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复仇围绕着达蒙、阿弗莱克饰演的一对最好的朋友展开。诺曼骑士Jean de Carrouges和乡绅Jacques Le Gris是最好的朋友。然而Jean战争归来后却指控Jacques强奸了他的妻子Margerite de Carrouges(科默饰)。没有人相信这个女子的遭遇,Jean向法国国王请愿,取消维护Jacques的伯爵Pierre d’Anencon的决定。而传递下来的国王决定是让这对好友决一死战。活着的人即为胜利者,这也将成为上帝的旨意。而如果Jean失败了,她的妻子将被焚烧,作为她“诬告”Jacques的惩罚。
《最后的决斗》下载观后评论: 雷德利·斯科特长命百岁我先说。在全面拥抱后现代的好莱坞,斯科特以一种近乎固执的姿态坚持了从《末路狂花》开始就从未曾动摇过的正统基进女权主义,就差直接以凯瑟琳·麦金农口吻说出“在中世纪强奸一个女人,等于侵占她丈夫的部分财产”了。三章式结构微妙地捕捉到三个角色目光中的周遭、事件与弥散其中的性/别关系,同时融入metoo时代涌现的诸多议题,尤其是岳母那句“你以为我没有被强奸过吗?”对应被性骚扰/强奸后站出来的年轻女性不被老一辈女性理解甚至受其指责的现实,不能更贴切。从来没有看过一部不或直白或隐晦歌颂古典的男性霸权的冷兵器电影,但《最后的决斗》是如此不留情面地奚落男性气质、消灭并羞辱强奸犯的肉身,同时又拒绝轻易接受女性在压迫结构中能够获得个体胜利的神话。服装造型布景美如油画,it's just perfectly right.
#章回体罗生门叙事,与老雷擅长的古装史诗战争片不同,几乎没什么大场面,最后马特大战亚当的比武审判算是全片唯一的高潮,主题类似最近的《扬名立万》,立足点在于对当时男女不平等地位的呐喊控诉与抗争,老雷在《末路狂花》为女性发过一次声,这次借古代的故事又再次发声。整体处理得太过工整,罗生门视角的确是容易方便塑造人物,但不同视角亦没看出变化,悬疑部分甚至削减得很稀薄。再怎么数落不如人意之处,也不要否定本片是一部好电影,这年头还敢碰史诗片,除了老雷也没谁了,实际上本片的票房确实很惨淡,不知道投资人还会不会给老雷投钱。故事简单到可以一句话概括——我把你当兄弟,你却抢我地盘,占我爵位,奸我老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配合恢弘的场景与大气的配乐,响应现代主题的内核,足够让你享受这一场观影。大本真滴帅!!!
也算是今年冲奥电影中比较值得期待的。看雷爵爷的戏,就是稳。很多细节的拿捏,包括氛围的营造,复刻中世纪的布景搭建,史诗般的宏大场面都做的不错,算是《冰与火之歌》的翻版。朱迪科默奉献了几近完美的演技(相较于之前的《失控玩家》有质的飞跃),外加马达、阿ben和亚当德弗赖这样准影帝级别的人同场飙戏,热血喷张。罗生门般各自视角的三段式叙事结构也算到位(但称不上惊艳,能算出彩的只有后面的女性视角)。最后决斗的戏份将之前的若干支线与表述汇集,矛盾达到顶峰,酣畅淋漓的体验中又带给观众对主题与女性权利的无限思考,这一点是全片亮点。(雷爵爷确确实实有两下子,《最后的决斗》就是为奥斯卡准备的片子,但我还是更期待《古驰家族》)
比较可惜的一部电影,雷德利斯科特在克鲁日的部分和最后的决斗部分处理得非常好,中间显得很弱,只是在克鲁日的人物形象和故事中强奸的前后细节进行一些补充,在某种程度上有些多余,整个电影叙述的方式类似罗生门,但实际上简单一些,所以撑不太起片长,在核心的内容上,比起已经毫无疑问的强奸事实的判定,克鲁日对荣誉和尊严的追求更让人动容,因为在最后的决斗之前,我们就已经在心里对德格里有了审判,我们希望克鲁日能在最终的决斗中体现正义,而关于女性遭受压迫和不公正对待以及身份地位的问题,可以讨论但是在中世纪的法国乃至欧洲只能通过绑定丈夫祈祷上帝,依赖于男人之间的决斗来获得尊严和地位,这是时代的局限。
