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寶級女星樹木希林遺作,改編自茶道教授森下典子《日日是好日─茶道帶來的十五種幸福》一書。對前途一片迷茫的大學生典子 (黑木華 飾),半推半就跟表姐美智子(多部未華子 飾)向嚴謹的武田老師(樹木希林 飾)學習茶道。典子最初對茶道一無所知,卻慢慢體會到「先形後心」、「負重若輕」等道理。茶道默默陪伴她渡過多回春夏秋冬,經歷了人生各重要階段,她逐漸領略到茶室牆上字畫「日日是好日」的真正含意。人雖已走,茶卻不涼,樹木希林最後向我們送上一碗洋溢人生哲理的溫暖好茶,餘韻無窮。
第42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女主角(提名)黑木华 第61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年度十佳日本电影 第43届报知映画赏最佳导演大森立嗣
《日日是好日》下载观后评论:
学了三节课,为了茶道看了这部电影,却没有想到讲了人生。前面看的我有些浮躁,在思考我学茶道的意义是什么,仿佛如茶道初学者一样。中途已经是工作了,表姐放弃工作去结婚,主人公也对自己的人生很迷茫。只是学着茶道,只是坚持着而已。这个时候的我开始感到内心痛苦的挣扎,我也在思考自己是谁,自己要干什么,我对比其中的角色与我自己,我在焦虑,我在着急。女主也渐渐成长了,才发现这讲的才不是什么茶道,是人生啊。你要经历工作,经历独自生活,经历背叛,经历爱情,经历失去双亲等等。那样的痛苦,那样的后悔,即使再不希望有也总会出现五六次。看着电视剧,我一开始羡慕着,比较着,想着为什么人家可以有这样温馨的日子,可我的片刻都有着不知道从哪里来的痛苦呢?我如何能让自己的日子变成每一天都是好日子?多少年后再看感受会不一样吧。
茶道的智慧就在于,慢慢对无数严苛的要求(仿佛动作上错一点或是心神慌乱了一秒就不美了)熟稔后,“手好像自己会动”,大脑被放空,腾出来的空间可以游刃有余地去用心听平常不易察觉的声音。训练感官去细腻地感受细小的差异(「とろとろ」というお湯の音と「きらきら」と流れる水音),训练心去慢慢感受人生的起伏的情绪,去理解变化和不变,一期一会,无常和幸福。茶室外四季流转的景色,十二年才用一次的小狗茶碗,时间好像又能被拉得很长,又能转瞬即逝。夏听清凉竹树新,一雨洗诸尘。冬听雪声寒,声须风里听,色更雪中观。日日是好日。树木希林的遗作,温柔、亲切,平淡的人生智慧让我的心好平静。雨の日は雨を聞く。五感を使って、全身で、その瞬間を味わう。雪の日は雪を見て、夏には夏の暑さを、冬には身の切れるような寒さを。
大森立嗣的作品中,我最爱的始终是【再见溪谷】。【日日是好日】令我颇为失望,唯一动人的其实与电影本身无关,完全因为它是树木希林的遗作。以【小森林】为代表,这类“返乡物语”已经看得我有点审美疲劳,但【小森林】有细节,【哪啊哪啊神去村】有故事,【有熊谷守一在的地方】有人物,【日日】却似乎只有鸡汤。面对时代的崩塌,偶尔畅想返乡动人,但频频回首其实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这也是我对于【日日】最不知足的地方——人物其实很悬浮。或者说,在我心目中,大森并不适合拍这个故事,如此无欲无求,与他实在不对位。影片最好的是寥寥几笔写父母的关系,但其实恬淡温馨的日常生活必吃日式凉面也很套路。
是一部能让人安静下来的影片 看似平静 力量却很大演员阵容真是引起极度舒适 黑木华和树木希林奶奶 还有多部 都是最喜欢的演员啊 也是树木希林的遗作 这么一想着 看到结尾的时候眼眶就湿了呢虽说是第一次了解茶道 但是能感受到的是日本人的认真 规则 谨慎 礼节 待人接物 一丝不苟 令人敬佩 雨天听雨 秋天赏枫 夏天体会暑热 冬天体悟严寒 突然觉得明天开始要观察水的声音 它们各不相同 而我却从未留意 人生第一次觉得 也许每天每年重复同样的事 也会是一种幸福 而我有机会体会这种幸福吗 也许要等心安静下来的那一天 才是开始日日是好日 珍惜接下来的每一天
“日日是好日”,每一天都是好的日子。它明明没有讲什么波澜的人生,只是平淡的叙述着一位普通的少女,经历了工作的迷茫、婚姻的迷茫,最后长成温和的大人的故事。但看着看着,就被感动。莽莽撞撞的从二十岁长到三十岁甚至四十岁或者更大的年龄,慢慢的领会挂在墙上的每一幅字的意义,慢慢的经历和完成了人生的每一件大事,慢慢的眼神从开始的懵懂变作温和。成长这件事,就这么悄然而至。人终究会长大呀,也最终会老去,最后消失。这是自然规律,就像夏天酷热冬天寒冷。我们不要害怕长大不要害怕老去,要去感受,就像感受雨天的雨雪天的雪。日日是好日,哪怕年复一年重复同一件事,也是幸福。
