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洗脑影像:性 镜头和权力 尼娜·门克斯 Jackii Chun
本片通过1896-2020年的80多部电影的影像片段,研究了电影镜头设计的政治性,以及这些元电影是如何与性虐待/侵犯和对女性的就业歧视这两种现象的猖獗有所挂钩的
本片通过1896-2020年的80多部电影的影像片段,研究了电影镜头设计的政治性,以及这些元电影是如何与性虐待/侵犯和对女性的就业歧视这两种现象的猖獗有所挂钩的。
《洗脑影像:性、镜头和权力》下载观后评论: 好像步入了一堂大学的公开课,鼓励观众重新审视过往看过的作品——不乏各种意义上的佳作,也有或臭名昭著或声量很大的话题出品。「呈现/表达」与「尊重/顾及」的界限在哪里?那些早已吸收的桥段、设计、方式,是不是就潜移默化地被变为“正确/值得赞扬”的方式?从开篇它就抛出源源不断的问题,指向整个电影史,指向所有拥有足够观影量的观众,指向全世界的行业与每个环节;而紧张的配乐,同样鲜明地指出这就是一场精心包装的噩梦,似从其中找到“背脊发凉”质感。创作者拥有相当大的野心,试着通过女导演分享、学者访问、演讲者与听众的互动还有海量的片段,来润色这个话题的讨论;只是这份野心也同样让片长感到紧迫,甚至不必要地过多停留在一些画面中。做成系列片或是更深入的专片研究,应该会有更好的效果。
没把它当成一部电影来看,就当是听了个TED讲座。对于影响创作中的男性凝视一直都有概念,但很少像这样条分缕析地解读,也很少能看到这么多正例反例,还有“权力倒置的女性凝视”的例子,对于我这种经常怀疑自己是不是被男性凝视规训了的创作者来说是非常棒的厘清,更对“男性凝视的影像创作——性骚扰与性物化——性别歧视的工作环境”这个三角做出了更多的阐述。很多名作中的男凝镜头事实上同样来自男性主创出于故事讲述角度的选择,而决定在这个镜头中这个女性的故事或欲望是不重要的——这有它的道理,但当大量这样的选择被做出,说明有大量女性被当成了满足故事叙述和欲望的工具人。让人成为人,让角色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
比起紀錄片更應被歸為綜藝/大師課錄像。從具體影像片段出發並基於歸納法得出的論證,必然是存在不完備之處,因而其結論也至多是作為電影評論的一種補充視角。相比於方法論存在固有缺陷、論據老生常談與以客觀紀錄手法輸出單一觀點等問題,以下兩個問題則更為致命一些:一是對「男性凝視」的界定從一開始便沒有區分主觀視點和客觀視點,分析更是侷限於影像片段之間的共性,而捨棄作者的具體表達意圖(例如以正面案例出現的《幸福》在文本層面常面臨女性主義者的批評);二是影像分析拉通了世界電影史,行業制度批判卻仍然侷限於韋恩斯坦陰影下的好萊塢。
#Sundance2022# 尼娜·门克斯在讲座上播放那些观众鲜少察觉,却实际将女性置于被凝视位置的镜头,影片加入了几位身处行业之中的女性的叙述,分析在男性导演与男性摄影师占95%以上的电影制作体系里,男性凝视是如何渗透,并影响着电影的创作。还包括一些与之相关的乱象,当然这些内容都有待进一步的分析讨论。喜欢瓦尔达所说的”OK, you’re looking at me. But I am looking right back.”
72/100 #Sundance2022# 如果不知道Mulvey的男性凝视理论,可以一看,虽然大部分电影课程和电影史的书籍应该会涉及到了吧。Nina的课程应该不会太无聊,易于消化,但花一百分钟反复指出总体来说比较单一的问题,就显得比较浅显,可以再进一步推进和复杂化这些论点的。可以发现的一个特点是片例非常新:包括《钛》《无依之地》等等,似乎也形成一种仍不新鲜的观点是这些问题在当下仍然大量存在且存在于比较主流领域的电影中。
#2022 圣丹斯&柏林# 由多位女性导演,影人,精神分析师,记者共同解读男性凝视镜头中的女性,涉及百部以上顶级导演作品,从库布里克,戈达尔,斯科塞斯,维伦纽瓦,昆汀,文德斯,柯西胥,PTA,范桑特,阿克曼,席安玛等作者导演到漫威,DC商业系列,以及华人女导演Zhao,Lulu Wang,片单跨度百年,以最直观的形式辅助理论分析性别特征,值得收藏入专业电影研究者的必看片单并反复观看
@Sundance,本来以为我已经hyper aware of电影中的性别与权力问题了(这两年从subconsciously变成consciously发现自己无法与教父,指环王,以及绝大多数从男性视角出发的影像共情,从来开始consciously寻找female narrative以及herstory),没想到还是学到了很多新的信息。可是真的太长了一点,剪成90分钟可能更合适
之前在IFFR听过Menkes的这个讲座,纪录片加了更多影片片段和行业人士讲述来进一步分析,近几十年来由好莱坞主导的主流娱乐内容生产和视觉呈现是如何系统地强化男性权力和物化女性的。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作为这些内容产品的消费者,往往无法意识到它们在潜意识里如何改变自己看待自己的方式。事实上人物及其欲望与亲密的表现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创作者应当对艺术表达的选择更加慎重。
#Sundance2022 Online# 2.5,跟预料中差得比较远,像是看了N部电影的highlight clip。主要分成了三个部分,前面浅析几个观点和讨论电影视觉手法还可以,后面两个部分就像是电影片段的堆砌,真的催眠。观点、论述都太浮于表面了,电影界的不公说过来说过去就一直在讨论那些已经被讨论过无数遍的内容,可以说是鲜有新意。平权运动、性别政治任重道远。
虽然题很值得聊,但这部纪录片并没有给我比一节 Laura Mulvey 泛读课甚至是一场 TEDtalk 更多的东西,在 2022 年就显得很浅,早三十年可能还行。「洗脑」本身这个概念就如同本片摘樱桃式举影片片段例子那样简单粗暴,完全忽略了 female spectators 的主体性,甚至也缩略了 female creators 在创作中能够拓展的可能性。
更像是一次关于如何解构“男性凝视”的电影学讲座。片中提到了长久以来用以构建我们已浑然不觉的“男性凝视”的五个工具:主体(男)/客体(女)/构图/摄影机运动/灯光/视点。女性电影人与男性电影人拥有同样的工具,我们需要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我们真实的欲望。阿涅斯·瓦尔达、香坦·阿克曼和席安玛等优秀的女导演在这方面已经做了非常多伟大的尝试。继续创造一些什么吧!
#Berlinale72全景 漏洞太多,案例很多引用得不准确甚至错误。要说明这个问题,不能因为Weinstein是电影圈人就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要往回捯饬很多东西,而且要详细分析案例,不能为了说明自己的理论不加以分析的简单引用,更何况她的理论太粗糙,她甚至都没有分清楚导演男性凝视的表达和导演对男性凝视的表达的区别。本片把问题简单化,有毒。
分析解構剝繭抽絲,絲絲入扣,非常犀利而毫不過度,絕對是教科書,絕對是電影學院學生必看的良心之作,外部價值巨大,一個大的salute。看完之後神清氣爽,還好早已遠離Hollywood shit多年,各種意識形態滲透和影像輸出真的是無處不在。對於父權制 白人male gaze 電影文化工業的一次全方位解剖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