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虽然结束,但它所遗留下的问题还余波震荡。美苏两大集团为了各自的利益在朝鲜半岛争端骤起,让企盼和平、渴望建立民主自由政府的朝鲜人民的愿望落空。国家分裂,战争再次降临,民族的苦难愈加深重。
破巢之下,安有完卵。在一个名叫筏桥的村庄,南北双方展开了拉锯战,村民则成为权力更迭过程中的牺牲品。村中的尚九(金甲洙 饰)和尚珍(金明坤 饰)两兄弟分属南北两个阵营,为了各自的信仰,他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本片根据韩国同名历史小说改编,并荣获1994年青龙奖最佳影片奖。
第4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最佳影片(提名)林权泽
《太白山脉》下载观后评论:
伟大的电影。除了“了不起”我真的没有什么话可以讲了。群像成熟,每个人性格特点都展现出来,现实血淋淋地展现:大街上把人拉出来说是反动派开枪下一秒人就死了,女人被强迫做爱流着泪的脸,曾经受人敬爱的地主之后被人民强迫…结尾“这是一场没人胜利的战争”简单一句话背后多少血。自己喜欢结尾的剧情,道党撤退,有人为了报复而杀人,放大火烧资料,老师去质问队长,下属告知队长杀人已经无法阻止,队长忏悔,另一边巫女平静地做法。天亮,队长对女巫说在这个人命轻如鸿毛的时代,只有你还对死人全身心地投入。女巫说,做法是为了活人。老师说,哦,那你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其实关于意识形态的思考剧情中有很多,如女巫的恋人,道党的高层说你不要做,她问如果意识形态真的为百姓好为什么不能做法呢?再有,阶级>民族矛盾的提问?没有形而上人如牲畜
時敏先生說過:沒有悲傷沒有憤怒而活著的人是不愛國的人。韓綜時不時會提到625和脫北 逐漸看到了這場戰事對半島國運和民族造成了難以癒合的創口 製造仇恨 不能拯救意識形態 500W軍民喪命 沒有人贏得了勝利。影片以南北交界的筏橋為環境座標,以南北角力為心裡座標,從群像見微知著。戰亂時期饔飧不繼的百姓不是為了理想和平而站隊 提供庇護 有時候是迫於強勢 有時候為了守護家人 大道理是國破家亡 大部分普通百姓不過想一家人整整齊齊。黨派之爭 朝野之亂 百姓只有被安排和被選擇 成為同志或者被徵兵 地下黨是最危險的身分 黨內不認可敵對力量非我者滅的反動肅清行動 多少人的信念瞬間飄散 留守老弱婦孺何其無助 何其困窘 他們到了貧富的懸殊差距 嘶叫:這是人活著的世界麼。或許,盧武鉉當時競選口號是受到原著或者影
韩国那段历史黑暗期,左右都是吃人的恶势力。为了消灭彼此,以“特殊时期”之名,合法化各种战争暴行。南北划分了意识形态,分裂了家庭、朋友、亲人。影片正是以这种分裂为底色,刻画左右势力在进退拉锯过程中,各种荒谬的理论和暴行。不管在哪种势力统治下,都是法律真空,权力主导,人民犹如蝼蚁般被欺骗、利用、蹂躏、枪决。林权泽上一年的《悲歌一曲》大获成功,不知道是否因此爱上了略带悲悯的传统配乐。片中几处战斗戏,音乐一起,立马把注意力从对战火激烈的关注引向了感概悲伤的情绪,不过配乐用得到是也特别节制。最后一场法事和大清洗的戏交织,精彩的点睛之笔。
在意识形态的冲突下,所有阶层都被迫选边战队,加上政权频繁的轮换,几组核心矛盾不断被拿出来晾晒,前一秒符合逻辑,后一秒却变得滑稽。白天是大韩民国,晚上是人民共和国,村民们相互告发,地主也有好有坏,老母亲两个儿子一左一右总有一个要操心。寡妇、医生、巫女、教师、贫农、地主、学生,筏桥的村民中包含了各个阶层,大家都是为了活着,怎么就活不对呢?感谢导演林权泽用中立的眼光讲述了一个不为中国人熟知的故事,林的出生地就是全罗南道,也就是本片故事发生地,1948年他12岁。