学习茶道的意义不在于茶道本身,而在于学会不用大脑去思考问题,就像看到“泷”就能想到飞流直下。让身体本身去做出思考,去聆听淅沥沥的冷水,去侧耳秋雨的动人,忘掉大脑,便能放下焦虑,这或许才是茶道真正的含义。电影本身也一样,不要去思考看电影能带来什么,它什么都做不到,却好像什么都能实现。所以,多安静一些吧,少去幻想生活的真谛,少去焦虑年龄已有多大,多看电影,多去贴近自然本身,人生总会有答案。“熏风自南来,清风万里秋,梅花熏彻三千界,日日是好日”
每个周六都去茶室,坚持几十年,一直到生命终结,这其实就是宗教,茶道是形式载体,这个过程中的体悟和平静则是真谛。中间被形式所限制,想起了我国在大会堂,高级宾馆里服务员拿着尺子、绳子摆放杯子的场景,一种形式主义就只能发展为为他人的权利游戏做帮手,另一种可以成就一种宗教。可惜的是,原本茶道我们也是有的啊!在日本妇女婚后就离开职场,扑向家庭,这种每周一次的妇女聚会,也是把妇女从家庭短暂解脱出来透透气,形成社交圈子,可以相互关照。
世界上有两种事,一种是即刻就能明白的,一种则需要花费漫长的时间…以前不懂或者自以为懂,到今年这个境况仿佛多少明白些了。希林女士第一次烹茶,没有丝毫煽情却忍不住眼眶湿润。在她辞世第二天标记的想看,错过了北影节到今天端午细看,五味杂陈又觉得舒畅遗憾。这其中藏了多少她一生的体悟。取景极美,由费里尼《大路》开始由“大路”告终,中途还有松任谷由实的首本名曲真夏夜之梦,温润茶道和轻盈的时代感,观影过程实在舒适。
原来日本茶道中的茶与是抹茶,与中国的茶完全不同。刚开始觉得未免规矩也太多太繁琐,看到后面才体会到其实程序并不重要。头脑和身体在本能重复动作中得到平静,从无意义中寻找到意义。日本人总是试图在任何微小事物中都思索出“道”来,可是我还是比较喜欢喝可乐。//黑木华是日本普女的影视形象代表了,总是饰演外表乖顺,内心却有很多小想法的笨拙不安社畜女子一族。想到中国如此鲜明的普女代表,浮现在脑中的只有白百合了。
樱花簌簌飘落,就像戏剧的终章,人生诸事,让人无法意料,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总是让人措手不及,之后就要靠时间来冲淡悲伤;人生境遇不过一期一会,把每一次的相逢都当做是一生只有一次的相逢就好即刻就能明白的事情,只要经历过一次就行了,但是,一时半会不能明白的,要花费漫长的时间,慢慢消化雨天听雨,雪天赏雪,夏天感受暑热,冬天体悟刺骨的寒冷,调动五感,全身投入,感受那一瞬间薰风自南来,日日是好日~
#有些事一下就能理解,有些事需要时间慢慢去理解。#最近两年长出一个习惯,就是听鸟声。尤其是早上,或者在hiking trail上。一听到鸟叫,整个人就专注了,心安静了,可以摒除周遭其他的声音。鸟鸣是一系列声音的反复,也会有对话一样的起伏。电影里冷水的清冽声和热水的汩汩声让我同样着迷。电影还有一个概念 -应季,就是生活随着季节,人随着自然。现在很多事情觉得拧巴,大概就是反了吧。
眼下的 “国学热”与当代人的迷惘不无关系,只可惜 “道” 可不是治愈疗伤的避难所。“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澄沙之味》的《日日是好日》几乎成了树木希林这位国宝级演员的独角戏,但这或许也是大森立嗣拍这部讲述文化遗产与精神传承作品的初衷。“ 苏子曰: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从这个的角度来看,所谓一期一会兴许也是久别重逢的意思。
茶道的操作真的很严格——如何折纱巾,进门走几步,握水勺的方式…… 从茶道中学习做事的态度。能重复地做一件事也是一种幸福,是因为坚持带来的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的安全感吧。人生要经历两种事情,一种是即刻就能明白的,另一种是一时半会不能明白的,前者只要经历一次就够了,后者要经历很多次。从这部电影中学到了做事的态度,但是请恕我对茶道本身仍旧没有产生很大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