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咬狗》下载观后评论: 戏很满也很紧凑 杀手这个角色具有宿命感 而警察这个角色却一味用激烈来营造 中途他诉说自己和父亲的关系时 让整个故事尬掉了 感觉是一出好戏里夹杂了一点电视剧其实这个时候观众的关注点都在陈冠希的杀手身上 而对于警察的身世并没有太感兴趣 甚至用台词和闪回来说出来 笨拙让人没有兴趣 所以可以说 警察男主这个角色塑造的不成功如果是双男主的戏份 为什么不一开始让警察男主同等戏份出现 或者一开始就展示其性格身世?整部电影前面是犯罪侦探黑色电影 后面则走上了西部片逃亡之旅 三死一生其实应该让我震撼 但却被导演的黑心肠所劝退 这种结局并不美好也不赞成 女主作为女性是被救赎的被欺凌的 像个工具人一样 如果从女性主义角度来看 这莫不是在歧视女性警察一方的行动就像被打乱的蚂蚱 总之电影挺好但不够完美
把两个极其负面极端的假设放在一起,充满阴暗。警察做到这份上,和杀手没有区别,甚至比杀手更邪恶。看到警察一个个死去,简直大快人心。警察在善良、道德、正义包裹下藏着巨大虚假、伪善和凶残。杀手在羸弱的残忍下却包裹着温情、良善。就仅仅在女孩脚患破伤风那块,警察拿她做人质,自己猪队友死了,就疯狂踢打病人,把凶残施暴在更弱者身上,这样的人早早死掉才好。为了胜负心不断追杀、杀孕妇、随意逼打吸毒的人,这样的人能做警察吗?难道警察是这样的吗?阿伟不是勇敢正义。混乱、无序、愤怒充斥在人物全身,找无数人、破再多案,不如先找找自己。陈冠希的角色很讨喜,剧里其他男人都该死。只是孩子出生并不是好结局。
逼仄摄影和泥泞色调,极致地捕捉出无端的暴力;特异角度与猩红昏黄,凌厉地渲染着真实的血腥。饿狗的逃亡只为求生,贪狼的厮杀满负宿命。自由的路上布满钢针,圆满的结局伴随牺牲。婴儿初生便知道人生无非就是一场痛哭,成人也仍要在追逐幸福的路上逐渐领悟悲苦。有人生在混沌地狱,唯有顺应做夺命的夜叉;有人坠于光明盛世,就反骨成为灭世的狂徒;有人用贪婪包装最后的晚餐,有人用谎言构筑今宵的大厦,有人在垃圾堆上眺望远航的渡船,但最多人身处地沟的深处再也无法仰望星空。
应该是银河印象最血腥、最暴力的一部片子,郑保瑞太狠了,从头到尾野性撕咬到骨血淋漓,剜心之痛吸髓附骨,极端暴力之下暗伏原始欲求与人最本真之情感,命运因循流转彰显无常之态,处处见佛。哑巴女与异邦人身份双重失声反见本真,所谓父子关系却处处见人性之恶。暴行之下救赎何在?唯有死亡大音希声。疯狗自愿割喉痛人心扉,差人底线不再沦为牲畜,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怨毒无解,新生啼哭一切终归解脱。
看完了,我想多说两句,不能因为陈老师就把这电影打分成8.1,陈老师演的是好,无可厚非,可能是我用2020年的三观去评价2006年的电影,这样不公平,但是放在现在根本不可能,甚至有点扯,那么好,咱们再说回电影里的片段,抓人不制服,导致的一些列后果,06年的港警,我不了解,不应该也不至于吧我就不打分了,毕竟不公平,现在都2020年了,可能在2006年当时是部好电影。
1.两场巷战、卡车追杀的打斗设计都很精彩,结局的对决却有点拉胯,就像戏台上的套招式表演;2.感情戏很喜欢,悲惨人物难得遇见的温情,大厮杀高潮结束后的二人时光一看就是为了be做铺垫;3.最后冠希哥剖腹救子的情节设计有点意外,不过也很呼应贯穿整部电影的那句“活着就是一命换一命”4.看时觉得很过瘾,许多cult镜头都很喜欢,剧情也算紧凑流畅,故事讲述也不凌乱。4?半
全片在一种异常诡异的氛围中进行着,当警察不再遵循基本的道德和职责素养的时候也就脱变成了狗,全片升华的地方是阿伟脱变成了饿狗,而饿狗也转变成了人。我们会同情人,不会同情饿狗。最后到底是狗咬人,还是人咬狗,亦或是狗咬狗?每个人心底都有自己的看法。阿伟最后看到小孩出生的眼神是恢复了人的眼神吗?不得不说的是,这部电影的配乐真是惊艳,陈冠希的演技也真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不得不说陈冠希真的是男神啊,台词不多演技绝对超过当时大部分同龄演员。李灿森我也很喜欢这个演员。故事非常简单,执着于做个好警察不折手段的李灿森,杀人如麻的柬埔寨杀手陈冠希。一场追逐逃亡的较量,好人从恶,恶人从善,世界并非非黑即白,每个人内心都有黑暗的一面和温情的一面。李灿森最后魔障了,变成了同样的恶狗,而如杀人机器的陈冠希却因为一个痴女变得温柔。
一个本来在光明中的人,因遭遇背叛,失去,世界崩塌,沦为只想要报仇的疯狗;一个被当作狗一样养大没有自我,没有人性的人,因遇到了感情,变成了有血有肉的人。在爱的人被挟持的时候,只要是有感情的人,都会有同样的反应。前后两人挟持人和爱人被挟持的反转,人与狗的反转,看到了他们各自悲剧的命运。无论你的爱人是否聪明,光鲜亮丽,有爱的人就有家。
2/3非常艰难,1/3到达影片高潮。两个孩子都太可怜了,就像少年的你里的小北和陈念一样,都是没有被人爱过,所以才会愈发珍惜被爱的感觉。后半段被感动得泪流满面,陈冠希的演技真好,那个心疼的眼神被演绎得淋漓尽致,里面那个微胖的女孩在电影里好美,让我联想到了《头文字d》里的那个女孩。爱与被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
我看过的最为震撼的警匪片,开始似乎还有一些正反人物的描述,张兆辉一直喊:我们是警察。到后来连他也疯狂了,只为了杀死对方。最后李灿森到柬埔寨找冠希,已经完全不是为了抓罪犯,就是为了复仇。影片里人物对话很少,能用动作的就不用语言,色彩也是阴暗的、环境是杂乱的、每个人眼里都是通红的。郑导应该有很多想法在片中表达
摄影太绝了!真正的拍出了残酷美学。音乐也很到位,契合画面。繁华都市实际上就是一个堆填区。探讨了童年,社会制度,复仇之类。里面警察做的一些事都不合逻辑(开枪极不果断),看过领饭盒人数最多最决绝的香港电影。但是感觉杀手和少女在一起太突然,没有过渡就产生了爱?李灿森表演牛逼。当一个杀手有了牵挂,就会失去很多。
“总是找人,找那么多人,先找回自己吧”一个普通角色的台词却直达主角内心,而杀手残暴的真性情与警察强烈的复仇抱怨相违背,最终也走上了同归于尽的道路,角色的丑化在残杀有孕在身的哑女时得以升华,哑女唤醒杀手内心的温情,但一命偿一命终究是定局。“生命以另一个生命作为代价才可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