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最后的维米尔 丹·弗里德金
影片故事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荷兰传奇人物汉·凡·米格伦。他伪造著名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的画作,其以假乱真的技术让他成为最成功的艺术品伪造者。Dan Fried
影片故事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荷兰传奇人物汉·凡·米格伦。他伪造著名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的画作,其以假乱真的技术让他成为最成功的艺术品伪造者。Dan Friedkin执导影片。马克·弗格斯、霍克·奥斯比([人类之子])、约翰·奥罗夫(《兄弟连》)编剧。该片由Imperative Entertainment打造,雷德利·斯科特担任影片制片人。本片入围第44届#多伦多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国际首映。
《最后的维米尔》下载观后评论:
2024.03.01. Netflix资源。“我也想过打个折卖给他,但我担心他会觉得这是个赝品。” 如此荒谬的故事,却还就真实的发生了。而且即使是放到今天,对艺术、艺术家、“艺术权威”的盲目追捧依然有过之无不及,特别是在NFT满天飞的当下,“艺术的价值到底如何衡量”是更加难评、更加讽刺的。说回本片:当故事的荒诞面如神秘画卷般被观众一点点看到全貌、被合理化、甚至与观众共情达到“慷慨激昂”的大高潮时,结尾20分钟再带来打脸的反转,让我们明白原来在动荡战火中英雄终究是少的、大部分都是求生存的苟且者罢了,但这并不妨碍战后重建时的人们打心底渴求英雄故事。皮尔斯与邦叔的双男主都极好,连戏份不多的Vicky Krieps都很好。原声音乐也非常好,但我最满意的还是剧本:是欧洲人最擅长的那种用反高潮刺激反思。
![最后的维米尔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884031_2zcl4VcfSwa4B-k_1648641006/0)
战争期间的人性最不能考究,而英雄的定义和真实从来都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就像片中的画家,他可以制作名画赝品高价卖给纳粹戏弄敌人于股掌,也可以献媚希特勒苟活于乱世。男主的老婆虽然获取了不少重要情报救了很多人,但也必须成为纳粹发泄的性奴。男主作为抵抗军存活到战后,由开始的一丝不苟到为做假画的画家辩护,最后发现画家的阴暗面也坦然接受,人性的复杂和环境的逼迫不可能让每个人都能保持一眼到底的清澈。男主选择和家人团聚,原谅妻子可以说是对这个世界真正的了解。本片反映出来战后欧洲的权利重新分配以及国家之间利益的争斗倒是二战片的一个挺有意思的角度,人类真是个复杂的动物,随时随刻都对自己的生存空间保持有高度的警惕。
![最后的维米尔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366998_h7wu5W3YQYmWe0Z_1648641008/0)
电影完成度很高,但平庸。
电影把重点放在了米勒身上,而不是范米格伦身上。这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的失误。
我更想看关于范米格伦的一生,看他是如何从一个出色但不被人看重的画家转变为一个有史以来最成功的艺术伪造者。这本身就很有戏剧张力,但是导演放弃了。故事应该把这个审判作为开头,之后陆续展现他的成长经历。
实际上,如果范米格伦早出生几百年,未必不能流传千古。这极大的讽刺了艺术届的虚伪,大多数人根本不懂艺术,不去看艺术品本身。大师们生前被埋没,死后成名与其相关的作品突然又变得昂贵。
能理解天才的只有天才。
值得夸赞的是皮尔斯,在这里你根本看不出《记忆碎片》中那个神经紊乱的杀手。
![最后的维米尔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896356_PcRr0-D5Q2Carnc_1648641009/0)
我觉得影片质量还可以,虽然说不上多好,但也值得一看,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人物和故事改编的。讲了世界上最著名的伪画制造者汉·凡·米格伦把一幅幅的伪作卖给纳粹元帅戈林后,被一个盟军上尉发现真相的故事。个人觉得米格伦说不上戏耍戈林,更不是为了爱国而报复纳粹,纯粹就是为了赚钱和个人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毕竟他不仅欺骗了戈林,也戏耍了一众的欧洲名画鉴赏家和评论家。影片唯一的缺点是太长了,故事完全可以缩减到100--105分钟左右,中间有段剧情过于拖拉,当然结尾还是很富戏剧性的,但好像跟真正的历史还是有区别的。我给4星7.2分!
