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 Lara 于15岁之「老龄」才加入芭蕾舞班。由于较其他女孩迟起步,她每日下尽苦功,甚至练到脚尖破皮流血亦不肯歇息。
Lara 的梦想不只是成为芭蕾舞蹈员——她还想成为一个女孩。是的,「他」原是家中的长子,名叫 Victor……犹幸爸爸一直在旁鼓励﹑陪她接受荷尔蒙治疗,全心全意支持她完成梦想。
第71届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导演处女作奖)卢卡斯·德霍特
第76届金球奖电影类 最佳外语片(提名)
第31届欧洲电影奖最佳影片(提名)
《女孩》下载观后评论: 电影叙述得很平淡,没有什么强烈的矛盾和冲突。她想成为一名芭蕾舞演员,但是她15岁了,拼了命的练习最终因为身体原因还是完成那场表演。不得不说真羡慕她有一位那样的爸爸,大部分的父母都对自己孩子有各种的期待,给他们孩子明确他们认为对的方向,可是很少有父母尊重孩子的选择甚至有的压抑自己的孩子,影片中的父亲尊重自己的孩子对自己性别的不认同,甚至搬了家换了工作,陪孩子去做激素治疗,他一直尊重她让她做自己。影片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群女孩要看Lara的下体,她不愿意是以你不是说你是女孩子嘛你都看过我们的了等等,她拉下自己的内裤,女孩子有时候就是这样,她们用群体的看似不经意的方式伤害别人,最后还问她你没有生气对不对?最终Lara自己把自己变成了女孩,我很喜欢影片的最后,她从容自信走过来的样子,她成为了她自己。
跳舞和人生是相通的,Lara直到15岁才加入芭蕾舞班,正如他(她)15岁才开始做一个女孩。跳舞会伤筋动骨、忍受重创,正如他也曾面临无数挫折和打击,承受百倍疼痛和苦难。最重要的,他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跳舞是如此,他的生活也是如此。他遭到人们的霸凌,想要做爱却无能为力,甚至有过退缩的念头……但这些杀不死他的,只会让他变得更加强大。他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有过犹豫,也有过迷茫,但他从未有过放弃。从不知道自己的性取向,到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从不知道自己是谁,到勇敢地投向自由的天空。于是他拿起剪刀,剪断了病根和弱点,更是剪断了自卑和胆怯,留下自信和勇气,坚强和觉醒。他剪断了过去,拥抱新的自己。历尽千辛万苦,经过千锤百炼,他终于成为一个女孩,不仅是生理上的女孩,更是心理上的女孩。
第一次这么具象地旁观性别转变过程中的不易之路,因为人物的独特不可能做到感同身受,但也足以融入,能够共情,导演的长片处女作丝毫没有生涩之感,执行得很不错了。镜头的轻盈与凝滞间外化出人物的内心起伏,凭借完美到不行的选角将这个敏感纤柔却又笃定坚持的形象刻画地无比细腻鲜活,勇于做自己最勇敢最难得也最艰辛。临近结尾那场生猛的戏看得人身心都一紧,感觉冲力太强有点带偏了之前冷静散淡的叙事氛围,似乎稍稍用力不当,可对生活之疼痛的表达则又更近一步。结尾摆出一种姿态高唱自我认同的自信赞歌,不免急促却美好得耀眼,如此自由理想的状态在现实生活中实在太太太难得了
主角Lara非常幸运,有开明的爸爸,社会上医疗技术也允许,但她内心还是饱受折磨与痛苦,电影里有很多镜头展示Lara贴了胶带的私处、沾满鲜血扭曲到变形的双足,以及影片最后自宫的片段,都让人不忍卒睹,却是真实映射了Lara的心境。我一直很佩服不走寻常路的人们:同性恋、变性人、丁克等,这些人承受的来自内在和外在的压力难以想象;在这些族群里,凡能活出自我的人,一定是完成了高度的自我认同,内心足够强大,才能抵御外界的质疑和否定,“自信的人最美”不无道理。这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路,如果你下定决心要走,那就请你走得坚定一点。
做什么事情不累呢,没有吧。Lara跳芭蕾的时候每一个脚趾都磨的鲜血淋漓,她每一天都在与自己的性别作斗争,还要承受着一些“善意的刁难”。她的眼中仿佛是无尽的惆怅,迷惘和无奈,她想要彻底变成她,可每一次愿望落空的时候她的内心又经历些什么我们也不知道。她的爸爸总是问她一切还好吗,可是她又能怎么回答呢……她也有追求爱,可是当真正面对那份爱的时候她又变成最受伤的那一个,最后成为伤害自己的导火索。电影让人的心很压抑,全程皱着眉头看完,现实中总会有许许多多的Lara,希望她们都可以等来自己的幸福!
