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念书的孩子 原雅轩
爸妈去城里打工,家里由爷爷照顾九岁的开开上学和生活。
爸妈去城里打工,家里由爷爷照顾九岁的开开上学和生活。
开开捡了一只流浪狗,取名叫小胆儿。小胆儿胆子特别小,平时不敢叫唤,爷爷以为它是哑巴狗。小胆儿很聪明,开开让干啥小胆儿就干啥,开开走一步它就跟一步,生怕再走丢了。小胆儿成了开开最好的朋友。
爷爷有肺心病,拖垮了家里的经济,为了吃药,连有线电视费也不交了。开开放学没事干,爷爷怕开开空虚,就哄着开开念课文。今天的课念念,昨天的课巩固巩固,明天的课预习预习。爷爷并不在意开开念得对与错,只要能让开开有事干就行。开开每次念书的时候,小胆儿就很捧场,坐在爷爷的鞋子上认真地听。
老师开始表扬开开了,说开开的书念得好,作文也写得好,将来一定能考上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开开念书更起劲儿了,念完了课内念课外,念完了岳飞念三国。
有一天,小胆儿突然叫起来,还咬着开开的裤脚往爷爷屋里拽。开开连忙跑过去,却发现爷爷躺在床上没有了呼吸。开开的父母回来安葬了爷爷,要带开开进城。开开不想走,说班里的吴美芳进城半年都没有找到学校,前几天又回来了。开开要念书,不想进城。
开开的爸爸在城里打工,住的是工棚。妈妈在城里当保姆,住的是雇主家。开开要是进城还真没地方住。城里上学的条件太不成熟,但在农村还可以。开开跟爷爷学会了做饭,蒸馒头擀面条都会,吃饭穿衣不是问题。最让开开爸妈担心的是,万一晚上开开有个病啥的,连个知道的人都没有。于是开开爸去找开开的老师。王老师说,白天开开自己吃饭,晚上可以睡在老师家,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把一个九岁的孩子留在家,别人不说啥,开开妈自己也舍不得。开开妈说,咱还是把孩子带走吧,要不我留下来。开开爸说,不是咱不带他,是他自己不愿走。再说学习是一辈子的大事,这要是给孩子耽误了,咱得后悔一辈子。
开开爸妈开始给开开准备所有的生活用品并逐一交待好,在一天早晨悄悄回城了。开开醒来发现爸妈不见了,追到村口大哭了一场,开始了自己的独立生活。
没有了爷爷,开开做饭心不在焉,总是把饭烧糊,上课也总是迟到。后来开开干脆不做饭了,和小胆儿一起啃馒头就咸菜喝凉水。
王老师家有条大黑狗叫大黑,开开带着小胆儿去王老师家睡觉的时候,大黑就一个劲儿地叫唤,把小胆儿吓得钻到床底下不敢出来。开开心疼小胆儿,就跟老师说换个地方睡不着觉,还想回家睡。得到王老师的允许,开开就带着小胆儿回家了。
晚上做噩梦,开开吓醒了,给爸爸打电话。爸爸问开开,你不是在老师家睡吗?咋又回来了。现在都凌晨三点了你咋还没睡,是不是害怕了。爸爸一问,开开哭了。
爸爸没有了选择余地,于是花了一些钱找了一些人,创造了开开进城所需要的条件。
开开要进城了。进城的头天晚上,开开把书包腾空,把小胆儿装进去试了试,正好能装下。开开对小胆儿说,我就要带你进城了你开心吗?第二天早上,父子俩带着小胆儿到了村口汽车站。要上车的时候,爸爸却突然说小胆儿不带了,到城里爸爸再给买个更好的。开开不同意。爸爸说火车上不卖狗票,带着狗人家不让上火车。开开仍然不同意,爸爸生气了,说开开不听话,把开开的手掰开把狗绳扔掉,硬是抱着开开上了车。车开了,开开一边反抗着爸爸,一边哭喊着让小胆儿快跑,说我在前面等着你。小胆儿拼命地跑起来追赶着汽车,但越追离汽车越远。
《念书的孩子》下载观后评论:
很久没有遇到这种看哭一个人的电影了 电影是在村里搭着棚子看的很有感觉 看前面预感开开会失去爷爷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可到后来真的爷爷去世的时候还是哭的一塌糊涂 离开的是和他相依为命的人 后期的坚强 也有害怕 终于可以解决上学问题进城了 却又失去了小胆儿看小胆儿追车真的难受的很 这样的留守儿童现状绝对不会少 也绝对有比这情况更悲观的 最近年年出现留守儿童安全问题 感觉真的得好好处理 希望祖国所有的花朵都能平安健康长大
![念书的孩子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904100213883813.jpg)
《念书的孩子》有直面现实生活、关注弱势群体、表达人性关怀的主题。影片以真挚的感情、丰富的细节、自然朴实的叙事手法,牢牢抓住了观众。该片采用了自然朴实、近乎白描的叙事手法,不以复杂的线索和激烈的冲突来吸引人,而是以丰富的细节和真挚的感情来打动人。开开的善良和同情心,与爸爸的粗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细节在塑造人物形象、传达真情实感、升华故事主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引用)
![念书的孩子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904100213655723.jpg)
我看了兩遍,很感人!小主人公和爷爷演得很棒,雖然他們過得很淸贫,但他們過得很快乐又得滿足,爷爷走了留下了一只聪明可愛的小狗来陪伴开开,可現實就是這麼殘酷,最后连小狗也不得不和开开分开了,我看了好难过,人生就是這樣,在一次次絕別和磨难中成长。当今社會象开开這樣的留守兒童还有很多,真的国家应该多多关心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社会各界也该多多帮助他们,特别感人的电影,很真实!
