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Meg Wolitzer所著同名小说改编,女主角Joan Castleman是一位文学家的妻子,美丽忠诚、无瑕疵,牺牲了自己的梦想、才华、野心,花费了40年的时间来辅助丈夫,忽略他的不忠,永远表现得体。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婚姻也来到破碎的临界点。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的前夜,她将面临生命中最大的牺牲,同时也发现了丈夫职业生涯的秘密。
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提名)格伦·克洛斯 第76届金球奖电影类 剧情片最佳女主角格伦·克洛斯 第72届英国电影学院奖电影奖 最佳女主角(提名)格伦·克洛斯
《贤妻》下载观后评论: 有没有一种可能 是我爱你只是因为你是你 和你是庸才是蠢才是天才都没关系?/ 相对于在社会上那些声势浩大高昂阔步摇旗呐喊的女权运动 其实发生在每个门关上背后的家庭里的对于女性 “自我”本位的觉醒与回归更值得人去关注 /不纯粹的关于Feminist 还有爱与妥协 隐忍与改变 婚姻与爱情的探讨 可惜的是导演的功底并没有能够完全驾驭好而有点崩 Gleen的演技真好啊 Gaga到底是怎么拿到提名的?/最后私心说一句 希望女性们无论是在认识到自己是别人的老婆 妈妈 女儿 之前 还是之后 都能有意识到 我是独立自主的 “人” 我可以去做任何我想做的事并且可以做出一番成就的信心 (尤其是本人的母亲 )❤
怎么说呢 我不会像别人一样有能力长篇大论 而且我本来只是来看男人的 不过这样的剧情也吸引上了我 我不理解他们这辈子的爱情 只是觉得女主的行为让我觉得伟大 虽然不懂为什么她要选择和男主在一起 但一个人的才华一辈子不被众人得知 就真的很惋惜 就连最后那一幕威胁记者都看的哽咽 儿子心中还是矗立着一个伟大父亲的形象 妈妈那句话 你说的的儿子才听 我说的他不听就真的很 不知道怎么描述 词穷了 但是越想越惋惜啊 真的 太可惜 她不会说她不稀罕 只是丈夫的离世让她又放下心中的怒火 哎 就像女主一样 这辈子奥斯卡真的与她无缘了吗 虽然奥斯卡也就那样
演员们演技炸裂呀,尤其是女主!男主身上完美体现了男性的虚伪虚荣心玻璃心,但是在同样厌女的环境下成长的女主又不自觉地被男主年轻时候翩翩风度,夸夸其谈和欣赏自己的才华所吸引。一边看一边觉得好可惜呀,要是我是那个女作家,我不会告诉女主你永远不可能有机会,我会告诉她这是一条很难很难的路,不一定会通向成功,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一起努力。如果我是女主,在男主第一次仅仅是因为我觉得他作品的第一稿有一些问题的时候就自尊心炸裂大吼大叫,说我不尊重他说这段关系没有意义的时候就直接摔门走人,这样的人早分手早解脱!
题材其实很不错,只是这个剧本真的不太行,妻子充当影子写手的故事本来可以发散的点很多,从女性角度男权社会和亲密关系探讨都没问题,可是在片中被处理地太软了,不管哪个方面都超级浅层,过于普通寡淡如水更没有力量。人物塑造上显然也都特别不讨喜。导演非常的中规中矩,拍得倒不至于难看,但这种调度和运镜乃至服化道明显就是电视剧的水准,而且矛盾爆发那场戏真的太差了,全靠老戏骨们吊着。格伦克洛斯的表演的确行云流水收放自如,一个举动一个表情都是精准拿捏,没有她这片子会更差
之前没听说过 如果不是剧作情节结构课的老师布置来看的话。出乎意料的好(还是因为受以前没听说过的影响吧)至少我和班上的极个别女生还挺喜欢。感情这种东西本来就没有一个准确定义 是对是错 总之都有各自的处理方式。能感觉到片中传达的那种 女生不应该依附于男人去完成自己的艺术表达 的想法。毕竟很多事情说得容易做着难 无力感十足了。加油吧 自己也是一个女生 也学着尝试坚持自己的东西 不妥协 不媚俗 至少在现在是这样。如果觉得我傻也没事儿 傻一点也挺好的。
