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 名 盲山/回家路/Blind Mountain
◎片 名 盲山
◎年 代 2008
◎国 家 中国大陆
◎类 别 剧情
◎语 言 汉语普通话
◎字 幕 中字
◎上映日期 2007-10-25(香港)
◎豆瓣评分 8.2/10 50012人评价
◎片 长 95 分钟/102 分钟(韩国)
◎导 演 李杨
◎主 演 黄璐
杨幼安
贺运乐
完整版:
《盲山》用纪录片的样式讲述出女大学生被拐卖至某法盲山区,在多次逃跑未果,公安解救也未果的绝望之下,最终杀了她的“丈夫”的故事。本片延续了导演李杨的处女作《盲井》的现实主义风格,与之一脉相承,同样展示了人性恶的一面。
该Rip戏中的露点镜头出现在完整版中,而国内电影院的公映版本与国内发行的DVD版本是一样的和谐版,经过了40多处的删改,已经没有这个露点镜头,而且结尾也完全改变了,完整版中的结尾是女大学生在万念俱灰之下砍死了“丈夫”。而在和谐版中公安解救女大学生成功,接着结尾出现令人喷饭的字幕:中国公安机关一直严厉打击拐卖妇女的犯罪活动,解救出无数被拐卖的妇女,并将犯罪分子绳之于法。
影片在在陕西秦岭的一个村庄拍摄,与《盲井》一样,全部起用当地村民和非职业演员。因出演《盲井》,“傻根”王宝强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而本片也推出了一位新人,就是女主角白雪梅的扮演者黄璐。片中她的露点镜头没用替身演员,都是亲自完成的。去年刚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她,已经签约美国最大经纪公司CAA,步入了国际影坛。
评论:
一个女大学生成了盲山野蛮和愚昧的祭品,村民不是漠视就是帮凶,电影里的“盲山”就是铁板一块,他的罪恶和愚昧是一个群体的罪恶和愚昧,而且这个群体无限接近整体。李杨为了加强这个论断,还在片中加了村里干部强制无理收费的场景,干部对黄家说“这媳妇要拾掇捏,光说不顶球用,就像是收税一样,要上硬的”。而影片的另一条线索,学历“最高”的表弟黄德诚,在村里小学教书,以协助白雪梅逃跑为名博取信任,趁火打劫。还有白雪梅割腕自杀的场景,麻木的医生和昂贵的药费。从行政到教育,这是一个从逻辑的源头上就已败坏的集体,一座无药可救,无可怜悯的“盲”山。
《盲山》下载观后评论:
首先我很佩服李导在筹措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将“盲”系列三部曲拍下来。这种小众电影注定不会有什么市场和票房,但它却真实的反映着我们曾经的社会问题。但另一方面,这是一部07年拍的反映90年代初社会问题的电影。电影本身走的是纪实风格路线,这种类型电影更适合反映当下题材,而不是去扒开十几年前的底裤。所有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批判那个时代的人,都是在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评价一个无论时间还是空间都与你相去甚远的世界,其实很幼稚。说回电影,可能是限于资金,电影本身制作方面比较粗糙,情节倒是很饱满,基本就是女主的逃亡故事。大部分角色行为真实感很强。全片绝望感描述得不错,跟主题也很搭,只有小男孩说愿意帮女主送信时,那一道光照在女主脸上,是最美的一个场景。片尾女主在绝望中奋起刀落,电影却戛然而止,开放式结局令人思绪万千
![盲山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201149_k5Nu73jbRq6LnoF_1648740702/0)
如果世界是公平的,那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比较,衍生那么多的字句之分,从小就靠着那些近义词,反义词之类的字词造句而成长的我,感觉不公平已经在生命里扎了根,然后还汲取着从父母那里灌输的营养发芽,接着经历的人生会让你看清和接受。然后,连同公平这个词都是不公平的。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可想文字的力量真的很强大,如果在一个人人都会读文识字的世界,这份力量那得影响多少人,数不尽。2007年,在一个讨生活的时代,大多数的乡村,都是没钱供孩子一直读书的,李青山就是这样,过早的就要出来讨生活,影片中,是他帮助雪梅寄出的那封信,就像是天生的那份良知还未被熏染得那么彻底,其他那些道貌岸然的大人,已经被周围的环境圈住了脚。其实一直在想,很可能现实中大多数被拐卖的人,唯一的傲气,就是一生被圈养在猪窝里,成为了疯子妈妈。
