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斯康提后期喜欢以贵族家庭内部的矛盾纠葛为主要题材,毕竟他自己也出生贵族家庭。本片属于这类题材,但却是他最不为人熟知的一部。他的老搭档兰开斯特扮演一个住在罗马豪华公寓里的收藏绘画的美国退休老教授,电影通过他的角度审视了一个贵族家庭内部的种种状况。该家庭搬进了艺术家的楼上,家族里充满了堕落、仇恨、妒忌等不为人知的内幕,老教授与他们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也使自己陷入疯狂和混乱之中。
《家族的肖像》下载观后评论: 7.1 n 1刷,道别之作。n刷,有些人就是留恋人生的理由。)按头制帽,鲜明脆辣。以小室琐事洞悉大道叙事灵巧,重感情不重来龙去脉,角色们仅现冰山一角,表演精致入微,留白念想无穷。赫穆就是爱欲和真理本身,《春光》的守护与禁锢颇有个中韵味。维斯康蒂老早想透了…保护欲和情欲的模糊界限;对孤独的向往和畏惧;悲悯大爱和践踏占有共存…对艺术品的认知展现不同人物立场:知识阶层看学术价值, 同时期叶子不是这么画的;收藏者需空洞的自我完成;贵族们看到日常功能价值;“只是因为离电话机近”一句带出优渥背景、外向个性即交际多,并催生亲近感,虽是艺术史小能手但并不吊书袋。对爱与欲望的掩饰(侯爵夫人)和坦承(赫穆);左右翼的痛苦平衡;心碎与遗忘…自从拿到赫穆的美,看维斯康蒂从极大享受变成了极致享受?
第15部维斯康蒂,纯室内情节剧。1.该作可与《豹》比对观看。旧贵族伴随时代的变迁逐步迎向衰亡,身为前“萨利纳亲王”的老教授优雅、从容而克制,却隐居深宅不谙世事,资产阶级的移民一家则混乱、粗鲁、庸俗。维斯康蒂通过老教授的视角审视时代的变革,以房屋作隐喻,资产阶级闯入旧贵族的原有平静,“豺狼取缔了豹”,房屋被分享、被摧残,甚至亦将被占有(新旧两派装潢同意)。康拉德自身的矛盾性使他成为资产阶级的背叛者,却又不足够为旧贵族所接纳,所以只能遭受毁灭(台词“毁灭是进步的代价”)。2.同性暗线;乱伦情结。3.知识分子在政治和道德之间寻找平衡,即便明知这是不可能的。|悲痛注定和其他东西一样被遗忘。(8.3/10)
维斯康蒂基本是位水准均衡的导演,任何普通作品都不会太令人失望。此片设置如果被工业模式和平庸导演拍,会成为个轻巧的庸俗情节剧,而此处是导演多年观察思考感受之呈现:惯于迷恋“高雅艺术”(古典音乐、绘画)的旧式贵族与战后新式暴发户粗鄙“空虚愚蠢无用”在相处中对照,法西斯右翼掌控经济政治命脉下,曾经的68革命青年成为贵妇人豢养的情人,在赌博吸毒狂欢中滥掷生命。暮气沉沉的导演/教授目击1970年代中革命浪潮褪去的无望,“(科技)进步的代价是毁灭”。对白写得非常好。场景与镜头足够歌剧式宏大。
教授向往平静,无人打扰的生活,但是孤独而缺少活力。conrad的到来打破了这一切,他厌恶资本主义,却贪图享乐,渴望融入上层社会。如果教授有自己的孩子,也许会像他和conrad一样,因为社会思潮的影响,有着矛盾与隔阂。陌生人最终变成了家人,而家人有时又何尝不是陌生人呢。我有时也会憧憬教授的独处生活,享受平静,但也渴望在获得社交带来的单纯的快乐和活力的同时,从那些繁杂琐碎的人情世故中脱离。然而这就像教授所言:要想在政治与道德中达到平衡,这是不可能的。
我希望Konrad不要原谅任何人。"Ilmiopessimismoèsoltantoquellodellaintelligenza,maiquellodellavolontà.Quantopiùl''intelligenzasiservedelpessimismoperscavarefinoinfondoleveritàdellavita,tantopiùlavolontàsiarmadiottimistica,rivoluzionaria"
