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恶之华 井口升
改编自押见修造的同名漫画原著《恶之华》。导演是曾执导《接招吧!那边的女孩》等漫改作品的井口升,编剧则是曾编写《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等许多人气动画剧
改编自押见修造的同名漫画原著《恶之华》。导演是曾执导《接招吧!那边的女孩》等漫改作品的井口升,编剧则是曾编写《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等许多人气动画剧本的冈田磨里。
迷恋法国著名诗人波德莱尔的代表作《恶之花》的中学生主人公春日高男,被同班同学仲村佐和目睹了偷班花佐伯奈奈子体操服的场景,于是被她的各种离谱要求捉弄的故事。
《恶之华》下载观后评论:
这就是一对有SM倾向的精神病患者在二人从接触到认识再到交心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自我 认识自我 肯定自我的过程 春日在发现肯定自己变态猎奇的内心之前还是一个普通人 有着自己喜欢的女生 过着普通的生活 同样痛苦内心孤独的仲村 碰到了和自己一样病态的朋友 更加奋力追寻着自己的彼岸 春日在认识仲村之后 慢慢正视并接纳了真实的自己 在女神面前选择了灵魂相似的仲村 恶之花的种子在二人心中悄然埋下 最终在枝繁叶茂时黑色花蕾盛然绽放 童年一场闹剧在时过境迁之后 往事如烟屡屡消散 罪恶之花的枯枝也已被深深埋藏 但对春日来说往事却仍然如鲠在喉 只有回到过去直面过去 才能将这朵已然凋落的花瓣彻底放下 最终春日和仲村在海边嬉戏中打开心结放下过往 春日和象征未来的常磐一起 随着电车的前进 消失在恶之花绽放的伊甸园
![恶之华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848247_l1kG0uf9RyCHj3X_1648662662/0)
有很多细节致敬了原作,还原得很棒,可惜11卷漫画改成120min体量的电影还是太赶了……不过虽然情节处理还是有“商业”之嫌,倒是能感谢“全部改完”的坚持。玉城的演技有点微妙,但是所幸镜头设计还是比较有意思,仲村女王冒着诡异的光芒,一开到底变成了一个鬼气憧憧的符号。海边三人戏码其实看原作的时候就觉得押见可能有点不知道怎么结束,索性留了个比较开放式的结尾……然鹅那个彩蛋根本没必要啦!好了,总结下来就是忠实原作也能体会到剧组对原作的爱,但可惜还是受限于时长和体量问题,最后效果反而一般……现在想想动画版那个节奏改编可能还真的是比较适合这个故事的影像化版本。立刻下单BD,期待plus版!
![恶之华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511708_58HEfQ-BRTO99eY_1648662664/0)
仲村不能被单纯看作一个抖S变态,她是各种意义上的变态。这部电影探讨了逃出世俗道德框架之下的爱情判断。可能只有男主这样货真价实的文青才能懂得仲村的痛苦,那书本中营造出的虚幻的美丽与现实大相庭径的恶俗的割裂感着实令人痛苦。而转念却又发现不仅是现实,连自己本身也因不可知的欲望而背叛了内心那个渴望逃离的幽灵。春日对于仲村的追求更像是期望她对自己的救赎,只有她能惩罚自己内心的全部恶念。“不要再来找我了,你们这些凡人。”结尾的仲村,终于不再叫他臭虫。很难想象这部电影竟然是2019年的产物,我认为它是对《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所探讨的“生而为人”的问题更为深刻的追求,太宰治没有死去。
![恶之华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25880__LWCru8gQWqEjQW_1648662666/0)
没想到伊藤会接这样的戏啊,很意外,玉城tina还挺符合人设,不过台词动作过于歇斯底里了,让人摸不着头脑,很多东西也都没讲明白,为什么男主会逐渐屈服于女主,她做的那几件事也不是理由吧?佐伯的角色为什么会说出不管春日做了什么,只要是为她做的,都很开心?为什么?不仅仅是因为第一个跟她表白的人吧?这很说不通啊。故事讲的很难让人共情,情绪什么的都很不到位。很喜欢原版漫画中所传达的:青春没有对错,即使充满黑暗,那也是自己的青春。三分就给伊藤角色的大突破吧。
