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鬼童院 吉尔莫·德尔·托罗
西班牙内战末期,法西斯分子占上风,偏僻处有一间专收容左派分子遗孤的孤儿院,新入院的男童卡洛斯被安排睡在山迪睡过的床。山迪已死,大家有时看到他的鬼魂,有时听到
西班牙内战末期,法西斯分子占上风,偏僻处有一间专收容左派分子遗孤的孤儿院,新入院的男童卡洛斯被安排睡在山迪睡过的床。山迪已死,大家有时看到他的鬼魂,有时听到他的叹息。夏千度小时也是孤儿,现在是孤儿院的杂工。打理孤儿院的是一位老医生和寡妇卡门,还有俏女佣康芝黛。夏千度既是康芝黛的男友,同时搭上卡门。卡洛斯遇上山迪鬼魂,从而揭发一段可怕秘密……
《鬼童院》下载观后评论: 这是一部关于革命的魔幻现实主义电影。独腿校长是坚定的革命者;隔着墙壁给她念情诗的老医生则是意志不坚的革命追随者。他对革命的态度就像贾泽西斯说的那样“你只是与她调情,而我则是跟她上床”,虽心怀向往却始终缺乏更进一步的勇气。“鬼童”山迪代表着战争中的无辜者,他和女校长一样,都被贾泽西斯这种践踏革命的投机分子无情地玩弄伤害致死。整部电影可以说形象地比喻了西班牙内战,只不过最后的情节偏向理想主义,体现了德尔托罗的个人意愿:代表着新生革命者的孤儿们最终手刃奸党投机者。可惜的是,战争到底结束没有?获胜的究竟是哪一方?它带来的恐惧又还要持续多久?这些问题就像是院中的巨大炸弹一样,仍旧是悬在那个时代西班牙人头上的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
内战后期背景的鬼屋故事,也可以看做关于弗朗哥和后弗朗哥时代西班牙的寓言。团结一心战胜强大暴力的孩子们大概代表了弗朗哥时代结束后的新兴力量和希望。只是其中含混而暧昧的历史表述让我困惑,共和派都是阳痿的男人和残疾的女人,而那个暴力残忍的男工人角色是指代法西斯吗?如果是又为什么塑造成一个健壮英俊,性欲旺盛的青年?是正面印证法西斯伪人种学(高大健美的高等白人)?还是做一种反讽?这种含混的历史表述同样延续到了《潘神的迷宫》。最终孩子们背对有着惨痛记忆,却又实际上是由共和派维持黑和经营的孤儿院和医生的鬼魂,向画面纵深的阳光中走去的时候,是不是也表明了导演埋葬历史,告别创伤记忆,拒绝历史钩沉的态度?可能是误读,还需要再多看几遍。
励志又温情并且一点儿都不奇幻的恐怖片,也不恐怖,因为讲人性的部分更打动我qaq尤其是教授给夫人的那首诗,好长好长啊我只记得几句:“在狂躁的时间里,你依然像灰尘一样飞舞,愤怒的生命向大海奔涌....当我筋疲力尽时,你在我身边。”夫人的泪水不停地滑落,直到——呜呜呜我想到老爷爷听到夫人跟小伙在隔壁那个的声音,貌似叹息的表情,还有被当面羞辱后仍然为她出气的担当姿态,真的太佩服了。以及,孩子们和Sandi逐渐建立羁绊一起反抗的友谊(某位哥还特别自豪摆酷的给大家看他画的裸女2333.....然后众人一片称赞,我佩服X2??)总之是跟想象中的爽片不太一样,但会被表达的内容触动的好电影。
不喜欢这个故事,太平庸,作为恐怖片,它不合格,战争隐喻?它也不够深刻,文艺片?虎头蛇尾,难道算剧情片?这个剧情还不如《潘神的迷宫》,相比于《潘》,倒是有点简化的雏形,平平无奇,最让我好奇的是反派的恶是从何而来?如此强烈的金钱欲望和对人命的蔑视,是教育出了问题吗?还是战乱的环境造就了畸形人格?可是这对夫妇看起来很善良,除了反派跟女校长之间的那点苟且,值得这么疯狂吗?还有鬼的存在,如果这样说,这所孤儿院,死掉的人都会成为孤魂野鬼?死不了,跑不了,细思极恐,对了,有谁知道这个炸弹的含义是什么?一直到最后也没炸?仅仅是为了中间给两孩子当一次蔽体?
特别喜欢这部哀伤但又蕴含温暖和力量的“鬼片”。监制是阿莫多瓦。What is a ghost? A tragedy condemned to repeat itself time and again. A moment of pain, perhaps. Something dead which still seems to be alive. An emotion suspended in time. Like a blurred photograph. Like an insect trapped in amber.
