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夜半歌声 杨延晋
孙晓鸥(王伟平 饰)和绿蝶(张琪 饰)是安琪儿剧团的演员。剧团里盛传闹鬼的传言,两人发现,别人口中的“鬼”,其实是当地富豪李宪臣(李志舆 饰)的女儿李晓霞(李芸
孙晓鸥(王伟平 饰)和绿蝶(张琪 饰)是安琪儿剧团的演员。剧团里盛传闹鬼的传言,两人发现,别人口中的“鬼”,其实是当地富豪李宪臣(李志舆 饰)的女儿李晓霞(李芸 饰)。李晓霞如今疯疯癫癫,究其原因要追溯到她和曾经的名演员宋丹萍(翟乃社 饰)之间的一段爱情故事之中。
李晓霞和宋丹萍和感情遭到了李晓霞家人的强烈反对,只因为宋丹萍是一名戏子,身份低微。为了破坏这段姻缘,李宪臣暗中找人向宋丹萍泼了碱水,导致宋丹萍毁容。绝望之中,宋丹萍投河自尽,李晓霞也疯了。实际上,宋丹萍并没有死,而是隐姓埋名在暗地里陪伴着李晓霞,宋丹萍希望孙晓鸥能够帮助自己治好李晓霞的疯病。
第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录音(提名)
《夜半歌声》下载观后评论:
没有魅影比它更恐怖这是褪去爱情、革命、猎奇的冰冷哲学版夜半歌声从情节到很多镜头都模仿37版,但一些设计相当魔幻现实:跳艳舞和现代舞的剧院,宋丹萍水车刑,女主血腥地杀牛、自戳双目(配合主观视觉效果)。实地取景,有群山森林、林荫道等自然景观,以及西式雕塑教堂和中国传统的驮碑赑屃,加上心理闪现蒙太奇,意识与视觉宛如梦境。几乎没有主观音乐,配合全员冷静的语调和关于存在的探讨。老者和奶妈更像超脱的哲人,特别是老者强调人生不只鲜花和欢乐,还有孤独和痛苦;说丹萍遭难是歌声和行为影响了既定秩序,最好还是做人生的观众。影片的主旨大概是受难。台词竟然能有小鸥骂绿蝶婊子……真是一个多元而大胆的80年代,我觉得它是最前卫的改编版,但不一定是最接近现在保守而脆弱的观赏制度的版本,所以95版还是会最流行。
此部改编的很妙。原版虽说是马徐维邦编的,可当年田汉修改时几乎改了大半部分,作为民国金牌编剧,原剧本当然是十分惊艳的,不然的话也不会一拍再拍。杨延晋这版将晓霞的疯癫归为对生活的绝望,最终她毅然刺瞎自己的眼睛,同宋丹萍一起烧死在楼上。原作结局是宋丹萍死去,晓霞和晓鸥决心生活在一起,抗争旧社会。但这样的剧情背叛了宋丹萍,也背叛了小欧原恋人,虽然二人已死,可是在故事的人物良心上略显欠妥。而此片的结局让晓霞和宋丹萍同赴死,晓霞个人也刺瞎眼睛,把对宋丹萍的美好永恒留在脑海,这样的结局看似是死,其实是两个心如死灰者的重生,颇有梁祝的美好。虽说民国原版有革命斗争的政治宣传,可是在新中国背景下,取掉这样的意涵也并无不妥。改编很好,值得五星。
1:32:05,爱奇艺。翻拍多次,37版的是国内第一部恐怖片,大陆的85版和香港的95版比较出名。差了下资料,电影背后的故事也很有意思。比如:在看85版《夜半歌声》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情况,该片女主角的扮演者,导演杨延晋选择的是当时还在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就读的李芸。据说当时杨延晋还深深地爱上过李芸(他似乎每拍一部电影,都会爱上片中的女主演)。但事实上李芸并未答应他的追求,反倒是杨延晋的前妻洪融,后来嫁给了李芸的父亲李志舆,成了李芸的继母。说来,演艺圈还真是个“圈”,来来去去的,都是老熟人啊。----