第一次看到大幅度去规避社会因素,而探讨Transgender人物内心的影片。然而人物所谓的固化走向毁灭的观念,也是整个社会所施加的无形枷锁的体现。昏黄的照明,逼仄的空间,失焦的近景等等,摄影机不动声色地捕捉着人物情感的脉络。最后几场戏,镜头的调度,极度克制,极度安静里去创造原本跌宕起伏的剧情,这种反差下形成的风格或者说是氛围,打破了荧幕的距离,将人物的情感与观众的情感统一于一个濒临喷发的临界点,而让剧中人剧外人乃至作者本人,都似乎听见了彼此的呼吸声,很神奇也很喜欢。
都懂,青春时期那种觉得到处都是问题又说不出具体问题的感觉、不知道怎么梳理和表达自己的敏感,同时又麻木到可以自残而不觉疼痛的感觉。像爸爸一样学会了和世界相处、和自己相处的人才知道,“一切都很好”。所以,还有一条贱命的我们,其实都问题不大。照在lara身上的爱很多,“但“有些东西还是没法改变的啊”代表了整个电影的基调。愿望越卑微,无能为力的挫败感就越大”,这种隐痛贯穿全片,直到最后的一剪刀彻底扎向裆部,再到用lara的好气色面部特写结尾。。。节奏真完整。
结局之前都很不错,在画面和无言中展现一切……可是结尾的那一段我真的难以理解。再等一两年就做手术了,自己来是为什么?即使不说可能会有生命危险,这样做不会影响到身体状况之类的以至于真正的变性手术无法再实现吗?唯一的解释是精神上再也无法忍受了,所以做了傻事……可这样我又觉得Lara醒来之后父亲握住她的手慈祥而鼓励地微笑的行为很难理解了……在我看来照常理孩子做了这样的事父亲应该十分痛苦才对,怎么两人还相视而笑,十分诡异。
居然是处女作,太喜欢了即使有瑕疵我也要打五星。女孩几乎没有多少台词,可传递的情绪完全没有失色,甚至更佳,毕竟这种自我认同的焦虑,与社会群体交往的小心翼翼,即使最亲近的人stand by your side依旧无法坦言的煎熬,都是不能用语言来形容的。女孩笑起来太好看了,表情神态这些细节表达惊艳,她忍着眼泪的时候我反而忍不住流泪,扮演主角的演员也叫Victor,一种关注单元最佳演员实至名归。
隐忍、希望、自省、决心、崩溃...这个“女儿心男人身”所展开的故事没有充满霸凌嘲笑,没有秘密解开后的狗血撕逼。Lara所背负着是高强度芭蕾以及每天一次次照镜子、快速更衣的躲避所带来的厌食与忍无可忍;是不断回避着“I'm Fine”下默默消化掉的所有情绪。全程专注于挖掘角色内心、没有大起大落的克制处理和最后一场戏所带来的冲击感是无法形容的,那一刻影院的观众也在抽着和Lara一样的气。
都是描述梦想和家庭的故事,和摔跤吧爸爸相比,更喜欢女孩。他就是个敏感的女孩而已,贴胶带不敢喝水不敢上厕所是他,鼻涕都流出来了眼泪没掉下来是他,太令人心疼了。想要做女孩的他,想要跳芭蕾的她,太难了,付出了极其痛苦的努力,又一个不疯魔不成活案例。他就是个倔强的男孩而已,面对父亲,总是说不出内心。全片幼儿园老师说她是姐姐那里真心的笑容,结尾自信的笑容,最打动我,希望世界和平,充满爱心。
即使在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都比较包容理解的情况下,跨性别者本身也要经过如此多的煎熬,挣扎,对抗和不断地自我怀疑啊。影片的台词并不多,但是拍摄和画面却总是有在轻轻地讲故事的感觉,节奏一直保持得很好,柔和的暖色调也很喜欢。看之前并不知道剧情,看到lara的时候真的以为就是一个女孩子,演员演的真好啊,女孩的柔软坚韧,还有难以自我认同而经常表现出的隐忍的不安,都自然又美丽。
无法代入去想,太痛......... 演员演技太惊艳了,跳芭蕾舞也有天赋的。还有她的爸爸,很包容,很爱她,很理解她,这使得她对自己的性别认同也是更加确认与自然而然的。如果没有爸爸的支持,那真的更加艰难和心碎。另外其中有一幕,party那一段,她被欺负,看的实在太气 。 (作为年轻导演的处女作,很稳很成熟。 剧情其实还是比较套路的,但戛纳片依然都是我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