![最后的维米尔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780982_XzoG6LY_QUqvjGw_1648641011/0)
就拍出的电影而言是这是一部中等水平的作品,但是演员挑得实在好。特别是几个女性角色比如哀怨的妻子、活泼率真的助理、美艳的艺术家助理、高傲的艺术家夫人演得真是好。就我看来其实就是一个投机的艺术家骗子,因为在恰当的时机做了恰当的事遇到了恰当的人,才成为了一位稍显可笑的英雄。真相其实就是那:14幢房子、拉伦的七块地、代文特的两座宅邸、摩纳哥的一个酒庄、阿姆斯特丹的567间独立公寓以及藏在家地板下的几百万荷兰盾。
![最后的维米尔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418557_mCT_E2QeT521v-T_1648641013/0)
一个将荷兰国宝级画作《基督与罪女》倒卖给纳粹二号人物的艺术家兼画作商人汉*米格伦,被战后的荷兰政府判定为叛国者。荷兰地下抵抗组织的一个皮勒上尉发现了这个秘密后为这个商人辩护,最后通过揭露法庭上画作为赝品的途径,证明了画商是为纳粹提供假画的爱国者,让画商免去了死罪。最后皮勒却发现米格伦送给希特勒的画作简介,还附有赠言,究竟是忍辱偷生还是假意投诚为了发财,上尉最后也释然了,珍惜当下,真相也许并不重要。
标准的好莱坞二战(战后) 疯狂艺术家 庭辩题材片。各种金句甩的很用力“法官大人,你说的是画作,我说的是人命。”听起来都很有思辨,其实就是潦草点一下。盖皮尔斯的表演很英国,介于“好”与“用力过猛”之间。喜欢薇姬,她对我来说很有“票房”号召力(她和冷战那个女主尤安娜是我近年来特别喜欢的两个欧洲女演员,也不算新人了,转眼都快40了)。
因为喜欢克拉斯邦看了这部电影,“当你看到名画,你看到金钱和权利”,看前半部分时没有想到后半部的发展是证明han的清白,后半部法庭戏很精彩,最后浇化学试剂应了那句话“该出手时就出手”,最后的反转不硬,是点睛之笔,他没有做叛国的举动,可心却是背叛的,他向恶魔致敬,到底是纯粹心向往之,还是因自己的才能被看重,事物的界限如此模糊。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史上最成功的赝品画家的最后人生。汉·范米格伦无疑是个极其聪明画家与商人,他缺乏道德感,欺骗了所有人,从纳粹高官、鉴定家甚至到为其辩护逃离死罪的人,并在暗中享受着自己的成功。盟军调查员具有太多的正义感,米格伦玩弄于股掌,成为其工具,挺可悲的。影片前面部分讲述得太过啰嗦与散漫,后面法庭剧稍乱,但戏剧感出来了。
伟大的伪造者、平庸的艺术家、意外的民间英雄…他的一生被谁定义,又有谁在想起,凡此种种疑问和身份追寻都组成了这个不凡的人物故事。属于很好看懂的“隐藏历史”类,同样也是非常稳定的演绎;这种普及性和后半段那场审判让人讨喜。但在这之外,没有攫取到更为独特的视角,知晓的人也会察觉这是种疲倦的重复。
四平八稳,结构完整。可以将本片与《真爱的伪术》相关映照,相较《真爱的伪术》里的深沉抑郁,本片中的范米格伦轻浮狡诈。其实本片中范米格伦不是主角,电影的视野扩展至整个二战结束初期的荷兰社会,展现了历史的伤痕,正义的失落,剖析罪与非罪的界限,具备广泛深切但殊乏新意的关怀和思考。
说明人类社会从很早以前就不正常了。梅黑兰出原创作品的时候销售量寥寥无几,后来改行做高端仿制品,反而件件是爆款,最后达到了同人逼死原作的层次。直到他自供,那些“维梅尔杰作”其实都是自家“创作”以前,大家公认他是一个没有太高艺术天赋的人。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