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夜宴 冯小刚
第2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 周迅 《夜宴》 五代十国。这是一个人欲横流、相当混乱的时期,国与国之间连年战争,皇帝与大臣凶 险争斗,甚至各个
第2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 周迅 《夜宴》
五代十国。这是一个人欲横流、相当混乱的时期,国与国之间连年战争,皇帝与大臣凶 险争斗,甚至各个皇室内部父子、兄弟间彼此杀戳……
先帝离奇爆崩,其弟(葛优饰演)篡位,并将年轻貌美的皇后(章子怡饰演),年轻太子(吴彦祖饰演)的继母据为己有。无助的太子陷入愤怒之中并决意复仇。
心怀不轨的大臣(马精武饰演)觊觎皇位和皇后的美貌,一直寻找机会篡位夺权。大臣之女(周迅饰演〉眷恋太子,为他付出所有而义无反顾。大臣之子(黄晓明饰演)为了维护妹妹与家族,也陷入了争斗的旋涡。
《夜宴》下载观后评论:
还记得小时候在商场看到夜宴的片段,戴着面具跳舞的人,从水底跃起的刺客,流鲜血的战甲,还有从裸露的后背一直滑倒尾椎骨的玉,我都印象深刻,觉得诡异而又美。今天重新再看一遍,其实是一部好电影,画面和演技不必说。就说最后婉后被杀死的片段,艺术性的说法可以是编剧说的开放性结局,人人都被权谋杀死。但是艺术也要回归现实,合格的电影最后整个故事权谋应该是完整的,我比较赞同是厉帝杀死了婉后。这也解释了很多细节,比如宫女的特写,厉帝为什么心甘情愿喝下毒酒,婉后不可思议的表情,以及最后屏风下有序退下的宫人身影,说明这都是厉帝早已经谋划好的。真的是一部好电影,虽然我很不喜欢冯小刚,但也不得不承认他拍出了一部这样好看又美的电影。最后提一句,感觉这部电影还是我的性启蒙,那个关于后背的刺激点可能就是始于看到这部电影。
又看一遍,我不知道他为什么如此着迷这部电影,也许我大概知道的,回去要问问他。和纸片一样倒下去的伶人是好看的,周迅是好看的,但是和大明宫词相去甚远,多了点沧桑,章子怡是好看的,没什么好说的,就是从头到脚由内而外的好看,葛优念“佳人难再得”时候是好看的,那出戏也是好看的。不过再好看也补救不了糟糕的台词,看了下英文,很难想象外国的观众看是什么样的表情,有些冯想表现的东西,光靠字面翻译怎么表达得出来,欲望?江山不待。
不知为电影开篇已经强调本片故事发生的背景的是五代十国,可是不由自主地跟反映盛唐气象先风云诡谲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作对比,大概是富丽堂皇的宫殿和精致华丽的服饰让我联系到两部影片,葛优真的不像是个皇帝,更适合当个内侍监。章子怡艳杀四方的魅力让周迅这个如小鹿般可爱的角色以清纯懵懂的形象使人印象深刻。二刷这部电影就是想知道最后刺杀章子怡的人是不是无鸾,就使用的刺杀武器和章子怡的惊讶神色来说,是无鸾无疑了。
重新看感觉没有以前被舆论影响感觉到的那么差。确实很有艺术感:无非就是音乐和舞蹈,其实那个面具舞蹈应该很有逼格。厉帝的台词也都合理。只是可能当年扎堆拍这种”古装大片“让观众有些接受无能。从服化道上面来看能超越这部《夜宴》、还有《满城尽带黄金甲》以及《无极》的还是没有的。想看这种级别的精美古装大片也只有这寥寥几部而已。确实是视觉上的享受。至于剧情可能被推到次要的位置上了。
