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我的团长我的团 康洪雷
时间回转到1942年,中国大地正深陷于抗日战争的苦难之中,各地军民的反抗斗争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 中国云南由于它特殊的地缘关系成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重要战
时间回转到1942年,中国大地正深陷于抗日战争的苦难之中,各地军民的反抗斗争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 中国云南由于它特殊的地缘关系成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重要战场,它离海不远,可以借道出国、借船出海。向东,可以通过越南进入北部湾,通往太平洋,向西,可以利用缅甸、泰国、印度,借助孟加拉湾到印度洋。于是,滇缅公路、滇越铁路…60年前从红土高原延伸出了这样一条条抗战生命线,它们构筑了高原新的脊梁。中国军民如何前仆后继地浴血奋战消灭日寇保卫抗战生命线的真实历史故事,便成为了《我的团长,我的团》的整个故事背景和立意所在。 在一个离中缅边境不远叫作禅达的地方,一群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出身不同身份甚至是不同政见的溃兵和百姓,因为种种命运际遇的原因而相会于此:北平人孟烦了、军医郝兽医、湖南兵不辣、上海军官阿译、东北佬迷龙、豆饼、要麻、蛇屁股、康丫、川妹子小醉……战争的苦难和身体的伤病让他们过着绝望的日子,他们互相厌憎又相依为命,不饿死不病死成为他们每天生存的最高目标。为了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下生存下来,别无选择的他们不得不摒弃前仇、恩怨、偏见、狭隘而团结一致组成一支小分队,在现实的困境中他们认识到了民族存亡的大义,于是义无返顾共同投入到打击日本侵略者、保卫家园、捍卫尊严、为抗战胜利不惜付出生命代价的正义斗争中,用血肉之躯书写一曲曲铁血卫国的悲壮战歌! 一场战役过后小分队死伤惨重,硝烟弥漫中突然闯进一人,这个用诡计杀死了在仓库外封杀的五个日本兵的诡异男人自称是川军团副团长龙文章!回到禅达,龙文章被宪兵逮捕,原来他不是什么团长,只是一个在团副死后摘了团副军衔给自己挂上的中尉。其他人被关在收容站,就在众人揣测身世极端坎坷的龙文章已经被枪毙之际,传来新师长虞啸卿正式任命龙文章为团长的消息…… 在和日军凭怒江对峙的时刻,绝地求生的他们邂逅了一个有红色倾向的学生,龙文章和他相见恨晚,在理想与灵魂的辩论中面红耳赤…最后龙文章意味深长地说:我们太老,他们太年青…… 不久,龙文章拉出一支十三人突击队从红色学生说过的一处没被日军监控的湾流通过怒江去铜钹救回孟烦了的双亲。日占区的疮痍让众人觉得满心罪过,而龙文章把他所谓的搭救变成了一场渡江侦察,期间邂逅了一支共产党游击队,曾经和龙文章辩论的红色学生已经是共产党员……突击队成功撤回东岸,共产党游击队为了不让日军发现那条过江通道而全军覆没…… 正在准备一场大规模的渡江攻势,打算拿下已成心腹之患的南天门,一年多来日军已经把整座山改造成了庞大的堡垒,而以炮灰团从江那边得来的经验,这样的攻势一定是必败。龙文章力止,虞啸卿给他半个月时间去寻找放弃攻击的证据。龙文章和孟烦了被迫出没西岸,在日军眼皮底下绘制南天门工事图。