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是歌谭镇大学的一名教授,他和他的朋友都对挂在他们隔壁男人俱乐部的墙上的一幅画像的一个女人非常着迷。有一次,当万里在街上散步的时候,并且在赞美那幅画像的时候,他突然遇到了画像上的那个女人,于是,那个女人邀请万里教授到他的公寓里去坐一会儿。万里当然就去了,并且在那里,他和那个女人还一起喝了一点香槟。就在这个时候,那个女人的男朋友闯了进来,发现万里与他的女朋友正在喝酒。这个男产生误解,于是一场争斗开始发生,结果这个男的被万里杀死了,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万里决定把尸体掩埋起来。但是很快地,他就变得疑神疑鬼,觉得有人已经发现了那具尸体和事情的原委,并准备对他进行敲诈...
第18届奥斯卡金像奖剧情/喜剧片最佳配乐(提名)Hugo Friedhofer / Arthur Lange
《绿窗艳影》下载观后评论:
好莱坞传奇补遗;第40部弗里茨朗,[血红街道]姊妹篇.讲述大学教授万利被当地俱乐部橱窗中的一幅画像所吸引,某夜竟巧遇画像的原型模特——一位名为爱丽丝的美貌女子,并在对方邀请下,准备与其共度浪漫之夜,却意外陷入敲诈和谋杀的噩梦深渊.1.虽与同年[双重赔偿]有着极为接近的叙事框架,但朗的表述重心较之比利怀德更倾于男性内抑欲望、恐惧心理及堕落-异化的人性道德揭示.影片以万利——中产阶级(伦理-道德)意识准则的代表、由自觉性越轨行为迈向毁灭终局的人物命运安置,自上及下地传达与人类理性社会构建的悲观态度.2.梦境收尾颇赞,将传统黑色题旨延展为更独到的精神危机-恐惧心理的视觉化体验(场景构建同义:表现主义光影/瞬时暴力/外部自然元素介入:夜晚/雷雨/树林,可参见万利弃尸序列).3.镜像运用补叙及心绪外现.4.受威吓应对3计:听循/自首/反杀.(8.5/10)
![绿窗艳影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54652921407.jpg)
虽然开头就有猜到这可能是一张美人画引发的梦境。但精彩的是,弗朗茨朗用极为细致的方式表明了人的负罪感与恐惧感如何能引发出一个无尽的入套解套再入套的幻想,让观众在代入了这个人物困境的基础上,可以看清这场梦境或者说这个故事的因果编织脉络。也让中段男主角的“自投罗网”,与女主谋害敲诈者的失败,这两个看似“愚蠢”的行动,都具有了一种因心理焦虑的所构建出的幻想性的叙述合理性。也反映了心理教授这个职业特有的思维如果过于复杂缜密,反而让自己脱不出焦虑各种线索暴露可能性的包围与纠缠。
![绿窗艳影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54652853481.jpg)
在传统黑色电影的叙事框架上融入梦境式的逆向体验,即是让主人公体验一次黑色电影的情节,有几分解构黑色电影的意味,这种结局的反转极富创造性地将黑色电影的维度拓宽,构成某种形式上的自我指涉,增添了反差感与思辨性,它的更深层含义在于人如果不防备那些具有危险性的元素,如蛇蝎美人的存在,她们很漂亮但又是最让人意乱情迷的,一旦被其吸引而不加留意便会坠入最恐怖的深渊。
![绿窗艳影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54652780374.jpg)
在某榜单上被中译片名吸引了所以看的,从此也意识到我得参考些更官方的榜单了…即使我没有把不太喜欢Joan Bennet的情绪代入到影片里去,而且笨手笨脚的男女主也不是noir的标配,但整部片情节我还是不喜欢…结局突然扭了一下确实新奇,但是该片前面塑造的氛围全没了,整部电影也因为不够黑成了四不像…反正这绝对不是正确了解朗的方式。
![绿窗艳影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54652338914.jpg)
很喜欢这个惊梦结尾,镜头剪接得也妙,尤其是不忘给寄存柜员和泊车员镜头,得以让梦的逻辑自圆其说。前半段则是警示中年男子抵抗欲望和冒险的诱惑,若一招不慎将万劫不复。驾车抛尸那段的疑神疑鬼显然被希胖学以致用到了《惊魂记》里,事实上全片都是典型的希区柯克式故事。主旋律好听,有古典爱情悲剧味道。
![绿窗艳影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54653922254.jpg)
由于自己电影创作的缘故,近来正在仔细梳理上世纪40、50年代的美国黑色电影,截至目前,这是我最喜欢的弗里兹·朗电影,个人觉得比《M》精彩;典型的黑色电影,艳美人与憨爷们,100分钟左右的篇幅饱满大方,许多场戏张力十足,宛如噩梦,人物和故事的塑造完胜如今各类贪财贪大的傻作。满分
![绿窗艳影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5465319170.jpg)
强烈的明暗对比、不稳定的倾斜构图,以梦境、幻想、象征表现人物内心深处的黑暗面、恐惧心理等。本片通过一桩梦境中的凶杀案,表现了现实与梦境、欲望与压抑、道德与堕落、善与恶的主题,通过对男主人公精神危机、恐惧心理的视觉化呈现,表达了对理性力量的质疑以及对人性堕落的道德批判。
3.5。敲诈者变替死鬼的黑色笔触 1。收尾点醒这只不过是一场梦……倒也正因为这是场梦才更能说明问题。一个被婚姻道德“束缚”的中年男人式危机,对新鲜肉体的渴望,一不小心就被漂亮的女人迷住,出于原则,未能在现世实现,只好梦中意淫。而谋杀更是打破如此“美好”的幻境。
意外结局的神作!弗里茨•朗真会玩,犯罪过程竟是梦;胆战心惊的抛尸之路,犯罪心理学教授、凶杀组警察、来敲诈的前警员保镖之间的侦查反侦查,扣人心弦的悬念,还在担心最后一分钟营救结果被骗了;“我们只是天生不是干这种事的”,中年男一场春梦 噩梦,海斯法典干瞪眼。
[BAMPFA] 虽然剪辑失误不少、用光和表演显得平庸,层层递进又悬而不决的悬疑还是恰到好处,使反转的团圆结尾足以博得一笑而非一呻,同时也解释了一些小漏洞:如女主懂单独在手套中藏笔,却无顾忌地将重要的表放在书下。可惜难得一不邪恶亦非天使的女角还是有些淡
各种悬疑桥段都有,而且使用恰当好处,不落痕迹,最后的结局在当时应该是坑了所以观众。朗不断地使用把定时炸弹告诉观众,然后就是让大家心悬一刻。不过来到荷里活的朗总还是缺了点早先expressionism的惊悚感。不得不说镜子用好了就立竿见影,用不好毁戏
总体不错。教授有点沉不住气,老是盯着检察官以及发愣,太暴露自己了,看了着急。女人一开始淡定,后来献出余款情节实在太蠢。所以赶快搞了个作孽者天收他煞尾。结局南柯一梦,回首心惊啊。另外,抗战胜利前夕的美国,那么富裕现代,嗨积百年劫掠之功还是不一样啊。
事业有为家庭和睦的中年男子,偶遇光艳四射的女人,尽管一再告诫自己不可沉迷于冒险游戏,却还是与她走到了一起,然后灾祸随即降临。。。一个标准的“蛇蝎美人”式开局黑色电影,但结局却非常出人意料甚至有些无赖,个人认为这个结局颇有些自我结构黑色电影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