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艾伦·多丽特·彼得森 / 亨瑞克·拉斐尔森 / 安德斯·莫索林 / 瓦内萨·博格利 / Eili Harboe / Kaya Wilkins / Marte Magnusdotter Solem 导演:约阿希姆·提尔 语言:挪威语 地区: 挪威 / 法国 / 丹麦 / 瑞典 编剧:约阿希姆·提尔 / 埃斯基尔·沃格特 类型:剧情 / 惊悚 / 同性 / 奇幻 上映时间:2017-08-20(挪威电影节) / 2017-09-15(挪威) 别名: 用户标签:挪威,2017,惊悚,奇幻,科幻,剧情,LGBT,北欧 片长:116分钟 imdb编号:tt6304046
挪威导演约阿希姆·提尔新作《西尔玛》(Thelma,暂译)正式开拍,首个外景地选择了位于瑞典西部的西约塔兰。据提尔搭档Eskil Vogt透露,“新作是一部在挪威前所未见的电影,它展现了强烈的视觉元素。”
《西尔玛》下载观后评论: 勉强两分。首先感觉剧中人物身上的那种“被编排感”很强烈,人物之间的关联产生的很僵硬,这属于空有架构能力但不会写人的作者的常见病。开场讲一个双亲控制严密的大学生女儿,和有色有种搞拉拉并且有点渎神言论,我以为这是一个以家庭为框架的宗教战争片或是影射左右派之类政治对撞的片子,但故事又往超自然力的恐怖片方向发展,女儿最终挣脱父母(有场爹给女儿洗澡的裸戏)。总的来说这片子拍的挺乱,导演约阿希姆一直的问题也是节奏缓慢呆板,这片子想到哪拍哪也看不出他的诉求,如果说女儿摆脱父母以后最终落在小清新同性爱情片的话,那前半段生涩、刻意的剧情安排又让这段感情没什么说服力,全片主打的手持近景加重了缓慢节奏的令人气闷感觉,整个看下来是压抑、无趣、不知导演在干嘛的糟糕体验,如果没那场洗澡裸戏这片子就彻底臭了
噫,看完有很多问号。其实整部剧都比较平淡,就是让我有生活还在继续的感觉。个人觉得anja thelma一起出现的时候就是挺美的。当时搞不懂弟弟和爸爸的结局。所以翻了评论看,对父权的反抗?虽然父亲是个狠人但是她妈妈也是个狼人啊?难道这个故事不是告诉我们,大人生二胎的问题,父母对非独生子女应该尽量公平一些。对于孩子的成长教育,父母不要回避应该正面引导。剧中父母一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都是在用其他方式转移注意力,结果翻车,而且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父母无权干涉太多,让孩子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好了,孩子不应该成为父母意识的容器。对于个人来说,生病要去看医生,自己解决不了就应该寻求帮助,没有谁是万能的。然后这个剧被我看成了女主自救成功?但是爸爸妈妈的结局为什么不一样-_-||
其实这部电影的les部分只是小插曲,整部电影真正在讲的是女主自我意识的觉醒。表白两个女主,太可了。是从别处看到的蛇代表女主对女二的欲望,这个象征很可。最开始的时候觉得女主的父亲还是挺符合父亲的身份的,除去太过于窥探女主的隐私,但是后面到他告诉女主自己的超能力之后对她的囚禁(特别是看到他给女主洗澡,这么大的孩子了好嘛!),以及他对女主奶奶的做法,我就能理解女主为什么要让父亲在地狱(火)中死去了,但是还是有些心疼父亲,怎么说呢,至少他也是为了外界的人的安全考虑吧。五颗星不足以表达我对这部电影的爱,唯一不足的是肉戏为什么都是在女主的脑海中而不是现实中发生的啊,现实中的我没有看够!!!
我的天呐!!欧洲先锋文艺片又给出了一个重磅难题,这片该怎么分类??台湾的译名很到位,就应该叫《魔女西尔玛》,片子奇幻的综合了同性、精神、疾病、宗教、惊悚、悬疑多个题材,告诉我们一胎对二胎仇恨大到凶杀扔进冰窟(误1),宗教对同性恋的潜意识抗拒大到精神崩溃住院(误2),最终炼就了【梦想成真】的邪恶魔女。这一切究竟是发生在【心理性非癫痫性强直样发作】后的精神层面,还是真实存在无法解释的奇幻故事,似乎片子也没有倾向,而是留给观众思考。但先锋毕竟还是先锋,成为经典仍需雕磨,但是感觉小女主艾丽·哈尔博,这个94年的北欧女孩,能不能成长成为坎妹第二呢?加油!
