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芭萨提的颜色 Rakesh Omprakash Mehra
芭萨提的颜色,又名:染上黄色,如果血液不沸腾,血管里流的就是水;青春美好有何用,如不能奉献给祖国!一个镇压过印度革命者的英国警官,却被这些革命者视死如归的气概所
芭萨提的颜色,又名:染上黄色,如果血液不沸腾,血管里流的就是水;青春美好有何用,如不能奉献给祖国!一个镇压过印度革命者的英国警官,却被这些革命者视死如归的气概所感动,留下了一本记录当时情况的日记。若干年后,他的孙女Sue阅读了这本日记,深受感动,便凭着一腔热血辞掉电影公司的工作,来到印度拍摄这部记录那段历史的影片.《芭萨提的颜色》下载观后评论:
既融合了宝莱坞一贯歌舞和喜剧元素又有非常明显的隐喻和对体制的探讨与反思。只不过表现手法并不高明,政治意图太过明显。导致电影整体质量略粗糙和部分逻辑说服力不足。我们和朋友闲聊常听到“社会体制你改变不了,只有适应它,你没办法。”这样的话。的确,我们已经很不容易了。可又有“罪恶获胜的唯一条件是因为正义之士袖手旁观”的箴言,我们真的需要静下心来思考,当整个社会都在约定俗成默认这种普世价值观和规则的时候,大家都不作为,都在袖手旁观,那么这个社会还有希望吗?当然人都不愿付出,甚至牺牲,因为有些时候成本的确太高。经常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不禁要问“我们的价值观念是否还和当初初心一样?”社会存在的既定状态,每个人都有责任。所以,这样的电影不论是无病呻吟还是其它原因,我觉得我们真的没有嘲笑印度的资本。
前面的铺垫有点长,尤其是剧本拍摄和后面的剧情进展关系不是那么大,起码不需要花那么多时间。不过印度电影可能有它自己的标准。互文挺好的,不过我觉得就是在这里影片的主旨是不明确的。他们似乎遭遇了革命者一样的困境、做出了一样的行动,但是两种行动真的是可以同样对待吗?影片想要启发观众什么是对待国家的正确态度。但是答案是什么呢?难道是#加入学#?但是主角行动似乎否定了这一点。(这里还想吐槽的是影片里印度政府太蠢了,如何压制示威者,我们有满分作业。这种愚蠢的政府让剧情感觉不真实,也进一步削弱了加入学的说服力)。是革命万岁?似乎影片也不会这样想,不然就不会拍影片了。是虚无冷淡和放任?这又是影片一开始批判的。否定了一切答案,不还是虚无吗?影片又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爱国这个主题不好拍。你可以讲革命先烈的经典故事,但距离感太强、太过遥远,很难与眼下的生活关联起来。而这部电影,讲一个年轻导演,找到几个年轻人来拍一个关于革命先烈的故事。进入角色的过程,其实也是寻根和反思的过程。到后半部分,这几个年轻人深陷同样的困境,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不管你们怎么做,国家都不会变化。这里是印度,它没有未来”“没有国家是完美的,只能让它变得更好。加入警局、军队、IAS、成为政治体系的一份子…国家会变的,我们会改变她!”有问题抱怨要容易的多,责备他人要简单的多,但要想真正去改变些什么,那是要付出相当的努力。再一次被印度电影感动到了。
口碑和差评两极分化的片子。导演的立意高,但是用于表现的剧情不够高明,导致煽情很足,内涵不匹配,谁会因为自己的父亲做了自己不认可的事情一枪杀了他?谁会因为拍了电影就真的被角色上升失去理智的去杀人?如果导演真的想说是用大话的手法阐述他想表达的情怀,那我只能呵呵呵了。阿米尔汗是我最粉的男神,但是这片跟神秘巨星一样,让我觉得有失他一贯的风格。有一句台词是喜欢的:有三种死法,一种人面对死亡哭喊挣扎,另一种人面对死亡安静,今天我见到了第三种......他面对死亡的安静让我震撼!