![盲山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542747_pShwuS-GQMqV3ys_1648740704/0)
虽然有一瞬间我会想,万一ta是真的善良又热心,那么我岂不是伤了ta的心?但我转念又想,这样的想法应该留给爱的人,对陌生人保持礼貌即可,你永远不知道ta是什么人。说回电影,这样的的电影看完,会非常的无助,你会觉得善良的代价太高了。山里的人都有一套逻辑体系,你完全无法跟他们讲通道理,他们对法律法规没有一点点的敬畏,什么道德不道德,什么法律不法律,都是钱不钱的事,穷山恶水出刁民不是没有道理。人有个习惯,爱看热闹但都不爱管闲事,尤其是别人家事,哪怕是男家暴女,只要是夫妻俩,这都是不该被管的别人家的事。雪梅从大巴车上被黄德贵一群人拖下来,只有一个大哥站出来,但是也被一句"这是我老婆"给噎回去,仿佛这是正当理由。当一个人做着违反常理的的事时,一句"她脑子有问题她是神经病",似乎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
![盲山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999450_05C8eU4DQySR-hM_1648740707/0)
在这座山里的人们,他们对自己的恶理所当然地认可,而并不视其为恶。这是大山内人们的“盲”,是被高山阻隔的,与外界道德和法律认知的背离。然而令人难过的是,山外的世界竟也是难堪的,而这种难堪却又那么真实地存活在我们的周围。跟大山深处的“盲”比起来,这种山外的“盲”还要让人觉得可怕。它摆脱了原始、摆脱了愚昧、摆脱了无知、摆脱了隔绝,却更生冷,更凛冽,宛如一把尖刀般不留余地。一切未伸出援手的观者,其实在这罪恶里又何尝不是扮演着帮凶的角色,纵然没有做什么,但这无为比行凶还让人憎恶。雪梅宁愿割腕也不愿伤害这些人面兽心的村民们,善良本是人心所向,却为雪梅带来了灾祸,在野蛮的环境下善良的代价实在太大,普及教育真的太重要了,以及,希望这社会能善待良善之人吧。
![盲山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463069_RNTb7yBrQ_S540E_1648740711/0)
《盲山》,一部非常现实的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刚毕业的女大学生为了替家里分担债务去打工,但却被冒充是药草老板的人骗到一个农村,7000块钱卖给了一家人当生育工具。村里的人都很野蛮(没有什么文化),都向着自己村里的人,没有人愿意帮助她逃离这个仿佛噩梦的世界,没有,没有…无论是村里唯一一个上过高中的男子想要帮助她,但却被发现二人发生了羞羞的事情而离开(此男为女主名义上的丈夫的表弟),还是女子想给家人写信,邮递员却把信拦截下来交给她的丈夫,抑或是女子好不容易逃到镇上坐车要离开时,司机却受一根香烟的贿赂,给恶人们开车门,将女子又一次拽进无尽的深渊……女子不断地逃离,又不断地被拽回………………看得我揪心……
![盲山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94727_FGJLiuqaQ52lG0R_1648740715/0)
看的时候一直在想 如果我是雪梅 我该怎么逃出去呢 在一个去镇上都要翻山越岭的荒辟的小地方 只有一条公路 村上所有的人都沆瀣一气 没有人能帮助我 被拐来的其他人也早就失去了出逃的欲望 逃去镇上那一次真的就差一点就能逃掉了 没想到最后还是败给了所谓的“别管家务事” 以后遇到夫妻吵架我一定会上前帮忙的 为了防止悲剧发生的可能性 我觉得如果是我 可能真的只能选择去死了 雪梅真的太坚强了...还记得之前就看过这样的一个故事 一群人去一个贫困村视察 端菜的女人给其中一个人塞了一张写有“救命”的纸条 后来也不知道有没有得救 最可怕的是村里所有人都是帮凶 包括在那些视而不救的人
迄今为止看过的最让人难受最让人压抑的电影,没有之一。整部电影充斥着人性的恶,唯一愿意帮忙的小男孩所释放的善放在村民的恶面前已经显得微乎及微。连最后跟随父亲前来的警察也只是被利益驱动罢了,父亲花了几千块钱才请来的警察在认识到办事面临的阻力之后索性放弃。在观影的过程中虽然知道这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女主人公很难逃走,但是每一段出逃,都为她捏了一把汗,多么希望她能成功出逃,身边同样被卖到山村的妇女大多已经被生活磨平了棱角,而她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下始终没有放弃希望,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最终却落得一个恶始恶终。看完之后感慨万分,愿世间不在有拐卖儿童妇女,恶人终有恶报!
