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西默简介 伊桑·霍克
导演: 伊桑·霍克主演: 伊桑·霍克 / Seymour Bernstein类型: 纪录片 / 音乐 / 传记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语言: 英语上映日期: 20
导演: 伊桑·霍克
主演: 伊桑·霍克 / Seymour Bernstein
类型: 纪录片 / 音乐 / 传记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4-08-30(特柳赖德电影节)
片长: 81分钟
又名: 西摩小传
IMDb链接: tt2219650
西默简介的剧情简介 · · · · · ·
Ethan Hawke directs this intimate documentary portrait of classical pianist, composer, author, teacher and sage Seymour Bernstein.
《西默简介》下载观后评论:
有心人会发现电影的名字与塞林格的中篇《西摩:小传》之间的关联,钢琴家西摩正如塞林格笔下的西摩,敏感、聪慧,对世界有那么一些畏惧,对世俗的成功有那么一些不屑。他们都希望回归内心,寻找内在的真实,寻找内在和外在之间的统一。在电影中,音乐等于纯粹的内在性生活,与世俗无关。钢琴家不再登台演奏,而是转向教学、创作——这些无疑离音乐的本质更近。晚年的西摩如圣徒一般,怀有最纯洁的信仰。也正因为此,西摩在电影中像布道者一般进行演讲,他想引导人们在回归真正音乐的同时,寻找有关生命和存在的真理,而这才是赋予生命意义的唯一方法。正是这一点,回应了导演伊桑·霍克关于生命意义的困惑。唯一一点不认同西摩的,是他对另一位钢琴家,“古怪” 的古尔德的看法,古尔德尽管是个怪人,但不妨碍他同样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圣徒。
![西默简介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80912104619555534.jpg)
四年后二刷。虽然觉得剪辑有点乱,对白有些僵硬,但里面几乎每句话都真诚动人的要命。西默和他的学生弹下去的每个连绵的音符都仿佛天堂,一个在孤独静默、沉思和对生命的爱中诞生的天堂。每个学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于世界的思考,数学物理用数字和公式,文学用语言,绘画用线条和色彩,音乐用音符组成旋律……能找到自己所热爱擅长的表达方式,并痴迷其中,是种怎样的快乐。西默最后弹奏的舒曼的梦幻曲,其中仿佛有种被生活招安的平静和幸福。
和老人家观点契合,没有太多惊奇,流水一般娓娓道来很舒服。其中老先生提及朝鲜战争还是哭的一塌糊涂,这样的真情流露让我们看到了平静之下温柔的心。最后一句很让人感动“Ineverdreamedthatwithmyowntwohands,Icouldtouchthesky”。如果没有Ethan出镜可能就更好了。
由伊桑·霍克为87岁的灵魂导师西默·伯恩斯坦拍摄的纪录片。目前豆瓣上只有219人评价,票房62万美元。但27家媒体给出83分,四个100分,排着北美2015年度北美媒体口碑榜的第34位。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人民选择奖-最佳纪录片奖。值得我们拿出时间静下心来,去聆听老者为我们讲人生讲艺术。7.8分
简直想用小本儿记下Seymour说的每句话。。。中间打了glenn gould几枪好准确23333,印象最深刻的是Seymour说自己太喜欢独居并且thrive on solitude,人与人的关系unpredictable而music永远是predictable。Ethan导得特别好!迷之天赋!
简直想用小本儿记下Seymour说的每句话。。。中间打了glenngould几枪好准确23333,印象最深刻的是Seymour说自己太喜欢独居并且thriveonsolitude,人与人的关系unpredictable而music永远是predictable。Ethan导得特别好!迷之天赋!
82.不停感叹相由心生啊,大师年轻时候超帅的,暮年超亲切,也很幽默,全片都有如沐春风的感觉,BGM没得说,在感官上让人非常享受。听大师讲话也超享受,现在的人活得太没营养啦,有些鸡汤还是要喝的。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现年87岁,著名古典钢琴家,曾拥有大好前程却选择在事业巅峰结束表演转当作曲家及钢琴导师,深受学生喜爱,伊桑·霍克即在其中。在朋友的聚会上两人相遇,伊桑向西默表达了自身对舞台恐惧后,获得了西默的不懈开导,也正是这一面之缘,让西默成为伊桑·霍克的灵魂导师,同时也成为了他首部纪录片的主角
西默先生提到的某个点和上一部看的拳击手所带出的主旨不谋而合:“我愿意把自己归于业余音乐家,即因为热爱而从事而非仅仅因为商业意图。”/ 这部纪录片没有走人物生平经历的老路,它所谈论的命题更为广阔和深刻,这源于伊桑.霍克的拍摄初衷,是想探讨内心的某些疑惑,所以能借“音乐”散发出更多。
有生之年,除了想去Radiohead的live之外,真的很想在音乐厅或者就在某位钢琴家的琴房专注地听一次贝多芬的月光。就像很难尝出咖啡的优劣,选琴那段也是miss掉,真是无缘两大跟宇宙或内心建立联系的方式啊!留下很多零碎的启示,例如真我来自才能,许多音乐家都企图克服自身的阴柔气质
@アップリンクX 坐落在涩谷繁华地带的家庭式影院,懒人躺椅非常舒服。作为纪录片来说手法还比较青涩,人物阐述过多完全不留任何空白的余地,显得臃肿。但蒙太奇运用自然,温和朴实的西蒙绅士每一句话都很触动心弦,收尾处也绝妙。全程在舒适安静的氛围中享受了钢琴曲的演奏。平衡一下分数给3星。
話嘮伊桑霍克拍出的紀錄片,果然一如既往保持話嘮特色。老人絮絮叨叨地說著回憶裡的那些事情,片子沒怎麼強調他的個人生活,一架好音色的琴,一群學生,一個人顫顫巍巍鋪著沙發床,生活就是這樣了。不愛表演的他,只愛音樂本身。難怪伊桑霍克會從他那裡覓得人生真諦,而最後的一段鋼琴實在令人淚目。
西默先生提到的某个点和上一部看的拳击手所带出的主旨不谋而合:“我愿意把自己归于业余音乐家,即因为热爱而从事而非仅仅因为商业意图。”/这部纪录片没有走人物生平经历的老路,它所谈论的命题更为广阔和深刻,这源于伊桑.霍克的拍摄初衷,是想探讨内心的某些疑惑,所以能借“音乐”散发出更多。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