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党徒》根据2014年罗恩·斯塔尔沃斯所著的自传改编,讲述了一名科罗拉多州的黑人警察,成功潜入当地的3K党组织做卧底的故事。
第71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斯派克·李 第71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观众选择奖斯派克·李 第28届哥谭独立电影奖最佳男演员(提名)亚当·德赖弗
《黑色党徒》下载观后评论: 在斯派克*李作品中,并非观感上佳,但批判态度因应时势鲜明若揭。触及政治,当然容许个人立场,电影节也无可避免倾向性;我这样的半调子观众夸张称赞,只因为真被吸引和打动。很流畅的商业喜剧,黑白合体,既卧底黑人社团又打入3K党,由此对比关照Black Power与Amercian (White )First。前者蕴含骇人的被压迫史和以暴力求自保的反抗力量;后者在近似夸张变形的群像中,尽显其荒谬可笑偏执扭曲。双线叙事,平行剪辑,氛围和情绪递进而来。结尾由写意镜头连结真实事件影像,呼应开篇斑驳炫目的种族主义自曝,都既好看又有力。“影中影”批判大毒草,Are-uh的口音理论,保罗*沃尔特*豪泽的蠢萌胖,令人印象深刻。类似康妮那样的普通女人,似乎天生白人优越感,仇恨黑人,庸常中的邪恶,不在少数,没有被刻意戏意戏剧化,导演已算克制。此外,川普真招黑。
71Cannes评审团大奖,目前看到的主竞赛节奏最商业化的一部。剪辑非常不错,从开头就十分抓人,穿插了《乱世佳人》《一个国家的诞生》等电影作品画面,而后半的平行剪辑(最后一分钟营救)仿佛也在致敬与讽刺大卫•格里菲斯。剧本上十分讨巧,某种程度通过商业片的剪辑方式吸引了观众从而导致弱化了文本政治作文的元素,间谍桥段几位主角的角色阶级互换也很有意思,但后半段整体偏弱。主观的导演意识充斥全片,在主题上不禁让我感到同情。电影越到后面越可怕,结尾完全采用新闻素材进行剪辑,冲击一波接一波,仿佛无声的呐喊。在真实历史上取材,三K党观看电影时候真是让我忍俊不禁,太有意思了,像一部迷影作品,非常体现斯派克•李的功底,不愧是戛纳,质量太过硬了。
从第一分钟《飘》的缓步crane out,影片飘向一个虚构和幽默的假想世界,直到影片最后dolly in,影片却滑入了真实残酷让人绝望的现实。用平行蒙太奇解构诞生平行蒙太奇的《一个国家的诞生》,用黑人剥削电影解构无奈的历史真实。。。这部电影无论是在对话历史,还是在对话现实,无论是在解刨电影的技巧和历史,还是在构建影片文本结构来说,都是精心布局之后的佳作。。。但影片中他们最终获得的小小的胜利终究抵不上david duke后来当上议员至今仍在影响米国极右的现实,就像一部爽片大抵是无助于撼动世界的阴暗。。。从60年代到影片的2018年,再到今天,对于少数裔来说,米国的社会真的有所改变过吗?大概是没有吧。。。
片头“乱世佳人”如今已经下架。这是个诙谐荒诞的故事,但影片最后的现实却让人感到不安,窒息。开场黑人集会力量十足,台下一张张浮空的面容以及Boomshakalaka令人印象深刻。中段剧情紧张又不乏戏谑的调剂。 高潮部分3K党集会为成员洗礼,看“一个国家的诞生”,而另一侧黑人集会中则是黑人老牧师回顾黑人曾经历的严酷私刑,冲突感十足。结局远处立起燃烧的十字架,画面转为近几年现实中种族主义与反种族主义事件。全片对川皇的讽刺也是贯穿始终,够辛辣。总之值得一看。对了那段背景旋律很好听,虽然我觉得有种老功夫片的感觉。//我想看这部电影 2019-01-29
双卧底的设定带有一定的类型片风格,虽逻辑稍说不通,但足够有趣。高潮仍然是将大家汇聚在一起,黑人抓3k党,白人抓黑人,3k党误伤自己人,足够戏谑。摄影都极具风格化,且还是爱用倾斜的画面构图。影片开头就呈现了《乱世佳人》的片段,虽无明说但仍表达了作者对《乱世佳人》意识形态的思考。最有才华的仍然是对《一个国家的诞生》的戏谑玩味,虽然批判影片的意识形态,但是与此同时却又完美继承了它的平行蒙太奇和最后一分钟营救来作为影片的高潮。回想今年黑人引发的对旧作品的批判,比起全盘否认,这种创作对立的意识形态作品对等地讽刺和反省更值得认同。
如果一直保持一种诙谐而中立的眼光去审视种族问题的话,会更好。说实话,最后的新闻画面实在粉碎了我对它的美好印象。一直期盼能有一部影片真正不带过于强烈的情绪去心平气和的说话。如果不开始改变,始终针锋相对,这个问题一定是不会有结果的。整个故事是很优秀的,幽默,没有压迫感却很有紧张感。平行剪辑的两场聚会效果非常好,只是平行蒙太奇稍显土鳖。整部片子的剪辑水准很高,非常流畅。一首配乐用到死,有些场面不真的太合适。喜欢这部电影的绝大部分,在近期的喜剧片中属于非常优秀的一部。斯派克李很有才华,也很有想法,真希望他稍稍克制一点。
有着扎实剧作的类型片,换其他导演也一样能拍。但只有Spike Lee能在影片中不断使用卡通般的插入镜头,提醒着人们“你们不是在看一部沉浸式电影”,并在最后一举打破happy ending的假象,剑指现实中的white supremacy和institutional racism。Spike Lee未能为时代的伤痛给出一剂良药,但他的电影总会提醒着人们the fight shall never stop。单从这点来看《黑色党徒》的社会与艺术价值比《绿皮车》之流不知道高到哪去了。Black Power????
