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前往并离开 克里斯蒂安·奇贝特
◎译 名 前往并离开/生命骑士(台)/前往与离开/Tour de Force
◎片 名 Hin und weg
◎年 代 2014
◎国 家 德国
◎类
◎译 名 前往并离开/生命骑士(台)/前往与离开/Tour de Force
◎片 名 Hin und weg
◎年 代 2014
◎国 家 德国
◎类 别 剧情 / 喜剧
◎语 言 德语
◎字 幕 中字
◎上映日期 2014-08-09(洛迦诺电影节)
◎IMDb评分 7.3/10 (484 votes)
◎豆瓣评分 7.5/10 (57 votes)
◎片 长 95分钟
◎导 演 Christian Zübert
◎主 演 弗洛里安·大卫·弗里茨 Florian David Fitz
Julia Koschitz
约根·沃格尔 Jürgen Vogel
米里亚姆·斯坦因 Miriam Stein
沃尔克·布鲁赫 Volker Bruch
约翰尼斯·艾麦亚 Johannes Allmayer
Victoria Mayer
汉娜萝蕾·艾尔斯纳 Hannelore Elsner
Simon Böer
Lena Dörrie
詹妮亚·福特兹 Janina Fautz
Sean Fenkl
Ina Geerts
Daniela Holtz
Nora Jokhosha
◎简 介
患有ALS的渐冻人延纳斯病情每况愈下。他与妻子跟几个好友有每年骑车出游的习惯,这次他选择从德国骑行到比利时,因为那是可以合法执行安乐死的国度。
《前往并离开》下载观后评论:
第二次看男主角演同样类型的电影了,上一次是《最爽的一天》。文艺青年可以看看。两部公路电影都描写生命的末期,里面沿途的风景相当的漂亮。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生,老,病,死。无权选择生,无力抗拒老,无畏面对病,无悔迎接死。只是我害怕生不逢时,老无所依,病无可救,死无其所。还好有你们。三五知己,患难良朋,一瓢浊酒,随我浪迹天涯。即使生命长度有限,你们让它的厚度得以无限。人生本是一趟不回头的旅行,而朋友是深谷里的回音,是天空里的繁星,是湖畔里的倒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再见,朋友。终有一天再见。
“在路上被人拦下来——‘办健身卡,想了解一下吗?’没有空,一秒钟的时间都不能浪费,我摆了摆手,匆匆忙忙地从他面前跑了过去。 严歌苓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里面有个细节我记得很清楚,一个人的母亲去世了,她坐火车回去奔丧,在途中,对面的人打开一个瓶子,拿出肉骨头来啃。‘我没有妈妈了,可是这个人还在吃肉骨头。’ 那一瞬间我对于这个细节有了完全不同于过去的理解和感受。我后天清早就要动手术了,可这个人什么都不知道,他还在向我推销他的健身卡。对于这个喧嚣的世界来说,个体的悲欢生死终究只是尘埃般渺小的事情。”
妈妈说,回头见。妻子说,先替我暖一下被窝。当丈夫、儿子即将在她们面前被执行决定已久的安乐死。前往死亡的途中并没有奇迹,如果有的话也是这短短行程中的朋友,他们性格迥异,各有各的问题。但他们一路相随,是把主人公留在记忆里的人,泪目、羡慕。德国领事馆放映,第一排左边第一个的男子也太恶心了吧。举着手机录遍了整部电影几乎所有的性爱镜头,剩下的就是玩手机、吃东西,和那群专门到领馆蹭吃蹭喝的大爷大妈一样。
影片的结局给五星好评,男主角平静地躺在妻子的怀抱中闭上眼睛,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的亲朋好友们一直在他身边,谁也没有说话,没有抽泣,屋外的海浪声清晰可闻,大家都在静静地目送他们的汉内斯离开人世,就像在送别一只渐渐消失在海岸线上的小船。PS安乐死免去了疾病对绝症病人的肉体摧残,也允许了那些无望的人可以安详体面地离世,没有什么政策能比安乐死合法化更人道,更英明的了。
剧作结构失败,这种结构有点矫情。15分钟后才揭开主题,前面扭扭捏捏的回避,矫揉做作半天才开始。手法稚嫩,纬度没拉开,把简单的事做复杂了,简单只给更胜一筹。其实只给,放开了玩,别整的苦大仇深更能致命一击。途中的情节粗糙单一,唯唯诺诺。最后的主题轻描淡写,该升华的地方不升华,该大胆的地方放不开。电影仅仅靠安乐死赢得了一席之地!