到了领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刻,加上传记作者的猜疑和挑拨,做妻子的才开始爆发不满,因为她创作了丈夫的所有优秀作品,而且包容了丈夫的每次出轨,还要被丈夫对外说成不懂写作。最后把丈夫气死后,再次把一切隐忍下来。丈夫的表现和谈吐,符合文学奖的水平,不致使人生疑,称得上优秀的文学编辑。总体看来,戏剧性比较充分,角色表演空间很大。但是结局竟然不黑厚,有点失望,本以为丈夫会尝试杀妻、或者妻子会公开真相。考虑再三,由于表演和台词,还是好评吧。[zxzj]
女主一直在丈夫的背后默默付出,一开始是因为爱情,但持续几十年的隐形付出又是因为什么呢?然而最终丈夫才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致辞的人,丈夫才是那个真正有价值的人,而妻子只配去做做头发美容啥的。我理解妻子无法忍受丈夫诺奖的获奖致辞里对她的赞美,她原本也不想暴露在镁光灯下,更加无法忍受丈夫用那些语句来描述自己。她终究是那个背后的人,那一切的赞美只是增添了丈夫品性的光辉,并不会真正丰富她自己的人生。那是一种极度的失落,也是一种无法容忍的背叛。
两位实力老戏骨为影片加星不止一颗啊!影片关于妻子写作天赋被时代所压抑,对丈夫微妙情感的关系维系等部分都是蜻蜓点水,没能深化巩固妻子的选择或说是牺牲所造成对于妻子复杂且矛盾情感的支点。两位演员的演绎无可挑剔,相比之下我更喜欢Jonathan Pryce的表演,是因为他把这个人物伪装下的卑鄙龌龊演绎到位,剧中角色简令人作呕,而高潮段落他的最后一幕,那句How will I ever know之后的情绪真正打动了我
“你们有一段美好的关系,只是关于你们在一起的方式”他们的爱情,因为共生。全片平静的像一部纪录片,诺贝尔文学奖的真正得主是一直默默工作的妻子,这么出彩的事,完全可以用悬疑的手法表现。而且妻子不自己写做的原因是社会上的女性歧视,这一点也没重点突出,当男主的职业秘密被儿子在颁奖前一夜揭开的时候,男主竟然没有愤怒,这件事并没有给人一种炸弹爆炸的感觉,而且,电影的译名《贤妻》,应该是这部平静的电影设置的最大的悬念
好像有什么女画家为另一半代笔的真实事件之类的。女人在时代洪流中被迫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创作,女主的思想铺垫不足,可能是时代原因吧。人物性格分明,但总觉得有点儿扁平。老头子一无是处,又印证了一个有成就的男人是不被情欲操控的。音乐、摄影、色调、剪辑,几场插叙。总之,今天的女性不该如此。如果女性本身天性中有为爱牺牲的倾向,那也该以理性加以遏制。没有人值得女性为之牺牲,同样活七八十年,为什么只有女性在做牺牲。
其实问题应该被拆分开来看:1、集体创作是否道德?提供想法和着手落实的人谁更高尚?2、基于当时的社会、舆论环境和心理因素,双方共同选择隐瞒集体创作的事实,若干年后取得成绩,环境也改变了,得益的一方是否有责任说出事实,如果没有,他是不是有罪的,被遮蔽的一方完全无辜?3、有事业合作的情侣,如果一方在工作中付出较多,另一方是否有责任以专一的爱情作为回报?最后,无论如何,一切都是个人选择。
老夫老妻可能就是,有太多的共同怀念和珍惜的过往,太多共同拥有的亲人和朋友,也有表面风平浪静但一旦平静打破深藏在内心深处沉渣泛起的积怨和沟壑。电影最后女主看着男主心脏病发作在抢救时她的背景是不断飘落的雪花,很能对应男主之前念的那首诗“当他听到雪花在宇宙中微弱地落下,并像它们最后一端的血统一样,微弱地落在所有的生者和死者身上时,他的灵魂慢慢地颤抖着”,特别美!
一个花心的文学教授,一个用写上字的核桃讨好女人,几十年不变。耗尽了第二任妻子的天分,才能,还好第一任妻子和女儿都成了成功的医生,这一切都感谢离开了这个自私自大的男人。还好记者看出了这一切,文字不会撒谎。获奖后才明白原来所有的一切都是妻子写成的,而丈夫依然出轨欺骗,最后还得到一切荣誉。还好,他当晚心脏病发作死去了,最好的结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