前半真如坐针毡想弃片了后半才开始进入主题看到最后惊了还真是暗黑版Elsa啊小时候不懂事害死弟弟父母从此心怀芥蒂和怨恨嘴上说着爱行为却冰冷残酷企图用宗教禁锢她的思想和行为如果最后肯放她走也不会有焚烧父亲这一出吧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这个主题很喜欢最终与家庭和宗教切割对自我不再有怀疑和厌恶真正的接纳自己才能破茧成蝶修炼成功啊电影用了很多符号化的表达比如吐出黑鸟长蛇入口之类前1h完全可以删减点把笔墨加重在心理如何转变上总之题材很棒拍得更好点就好了三星半
其实是个讲女权和女性觉醒的片,感觉还不错,但是很多人说不好可能是拍得太隐晦,鸟啊蛇啊泳池啊各种意向一大堆,就有种故弄玄虚的感觉。其实电影结尾是有些细思极恐的,Anja是否从来都不是爱着Thelma,而只是单纯被Thelma的想法所操纵着?Thelma既然能杀死父亲,能治愈母亲,能使Anja消失,这种心想事成的能力,被施予者又是否心甘情愿?Anja与其说是Thelma的爱人,不如说是Thelma的傀儡。
如何才能叫人随便肤浅的去解读,以一个名词作为电影名即可。即使不能以巧合概之,但至少这样的情感是无从挖掘的。这氛围明显都不是那么一回事。它其实没什么很妙的地方,只是一步步解谜的过程看着很舒服,典型的外在角度看风景般的舒服与其内在想象力才是最大的娱乐点。因为故事走向并不意外,也无法更意外。既然角色都像模特般拒人千里之外,那么明显的就只是个人风格了
导演冷淡、漠然的影像风格我很喜欢。曾经也想过拥有心想事成的超能力可以做什么故事,想到的都满满是说教性,导演给了不一样的视角。没有从主角如何控制这项超能力入手,而是从如何突破家庭对自己的控制入手,是从自我觉醒,了解自己开始讲述的。人如何能控制自己的欲望,真的可以心想事成了便也可能没有自己了,就像结尾安雅是真的喜欢吗还是只是你的幻想,真心难买。
“让别人消失”又是一种让人很想拥有的“能力”,看上去比魔女嘉莉还要硬核。设定上秉承了传承和觉醒的概念,一家三代的女性都有相似的经历。故事中穿插了往事的回忆和记忆的拼接,最终的结尾也令人浮想联翩。节奏比较慢,有层层铺垫,但题材和主题的设计比较老套了,水里的戏、发病的场景、各种象征意义的动物表达的还行。
怎么说呢?偶然发现这部片子,冲着主角“心想事成”的能力去,以为能获得如《盗梦空间》等片子般让人拍手称奇的观感,但总体上不太令我满意。当时熬夜看完后在空间写了一篇长影评,不过后来删掉了……其实基于“心想事成”这一点能引申出许多哲学问题,影片本身可能只有65分,但带给我的思考是满分级的。
披着一层灵异外套,乍一看和今年那部《肉与灵》也很相像,都是用一个超现实的手法套一个爱情故事,不过这部内涵(野心)大的多,不止是各种类型片元素的杂糅,对于影片中的女性角色都有着特别多的解读角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导演就像是“处心积虑”做好一个女性主义文本,等着大家纷至沓来以读解之。
涉及到超能力,节奏像个悬疑惊悚片,看到最后发现是个挣脱束缚,获得独立和追求爱的成长故事...主题和表现手法结合的很巧妙。被问到蛇有什么象征意义,导演表示就是喜欢那种凉嗖嗖滑溜溜有点惊悚的感觉,女主插话道:“有一段我拿生物书砸蛇的镜头,被导演掐了,生物书可以给蛇赋予意义,哈哈..”
故事脑洞奇大无比,每半小时就换一个主题那种,根本想不到接下来导演要拍什么。家庭校园爱情悬疑还有巫术类的东西,连剧透都无从说起,但简单归纳其实还是提尔擅长的家人间的心理刻画但是这次略带一些惊悚。同样都是用漂亮的镜头、音乐来烘托氛围,提尔对人物的关怀让他比兰斯莫斯的片更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