托罗离不了地下水,每个片子里都有下水道和昆虫,包括环太平洋。下水道和地下的水潭潜意识里是生命源头,昆虫在人的潜意识里就是生命和无生命跨界的存在,昆虫像自动机器,无意识无灵魂却有生命(虽然这是偏见)所以像无生命的世界一样可以复制再生,比如古埃及的圣甲虫崇拜(环太平洋,潘神迷宫,猩红山峰,都有下水道和虫子)昆虫和下水道连接活人的世界和灵魂的彼岸。他还要不断以奇异的方式破坏身体,痴迷于肉体的陌生感,肉体可朽烂(猩红山峰的城堡就是朽烂的肉体)可复制,但是灵魂在哪里呢,我们到底是什么鬼,我们怎么办呢?
豆瓣分又打低了!这是鬼片,但应该不能算恐怖片。陀螺导演的电影我也算多少看过一点,这部真的可以算是他的电影里除了《潘神的迷宫》外我目前最喜欢的了!不过后者有些无论是剧情还是演员的表演都太压抑了(当然这部也有点),里面的人物对我来说也不够鲜活,引人同情,让人深思却难给人感动。而《鬼童院》的情节、各个大小年龄的角色多多少少都会有打动到我的地方。这才是我心目中给电影一封情书的最佳写作方法(包歉《水形》,你不差,但你确实只值七点几分,而奥斯卡最佳影片你真的不配)!因此我要给它打8分,五星!
能看出很多托罗电影故事里的原型,本片故事简单,格局小,但故事中那几份真切的情感非常打动我,这也是他日后那么多光怪陆离世界下最本质的核心。残缺畸形人的爱、虐恋、孩童的纯真面对残酷的暴力和死亡、因不得和变态而扭曲的反派,以及一点点的善恶因果。本片虽然一般但他已抓住这些精髓,必须得情感细腻到极致的人才能补捉并呈现出那些揪心的影像。BTV一直以为是恐怖片但其实比《潘神》还更温情,虽然格局和情节不足以及一些硬伤,但回想一下还是挺喜欢这个孤岛里真与假设定的。
陀螺对于这种暗黑童话抱有一以贯之的热衷,并且能一条路走下去成为顶尖导演不可谓不令人拜服,这部早期的代表作有他典型的风格:战争背景,冷暖色调的对比运用,复杂危险的成人世界,单纯的孩子与鬼魂,残酷的战争环境滋生了人的黑暗与扭曲,但也有真挚的爱与友情得以留存;以现实为底色的童话,暗黑是表象,真正传达的还是所有童话故事里信奉的爱与希望;陀螺电影的色彩真心很棒,蓝绿黄的固定搭配,不变中又有无穷变化。
除去一开始就坏的男配和善良的女配还有孤儿院的打扫阿姨,其他人都是很难用好人或者坏人去定义的,孩子们从懵懂到最后踏上往后自己照顾自己的道路,而死去的鬼小孩和牧师目送他们的这一幕竟然觉得很心酸,那是个战争的年代,他们以后又要怎么活下去呢?海梅这个小演员长的蛮帅的,一开始我挺讨厌他的,后来才知道他失去了基友后他人也变了好在最后重新变成了一个稳重的男孩
优秀恐怖片,战争疑云下的人性悲歌。从追捕残杀进步人士引出悲凉恐怖基调,Jacinto的贪婪残忍害人害己最终自食恶果,Santi的复仇得以圆满。Jaime和Carlo是鬼片里最厉害的小孩吧。最佳讽刺,掉落未爆炸的炸弹反而成了从天而降的“上帝”,另外此剧里的女性角色真的一个赛一个出彩,高德大义的女院长、勇敢温柔的女修都代表人性的极致光辉。
“鬼是什么?是注定重演的悲剧?又或许是一时的苦痛?是已经死了的东西,但有时候好像还活着。是一种停驻在时间里的情感,就像一张模糊的照片,抑或是被困在琥珀中的昆虫。”—— Guillermo del Toro《鬼童院》,影片末尾的戏,医生说“我就是鬼”后,在阴影里目送幸存下来的孩子们远去,对这段记忆 — 影像蛮难以忘怀。
如果按照我一开始肤浅的想法,看小爱rou体到44:44-47:15; 不过更深层次,是在说那黑暗与孤独环境下的人性的互动(善恶), 代表仇恨的桑迪和帮助孩子们战胜邪恶的医生,一明一暗,是什么让孩子们勇敢团结在一起?很明显,是医生给予的爱的信念和活下去的勇气。不由得回想“鬼是什么?是注定会重演的悲剧?……”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