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音魂掠影 朱塞佩·托纳多雷
由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编剧并执导,吉亚尼·罗素、王家卫等人任监制,聚焦意大利音乐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的传记电影#50年一瞬间的魔幻时刻#正在进行后期制作
由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编剧并执导,吉亚尼·罗素、王家卫等人任监制,聚焦意大利音乐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的传记电影#50年一瞬间的魔幻时刻#正在进行后期制作,计划2020年公映。
影片历时5年,横跨欧美进行拍摄,将以叙事手法呈现世界级音乐大师莫里康内70多年职业生涯中鲜为人知的一面,探寻他在世界领域内与著名好友、同事之间的故事。
第67届意大利大卫奖青年大卫奖(提名)朱塞佩·托纳多雷
第67届意大利大卫奖最佳影片(提名)朱塞佩·托纳多雷
第67届意大利大卫奖最佳导演(提名)朱塞佩·托纳多雷
《音魂掠影》下载观后评论: 早年做了一个音乐能力测试,无关教育/知识,单测乐感、音准、节奏、旋律记忆等,测出来结果是人群中前10%。然后我就想,我们那学校一个年级二百人,光我们年级就有19个人比我强,肯定混不出什么名堂。义无反顾投他路。一直以来在音乐上花的时间确实极吝啬。社交圈里,无论何种类型的音乐,我的无知都令人震惊(“震惊”可能是恭维我了,难道他们认为我对西欧文化应该无所不知???)说起来,可能蛮可惜,因为我对音乐特别容易emotional,而且旋律记忆极好(二十人里只有一个比我强呢??)可能也是因此刻意疏远,不想“浪费时间”。要做的事情太多,单getting emotional好像完全没用。看莫里康诺情绪起伏极大。左右邻居哭成一片?? 我可能,就是会去深挖一下他的片单。音乐与我,这辈子,估计就这样了。
看哭了。羨慕每天都能有新的想法,每天都是進步的,頭髮已白時依然清晰得講起當初創作那些作品的初衷和過程,甚至是人物的對話,羨慕他找到了真正所熱愛的。又看哭了,即使是這個世界最有才能的人也只是人,內斂的人內心背負著自己是音樂編曲家出身但跑去做電影配樂這種事的成見,受他人的非議和誹謗,數十年後才得到當初入行師傅和行業協會的認可,直到對自己的認可才學會了釋懷。這種人物故事甚至讓我聯想到他就是《海上鋼琴師》1900的這個人物原型(本紀錄片也是由托納多雷整理,節選海上鋼琴師畫面不言而喻)。500多首電影配樂中充滿實驗性和創造性的樂器和佳作得到大家的認可是有道理的,他藏在那些曲目裡,那些吹哨,排簫,鐵蹄打,吶喊,吟唱,以及bach(hhh)不知不覺中配樂就把觀影者帶到了電影現場,真大師。
(25/100)我以为读过他的传记写过他,就对他足够了解,这部电影依然给了我很多新体会。比如他竟然写歌曲也是这样优秀,原来做电影音乐曾经给他带来的耻辱感这么深,原来在电影音乐中加入那些配器真的是这样石破天惊,原来在美国往事现场放配乐引导演员情绪节奏是这样子的,原来他不仅工作时间长,写音乐的速度也是如此惊人,“就像在写一封信”,原来他自己确实对1900有认同感。用The Mission的主题曲来升华他很恰如其分。
Les 7 Parnassiens 昨晚一时兴起在Paris Ciné上随便挑了一部片名是意大利语的电影。看简介好像是说一位电影音乐作曲家,就买票去看了。开始会很怕自己看自己不太认识的人的纪录片会犯困,毕竟当时在北京和??男孩看坂本龙一的时候都睡着。后来越看越感动,看到很多熟悉的电影和导演,甚至惊现小墨镜,还期待了一下Ennio为他的电影配乐(最后没出现在电影里)。艺术真美好。Ennio好可爱哦。
虽然不能完全听懂意大利语,但是还是多次热泪盈眶。音乐带给人的感染力是超过一切感官的!我们这个时代的贝多芬,新时代科技下的交响乐,如此的充满想象力,如此的气壮山河细腻柔情,多少经典的电影画面,正是因为史诗般的音乐才成为了经典啊。最后,老爷子真的是从小就找到了热爱,并一生为之奉献。一个充满爱的人是会发光的!而他发出的光和热,又照亮了多少人的灵魂! 哭着出来的我,现在立即买了去博洛尼亚的机票。??
英文字幕版本,看哭了,这才是我真正热爱的啊,莫里康内的音乐必将像贝多芬莫扎特一样永流传!(托纳多雷声画剪辑一流,到纪录片最后,莫里康内终于获得了奥斯卡的补偿,他已然拥有了流行乐巨星的热度,摇滚歌手引用他的旋律,气氛一浪更比一浪高,直接“飞出星系”,实在太燃了。)等了太久太久,早已物是人非,豆瓣告诉我,那是在五年前,我标记了“想看”……
慕尼黑电影节第一部:156分钟的片长,以为会睡着的。最后听Orchestra配乐一起来,看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80多岁的老人记得过去所以重要时间点的细节和自己每首音乐灵感的来源,这部最美妙的就是被采访者的回忆和电影原片的呼应同步。还有我最喜欢的一点是,这不是一个很个人化、悲情的传记片,更多的是回忆与一个老朋友有关的感动的点点滴滴。
对一个人最好的评价莫过于“他是所有规则的例外”了吧!采访?? 电影片段和音乐会的交叉剪辑?? 全程高燃 从开始电影配乐之前的意呆利CD时光 到与父亲的小号情节 和莱昂内的数度合作 以及最后对配乐态度的转变 没有理由不给五星 相比John Williams和Hans Zimmer 我对莫里康内真的是不熟 要补习的太多了
虽然没有完整看完,但也花了近两个小时。时而感慨如果可以从事电影事业,也是非常美妙的一件事。高产的大师配了太多太多电影,一些片段惊人的美。大师说起自己毕业时取得了9.5的成绩,他和他的老师走路去老师的家,两个人都哭了,被认可的泪水。希望家里小姑娘大一些,可以一起再看一遍。
在读完两部莫里康内的传记作品《莫里康内》和《追逐那声音》后再坐下来细细观赏一位大师传奇的一生。2020年,莫大师因新冠并发症不幸摔伤去世,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一年后,另一位大师将莫大师的一生用纪录片做了完整的回顾。
莫里康内使得电影有了真正的灵魂,这是导演所不能赋予的。无法想象没有他的音乐会让多少经典趋于贫瘠。本片素材在大师生前整理本身就已弥足珍贵,呈现眼前使我们更能深入了解到大师对电影音乐的态度和热爱。
好喜欢这个片子!两个半小时完全不觉得长,配乐大师一生的佳作这点时间怎么会够。从来没有感到电影配乐的重要性是如此之大,也有点遗憾现在这样优秀的配乐也越来越少了QAQ大师YYDS想补电影了
想必制作者本身对于莫里康内的音乐有无比深入了解才能运用到如此境界;最后部分对于莫里康内的地位是评价是相当创新的,也重新审视了电影在整个艺术史上的位置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