![恶之华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313941_HU7oF6TGT2q-rNl_1648662667/0)
漫画粉丝,原本不期待,结果也不出所料,不太懂企划在想什么,11卷漫画内容塞到2小时时长的电影里面,原本在漫画里铺垫足够的情节,放到电影里变成了突兀不知所云,看过漫画的人好歹能看懂一点,路人看应该只会觉得剧情莫名其妙就展开了。硬改全部的另一个弊端就是常磐文完完全全边缘了,高中篇剧情就跟路人一样(事实上饭丰的番位也差不多变成了特出客串一样)这个真人化真的挺可惜的,如果改变初中篇改结尾应该会好一点,可惜可惜。所有剧情和人物都变得跟神经病一样。
![恶之华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792228_h1KjCHKTRQmCp4Z_1648662668/0)
很有能量,但到原漫画差远了,中村角色选的不好,太可爱了点,只有病娇没那种死气沉沉。变态养成计划,小镇青年的逃离,赶剧情很多原漫画的细节没有展现。这片观看是有门槛的,如果未看过原漫画,看这个剧情肯定觉得很奇葩和傻逼,甚至莫名其妙。其实就是借着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指向文艺青年虚妄的性幻想,核心人物中村才是这部漫画的灵魂,反叛和神秘的结合。很可惜当年动漫没更下去,电影里看到了大结局。
真的...青春不这样...好吗?不要以文艺或文学作品的名义绑架青春,或者重新定义青春。日版杀马特《小时代》?女主莫名其妙的虐待狂?男主渣得也是毫无逻辑,作为文科生,强烈表示这是在抹黑文艺男青年啊。奈奈子好好一个女生被男主祸害的...结局还和高中的另一个妹子又好上了,看来多读书倒是没错,撩妹很容易...Ps:我对伊藤健太郎还停留在《我是大哥大》里,这出演倒是挺考验演技的...
漫画改编真人电影,片名来自诗集恶之华,诗集的主题是生活的焦虑空虚与欲望,了解到这个主题才能知道本片在讲什么。不过由于对漫画情节删减严重,又没有好好选择重点,导致这部电影给人感觉颇为神经病。男女主角的心境没有好好提现。再加上一号女主的演技撑不起复杂的角色,也让本片可观赏性大减。优点可能仅限几个女主颜值比较高,算是勉强挤出的看点。
青春期的躁动。无法抑制的性冲动,自以为不平凡的平凡,无法接纳的自己,无法共鸣的世界,期待得到关注的寂寞。这些在青春期里可以让一个孩子发疯的事情,都在长大以后显得一点都不重要。这是一部给过了青春期的孩子看的青春期的电影,在昏昏欲睡的午后打发时间很不错,能让人一瞬间回忆起某个时间的自己。不抱什么期待去看的话,反馈会比期待的要好很多
原作党看了想打负分,又一漫改灾难片。电视剧级别的摄影和构图,心理层面的建构完全失败,剧本细节删得一干二净只剩关键情节,演员仿佛来完成任务各种莫名其妙的大喊大叫,总之角色心理动机全靠观众脑补。真对不起开篇那句“仅以此电影献给饱受青春期所苦的少年少女”——这还是从原作者的单行本扉页抄来的。
氪金看了。当年漫画跟动画都挺喜欢的,也能找到共感,至今还在用佐伯做头像。但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看了电影版反倒不知道到底在愤怒什么了。仲村的演员好看到完全把佐伯碾压得体无完肤实在接受不了是个被同学嫌恶的设定。顺便觉得ano挺适合演仲村的……本质上还是觉得这片子不适合电影化,没内味儿了。
一部蕴含青春期心理浮躁与性冲动的致郁成长影片,主调黑暗风格与粗野恶劣的对白散发着让人不适的味道,这是极端呈现与叛逆的宣泄。影片很依赖演员发挥,有动漫原作基础进行电影化必然删减不少内心OS,非同频观众还真不一定吃这一套,而且我认为结局崩了。PS:秋田汐梨演技不错,眼前一亮。
青春期少年少女的无解之丧状态,对自身性欲的懵懂,与他人情感和未知世界的渴求,精神世界的被围困,想要毁灭的孩子们,总会长大,接受自我和世界的和解。ps拍的很差,特别是这种偶像剧的拍法,还给最丧的女主特写打美光,完全是矛盾的,丧连形式都没出来,导致观众根本都不知道在看什么。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