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深入金三角毒区实地拍摄,写实性的表现使其独树一帜。刘德华、吴彦祖在片中展开“师徒”较量,奉献出脱胎换骨的演出。《门徒》下载观后评论: 张静初这戏里演技太强了...真的把吸毒者的那种感觉演出来了(可能有些许的过?不知道因为现实确实没见到过...)我祖还有华仔的演技更不用说啦!结尾最后小天使救了祖,万幸,不然给编剧寄刀片...电影里面围绕这个“空虚”开展了整个故事,作为一名卧底,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面临巨大挑战,不能轻易相信任何人,无法交心,也没有精神沟通,最终还要亲手解决自己卧底了多年的老大...解决自己卧底多年的老大不正是靠老大对自己的信任吗?哇真的太难了。种种原因造成了阿力这种“空虚”,最后差点亲自尝试毒品,幸好小天使及时阻止了,唉...这种灰色地带如何选择?如何控制自己?真的需要非常非常强大的正义感和毅力!最后说个搞笑的,结尾阿力在镜子里面看到昆哥和阿芬的影子,暗示了下一部吴彦祖主演电影《魔警》哈哈哈(不是啦)
1、卧底彦祖和警方配合帮助毒贩完成交易赢得毒枭华仔信任。彦祖给邻居吸毒女静初母女食物。彦祖去医院看望华仔要求散货挣钱买房。华仔带彦祖去制毒厂处理问题并给彦祖毒品拿去卖钱;2、彦祖将毒品交给警方散货。静初约彦祖去家里吃晚餐,静初跟彦祖啪啪时全身抽搐彦祖赶紧离开。静初在医院碰上前夫天乐,天乐追到静初家彦祖让静初住自己家。彦祖带队出货时被另一帮警察抓住;3、警察逼彦祖带路去制毒厂,到达制毒厂彦祖趁机锁门销毁毒品,警察伸手开门被毒贩砸断手掌。彦祖跟华仔去泰国办事夜里跟华仔小姨子在泳池里啪啪。彦祖回家发现静初跟天乐躺在自己床上将静初赶出门;4、天乐给静初注射毒品致其死亡。华仔被逮捕妻子让华仔自杀自己和孩子才能活,华仔自杀时得知是彦祖出卖自己含恨而终。最后彦祖继续做卧底收养静初女儿将天乐送进监狱。
20200609复看的粤语版。配乐很好颇有感觉,整体节奏讲述的话还是到位的。要讲的还是挺多的,比如警察想立功也一样疯狂,甚至戏剧性,比如去八楼端窝点那段。阿力是个善良的人,从头到尾都有展现(唉还有动物保护组织真好啊!)。中间主要表现在对芬与她女儿那里,他真的是对毒品恨之入骨,所幸的是最后他没注射,小女孩阻止了他。结尾不错。他叫小女孩不要捡地上的东西吃小女孩听话全吐掉垃圾桶里,这相对于一直没戒掉的芬甚至古天乐扮演的不正常老公来说真是一大欣慰了(古天乐演的真好!hha最后形象才好些…)塑造芬一家何尝不是为了说明这毒品有多可恨呢。刘德华演的也好也帅,吴彦祖就更不用说了。许多情节台词有意思,比如古天乐后面讲的话与芬之前讲的一样,比如最后昆的老婆与昆的对话。阿力很善良,角色也成功。
头尾都有一句话“点解人要吸毒,我一直都搞唔清楚,直到昆哥同啊芬的死,我先至霖通,其实一切都源自空虚,甘到底系空虚恐怖,定系毒品恐怖,我真系搞唔清楚”。某些场景真是够吓人的,吸毒时的场景,后产生的幻象真是够恐怖的,真实的情况应该是过之而无不及。昆哥被捕,和妻子谈话。想不到妻子直接说不能爆任何料,去吧,让他的几个女儿可以有以后得生活,昆哥说其实你可以不用说出来我知道怎么做的。真是够讽刺的,死到临头只能做利益最大化但是却很冰冷的选择。最后一幕阿力准备尝试打针是因为他想搞清楚到底是哪个恐怖,还是说经历过因为打击毒品而结识的这些结局都如此惨烈的人,最后他自己都有点恍惚了,到底毒品有什么好的,一个个都如此的趋之若附,所以他想打针寻找答案,好在小女孩阻止了他
“人吸毒,是因为空虚,那到底是空虚可怕,还是吸毒可怕?”吴彦祖在《门徒》里这样自白。抽象出来就是,每个人活着,都是为了某种所谓的“瘾”,或者叫意义。毕竟大脑的奖励机制本质就是,分泌“多巴胺”这类物质其实就是为了抑制痛苦,只是正常情况下分泌的少痛苦就多,“意义”有了分泌的多,痛苦就少快乐就来了。不同的人所谓的意义(成瘾)不一样,有的人是吸毒,有的人打游戏,有的人约炮,有的人吸烟,有的人喝酒,有的人极限运动,有的人吃辣椒,有的人焊电路板,有的人写论文。人生之到此一世,所有的所谓意义,穷极最后,不过一抔黄土,那之前这些所有的意义还有留下、存在的意义吗?可能历史就是这些所谓的好的、不好的、正面的、负面的所有人的意义完成的吧。