有几个点笑了,但心理上明白这没啥可笑的,斯派克把好莱坞当下几大法宝种族平权宗教糅合在一起,比起30年前初生牛犊的鲜猛劲儿更游刃有余,在最后十分钟之前或许会认为他那套表达主题已经过时以及失效,但通过新闻素材一把将沉浸在6.70年代的观众拉回魔幻当下,思路清晰,但整个格调瞬间down下去了,所以为什么老说他电视电影即视感,可不单指拍摄手法,我认为经过这么多次的自相残杀,大部分人可能对当今种族问题是麻木状态,所以川普说的没错。导演挺像那个犹太人角色,没什么存在感以及鲜明立场的上帝视角,但又无处不在。
片子比较有新意的一段是斯派克李对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的辛辣反讽,这种对白人长期掌握话语权的控诉是一个好点子。在美国近几年的黑人清算电影里算好的(肯定比《月光男孩》、《黑豹》什么的强)。当然对我而言,里面黑鬼组织头领的煽情演讲是最有意思,很好奇这类人说出“我们黑人的宽鼻梁厚嘴唇黑肤色是最美的”这类话语时内心会否动摇,自我催眠是个很可怕的心理状态了。剪辑功底可以,黑人男女主的感情线寡淡,导演根本没把这部分当回事吧。配乐Blut und boden好听,斯派克李挑歌的品味还是蛮好。
上一部如此畅快淋漓的观影体验,也同样来自于一部美国电影《三块广告牌》。两部同样是讲述社会“愤怒”的电影,但《黑色党徒》更具一种反讽、诙谐的味道,想必也是Spike Lee选择这个题材的一大原因。令人惊讶的是《黑色党徒》全然没有既定的黑人电影的形象,它继承了美国电影的叙事传统,并在娱乐和戏剧元素之外,融进了很多社会思考和文化上面的探讨,结尾触目惊心的新闻纪录片更是将本片的意义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总体来说,有种族的地方就有偏见,即使你并不十分了解那份偏见是什么。
相当有张力的电影,开头的黑人演讲很有感染力,本身就很戏谑一个黑人和个犹太人去卧底三K党,上一次见到这样的事还是在看《绝地战警2》的时候不过那是喜剧,这是严肃的故事片,还好是有真人原型的,不然就真的很荒诞了,一边在喊黑人万岁,一边是白人万岁,导演的小心机来了,白人这边是青壮年3K党有枪有炸药镜头都给男性而且都是戾气很重的镜头,黑人这边是一群大学生没枪领袖还要被白人警察侮辱镜头基本给女性,并且没有提到黑人帮派。੧ᐛ੭如果导演可以不这样的话片就要大气许多了。
用一起荒谬而魔幻的历史故事:黑人警察潜入3K党组织甚至当上地区主席,受领袖赏识;全片不乏逻辑不通的地方,如果是真实事件如此,恐怕只能说现实比虚构更为荒诞。在幽默荒唐的基调下,通过影像反思电影历史和美国社会;结尾新闻影像如当头棒喝,直指今日日益尖锐的矛盾。电影始于格里菲斯,而李用电影镜头,痛斥一个国家的诞生,一个艺术类型的诞生,始于混蛋,并用自己的影像回击。不谈论现实中李的思想和倾向(我看法是李大爷把闹腾的劲头放在看球和拍片上就好),本片还是值得看下
反倒是Flip的犹太人身份,让我对电影有了更多好感,它不再只是一部黑人电影,而将所有不属于“我们”的“他们”也全都囊括在内,这种危机是可以跟每个人都相关的。疑惑的是,我仍不太清楚二度讽刺的落点在哪儿,以眼还眼的复仇式快感显然太低级,若要以此作严谨思辨又实在太过简单粗暴。相比之下,更爱Ron跟3K领袖David Duke的三场电话戏,无论语言上是何嘲讽,两人势力发生怎样变化,在镜头选取上,倾斜、平视、推轨全都保持一致,两人是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