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死灵的陷阱 池田敏春
专门制作猎奇节目的女主持人名美(小野みゆき 饰),某天收到一本神秘的录像带。录像中展示一名女子被残害的过程,而片中的女子的脸竟和名美长得十分相像。
专门制作猎奇节目的女主持人名美(小野みゆき 饰),某天收到一本神秘的录像带。录像中展示一名女子被残害的过程,而片中的女子的脸竟和名美长得十分相像。
为探究竟,名美和制作组一行四人驱车前往录像的拍摄地——某个废弃的工厂。5人分头行动,但很快发现他们成了某个人的猎物。他们被逐一猎杀,死状恐怖。名美被一个叫大辅的男子救下,从他口中了解到事实真相,两人千方百计逃亡,大辅更被离奇杀死,名美经历了一辈子不曾见过的恐怖景象。
这起事件之后名美的节目停办,但梦魇并未就此结束……
本片剧本由石井隆撰写,因此女主角的名字又叫“名美”。
《死灵的陷阱》下载观后评论:
池田敏春不花任何時間要去解釋,只是在每一個場口找出可發揮的元素,異於成本不高,氣氛營造都以大片顏色來定調,燈光和煙霧是最常用來感染氣氛。但我覺得電影最根本元素在於追尋「光」,女主角被神秘影像吸引的光,到身陷險境時,主角的行動動機就是要走到有光的地方。到最後女主角要返回廢墟為死去同伴復仇,無論場景設計,演員走位,都有黑澤清作品的既視感。故事通篇自相矛盾,稍為理智一下也覺得到處錯漏,自然想起《鈦》 也是,但兩者根本分別是,Julia Ducournau 想借由女體(或一個中性的身體)來重說懷孕與出生、性別、極端暴力,後人類等事,要滿足次類型要求,又想重新審視與定義。 此作並非要昇華什麼時,只是到最後一刻玩弄觀眾期望。又或者剝削電影類型本就不應該以不合比例的資金創作,高雅化與過份強調政治正確會殺死此類型的有機性。
勉强及格。作为主舞台的废弃工厂,墙上写着1956——水俣病事件的年代,连体双生兄弟在这里花式狙杀抚慰都市人寂寞灵魂的电视台节目组,用意正像是对后工业时代的麻木众生进行痛苦唤醒——就像片里那个被兄弟俩胁迫杀人的被害者,声称“杀了你们我就可以走”,是很明显的痛苦传递了。但实际电影在营造主题上过于故弄玄虚,而且本身就是把更多精力放在视觉烘托上,导致主题构建流于表面,这也是不少日系cult片的通病:沉溺于纯技术领域。说到视觉表现,本片堪称顶级,割人眼的效果呈现让布努埃尔也只能感叹技术进步,摄影师田村正毅把之前《龙马暗杀》的黑白酷烈写意画面等等验证过的手法一股脑打包放在这里,黑与白、红与蓝之类色彩对撞形成了煽动性的超现实之美,美术设计和布光等等环节都令人鼓掌。石井隆酷爱的水之意向在这里具有原罪意味。三美女露点
虽然没有明言,但是这个“地图上不存在”的工厂中时不时闪现的英文标语仍在暗示,它是官方讳莫如深的,驻日美军的秘密基地。寄生于他人的血肉畸胎是战后虚无、享乐的产物,是在西方消费主义冲击下,失去传统“母亲”的日本的结晶,所连结的是黑泽明《静夜之决斗》里的畸形儿。而电视机(电视节目)是影片所重点批判的消费社会象征(即“死灵的陷阱”)。开头的虐杀录像指向的正是如“豚鼠系列”等一系列猎奇的剥削影像,这种影像折射出对生命本身的冷漠:“如果这个录像带是真的,那会是个很棒的新闻”。凶手绑住一个受害者,并通过荧屏将她的惨状投放给名美(电视主播),这里电视实际上阻断了交流,名美“你在哪”的询问是徒劳的,并最终将她引向另一个陷阱。
畸型人人格分裂杀戮灵异血浆风格,很喜欢这里的摄影,光学,剪辑,背景,幽蓝色和淡绿色的效果搭配复古的建筑所产生的一种使人心理孤独的诡异气氛,一群青年被很多虐心残忍的方式杀死(地板上的木刺穿心,被强暴后割脖,砍头,机关下被砍脸),血腥逼真非常虐心,后面还出现了被火烧死的男人尸骨复活,那群青年上半部分就都以不同方式死了,还有一小段做爱和一段车内强暴的剧情(不过都死了,太悲惨了)女主一个人挺到了结尾不过最后还是死了,还爆出一个婴儿,总体很好看,还是喜欢那种色彩搭配的摄影效果。。。