在龙文章收集不可攻击的证据时,同样找到了攻下南天门的方法,但他无法说出“那个极其惨烈的方法”,因为他爱惜这个被戏称为炮灰团的每个人的性命,他心里清楚,“那个极其惨烈的方法”将意味着什么…… 这是一场战争,一场从此将炮灰团深深烙在历史长轴上的惊天地、泣鬼神的死亡之战…… 《我的团长,我的团》是一部主旋律题材作品,它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中国各地军民联合起来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承受战争苦难的历史全景图,突出了中国军民的民族大义和豪迈正气,其惨烈残酷、其艰苦卓绝、其无与伦比的历史真实度与深刻的历史存在感,将令每一个观看此剧的观众再一次地成为这段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我的团长我的团》下载观后评论:
印象最深刻的三人:1、龙文章——就这句“虞啸卿,我是你的破壁人”,其他啥也别说了,天才,牛逼。2、孟烦了——挺像王小波笔下的王二,我难以理解他的种种言行举止,尤其是对小醉,更是百思不得其解,或许是责任和善良,但我更觉得是懦弱或者不够爱她,至少不如我这个观众入戏深。3、小醉——让我痛恨孟烦了这傻逼角色,虽然小醉的角色经不起推敲,但导演和编剧知道,在写实风格的作品中给你一个单纯的女子,观众绝对买账,尤其是战火纷飞的背景下,男观众甚至可以变得和她一样的天真。乱世不如狗,盛世稳当狗。所幸,我是在31岁时第一次看完这部已经诞生10年的剧,让我有足够的免疫力,我会代入各个角色,或者联想当下的我,难受却不至于痛苦。我会忍不住想如果我是剧中人,我会如何如何,没有结果;然后回到现实,而现实就是现实,没啥好说的。
龙文章这种人,就是鲁迅笔下中国的脊梁了吧。信念坚定,从不放弃,从不抱怨,想法设法达成目的。出征缅甸是一个军需官,团长死了,自己就冒充团长,整合一帮溃兵和日本人正面对抗的,但到了最后骗取虞啸卿的炮火支援后又让大家逃命回江对岸。在被任命为炮灰团团长后,坑蒙拐骗找装备,没有口粮就吃香蕉树,可以跪下来乞求美国联络官帮忙训练军队,和孟烦了四次偷渡到江对岸侦查情报。龙文章应该从来就没放弃过反攻,孟烦了以为自己凭死去的兄弟们说服了龙文章,我觉得只是龙文章觉得时候未到,所以不肯告诉虞啸卿,后面兽医的死是个契机,所以就有了敢死队的行动。攻占大树堡后,得知没有后援,连虞啸卿的死忠张立宪都动摇了,但龙文章也只是自己默默承受,说了句我骗了大家,然后组织防线。战斗场面是败笔,日本人就像没头苍蝇一样乱冲。
①死都不怕,就怕安逸。②岂曰无衣,与子同袍。③其实哭的最惨的还是烦了用板车拉着团长,在路上被张立宪他们欺负,爸爸小醉兄弟冲出来的那一刻。④麦师傅像耶稣一样被绑在十字架上,日本兵一排一排的站着,倒下,麻木而绝望,向我开炮吧!⑤烦了和小醉,伸出去不敢触碰的手。⑥阿译,野草闲花逢春生。⑦“初从文 三年不中 后武举 校场发一矢 中鼓吏 逐之出 遂学医 有所成 自攥一良方 服之 卒”,我是伤心而死的。⑧东北情人迷,不辣胡大姐。⑨倒是希望最后拉响手雷,水和食物喂向散发尸臭的活死人,那一刻才更要人绝望。⑩做炮灰也要糊人一脸,这俨然成为我之后的人生宣言
看看看 没理由不看——七集分割线——看之前:哇b站竟然有这部剧还在电视剧榜第二,反正不知道干啥就看一下吧。哇画面竟然这么老就不抱太大期待了,这么多年被各种影视作品荼毒下来我已经到了没有出色的人设就看不下去的地步,而且人设审美还逐渐变态,多年前的抗日剧主旋律剧大概是满足不了我的,为了老段我才来看看看。看了几集:靠靠靠绝了,好看,牛逼大发!还有谁tm说这是主旋律剧啊?!——十三分割线——闲花野草蓬春生,绝了。然后我发现阿译带着我对江南的许多美好想象。
1.很多年后我才明白,他的伤心有多么伤心,他的孤独是多么孤独2.我是伤心死的3.走啊 我带你们回家4.人走出了林海,心却进了云海5.死都不怕,就怕不安逸……看完之后心情有点低沉,特别是仔细地想仔细地回味他们的对话以及小太爷的旁白,才能感觉到他们的绝望。逃避躲闪想要安逸,不想打仗,只想回家娶老婆生孩子过日子,这才是小人物的视角。但当一次又一次失去身边的人,他们想要报仇又不想死,就一直挣扎着……他们只是个小人物,也是当时大多数人的真实生活啊
