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 名 大空头/大卖空(台)/沽注一掷(港)
◎片 名 The Big Short
◎年 代 2015
◎国 家 美国
◎类 别 剧情/传记
◎语 言 英语
◎字 幕 中英双字
◎上映日期 2015-11-12(AFI电影节)/2015-12-11(美国点映)/2015-12-23(美国)
◎IMDb评分 8.2/10 from 5,985 users
◎豆瓣评分 8.3/10 from 397 users
◎片 长 130分钟
◎导 演 亚当·麦凯 Adam McKay
◎主 演 克里斯蒂安·贝尔 Christian Bale
史蒂夫·卡瑞尔 Steve Carell
瑞恩·高斯林 Ryan Gosling
布拉德·皮特 Brad Pitt
玛丽莎·托梅 Marisa Tomei
梅丽莎·里奥 Melissa Leo
芬·维特洛克 Finn Wittrock
凯伦·吉兰 Karen Gillan
维恩·派瑞 Wayne Pére
赛琳娜·戈麦斯 Selena Gomez
约翰·马加罗 John Magaro
拉菲·斯波 Rafe Spall
哈米什·林克莱特 Hamish Linklater
杰瑞米·斯特朗 Jeremy Strong
阿尔·萨皮恩扎 Al Sapienza
文峰 Byron Mann
崔西·莱茨 Tracy Letts
马克思·格林菲尔德 Max Greenfield
比利·马格努森 Billy Magnussen
比利·斯洛特 Billy Slaughter
劳拉·格赖斯 Lara Grice
◎简 介
这部影片将镜头对准了2008年全球金融,讲述华尔街几位眼光独到的投资鬼才在2007年美国信贷风暴前看穿泡沫假象,通过做空次贷CDS而大幅获益,成为少数在金融灾难中大量获利的投资枭雄的故事。据悉,瑞恩·高斯林将扮演一个能把40亿美元单子做成37亿美元收入的德银代 理人格雷格-李普曼(Gregg Lippmann) ;克里斯蒂安·贝尔扮演独眼基金管理人迈克尔·巴里(Michael J. Burry) ;史蒂夫-卡瑞尔扮演华尔街世家出身的史蒂夫·艾斯曼(Steve Eisman);布拉德·皮特将扮演康沃尔资本的本·霍克特(Ben Hockett)。
◎获奖情况
第73届金球奖 (2016)
电影类 最佳音乐/喜剧片(提名)
电影类 音乐/喜剧片最佳男主角(提名) 克里斯蒂安·贝尔 / 史蒂夫·卡瑞尔
电影类 最佳编剧(提名) 亚当·麦凯
第22届美国演员工会奖 (2016)
电影奖 最佳男配角(提名) 克里斯蒂安·贝尔
电影奖 最佳群像(提名)
第87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2015)
最佳群戏
第21届美国评论家选择电影奖 (2016)
最佳影片(提名)
最佳群像表演(提名)
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查理斯·兰道夫-怀特 / 亚当·麦凯
最佳剪辑(提名)
最佳喜剧片(提名)
喜剧片最佳男主角(提名) 史蒂夫·卡瑞尔 / 克里斯蒂安·贝尔
第16届美国电影学会奖 (2015)
年度佳片
第41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 (2015)
最佳剪辑
第28届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 (2015)
最佳改编剧本 查理斯·兰道夫-怀特 / 亚当·麦凯
《大空头预告片》