这个电影好严肃,最后他们几个人跟剧本里的人物一个命运。本来还没有正视印度政治的他们,在阿贾死后,好像是真的与巴格特他们同呼吸一样。穿越时空仍然有人在做同一件事,共同为了印度的觉醒,为了印度的未来。不论是多少年前,还是多少年后,命运一直轮回。没有哪个国家是完美的,我们能做的是让她变得更好。科兰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几个还是德里大学的学生,最后竟然直接死在了枪下。“这是印度悲惨的一天”“他们明明不是恐怖主义”。
7。果然,全世界都是如此,革命最怕的依旧是大学生,电影中各电视台报道的都是一群群大学生。本国大学军训的产生和存在不也为了驯化以及镇压大学生们所谓的“热血”。/那些接受现状的人都在说能有什么办法呢,这样做有什么用呢又改变不了现状,可是啊“没有国家是完美的,只能让它变得更好”。/印度电影叙事上始终有些太浅太直白,没有层次感和代入感。虽然这么说,还是好向往印度那五颜六色的传统文化。/阿米尔汗可爱。
前面莫名其妙的背景音乐、廉价的质感,还有戏中戏的设定,都让我觉得太跳tone接受不了。但当潘迪站在高处为死去的兄弟游行演讲的时候,戏中他扮演的角色开始和现实中的自己扣合起来,我被打动了,不协调的感觉烟消云散。严肃沉重的历史故事,也能够用一种欢快的方式讲出来。很少见现代电影还保有教化作用的。又好气,又好笑,气的是为牺牲的青年人义愤填膺,笑的是他们求仁得仁死得其所、国家将迎来一个美好的未来。
印度导演用了166分钟在无节制的印度歌舞音乐中告诉我们革命的意识是如何觉醒和革命之路是如何筑就。佩服他敢于表达的勇气。只是,这几个大学生又有什么权利决定国防部长的生死?甚至卡兰还亲手杀了自己的奸商父亲?革命和恐怖的区别究竟是什么?这样的三观也就阿三了!警察竟然也见人就射杀。40岁的阿米尔汗演大学生还是沧桑了些。演苏的彭雅思是英国彭定康的孙女,呵呵。
这是一部爱国影片,但完全不枯燥,甚至前面还有点搞笑,但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看到印度革命者那种执着坚定,可以看到他们为国家付出的一切,他们的精神也感动着年轻一代,结尾真是哭死我了。里面的女主角是由末代港督彭定康的小女儿出演,女主的演技相当不错,米叔的演技就更不用说了,总之值得一看,不过现在这部片的资源好像不太好找,只能自己去下载
“出生时国家这样是我们的无奈,下一代出生时国家还是这样则是我们的无能。”——阿米尔汗。一个身体力行去改变国家推进社会进步的人。这部电影表达的思想很美:“没有国家是完美的,我们要做的是成为律师、医生、公务员等去改变他,而不只是辱骂。我们这样骂,只是因为说永远比做容易。”思想很精准也很言简意赅。多做多质疑,无脑护国是在碍不是爱。
片子的立意不错,一如既往地深刻揭示政府的腐败,独断,看出一种无力感。精彩之处在于历史与现实的交叉,恍如隔世?彼此相互的身份重叠。我知道有人哭着面对死亡,也有恐惧地离开人世,这次他们是笑着面对生命的尽头。他们的眼神清澈,那是他们去往断头台时的回眸。年轻的人们啊,如此的热烈,如火一般熊熊燃烧…
没有国家是完美的,只有让他变得更好~看过很多爱国电影,这种类型的还是第一次见~电影看到最后,越来越揪心,现实、情怀、理想,生活是一个纠结的事情,没有完美也没有那么不美好。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坚持理想的人,理想才会变成现实。不得不说,印度电影绝对比中国强。阿米尔汗,最喜欢的印度影星。
没的说5星。在前面1个半小时。不知所以然。真的想放弃了都。看了大家的评分高得惊人。本来对于我。7分以前都是可以拿来看一下吧。过了前的铺垫。一下子朋友的死后。一下子爆发了。惊人的。感动天地的。他们把国防部长杀了。我心都有点凉了。然后是自首。然后是屠杀。我想他们不是恐怖份子啊。心碎心碎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