"究竟是空虚恐怖,还是毒品恐怖?"关于寂寞与精神欲望,尔冬升塑造了一次"剥削"式的人物群像。空虚带来对毒品的需求,而吸毒又是"遁入虚无"的过程。阿芬逃不出丈夫的逼迫与染毒的死循环,昆哥的命运更是从一开始就注定。当两者都从阿力身边离开,阿力同空虚的隔阂也就无限缩小。相比"旺角黑夜",核心又回归到了"人"上。头尾两次扔掉针管,唯一无辜的是孩子,亦是对寻求生命意义所持有的微弱的乐观,或许有所希望,或许无济于事。比吴彦祖的"门徒"印象更深刻的,是古仔那眼神迷离相貌惊悚的瘾君子形象。有趣的是,按照以往作品的选角,尔冬升的角色怎么看都应该由方中信来演。
4 out of 5, 一以贯之的cult味牢牢掌控住观众猎奇的眼球,看的出来剧本编排的多线结构试图触及到种收贩吸毒品全流程及内嵌其内的欲望拉扯,但碍于某些宣导任务占据了篇幅导致完成度堪忧,还好ending的反转救回来了六七分,底层丛林般凶恶的都市生活使人发生异化,催生出吞噬道德与理智的庞大怪物:「空虚」,毒品是罪恶本身还是恶鬼寄居的载体?对于电影而言虽然难免落入不可说好在留下了思考空间。另,淋初病态美到惊人&这个表演强到全方位暴打某些三金影后了(偷笑)吴大帅哥这个表演…还是专心当我老公就好了(嗯嗯)
“人为什么会吸毒,其实一切,都是源自空虚。那到底是空虚恐怖,还是毒品恐怖?”关于毒品,一直是一条黑色产业链。有消费,就有交易。其中的利润高达数倍。有人为了钱,有人为了“货”。也是不懂,有的人明知道沾染毒品于家于己都是一场灾难,却还是好奇心驱使,以身试毒。在这部电影中,一名警察多年卧底于毒贩团伙中,逐渐取得信任,最终成功抓获犯罪分子。令我惊讶的是,该部影片细腻的刻画了吸毒人员的生活状态,碌碌无为,不思进取,甚至毫无道德底线。(主要是影片中一个男人居然让老婆去接客赚钱,真的是刷新三观)
悬疑,犯罪,警匪片,警察卧底成为大毒枭的心腹,爱上吸毒女,面料情感与职业操守的抉择;剧本其实挺片的,兄弟情也不深入,吸毒场景真的很宣传教育片,但耐不住张静初的演技太过灵光,甚至盖过几位男主演;吴彦祖的角色太不讨人喜欢了,正义而不讲情理;而结尾处,虽是收尾呼应,却有“说教”意味,什么吸毒是因为空虚…那什么导致空虚?空虚必然导致吸毒吗?这部电影本质上与哲学问题不沾边,更多应是伦理层面的困境;挺喜欢张静初和古天乐罗生门的说辞,谁都可能是骗子;张静初死的尸体上,爬满了老鼠……
黑色蝴蝶,甜美而实在,像麦田与太阳,罂粟花与水。聂鲁达在诗里写的大抵是爱情,或者一个幻梦。醒来的时候,头发还是湿的,或许灵魂也是湿的。我不知道一个失掉灵魂的人,还能不能分清梦的界限,哪怕是偶然的瞬间眼里闪过明晰无助的光线。就像阿芬在污浊不堪的生活缝隙中,突然获得一个明亮的午后,看着那个带着太阳的男人在喝过她煲的汤之后,在她的红色沙发上安静地睡着。在那短短的一段时光里,她是站在一片温暖干净的晴空下,仿佛噩梦从未降临过。
毒枭大佬不是没有发现门徒的漏洞,卧底不是没有对毒贩和吸毒者有过情谊,不是没有诱导吸毒者贩毒而借刀杀人,警察无论“正派反派”不是没有为升职急功近利、同僚相搏、利用算计,吸毒者不是没有戒毒之心但也不是没有故意欺骗博取同情,家人不是没有相亲相爱但也不是没有大难临头各自飞。人的社会身份都带着各自的立场,有时矛盾有时相似,但既然社会是个大染缸,那么情谊和利益就是最浓墨重彩的染料,它们让矛盾和相似相互转换,正义有邪,恶魔有善。
香港电影的场景和美术真的没话讲,一切搭建都是为剧本和人物服务的,这些是真的很影响观众观感的东西,做的太好了。摄影中规中矩,古天乐在这里还蛮放的开的。刘德华保持了一贯的正邪难分的表演风格,我还以为他最后会杀了吴彦祖。没有狗血的不合逻辑的反转又反转谍中谍情节,夫妻两人互相推卸吸毒的源头还挺讽刺的。当了这么多年的卧底,已经习惯了浪荡的生活,复出社会需要多大的努力、勇气和耐心去战胜生活反馈的空虚。
本来以为会借助毒品描述一些人性黑暗的,没想到题材很主旋律,太正了!人为什么吸毒?因为空虚。那到底可怕的是空虚,还是毒品?这个问题,从开始到最后,都在不断的进行探讨,也在不停的研究怎样解决问题。把贩毒制毒,哪个地区流行毒品这些东西讲的也很具体。影片用镜头深刻揭示了毒品的危害。故事情节不算复杂,但讲的深刻,气氛渲染有力度,配乐加分,人物设定得简单明了,却刻画得生动有趣形象,不脸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