35年后,85版《夜半歌声》演员今昔照,王伟平张琪均已息影,翟乃社已去世
这个画质,相比同期剧情片差了些,尤其是夜晚的打光,基本什么也看不见——恐怖片都是低成本制作吗?晓霞忧郁柔美,全片最佳。台词舞台痕迹很重,但由于角色定位倒没那么出戏,可以说“金句辈出”,呼告与每个人的一生相呼应,主题老套但原版应该也有所创新吧。丹平真实毁容,烧伤后树皮般的脸比现在不敢往丑里化妆的“毁容”不知道好多少。 丑陋和贫穷不能为世人所容。
这部国产鬼片《夜半歌声》实在是经典,要不是爱奇艺免费,我估计早忘了去看这部鬼片,当然看完老子才想起我是VIP。这部片子有三个版本,这好像是八几年的版本,还有一个九几年的版本是张国荣演的。
如果单从吓人方面,我觉得不太恐怖,受西方惊悚片影响比较重,背景音乐搞得很好,氛围不错,别的地方就马马虎虎吧。但是,里面的爱情故事倒是给人非常深刻,颇有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感觉。
记得小学时候流传着:“有一部电影看过以后人都被吓死了。你看过伐?”“在露脸刺眼睛的时候我捂眼睛了。”小学留堂到6点,在被爬山虎爬满一面墙的大楼,寥寥数人的走道里,我们一面唱着《夜半歌声》的插曲,一面尖叫着从6楼飞快地跑到一楼。再高声赞一句:李芸真美,翟乃社也很有戏剧腔调。那时候做电影演电影当然有很多幼稚和不足,但都非常认真。
这部片子在剧情上是模仿了老版的故事,在情节风格上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本片的导演和主演都是话剧出身,也让这部片子有着很浓厚的舞台剧气息,作为一部电影来说情节上是颇有些杂乱的,而且片中的有些场景真的是CULT味十足,特别是女主自戳双目的场景想必是很多那个年代看过本片观众的童年阴影了~
和1937年版改编的幅度不大,主要是把控节奏加快,观感更好一些。翻看我对老版的评论,1)”剪到90分钟左右“;2)”男主革命党的设定加的不够自然,拿掉后根本不影响剧情“,这新版里确实如此修正了老版的缺憾。不过时隔将近50年的翻拍,只做”新瓶装旧酒“可能不太够,没看到注入更多的新意。
激情的参与者,这对热情痴心地相爱,尝尽了生活的苦楚和思念的煎熬,且葬身火海的苦命鸳鸯不正是世上爱得最深最痴的人吗?
本片的人物设置和艺术手法应该借用了巴黎圣母院钟楼怪人的形象。
本片不是鬼片,却营造出了同样恐怖惊悚的氛围,曲折悲惨的故事和离奇诡异的歌声让人感到一阵阴森压抑的凉意。
#向七八十年代国产老电影致敬系列# 那个时候的作品总带有一种庄严而宏大的精神内核,没有太多调侃和科技含量甚至有着戏剧的味道,但让人肃然起敬。人世间最残忍的,莫过于将本该美好的事物以非人道的方式毁灭。因为自私与嫉妒而发酵出的丑恶之心,毁掉了两对男女的幸福,也感叹他们的一往情深。
原来国产版跟原版《剧院魅影》的故事差得这么大,而且80年代这版在30年代原版基础上把故事情节改得更Cult了,这种风格也延续到了杨延晋之后拍的《地狱·天堂》。不过情节Cult归Cult,以今天的眼光看倒也不是十分恐怖了,邪性的镜头场景也不多,反倒爱情的元素被衬托得更鲜明了。
小时候看真就是实实在在的恐怖片,不管是李晓霞反复整理东西,歇斯底里还是白自戳双目,还有宋丹萍毁容后真是很恐怖啊。
但是歌词有些句子真的很美,我至今记着“空庭飞着流萤”。是一部反封建的恋爱悲歌。
毕竟是小时候看的,就一边吓得瑟瑟发抖,一边接受爱国的洗礼。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