要面对的是缺失的家庭,该如何生活下去。
日本电影总是能很平静得把人的情感细腻而真切得表达出来,这部电影也一样。每个人看似都有了自己正常的生活,但五年前的灾难留下的阴影依旧没有离去,在默默得影响着经历这场事件的人的生活。宅后重建工作注定任重道远,尤其在心理修复上。只希望每个劫后余生的人,是真的能够重生。
有些伤害即使能淡化,可能也没法消亡,很多时候,自我毁灭的行为恰恰是为了寻找自我存在的证明。加上那一段反复出现的配乐,确实深戳我心,女主也很耐看,身材很好,并且有一种惹人爱怜的气质,很适合这个角色。缺点就是节奏有点乱,让我这种脸盲,看了一半才勉强理出人物关系。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