绝对的经典,不同于亮剑描述的大多正面战场,团长里面全都是一群”小人物“。小人物炮灰所组成的炮灰团不在意自己是炮灰,他们在乎的是丢掉的大好河山,是次次败仗失去的袍泽弟兄,在乎的是将侵略者赶出中国,让事情是它应该有的样子。就这样一群人说出“岂曰无依,与子同袍”的人,最后还是成为了高层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团长给我的不仅是感动,还有对抗战时期的一个全新的认识,希望现在的人不会被某些“八年抗日就要开始了”类似的所误导吧。忘记过去就等同于背叛。
今天是2019年1月2日,距离我第一次看到这部剧已经过了十年,我终于将这第一遍看完了,已经不是电视原版,而是重剪过后的版本。心情极其复杂,兽医死的时候我哭的撕心裂肺,豆饼死的时候我差点没能继续看到结局。好剧,简直是现在又臭又长的无脑电视剧八辈子也无法追赶的存在。我不敢说我看懂了,毕竟兰编康导的剧都是要一遍又一遍的反复观看才能了解其深意,已加入每年必刷的名单中。也许以后的每遍还会像这遍一样,深陷其中吧。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每次看电视剧上瘾时都太累了,它不像电影,得把时间拉得很长很长,长到我们只看见故事和结局,只剩下眼泪。据说这是一个用死人的眼光来看活人世界的故事,我想死人是臆测的,活人也是臆测的。只不过对于每一个平凡的个体,都有选择活着,和选择向死而生的权利。不止一次得想过去国离乡,因为只有真正的离开故土后,才能真正的理解故土,所以当初“死啦死啦”念出那一组菜名和地名的时候,我才会记得那么清楚吧!
龙团长不干于被命运束缚,低眉顺眼,态度卑微只为带领兄弟们活着。孟烦了不就是我们吗?一边对家庭恪守规矩,一边在部队毒舌抱怨社会,又想得到古板父亲的认可;川军团他们都只是想活着,却在被兽医的炸死之后都疯了,他们想活着,可不想这样活着。最后不得不向黑暗中的最后一点光明出发,却经历了更恐怖的黑暗,200人最后只剩下不到10个人,一部关于人性,战争,社会的大片。
终于看完了。久久走不出来。难过,却无法聚焦,为之难过的人太繁多,为之难过的理由太杂乱。不同于我同样爱的士兵突击,那是个想念了就能拿出来翻看的童话,而它是心头的朱砂,想念就会隐隐作痛,放不下,却害怕回看。人类总是贪婪成性,我甚至觉得9.5这样的高分都与之并不匹配。兰晓龙,这个世上怎么有这么牛逼的写手。兄弟们,这世上怎么有这么牛逼的演员。
看了几集,稍感失望。盛誉之下本以为能看到不一样的国产剧或国产抗日剧,结果终究逃不出那个圈套。出于艺术创作,剧里环境或敌人设定,都脱离历史客观事实有点多。或许是因为自己历史真实纪录片看的太认真。光看前几集日本鬼子的操作,实在脱离不了普通抗日剧的劣作,说是电视剧拍得像电影,我觉得还是有点抬举了。剧里许多情景,依然还是过于无厘头和充水。
全员演技在线,个个人物特点鲜明,即使特别小的角色,也有很好的人物设定和,与别人迥异。虽然是战争片,但是我总看出些轻喜剧的味道,人物对话特别好玩。特别喜欢来自陕西的半吊子军医~当然,士兵突击原班底这伙人表现都很好,段奕宏,邢佳栋,张译,李晨,张国强,包括王大治等等,对了,还有演的极好的阿译,希望他们能有机会再在一起拍部好片子。
非常非常非常压抑的一部剧 最开始三集丧得我一星期才看完 后面每天看一集都要缓一缓 可以说是抗战片里面最惨最丧最要命的一部 但是又是最好最真实却又最理想的一部 里面每一个能活过三集以上的演员都是很好的演员 主角几个简直就是把自己陷入进去了 但是我发现书比剧还丧 中国战争电视剧里面top3(留点余地目前我心里还是第一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