老教授心真宽有雅兴欣赏青春(和小伯格)与现代狂躁(电话铃声不同BGM交织成催人发疯的背景声)、还感谢这一家自来熟的噩梦房客把自己从死寂的平静中唤醒,换我只想庆幸失婚不育保平安。末段资产阶级与失意红色学生相互揭短只是显得两头都不是好东西。女儿这三人组不就是戏梦巴黎嘛我觉得戏梦巴黎很讨厌这叁也同样讨厌,尤其是女儿性格恐怖至极不算英语配音还做作难当,导致小字辈集团出场我就得切成意大利语音轨。ps回忆中的母亲和前妻分别是桑达和CC不署名客串。
新旧贵族的矛盾在这里只是背景,主要还是威斯康蒂两代男主角的对戏,就像是《豹》和《魂断威尼斯》的延续。教授和康拉德既是父子,又是情人的关系值得玩味,角色是Burt Lancaster和Helmut Berger各自最擅长的,老教授雄鹰般器宇轩昂,Helmut甚至比在《路德维希》的时候病娇得更厉害了,没有想到放一起能有这么强烈的化学反应。CC出镜的两个镜头美死了!她不说话的时候真的是大美人。
忧伤的k364行板飘荡在这个破碎的时代悲剧中 右派掌权,贵族没落,知识与美被漠视践踏,革命的青年沦为卑琐的玩物,或在卑琐中湮没,或在暴烈中毁灭。这失去的一切都是老贵族所过秉持过的原则,热望过的理想,是他眷恋的青春韶华,可他也无法阻拦绝望的青年走向毁灭,亦如维斯康蒂本人。今天看微博一句话说“导演的镜头就是眼睛,对演员的爱是藏不住的”,维斯康蒂的镜头藏不住对HB怜爱的凝视
"进步的代价是毁灭。"68学运革命青年沦为富婆小白脸,在资产阶级纸醉金迷中虚掷年华,却仍保留着摇摇欲坠的自尊,戳穿"空洞愚蠢"的现代暴发户徒有其表的外壳,老教授作为老年保守犬儒主义的代表,审视其中的肮脏与虚无,作为局外人参与其中,最终在古典主义豪宅下独守空房,独尝人生的终极孤独。ps 开头感觉像是个老套的鸠占鹊巢的故事,但是电影中所剖析的时代阶级思想深度实在敬佩。
维斯康蒂这个室内装修的品味太好了,特别是在这部电影里室内设计具有相当明显的象征意义。这个没有出身和资本的年轻人在各具表意的上流社会人物中游走挣扎最终认命的故事通过租房事件讲述出来还是挺有意思的,但同时为了这种形而上的内核剧情构造和台词都不太接地气,而且老教授能对这家人一忍再忍也是有点不太合理。最后就是看着演员的英语口型却听到意大利语配音实在太难受了
我终于把维斯康蒂拍的赫尔穆特贝格补完了...感觉此片非常私人且主观,像是维斯康蒂的自传,对人生方方面面的总结(果然孤独沉默的人脑子里都有一出狗血大剧)。然而不论对导演还是观众,用两个小时讲明人生总是非常困难。对比其他作品,讲明自己的人生总比讲其他任何故事要难。以及伯特兰卡斯特真的很棒,想再看一遍豹了。
豹和The Damned的双重延续,旧贵族与资产阶级的相互迷恋相互折磨。教授是走上下坡路的萨利纳亲王,完全意识到孤独并遁入其中,却依然具有使那些取代他的豺狼感到好奇、想要引诱的神秘魔力——Lietta和Angelica,两个少女的吻何其相似……而他本人也在他们狂暴生命的漩涡中体认到自身逃遁的无力。
豹和TheDamned的双重延续,旧贵族与资产阶级的相互迷恋相互折磨。教授是走上下坡路的萨利纳亲王,完全意识到孤独并遁入其中,却依然具有使那些取代他的豺狼感到好奇、想要引诱的神秘魔力——Lietta和Angelica,两个少女的吻何其相似……而他本人也在他们狂暴生命的漩涡中体认到自身逃遁的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