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加里·奥德曼 / 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 / 本·门德尔森 / 莉莉·詹姆斯 / 斯蒂芬·迪兰 / 罗纳德·皮卡普 / 查理·帕尔默·罗斯韦尔 / 尼古拉斯·琼斯 / 布赖恩·佩蒂福 / 汉娜·斯蒂尔 / 理查德·拉姆斯登 / Jeremy Child / 菲利普·马丁·布朗 / 希尔顿·麦克雷 / Jordan Waller
导演:乔·赖特
语言:英语
地区: 英国
编剧:安东尼·麦卡滕
类型:剧情 / 传记 / 历史
上映时间:2017-12-01(中国大陆) / 2017-09-01(特柳赖德电影节) / 2018-01-12(英国)
别名:最黑暗的时刻(台) / 至暗之时 / 黑暗时刻
用户标签:英国,二战,历史,传记,GaryOldman,战争,2017,剧情
片长:125分钟
imdb编号:tt4555426
影片讲述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作为首相期间面临的最重要的审判:是向纳粹妥协做俘虏,还是团结人民群起反抗?丘吉尔将集结整个国家为自由奋战,试图改变世界历史进程,度过黎明前的黑暗。
《至暗时刻》下载观后评论: 就想看看丘吉尔是怎样一挽狂澜,啪啪啪打和谈派的脸的。电影里处处是和解或是奋战到底的矛盾,我也不停的问自己,如果那是自己的祖国,我会是怎样的回答,脑海里第一个回答始终都是决不放弃!如果我们自己都放弃了自己的国家,那还有谁会来拯救我们?当时的清政府不就是选择了和谈而一败涂地吗?慈禧太后不就是放弃了都城,奔走他乡吗?当领导者都放弃了希望,那人民要多么艰难才能看到曙光?电影里有一句话:“如果英国被攻占了,我们还有海外殖民地继续为之抗战。”,我真的被这句话恶心坏了,因为他说的海外殖民地就有香港,现在香港还深受其毒。它一面正义凌然的抵抗别国的侵略,一边又妄图侵占他国的领土,从古到今都是两面人实锤了。五星给这部电影,减两星给两面人英国!
无法想象这得多强大的心理素质(看着他的生活习惯我都怕他猝死),瞬间觉得我的生活简直轻松太多了………………地铁那段可能有点戏剧手段了,不过也还能接受。口吃国王出现才意识到原来这是《国王的演讲》里的那只国王啊hhhh不过最惊艳的是丘吉尔的英文实在太漂亮了,看得我想读他的书了…然而印象最深的却是他妻子的两句话:"You are strong because you are imperfect. You are wise because you have doubts."
工工整整的一部电影,加里·奥德曼把丘吉尔演活了,但令我激动的不是他首尾的两次演讲,而是他的头脑风暴时刻,是他决断前的犹豫让这个形象立刻变得高大起来。作为传记电影,不拖泥带水,也不盲目煽情,温情部分全部让渡给了演员的表演而非剧本的设计,难得。少许虚构情节成了暴风雨前的乌云,酝酿着惊天的雷电,情节“丘吉尔在地铁聆听民意”成了点睛之笔(尽管这没感动到我)。历史上没有这段往事,不过整体来看,如此安排倒也无伤大雅。
丘吉尔真是一代语言艺术家啊哇靠!战争政治传记都不是我便好的电影类型没想到在这一部里都集合了,但是成片真的好看,节奏凌厉表演完美镜头语言精彩极了,开篇喧闹的俯拍议会要求张伯伦让位的场景一下子把人带入到至暗时刻的紧张感了,片尾同样是一场议会,议会厅的阳光照亮了至暗时刻下丘吉尔的高光时刻,党首张伯伦微微颤抖的手拿出了面巾,政党成员们起立欢呼的那一瞬间真的是太振奋人心了,语言的艺术啊
这是一部激动人心有血有肉的电影,或许可以称得上是首相丘吉尔人生的闪光时刻。在国家面临危亡的时候,挺身而出去护卫自己的祖国,用尽全部的力量。到底是血战到底还是和谈妥协,重重压力之下他也有过彷徨,但民众的声音给了他最终的答案,也更坚定了他的信念,绝不妥协,为自己的祖国哪怕是耗尽最后一滴热血,他的演讲鼓舞人心,充满力量,也是正义使然,胜利终究属于正义的力量。
和敦刻尔克差不多在同一时间,两部影片都十分优秀。“我们决不投降,……我们将在海滩上战斗!在敌人登陆地点作战!在田野和街头作战!在山区作战!我们任何时候都不会投降。”——丘吉尔这是英国的至暗时刻,也是丘吉尔的至暗时刻,丘吉尔和这个国家一起经历了挣扎,恐惧,迟疑,但最后依旧笃定,战斗的演讲,永不投降的决心,就是一道劈开黑暗的亮光。
4.5 “He mobilized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sent it into battle.” 他把英语武装起来,作为士兵,送入了战场。 至暗时刻,黎明之前,置之死地而后生。 地铁里,议会上,英国民众的一声声“never”,一下子哭出来。Never never never give up.
这英文听着太享受了。“You cannot reason with a tiger when your head is in its mouth!”还有比较搞笑一点的“uh, miss? uh, I am coming out in a state of nature”:)以及那个“up your bum!”
即便是一将终成万骨枯 毫无疑问在特殊时期一把烂牌打活了 个人对于历史问题的确不够明了 但就电影而言 把Churchill的坚韧迷惘颤栗和激昂刻画得入木三分 身居要职掌控全局 明知同僚各怀鬼胎依然能力挽狂澜做困兽之斗 令人敬佩 得民心者得天下 即便不成功便成仁 但这份豪赌不得不令人动容
叙事集中在1940年的一整个5月,大英帝国在二战间最黑暗和绝望的时期。剧组的化妆技术非常逼真,狗爹面部的赘肉皱纹都做得十分自然,外型肥胖臃肿年老色衰,眼神却依旧明亮犀利,他根本不是预订奥斯卡而是势在必得。临近结尾的地铁戏和演讲讨巧地煽动了高涨的民心,最后一个镜头充满了浪漫英雄主义色彩
对于丘吉尔的刻画未免温情(也许这个就是电影希望展现的),关于丘吉尔同张伯伦和哈利法克斯的博弈不完全合于史实,但不失为一种戏剧性冲突的有效表达。最后登上火车与民众交谈的情节虽属虚构,但也刻意回避了丘吉尔作为贵族主义和帝国主义者的形象,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不免沦于牵强,个人认为是一处败笔。
#PFS三星半,学院派气息太重了,包含了英国近几年几乎所有传记电影的优缺点。大概说起来就是精美却空洞,我完全没有想到如今2017年还能看到地铁那样一段脸谱化的表演,对英国没有特殊情感的观众可能更难以被触动。好在这部电影中的表演依然优秀,以及丘吉尔这个角色本身就是一个充满诗意的人。
"...until, in God's good time, the new world, with all its power and might, steps forth to the rescue and the liberation of the 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