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第三将来时 法拉兹·沙里亚特
帕维斯(本尼·拉德杰鲍尔 Benny Radjaipour 饰)是一位精力十分旺盛的年轻人,他住在德国下萨克森州的一个非常前卫的街区中。平日里,帕维斯喜欢将自己
帕维斯(本尼·拉德杰鲍尔 Benny Radjaipour 饰)是一位精力十分旺盛的年轻人,他住在德国下萨克森州的一个非常前卫的街区中。平日里,帕维斯喜欢将自己的生活安排的满满当当,蹦迪、喝酒、在夜总会中尽情挥洒这过剩的荷尔蒙,甚至有时候,他会为了寻求刺激,而故意去触碰一下法律的高压线。
某日,帕维斯的盗窃行为被抓了个正着,为了惩罚他,帕维斯被警方安排到了一间难民收容所里做义工,在那儿,帕维斯邂逅了名为阿蒙(埃迪恩·杰拉里 Eidin Jalali 饰)的青年,两人之间碰撞出了激情的火花。随着阿蒙的姐姐巴娜飞(巴娜芙茜·霍尔玛兹蒂 Banafshe Hourmazdi 饰)的出现,他们三人陷入了一段疯狂的关系之中。
第7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泰迪熊奖法拉兹·沙里亚特
《第三将来时》下载观后评论: 94年的泰迪得主,简直是太年轻了啊啊啊啊啊啊这令人嫉妒的青春啊!查了一下,竟然是搞酷儿理论的文化研究生,而不是电影学院出身。拍得很好看,同性恋情的处理相当自然,没有刻奇恋物的外域视点。酷儿 移民 青春,更有意味的是在少数族裔内部划分出了微妙的界线,初代移民和第二代移民之间的身份认同问题,有证移民和无证难民之间的社会处境问题,以及落入日常微观之中经过包装、需加以辨认的种族歧视问题,例如“你的毛发其实不算很多”“你从哪里来?”源于自身经历的细节使这个看起来没什么噱头的故事充满生命力,进入到后半段之后多少感觉到年轻创作者面对宏大议题时的局促,尽管高开低走,但依然是一部值得讨论的电影。帕维兹酒醉后妖娆行走的身姿充满魅力。在越来越伦理化的世界影坛,QTIBPOC大概率还会继续靠近进而占据话语中心。
总体有点散,剧情淡化,意象表达比较多,像MV一样,开始觉得是在讲男主的故事,后面又散远了,不知道主角是谁,如果主角是三个人,那么从一开始就各自视角立线会更好些,另外可能文化差异吧,他们谈论的笑点嗨点都有点难跟,但族群认同,落叶归根等还是能有所共情,想说主角们还是太年轻,自由向往当然美好,可还是要像上一代爸妈那样多点实干想办法去融入去争取去解决去实现,少一点怨天尤人怪命运不给自己安排,既然决定离开原生环境,那么就好好努力学习工作适应新世界,抓住机会开拓新生活,别瞻前顾后左右横跳在哪都飘着永不满足扎不住根,当然会没有归属感咯,我承认是会遇到有色眼镜,但社会认同终归结底还是得自己去赢得,无论男女同直肤色美丑与否,最后想说男主好像长腿版Allen King
#关注酷儿电影节2021 围绕伊朗移民二代的同性恋男孩与伊朗非法移民一代的同性恋男孩的爱情,涵盖了难民歧视(显性的与隐性的)、移民内部的同性恋歧视、居住在德国的伊朗移民家庭的代际问题(一代难民与二代难民的身份认同差异等),每一点都清晰明了。映后的talk连线了德国的制片人,简单介绍了制作团队就是一个由各种肤色、各种性别、各种性取向、各种经历的人组成的多元化团体。也谈到这部电影在德国的上映引起了德国移民(难民)、尤其是LGBTQ移民(难民)的强烈共鸣,也为他们带去希望。
亮点和缺点都明显的处女作。一般来说拍MV我要扣分但是这位导演的MV我还挺喜欢的……在这多重身份认同里性取向并不占最大的比重,移民、难民身份是更深层和更迫切的问题。负责甜甜的恋爱的两个男孩之外,女孩才是最出彩的角色。我看到有一部分评论认为LGBT和移民/难民身份两个问题揉杂不好,应该只拍其中一个重点,但是一个人是移民or难民是少数族裔也是性少数,那么你如何能够把其中某一个身份从他身上割裂开去?如果讲移民/难民问题就只能讲异性恋的故事难道不是异性恋霸权吗?