《大空头》下载观后评论: #金融玩到最后就是赌博,如果评级机构不按照银行授意去做,那银行就会找他们的对手去做,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加强监管,发展缓慢,解除监管,玩脱崩盘,这个死循环就是金融业的宿命。金融危机来自次贷危机,为了不断赚取房贷债券的手续费,甚至贷款给那些没有偿还能力的人;之后又衍生出信用不好的贷款打包自己担保重新评级后卖出,也就是担保债权凭证CDO;于是房价和债券都持续上涨,给人一种前景大好的信号,于是有人根据他们下注,也就是合成债务抵押债券,针对这种下注,又有人再下注,层层套下去,也就是CDO的CDO。最终信用不好的贷款无力偿还的时候,基于此而建立的所有衍生品全部倒塌,也就是金融危机。大空头就是提前预测到了这个结果跟银行对赌,也就是信用违约互换CDS。名为保险,实为做空,因为持有房贷和债券的是别人。
金融玩到最后就是赌博,如果评级机构不按照银行授意去做,那银行就会找他们的对手去做,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加强监管,发展缓慢,解除监管,玩脱崩盘,这个死循环就是金融业的宿命。金融危机来自次贷危机,为了不断赚取房贷债券的手续费,甚至贷款给那些没有偿还能力的人;之后又衍生出信用不好的贷款打包自己担保重新评级后卖出,也就是担保债权凭证CDO;于是房价和债券都持续上涨,给人一种前景大好的信号,于是有人根据他们下注,也就是合成债务抵押债券,针对这种下注,又有人再下注,层层套下去,也就是CDO的CDO。最终信用不好的贷款无力偿还的时候,基于此而建立的所有衍生品全部倒塌,也就是金融危机。大空头就是提前预测到了这个结果跟银行对赌,也就是信用违约互换CDS。名为保险,实为做空,因为持有房贷和债券的是别人。
1, 我批评的不是欺骗的道德或恶毒,而是一万五千年来欺骗和短视近利永远是行不通的,迟早会东窗事发,锒铛入狱。股价一直下跌,我们什么时候才会吸取教训?我以为人类还有一点良知,但其实没有,我不会因此觉得自己高尚。It makes me feel… sad.我当然喜欢看着自大又愚蠢的华尔街大鳄吃瘪,我只知道到头来,收拾烂摊子的人都是老百姓。2, Everyone, deep in their hearts, is waiting for the end of the world to come.11.2 19.7 489顺势而为,保持敬畏。是通俗易懂的,对上学期马原课的金融危机有了人文层面的震撼。失业率上涨1%就意味着1万人因此丧生。
当然是反思批判和揭露的立场,宣导正能量,告诉你资本家丑恶(老生常谈)以及有人看穿端倪并从中获利(这也确实没什么好说的)然后还有人指出了底层民众买单(that is fact)。从事实推断未来就是一场赌博,专业知识是工具,另外要看人的心理素质与外部环境,总之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该是你的就看命了。至于巨鳄和骚客们,依然是Profit is all. is all.等待下一次吸血能力超过造血功能,静候下一批单纯善良淳朴天真的老实人们买单。Don't judge,Just calculate.如果你有能力你也可以搞一个The Big Short,或者等待末日。那也只是时间问题。
这本质上是一群投机者的故事,所以它的主旨只能是如何把发苦难财讲成一个黑色幽默的警世教训。后现代的拼贴、mv、杂糅各种元素,一方面是祛魅金融贴近受众争取启蒙,另一方面最大可能把观众注意力吸引到灾难的源头,它极力表现迈克几人的困难处境和上层贪婪愚蠢残忍无知,以此来缝合资产阶级无法自发团结起来表达诉求,难以在爆发之前联手抵御危机。虽有说教和明理的态度,但终究还是一个用金融危机为噱头的金融题材的商业片,难能可贵的是努力地普及了金融知识和最后的字幕里再次提醒BTO代替了CDO,以求悲剧不要重演,算是良心之举。
骂得太起劲不小心闪了腰;金融就喜欢复杂名词搞得好像只有他们能做这些事情…电影充斥大量fucking, crazy等,剪辑飘但不乱,反而很有意思。迈克尔柏利在市场崩溃前房间敲鼓情节突然让我想到一个词爆裂鼓手。08年金融危机前的华尔街真的是狂热嚣张又迷幻,主角们顶着巨大压力对赌房地产行业,虽然最后赢了赚得盆满钵满,但就像本说的:我讨厌银行业因为它把人变成了数字,一旦经济崩盘买单的会是民众,是数以万计人丢掉工作和住房。做金融的人多少都会丧失一些人性吧,毕竟资本的力量巨大,动辄几个亿,足以让人迷失。