两种主义在小镇筏桥的拉锯和缠斗,碾碎人性,摧残生灵。人物众多,风云变幻,是民族史诗的题材,可惜制作水准比电视剧高不了多少。林权泽受益于自由的时代,讨论意识形态颇为深入。安老师一评筏桥的亲共是因为日本殖民后遗症,二评土地革命是以小恩小惠导向普遍剥夺,一针见血。结尾在内战的废墟上,只有生命力依旧坚韧的女巫在抚慰人心。未整容的演员,满街的汉字招牌,从林导的电影里,能体味到传统文化的“恨”,今日沉迷于消费主义“爽”文化里的南朝鲜电影,与那个世界早已渐行渐远。
电影大段大段的台词太棒了,导演虽然是客观的角度去拍,但是从人物身上看到的革命者的激进这一点也不平静,斗争又是两败俱伤,陷入无端的虚无。因为不了解韩国历史,看的时候特别有新鲜感。又因为叙事的时间过渡,想到了一部纯粹叙述的史诗电影其实是偏离电影的本质的,像战争与和平就是拿人物的生活情感做主线,但太白山脉刚开始就用冰冷事件的直接描述过渡,看起来特别不爽,觉得电影必须是属于情感的,看到最后用巫女的唱词结尾还是特别惊喜
由于对朝鲜半岛在韩战前的内战历史的不了解以及当时过于朴实的拍摄手法(话说94年也不算太早,看来韩国电影真的是得到2000年之后才发展起来的),导致前半段看得很迷,迟迟无法入戏。但是后半段高潮一个接一个,两派之间残酷地迫害彼此,向对方施以报复。最终受伤的总是百姓。关于双方意识形态的斗争,这是我目前为止看过的最直接也是最深刻揭露其实质的电影了,因此看着画面里几乎满屏的汉字(历史还原得不错),我不禁.………
生灵涂炭,斯土斯民。最不想忘记的是最后安圣基演的知识人和女巫师的对话:——“看了你昨晚的法事,我想到很多。当生物的生命轻如鸿毛时,你依然对死者全心全意,让我想到我看着的正已经失却的世界。”——“法事就是为了生者,缓解生者的恨。”——“生者的恨啊,那你要做的事还有很多。”我想,如果还相信自己写的东西有点用处的人,都应该把这个女巫师当作楷模吧。虽然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对于历史,有的国家用石碑纪录,有的用画卷描绘,有的用诗歌传颂,而韩国善用电影,每每重现真实历史。我们看到道党的老二并不比青年团的更硬,对于一个小村庄来回的控制与杀戮,导演表达了没有立场的观点,都是人却都干着不是人的事,只有巫师才保留着对死者最后一丝的尊重,一片山脉隔断不是兄弟而且阴阳两界,片头乌蒙蒙的一片什么鸟来了又去来了又去,这tm就是真正的历史啊。
电影详细刻画了朝鲜战争爆发前后的半岛动荡。拍摄的场面格局是小的,但抓住要表达的几个点都非常清晰。一是土改,共产党夺取政权的主要武器,通过电影了解到南韩比天朝的民国政府应对积极一些。二是战争中反复拉锯的占领地人民凄惨的命运。第三点则是点睛出,与其相信人人平等这个不切实际的理想,不如更相信人。每个孤弱无用的人所能做到的藉慰,才是民族存续的根本希望。
终于有修复画面了,1994年拍摄南北关系的韩国电影,今天来看都不过时,还是老导演林权泽拍这段历史,更有功力,人文精神和写实态度齐驱并驾,以一座贯穿南北的绵绵山脉比喻这段情感,没有过分煽情,不玩商业渲染,不站立场,八风不动稳稳地拍,最后一场萨满法事极好,兄弟关系隐喻南北关系,林权泽开了好头。这个片子可以和郑智泳导演1990年的《南部军》一起观看。
《西便制》和《太白山脉》两部史诗级巨制前后上映时间竟然没有超过一年,林权泽不愧为韩国电影界国宝级人物。意识形态之间的纠葛斗争持续了几十年,而在朝鲜半岛这种斗争的表现更甚,兄弟的反目成仇、夫妻的生离死别、游子的有家不能归、女子的爱而不得,都是在讽刺平民百姓才是对于这些所谓偏左还是偏右的政治评判的牺牲品。正是印证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看过此类电影最好的一部,南韩和北朝鲜就像两兄弟,硬生生的被意识形态划分成了彼此对立的两边,相互屠杀,相互征服,相互背叛。看得让人好唏嘘。以前政治书上学过的各种名词,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土地改革,革命与镇压都仿佛活了过来。片中好多充满意味的对话如同一篇篇社科小论文,直抵人心的诘问和质疑。感叹导演有如此之勇气去面对家国爱恨,民族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