![念书的孩子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904100213891584.jpg)
開開好勇敢堅強,但其實也很脆弱,很需要親人關顧,畢竟九歲的孩子,在這個年齡已承受太多。人生就是不停地離別,但我還是希望所有孩子都能有一個完整愉快的童年,悲傷的事留給以後再說。電影色調我很喜歡,小朋友也精靈可愛,只是孩子演戲過於依賴表情,煽情有些刻意,某些段落有拼接痕跡,但這些不影響觀感。每個孤獨的孩童身邊總不缺少一隻忠犬啊,狗狗演技不錯。
![念书的孩子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904100213650501.jpg)
我最大的催泪点就在这里,开开到家门口,看到黑漆漆的屋子,不敢进去(来自孩子原始的恐惧,大人也会),用钥匙开完门推开门赶紧把灯打开,打开的一瞬间他跑了出来,他害怕灯开了看到什么(这种感觉我有过)那种恐惧太强烈了,久久的站在门口不敢进去。直到邻居小燕儿来和他说:如果害怕可以去她家睡。坚强并且有点自尊的开开没有同意。
![念书的孩子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904100213645380.jpg)
想到那年我妈突然回老家,老看到我像个小男孩一样满身泥巴在外面玩儿。一把抓住我回家洗澡,皮都给我洗掉了,还给我剪掉打了死结的头发,换下了破烂的工字背心和短裤,我妈从头哭到尾,而我面无表情看着我妈。其实电影题材很虐心的,真的不需要那么多的背景音乐和开开强行的眼泪。
![念书的孩子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904100213620452.jpg)
留守儿童的孤独与缺爱,留守老人的寂寞和困苦,进城民工的窘迫与辛苦,多重情感刺激着神经,赚取了太多的眼泪。一边是生活,一边是情感,现代化的巨轮载着着分离、思念、欢笑、泪水不曾止步。这背后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甚至是法律问题,愿天下所有人团圆幸福,生活富足。
《念书的孩子》分为两部,第一部爱他的爷爷去世了,第二部他的好朋友——小狗(小胆儿)也离开了,他们教会了他坚强,勇敢和爱…… 想起龙应台 《目送》中的一句话,“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大抵就是如此吧!
大学时间很关心留守儿童的话题,做过一些调研,觉得挺无奈的,父母为了挣钱出去外地打工,家里只有爷爷奶奶辈的人照顾他们,有的自觉性强的孩子学好了,出人头地,也有些学坏了,那个时候就想,如果城市里能给更多农民工的孩子提供更多上学机会就好了
一星给狗狗,一星给男孩,还有一星给有点熟悉的90后童年生活。缺陷,也还是很明显,色调应该更偏灰白一点,主人公最好说方言,对话内容有点尴尬。最后:看到好多人夸摄影,画面确实精致,但我个人觉得这种题材,还是原生态一点比较好~
开开太可爱了,看到已经很懂事的孩子去面对重重失去,怎不让人难受至极。影片虽然在配角人设上简单了点,但这不就是孩子眼中的老师、邻居吗,他们不需要去做复杂解读。为爷孙戏和小胆儿加一星,自然到好像存在于自己的回忆里。
开开,你做的很好,你是个很听话的孩子,聪明勤劳又有孝心。像现在一样,不用太在意其他人的目光,好好学习吧,你会考上大学的,以后也会有个好工作。一切都会慢慢的变好的,等你长大了就好了,长大了就没有烦恼了。
……在我小时候,大体环境下,农村是不会说我想你了,或者跟这个孩子一样长篇大论说怎么怎么想爸爸妈妈说的哭泣,给我感觉这个电影是拍给城里人看的,有点尬啊,比起遥望的南方的童年少了很多真实感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