果然男人都是傻逼,我从来没有在一部电影里这么喜欢马特达蒙,我也从来没有在一部电影里这么喜欢本阿弗莱克,他们扮演的都是傻逼,看来只有傻逼才会喜欢傻逼。这部电影非常的好,无论是福克纳的叙事手法(这么说福克纳估计得气死了,反正他已经死了),还是微妙细节的把握,还是复杂的人物形象,其实Adam Driver的形象看似复杂,实则简单,这就是男人,男人就是这么傻逼,所有男人都差不多一个样儿啊,因此这部揭示男人超越时代局限性的傻逼本质的特点竟然是由男性导演拍摄的这一点很了不起,往往都是女导演呕心沥血地拍摄展现男人傻逼的电影,现在男性也会来拍摄展现男性傻逼的电影,非常的了不起
年度最佳!用《罗生门》的叙事结构将一段普通的故事分别以受害者、施暴者、加害者三个角度进行叙述,细节和伏笔构思精巧。女主角自始至终始终是男一号满足自身欲望、尊严、虚荣、政治地位的工具,在遭到强暴后选择勇敢说出真相反而招致婆婆、好友等的流言蜚语;身为受害人在法庭上却要反复被人问及与丈夫床笫之事;如果最后的决斗男一没有胜利结果将不堪设想。男二号则将一个阴险狡诈、善于溜须拍马之徒的形象塑造的活灵活现,即使在死到临头时还不认罪;达蒙饰演的男一号则是把一个男人身上的大男子主义、善妒、多疑等特质都演了个遍。【敢情阿弗莱克就是来串个场的,看影片简介还以为是蝙蝠侠大战伯恩】
狠狠解构了一把骑士精神下的浪漫爱情叙事,三次贴面礼的不同处理很精彩,朱迪表演和扮相都很棒。但电影本身确实无聊,不同视角出现了不少复制粘贴的部分,逻辑也不是很对——亚当司机的视角竟然能看见自己rape过后自己模模糊糊离去的身影,视角究竟是人物记忆(有主观加工)还是人物视线(客观如摄像机的叙述)也没有分清楚,如果是前者的话基本没有展示人物内心的挣扎这点让剧情特别薄……导演既想表达罗生门式的视角局限与不诚实叙述,立场又直接将女性视角视为真相,屏幕上直接出现的“fact”实在是不高明且有偷懒之嫌。
最后一幕是真讽刺哟,大家以为受害者讨回了公道,但她不过是要继续充当人渣丈夫的财产罢了。噢,不对,愚民们压根没有在关注受害者,只记得决斗者胜利的那位“骑士”和他的荣耀,让男性夺走了所有的果实。略显不足的地方在于视听上还可以更细致些,考虑到前两个视角其实融合了两名男子相当程度的美化成分,这两个部分若是能拥有更加主观的描绘,第三个视角则会显得更有力一些。但或许也有可能,主创担心这种做法会激起大面积争议,而不能让观众一边倒地同情玛格丽特,毕竟我们当今仍然生活在一个不断为强奸犯共情的世界。
看得我拳头太硬了!!!每个强奸犯说没有强奸的时候用的都是一套说辞,连信誓旦旦言之凿凿的誓言都是用相同的语调说的。一宗八百年前的强奸案,从受害者丈夫、强奸犯和受害者的三重角度叙述,却不像罗生门那样真相变化难辨,两个男人的颅内高潮和自我感动,对比女人遍体鳞伤后的刚毅坚持,很难不站队。
三个视角、三段故事。一个为了虚荣,一个为了欢愉,一个为了自己。Margerite之于二人,一个是名誉的见证或丢尽的脸面;另一个则是风流的快活。来自虚无的裁决也不过让Margerite拥有虚无的胜利,没有人会记住这场决斗从何而起,真正的胜利也只属于场上没有变成刀下鬼的那方罢了。
一场决斗,三个视角,罗生门式的故事。从各自的角度来看总是自己有理,但是从全局来看其实都挺无耻的,只有女性是最大的受害者。老雷这次没有再赞美忠诚、勇敢、荣誉,反而是展示中世纪的黑暗,骑士所在乎的不过也还是面子和利益,教会、贵族、议员,几乎所有人都很丑陋,都是这场性侵的共谋者。
自私暴躁的骑士丈夫,虚荣不自知“凤凰男”,以及处处被当作工具的妻子,三个人物,三个视角,层层递进。第三章真正从女性视角出发,展现了中世纪对于女性的压迫和桎梏,女人们永远只是男人追求财富和权力的工具,更有借古讽今的意味。虽然是部中世纪历史片,但我愿称之为真正的女权主义片
故事的最后,他被毫无尊严地拖拽倒挂,他重新获得了男性的权力,尊严和他的所有物,而她只有落寞的表情。前两章看两个男人争夺和博弈,第三章呈现一个女子如何被作为可以侵占和转让的财产(所有物)。全片节奏掌控极佳,三段铺垫一段逼问一段决斗,情绪被推向高潮和最后无奈的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