要不是近几年国产古装电影一蹶不振我也不会看本片,抱着5分的心态去看的时候其实觉得也没那么差。不过莎翁的剧本打底能拍得这么混乱也是不容易,节奏时快时慢,不知所云,台词时而戏剧,时而电影,有时又像电视剧,人物形象单薄,彼此之间的关系莫名其妙,最重要的就是,主题太多,多到跟没有一样。看看画面,脑补剧本吧。主要演员是好演员,其他的几个胜在戏份不多,不然也是灾难。
我整理了一下哈!厉帝想篡位所以杀了皇帝,碗儿想毒杀厉帝却误杀了青女,想报父仇的无卵谁也没杀,在跳了段舞后被阴隼杀了,厉帝被感动的自杀了,碗儿接着又杀了阴隼成了女皇帝,然后把阴隼他爹流放三千里,但是最后有谁能告诉我,那个又把碗儿整死了嘛!中国拍的这一类电影,把莫名其妙诠释的淋漓尽至,当然,它还有个更贴切的名字叫,狗屎
因为b站一个剪辑 慕名来看夜宴 青梅竹马 小妈文学 嫂子文学 替身文学 兄妹都太好嗑了 真的很喜欢很喜欢这部电影 选角简直神了 剧情也很高能 有很多出彩的台词 比如开头“叔叔”“嫂嫂”“该叫皇后”就交代了人物关系 “你最好变心 学皇后”就提现了圆滑 还有“你敬的酒 我怎么能不喝”的殉情 真的很精彩!
05年06年产了许多高能古装电影这个电影里面的场面真的好看一点都不输给现代的一些电影而且动作也很讲究可是冯导是想加入越人歌来衬托中国元素吗可惜故事的内核还是不太够连我都觉得最后葛优说什么是我哥哥的尊严之类的那些话好搞笑我要去看看同时期其他导演的古装片了我个人之前超级喜欢古装唉电影接触的晚喽哈哈哈
中国版的《哈姆雷特》,没有原版好看。除了布景、配乐和色调搭配,几乎没什么值得赞赏的。浪费了周迅、吴彦祖、葛优前辈和章子怡的表演,真不是优秀的演员凑在一起就是一部好看的电影。希望,以后的导演拍电影能认识到这一点。剧情毫无意义,角色没有惊喜,稍微好一些的就是青女的痴心不改。本就无期待,哪知更遗憾。
一个跟风之作,套个华丽的壳子,再次来个硬要冲突。这些名导的商业大片有个很明显的问题,人物推动剧情,剧情推不动人物,观影感受就是平,演员也拉不回来的水平。商业大片在当时的高票房迷了太多人的眼,观众也迷恋那美轮美奂的场景,对高层矛盾的窥私欲,最后就是商业片在开始的十年名声难挽,影响至今。
我点亮了一根红烛,托在手中,赤脚朝向那帝座而去,只有老了才知失却了什么。我失却了爱情,再没有男人为我饮尽鸩酒,重重宫闱再无真心;我失却了快乐,再找不到少女轻吟越女歌,睥睨天下再无真意;我失却了权力,再无法用茜素红留驻青春,神凰布雨再无千古。及笄那年遇见无鸾,竟是我一生最美的时刻。
片子虽烂但和菊花残比起来倒是有些可取之处。如果放到今天上映口碑会好很多,毕竟经过小时代栀子花恶棍天使的洗礼,我们的底线已然低了很多。看到十一年前的观影人的评论,里面说到电影趋向于大场面请大腕儿,心中也是感怀。不知他们怎么看现在的电影市场,大腕儿都不请了,小鲜肉整容脸,票房照样棒棒
二刷,第一次是在电影院,初中,和我妈一起去看的,看到某些画面我妈还暗示我不要看了。。。印象深刻的是越人歌,开头带着面具的歌舞很惊艳,在封后大典上吴彦祖的那出戏也蛮震撼的,那时候黄晓明满满的大汉天子的感觉一点都不油腻,章子怡演技一如往常,总体觉得现在二刷依然不差。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