挺适合在深夜放送的一部恐怖片,切肤插眼的真实血腥和暴力性行为残忍兽性让观众头皮发麻、感到生理不适,前两位美女助理纷纷在刚刚进行交媾之后一个被钢钎戳死,一个被铁丝勒死,足以彰显导演的残忍和恶趣味;然而电影在拍到此处之后的进展变得无趣和神神道道,本来延续着“寄来离奇录像带引诱电影节目制作组前来调查再分批虐杀”这一主题拍下去还会有继续表现的余地,然而引入这些灵异邪恶的怪力乱神反到是给了观众一个莫名其妙的糟糕结局。几场盘肠大战的船戏拍的一言难尽,男演员的口水黏的都能反光了。
一群美女来到废墟工厂里遭遇神秘男子的陷阱和屠杀。原本以为是灵异题材,结果竟然是一部古早的Slasher 魔幻Cult的大杂烩。片子的娱乐性和不小的尺度还是可圈可点的,前半段属于是相对少见的美式虐杀片风格,开头一段很逼真的虐待描写差点给我劝退,随后是各种美女的花样死法和裸戏看的很过瘾,后半段突然变成五毛特效的重口味魔幻,破体而出的死婴和烧成焦炭的怪人,前后极度割裂的风格让人摸不着头脑。
不难猜但是还是玩儿的让人愉悦,从「凶手就是他」到「双重人格」再到「真的是两个人」,这层叙事诡计虽然没那么高明但是是一直有迹可循。除此之外整部电影那种B级片的粗粝也恰到好处,更别提好到爆的配乐。当然集体降智跟作死的主角团确实无语,可是在那个年代居然能写出全是女生的制作团队倒是蛮超前的,不过也止步于此了,最可惜的一些心理惊悚挖掘的太浅了。(ps照相机这个道具用的也很好玩儿)
前四分之三我以为自己看美国b级片,后面又拐回日式cult,总体观影感受像极了玩一套PS上的恐怖游戏,配乐更是顶中顶,我20年前看过一点至今对配乐仍印象深刻,当年看的竟然还是国语配音的,而且原来我八九岁时候就看过小林瞳了总体来说令人耳目一新,绝非粗制滥造作品,这个导演池田敏春有点东西,本来想打五星后面女主回来送头 拿着枪打死不开这个设置有点bug,扣一星
电影一开头就割破眼球这么高能。之后在军事基地里机关被触动弹出的弓弩大砍刀双重陷阱残忍度爆棚。吊钩滑轮牵动扳机的死法也颇有新意。封闭空间虐杀时的压抑感窒息感相当足。恶灵从宿主躯体中破膛而出,很像柯南伯格式的肉体畸变。整体感觉有旧式意大利惊悚片那味,同时也融合了日式特色。缺点就是人物动机缺乏,故事逻辑性不强,有时候配乐偏欢乐。
意外之喜。少见的有Giallo影子的日式恐怖片,摄影、布景让人看得很舒适,但情节布置上有点凌乱。杀人手法比较猎奇,杠杆那一段很是精彩。名美的大波浪头和红西装是亮点。最后十几分钟本片从惊悚变成了cult恐怖片,人格分裂男竟是怪形宿主,而且它还可以黏附到其他人身上。Btw,片中出现的那段loop真是太好听了!
又是一个女主角作死且很不警觉的故事,最重要的是还害死了那么多人,偏题一下八十年这个节目组就主打全女班制作真是有思想,不过这点没在电影里利用上。电影不在日式氛围恐惧,有空间、还有血浆,残杀,就是很直接的欧美路数的物理恐惧,因为没在心理层面做文章,只能这样理解数次面对危险时刻时还想要掉进真正的深渊。
猜到了开头,却猜不到结局。虽说是虐杀、连环杀手、人格分裂、身体恐怖一锅乱炖,但在唯美的布景布光、得劲的电子音乐以及带感的黑白影像的加持下,意外地产生了不俗的化学反应,尤其是结尾的神展开给全片增色不少。尽管人物的行为逻辑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情节展开也过分拖沓,但还是不失为一部cult佳作。
影片糅合了不少先锋电影以及恐怖片的经典场面,例如《一条安达鲁的狗》的割眼镜头与《异形》的破膛而出以及柯南伯格惯用的身体异形题材等,另外再加上化妆、配乐与空间氛围的烘托,影片整体尚可,稍觉可惜的可能就是故事情节,如果再在故事情节中赋予某种寓意增加剧本深度可能会更好。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