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吸血鬼 卡尔·西奥多·德莱叶
本片是德莱叶的第一部有声片,是恐怖片的经典,而且比现代恐怖片更具有心理震撼性。
本片是德莱叶的第一部有声片,是恐怖片的经典,而且比现代恐怖片更具有心理震撼性。
影片以营造气氛著称,弥漫着梦幻和诡异。
故事讲述一个年轻人觉得自己遭到僵尸的包围,并幻想自己被安葬到坟墓里。
影片采用了很多新奇的拍摄角度,营造出独具一格的映像效果,又通过暗示手法展现邪恶的力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将恐怖类型片提高到艺术片的高度。
《吸血鬼》下载观后评论:
对移动摄影的运用已经炉火纯青,从跟拍的第三人称到主观镜头的第一人称切换自如,增加了观众的代入感。利用表现主义大师《诺斯费拉图》中的表现手法,通过影子制造恐怖效果。但仍然有你默片痕迹,比如仍用字幕推进剧情发展。影片可以看成是男主在精神世界的探险,那条河即是沟通两界的冥河,也是现实和内心的界限。所以出现了很多男主隔着玻璃旁观的镜头,那是他在窥探自己的内心世界。吸血鬼是恐惧的具象化。男主不是在密闭的古堡中,就是处在吸血鬼的威胁里,代表了当时欧洲人在经济危机中对外界普遍的恐惧心理。男主看到了棺材中的自己,暗示了所有恐惧的源头都是死亡。而能战胜恐惧的只有爱心,比如为大小姐输血的无私之爱,比如对二小姐的纯洁爱情,所以最后男主利用爱心装饰复活。结尾暗示欧洲必将走出恐惧,逃离黑暗,走向光明,迎接美好的未来。
![吸血鬼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220610120716789051.jpg)
20220312:5分。看的Germany版本但只有73分钟多的长度。全片人物都神经兮兮的,所有人都神经病似的在走来走去却不知道在干嘛。氛围是营造的够阴间了,但吸血鬼呢,要不是看到最后变成白骨我都不敢确认他就是吸血鬼。全片能算得上不错的并且能让我审美到的地方就是给男主送葬了,那种视角看下来就像是给活人送殡。不过看好多榜单里都有这部片,不知道是不是时代造就,也许是我自己审美不行吧,我觉得我和带V之间有一个是傻逼,但我好像不是诶?
![吸血鬼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220610120716907060.jpg)
太牛了。。。完全叹为观止。。。穿越走廊那个略带摇晃的主观视角长镜头感觉看到了很多后来恐怖片的影子。以及在citizen cane以前德莱叶就懂得怎么仰拍天花板以制造空间的真实感了。作为早期有声片仍带有许多默片的特点。结尾的一组蒙太奇简直太恶趣味了哈哈哈,情侣们划船/在森林里徘徊的浪漫场景与吸血鬼的追随者面目狰狞地被面粉(?)淹死的场景相映成趣的同时带来一丝诡异.......
![吸血鬼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220610120716638832.jpg)
德莱叶的第一部有声片仍遵循着默片的模式,毋宁说其中真正的声音是光与影。这个分不清现实与超自然的年轻人或许早已期待着一个幻梦般神秘而诡谲的冒险,或许德莱叶正是把我们带入了他的梦中——灵魂出窍后漫走于破败的房屋,突然看到自己躺于棺材中,旁边的人正要钉上棺盖,视角一转,又通过棺材中的眼睛看到去墓地路程中的景象。伯格曼是否也对这一段印象深刻呢?
![吸血鬼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220610120716758516.jpg)
7.5# 德莱叶在镜头语言上的探索总是令人喟叹 这一部也不例外 长镜头搭配影子 森林中斑驳的树影 棺材中使用主观镜头等都是其实践结果 纵深的走廊在立体视点上构造出无尽的深渊感 光是用镜头打造恐怖氛围已属奇观 唯一的缺憾是 作为有声电影 在声音的发展上仍属于默片模式 不禁觉得稍有可惜
![吸血鬼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220610120716753343.jpg)
可能是历史上第一部丧尸片吧……有声程度基本就是把默片台词本念出来的水平,其实也没有很突破,人被吓多了之后确实阈值会提高,现在看各种意义上都蛮粗糙的。总之刚从办公室出来就跑来看这么一部太煎熬了……//修复版@ Filmhouse
![吸血鬼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220610120716941514.jpg)
7.8。德莱叶第一部有声片,默片与早期有声片(配乐)的结合,后期修复效果非常成功。这部吸血鬼与《诺斯费拉图》表现重点不同,茂瑙的精致是表现吸血鬼光影魅力的方式,而这部的粗糙的叙事及剧情赋予了影片魔幻光影气质。
《科学怪人》可以理解为“恐怖片”的商业性极端,就是傻子都能看明白,《吸血鬼》是“艺术性”的极端,别看个诺兰,弗里茨朗就觉得烧脑深刻了,能把这片子看懂再说吧,我是看不懂
重看,太实验了。后劲也大地吓人。帕索里尼的文学化改编与罗西里尼的叙事中心偏移的根难道都从这里开始么?几乎同一时间 甚至更早 德莱叶就明白长镜头环拍景的魅力了!
雖然是有聲電影但台詞很少,依舊偏默片模式。晝夜的辨識度很模糊,光影表達的手法直接跪了太牛了,將近100年前的恐怖片套路如今依舊沒變,觀眾真是一點都沒進化…
@BFI [75min] Army of Shadows in the literal sense.
又是个和老悠一起怀疑自己鉴赏水平的一天,老悠:看来我和电影高手之间其中有个是弱智,我肯定我不是。
前半段比较有意思,明显处于一个默片到有声片的实验阶段,拍着拍着就完全回到默片了。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