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凯萨里 安劳格·辛格
这部历史剧展示了1897年萨拉加希之战。本片的重点是伊沙·辛格士官。他在当时的印度阿富汗边界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的沙门山脉的三个要塞之一驻守。因违抗上司命令从宗教
这部历史剧展示了1897年萨拉加希之战。本片的重点是伊沙·辛格士官。他在当时的印度阿富汗边界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的沙门山脉的三个要塞之一驻守。因违抗上司命令从宗教分子手中拯救了一名阿富汗姑娘,因而被调到作为信息中转站的萨拉加希要塞。
而阿富汗宗教分子便利用这个借口,想一举夺下三个要塞。而首先进攻的就是作为中转站的萨拉加希要塞。伊沙·辛格士官率领21名锡克教徒组成的排抗击超过1万阿富汗的侵略军,浴血奋战,硬生生地拖延了阿富汗的侵略军的进攻步伐,从而破灭了阿富汗的侵略军一举夺下三个要塞的阴谋,可是,21名勇士全部罹难,壮烈牺牲。这次活动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伟大的背水一战。
《凯萨里》下载观后评论:
一直不清楚片名从何而来,不是主人公姓名,不是城堡战役的名字,原来是“橙黄色的头巾”。看了这部片子才明白,十几年前去印度,锡克人地位比较高,原来他们有着英勇好战的历史,对比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看得出这个民族的勇敢给了他们内心一直骄傲和尊严。最近读“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勇士们面对死亡,穿越了恐惧,直面当下,顽强抗敌,这一点让我印象深刻。这时看片的我,蜷缩在沙发上,捂着脸,因为我知道主角要丧命了不忍直视?
![凯萨里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231536_iTe4ANv4TgKUtx1_1648677734/0)
开场就看见阿三在开挂,觉得吧,也就是印度人惯常夸张。妻子的幻觉和锡克教的头箍,让色彩单一土黄黄的画面颇有种蛮荒神秘气氛。况且节奏也不难看,唱唱跳跳的就把故事进行下去了(魔性快感)。直到21个“锡克教勇士”跟一万阿富汗人的高潮故事部分,整个表演形式就荒诞化了。不忍卒读。不忍直视。噗嗤噗嗤的笑不能停。
![凯萨里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849178_cBitQkc3QO-ZzKl_1648677735/0)
拍的挺无聊的,完全不像现代电影,纯粹印度人个人YY用的。印度搞这种片子不觉得无聊么。这个地方当时是英国的殖民地,现在印度和阿富汗又不接壤,那地方不是在巴基斯坦境内,就是在克什米尔争议地区。所以你拍的这是什么题材?想表达什么,印度人锡克人的国际主义精神,还是当奴隶当成奴才——奴隶中的人才?!
![凯萨里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828021_quXDrPyhQFuKiSB_1648677737/0)
伊沙因从宗教分子手中拯救了一阿富汗姑娘,因而被调到信息中转站的萨拉。阿富汗宗教分子便利用这个借口,想一举夺下三个要塞。首先进攻的就是中转站的萨拉。伊沙率21名锡克教徒抗击1万阿富汗侵略军,拖延了侵略军步伐,破灭了一举夺下三个要塞的阴谋,21名勇士牺牲。很多特写镜头太刻意。七分。
![凯萨里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715680_dfAIclvhSxGjni-_1648677739/0)
2星,原本故事题材不错, 但是拍的实在是太神了,堪比抗日神剧还要更神, 再加上印度人的一些嘻嘻哈哈的幽默。 让这部本该很惨烈血腥的故事片,蒙上了一层娱乐的阴影。 再加上影片的时长太长,故事又狠简单,将近2个半小时,看到最后已经不觉得惨烈了,而是希望着结束吧,别再折腾男主角了。
![凯萨里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474995_z8Nv0lFFRZKR7RV_1648677741/0)
印度人这次开的挂,没有普通英雄片那么严重了。整体来说挺好看,虽然大多数情节较为夸张。令人想到了类似题材的电影《祖鲁战争》以及《八道楼子》不过无论是英国和国军,都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在浴血奋战,拼死抵抗,这个是把自己当狗腿子的事非常光荣的搬到了银幕的上面。有点理解不能。
这部电影的整体节奏、配乐、取景、人设、服化道很对我的胃口,所以给了高分。反观国内八十年代以降除了《血战台儿庄》想不起还有什么拍得好的基于史实的民族英雄主义影片,台湾弹丸之地好歹还拍了《赛德克巴莱》。文艺这块阵地,你不善加利用跟守护,那么别人去利用和占领谁也无话可说。
21VS 10000,真实事件改编,虽全军覆没,也弄死好几百。印度锡克教战士最辉煌的战绩了吧!电影色彩风景都一流,就是好拖沓,战斗场面延续一贯的宝莱坞浮夸风,只能说阿富汗那帮真是战五渣。
看的过程有点无聊,音乐超好。算是为神而战,为信仰而战,以及少战极多,最后全员阵亡,这种战役历史上还有很多,他们值得尊敬,他们的精神勇敢值得被永远记住,有了他们,偶尔能看到信仰的力量。
萨拉加希21勇士,印度版温泉关,阿克谢库马尔表演很燃,整部影片几乎成他唱独角戏,且不论神剧色彩多浓厚,做为战争片也是不及格的,可惜了这么好的素材,为自由而战斗成了呓语!
印度的主旋律电影也升级了,有感人言语的表达,有适时的配音煽情,而且在关键时刻还加入了慢动作等等。 。。比起中韩的主旋律,更加多了一点夸张,当然还有印度的歌舞。。。
章西女王时的印度起义,英国人利用锡克教徒与莫卧儿帝国的矛盾,招募大批锡克教徒参与镇压起义,德里之战时,英军中的锡克教徒在莫卧儿皇帝面前杀死众多皇子与公主
和其他印度战争片不同,结果没有反转,22人对1万人,注定失败的战役,没有一个退却的士兵。善良不能感动任何人,信念给了他们赴死的力量,为自己。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