去年柏林的泰迪熊奖,导演法拉兹·沙里亚特的处女作,94年出生而且是个帅哥,以一段同性恋情为切入点融合进移民、难民以及种族歧视和身份认同等等一系列问题,显然也是带有导演自身经历烙印。故事本身不算新颖,胜在处理手法上,有想法有朝气不服输怼的很漂亮,某些画面单看特别舒服最后也用了一些超现实的镜头来抒发略带苦涩、无奈又挣扎的情绪,配乐好听。另外,搞不懂电影的英文片名为什么是“No Hard Feelings”,感觉跟德文片名和中文译名完全不搭嘎啊。
感觉是时候去读一些关于难民问题的书了。开始还以为情感线是主要的,但后来才发现身份认同、难民问题才是核心。整个电影看下来很杂乱?情感的纠葛的叙述感觉为了身份问题让步了很多,以至于我不知道为啥他们两个又吵架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两个又和好了,难民问题我也不知道为何又扯到“世界将会属于我们”,或许真的该多读一点书了......整部电影最精彩的地方我觉得是他们三个躺在停车场上,说着一些“无关紧要”的话,晨昏和微妙的情愫,这种感觉是真的很不错!
5.9/10 一部缺乏活力,且极其无趣的影片。如同部分在同类型上失手的电影一般,以敏感的社会议题包裹一个简单的故事,可在这些议题的剖析与探究方面却如蜻蜓点水,令人失望不已。部分强击耳膜的电子乐搭配慢镜头,溢出丝丝美感。刺激肾上腺素的情爱戏份, 也在观赏性和艺术性中良好的维持着平衡。可如此多实际存在的社会议题被放入影片,当然不希望仅仅看到简单的恋爱情节。而且后半段部分意识流的戏份,对于其存在价值真得打上一个问号。
【HE】金发小哥前半部分的放纵,是自由是年轻,是这样的随性,难民小哥作为陌生人,安慰几句,会让他产生好感,而金发小哥也正是敢做敢追的性格,暧昧→喜欢→到最后的爱。可能是时间的问题,从放纵到单一,转变的有点快,没看出有想找一个人的想法。虽然不懂讨论的难民问题,可全片难民小哥的吻都具有占有欲,占有你的吻占有整个你,就像想“占有”融入这片土地一样。最后,他们互相依赖,『未来是属于他们的』~
泰迪熊竟然如此堕落。男主说“德国男人自命不凡”,然而全片却充满了对德国人的偏见和脸谱化呈现,既然你喊出了“德国和伊朗一样烂”,那干嘛还要拼死留下,怎么不赶紧回去?讨论新移民和边缘群体的艰难和遭遇没有问题,但这种转移视线的方法实在令人作呕,更应该控诉的是难道不是那个让你想逃离的地方,而不是给了你庇护资格,还给了你很多同胞合法居留权的地方吧?戛然而止的剪辑和故弄玄虚的配乐更是灾难。
远离家乡在异国生活从来都不容易,作为二代移民依然有难以融入的困境。移民与难民的碰撞,异国他乡的游荡,爱情与生活的抉择,不确定的未来更让两姐弟,三个人的生活蒙上一层悲伤的色彩。如何生活,怎么生活,在哪里生活都成了摆在面前的难题。然而年轻的好处就在于敢于尝试和闯荡,对于这样的迷茫和困惑,依然有未来很美好的信念,因为他们坚信,未来就是可以很美好。
初代移民对下一代的寄托,二代移民的归属感,还有难民与庇护的问题,每次听到他们说“世界是属于我们的”这种对未来充满少年般骄傲的话语时,我就感到内心的深深无力。影片抛出的这些东西确实很吸引人,但并不深刻,且除此之外的故事与情感讲述真是一塌糊涂,整个影片就是多段MV生搬硬凑起来的,导致我看同志片居然压根就看不进去两男人的爱情了。
7.1,拍得还不错,属于开端一般中期渐佳但收尾扣分的那挂。喜欢虽然不扛事但可爱的黑毛小哥与爱恨分明的坚强姐姐;金毛男主固然贡献了全片大半的尺度,但我真的对他无感;讨厌部分MV化的情感表达技巧,因为打断了叙事节奏。PS:欧洲人和中东人同属白人,尚有难以融合的异乡人情缘,故并不难理解亚裔在欧美真空了近百年的社会现状。
#德领馆文化处放映# 3.0分。二代与一代移民难以落定的恋爱,结合导演甚至奉上自己家庭映像的自传色彩,其实更多还是落在了移民与融合的焦虑之中。当然音乐段落还挺好晃的,但是还是不够好;说到底,其实真正有触动到我的也只有那些家庭影像,以及妈妈想要回德黑兰的段落(有多少人和我一样也想到类似的画面就有点无力瘫软)。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