1.让我们陷入困境的不是无知,而是看似正确的谬误论断 ——马克吐温2.真相就像诗,但大多数人都痛恨诗08年经济危机传记电影“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以前只是单纯的将它作为“应试”。现在想来这才是事实。资本的积累靠的是什么?用所谓的“聪明”去剥夺“无知”,像蝗虫一般腐蚀整片农田。我一直认定一个事实——信息差,这是获益的根本。我会痛恨那些掌握着信息差,视普通人为草芥的“高上”,但可惜这世界本就没有公平可言。贪婪是人类良知堙灭的根源
我之前看简介,以为电影全片会充斥着快节奏的资本运作牟取暴利的狂喜和疯狂。至少前半部分是这样,后半部分导演有更人性化的思考。银行里的数字不只是数字,是活生生几亿人明的生计。银行和信用机构耍鬼把戏,狼狈为奸,政治家为此背书,对危机视而不见,最后就是天真可爱的老百姓来买单。“他们不愚蠢,只是冷漠”。我想起《默读》里的“一双肉眼生于额下,平视或是仰视的时候,常常觉得自己看见的是人。俯视的时候,则常常觉得自己看见的是动物,是牲口。”资本里没有干净的、有良知的钱。这是投资劝退科普电影,小人物玩不起。
8.0 [社交网络]里扎克伯格赢了,可在他心里没人为他欢呼,这个电影里的“赢家”也一样,如果是一个热血体育类型片,赢家一定是被欢呼的人群包围,流着泪来迎接自我的救赎和观众等了两个小时的迟早会来的胜利。第一遍看的时候也一样,谁都知道胜利是迟早会来的,作为观众一直期待一个大逆转取胜,直到你被提醒你的对手根本不是电影刻画的华尔街的骗子们和愚蠢至极的一整个金融体系,而是怀孕的孕妇和即将无家可归的孩子。那你怎么能期待有人为你的胜利欢呼呢?即使你赢了所有人,即使你什么都没有做错。
三星半,看到有人说这部片子把一些比较深奥的金融学概念用更易接受的方式解释出来。但真正看完之后,觉得还是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学理论作为基础,大部分解释其实是用字幕或旁白的方式来展示的。但是或许是因为里面的音乐那种在金融市场上的残酷,孤独以及金融背后下有雪有肉的人作为基础的厮杀却还是让人心惊胆战。很喜欢里面一个金融老手在带着两个菜鸟进行空投之后,两个菜鸟欢声鼓舞,但是金融老手却回头和他们说,你们在赌美国经济的崩溃,而这背后则是无数人的养老金消失以及居无定所。
因为近期投资股市的缘故,观看了这部投资类电影中比较出名的大空头。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要讲的故事其实很简单,就是华尔街的几个大佬提前预见了美国次贷危机,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中逆势做空,期间也承受了很大压力,最终在08年次贷危机爆发时大赚特赚,当然,也险些被经济危机埋藏。说实话,这种投资类电影看着比较吃力,也相对较为枯燥,如果不是有过投资经验,可能都很难看懂,尽管电影已经尽量做到很形象地进行科普了。希望以后能够有将投资与娱乐结合得更好的电影出现吧!
1 不喜欢剪辑 也不喜欢配乐和那些不悦耳的歌曲 steve的声音我也不喜欢 - - 2 很惊喜看到一些电视明星例如我家的amy pond 还有finn 3 之前大学学了很多这方面的东西 我成绩也很好 但是我是真的觉得走这条路很累 要时刻关注市场 风险压力都很大 而我是不喜欢风险和压力的人 所以果断不走金融…而且这些银行家之类的的确是会有点没道德 唯利是图 我不想成为那样的人 我情愿稳定地赚让我安心的钱 也是白菜萝卜各有所爱吧
台词,演员,配乐都堪称完美。本来我以为这部电影用一句话总结就是“offer someone the fire insurance in front of a burning house”,但是没想到"it took 2 years for the house to be completely burnt down"。。。Burry的基金净值只够他付3年多点的premium,结果他挨了两年,这钱赚得一点都不轻松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