貌似德国人很喜欢拍公路片。刚开始接触德国片,就是以公路片为首的,看了好多部。男主也是第二次演绝症患者,当然在另外一部里面并没有,是误诊,不过话说回来,公路片始终是我最爱的类型之一,当然了,这电影不仅仅只是公路,还探讨了安乐死,绝症这个话题,但无论哪一点都是我无法抵抗的,电影里有他们这一群朋友真好。
说好的打耶和华见证人居然是这个打法!差评!vogel女装我是服气的。剪辑太坏了,给完vogel和stein的亲热镜头就切到bruch!哈哈哈哈没安好心!不懂德国电影为什么这么爱用英文歌已经最后要用英文在沙滩写。为什么要去比利时死不去瑞士死?比利时的要求没那么严格?我知道瑞士是绝症死期6个月
关于ALS,没有明星们作秀似的冰桶挑战;关于安乐死,没有歇斯底里的唇枪舌战!亲情、友情、爱情,可以尊重和支持,愿意陪伴和一同经历,平淡的美好!有时候真是不能直视死亡,似乎就学不会好好生活!假如这一天,谁陪你出发?战车细腻起来真是受不了,泪点连着笑点的爆击,爱这永远在线的音乐品味!
(一句:一个临死前跟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做完最后一件有意义的事安详离开的故事。)继《星运》之后,再次被老外的生死观惊到。有种当初看《白色小谎言》的感觉,但不像其那么压抑,这部整体很治愈,虽然讲的是面对死亡,但不会让人觉得有面对死亡的压抑感,反而很温情,很治愈。几首歌曲用的都非常不错。
在旅途终点选择终结自己逐渐冰冻的身体,幸好有这么多珍贵的家人朋友相伴。面对选择死亡时,他仍然是惧怕的,可也很高兴有勇气去做。一部关于安乐死的行乐之旅,人生不就是一直前进然后突然要离开了吗。PS.德国片很喜欢插那些欧美hothit,做个精选集适合听。片子后半段煽情较重。7.1
四星半的电影活生生掉到三星半。结尾没有亮点,太哭哭啼啼,看似指引性的面对死亡的生活宝典,变得冗长乏味,没看出释然只是繁复的逃避?前半段妹子来的那段很有趣出彩,骑行式旅行叙事节凑略平铺直叙。原声带和民谣太赞!!还有典型的欧洲中产阶级家庭的温馨,一起做运动感受大自然,温馨~~
旖旎的欧洲风光,逍遥的骑行旅程,疯癫的随行亲朋,闹热的至情至性,这些元素照下,本该是个轻快愉悦的故事。但神妙之处,是即便加入绝症与告别,这电影仍然充满难得的光热。它展示了最美好的离世之法,在历经了无遗憾的旅程之后,祥和地在挚爱簇拥之下抛弃苦痛之躯,体面,而且温暖。
直面死亡的勇气对生者与死者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显然汉纳斯是幸运的,亲人与朋友都围绕在身边,最终还能来场浪漫的骑行.临死前琪琪跟他告别“你先到那边暖好床”.然后死在妻子的怀里.配乐很赞,歌词意境与主题神契合.唯一遗憾的就是病得不太厉害,难以激起观者的无力回天的情绪.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