看完太压抑了。一个傻傻的女大学生被骗到偏远地区,居然让人给卖了,7000块做媳妇。女主宁死不屈。挨打。第一次逃跑,挨打。第二次逃跑,跑到马路上,挨打。第三次逃跑,跑到镇上,挨打。生了男孩。村里人一伙的,村书记、邮递员……。想逃跑,找男人的表弟,被骗搞男女关系了。想要钱,找小店老板,卖身,40元一次。镇上的司机一支烟便开了门,警察也不闻不问。最后还是小孩帮忙寄信。女主的爸爸带着警察来了,无奈抵不住全村的人阻拦,蛮横、撒泼、不讲理,最后警察也灰溜溜的跑了。影片结尾,女主一刀了结了那个男人,这个结局真的烂心,让人绝望。太特么真实了,怪不得不给播放。
83/和盲井的冷峻气质相比,盲山能明显看出导演的感情倾向。导演在诉说着偏远山区普遍的社会问题,文明的丧失与传统糟粕观念的熏染下滋生的社会弊病,野蛮、粗俗到令人发指但无能为力。虽然故事存在一些缺陷但却十分勇敢,李杨可谓中国山村的良心。黄璐和老师的戏份让人想起了《菊豆》,可惜的是并没有达到菊豆的深度。让孩子寄出信后,在逼仄的空间中,从窗户透进一道光在黄璐脸上,本以为是希望,可惜的是警察如同寄出的信一般,只是无尽泥潭中虚假的幻想出的自由的光。信件被截获的镜头有些多余,或者也可以提前增加徒劳无功的无力感。
亡目为盲,每次白逃跑都会有农村其他人帮忙追捕,因为他们自身也是这灰色产业链的受益者,都在贼船上,当然要互相包庇。一句“她是俺老婆。”本来想要出手相助的路人就都坐下了,家庭规矩大于个人人身自由的观念是我对于我们国家非常不能理解的一点,“家务事”成为暴力、监禁、强迫的免死金牌。溺死女婴使得结婚变得困难而依靠重金买老婆,买了老婆自然要求回报要求收益最大化生儿子,至此陷入无限的死循环里,然而每个人都一副忠厚老实仿佛吃亏的模样。我国真的是生长现实主义作品的沃土,即便蒙上眼睛这些滴血的花也仍然开着。
《盲山》胜过《盲井》。片尾拦警车使冲突达到极致,那狠狠地一下应当在心中酝酿了多少年。之前之所以提着刀没有下手,是因为远方的家扔是牵挂。而父亲的到来等于消释了彼岸的家与此岸的囚牢的距离,使家(家人)与囚牢(囚禁者)撞击,有爆裂之感,把白雪梅的顾虑挤压得毫无空间,只能啪一下爆裂。也许有些戛然而止,但又能期待怎样的结局?电影虽是叙事的艺术,但叙事不是目的,根本目的与文字作品一样,是带给人思考和启发。从这个角度来看,本片做得已经够了。另外,女主大可不必裸露的,这于全片无关痛痒。
《盲山》其实有俩个版本的结尾,还有一个戛纳版本结尾更接近故事原型,当雪梅的父亲收到信好不容易叫来警察营救雪梅,村民居然拦截面包警车,雪梅的恶丈夫的娘躺在面包车前,公安不得已停车然后回到村主任办公室,公安就走了,说之后一定来营救,雪梅父亲留下,第二天要带雪梅走,被村里男人们拿下,然后雪梅的“丈夫”殴打雪梅父亲,雪梅忍受不了尖叫着拿了把菜刀一到砍在骑跨殴打自己父亲的禽兽脖子上,然后电影嘎然谢幕…电影中和现实中的雪梅从来没有走出过盲山
五星好评,终于找到了盲山的资源,还是非剪辑版的,越看越触目惊心,心底越来越凉,每个人都不是故意在作恶,他们哪儿世世代代就是如此,在他们的眼界里面这样就是对的,碰见什么就撒泼打滚,村支书也是如此,这种地方在中国绝对不算少,人民的愚昧都到了一个层次了,不懂法不知法,村支书最大,一致对外,人民警察在里面也是和稀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为民做主,最终的结局只有起来反抗,把人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