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辍学独自在东京工作并设定了上大学的目标的主人公。
被朋友背叛,不知所措的少女。
被父母抛弃,靠打工在大城市中勉强维生的女孩。
这个世界总是背叛我们。
事情总是无法按照我们的想法进行。
但是,我们还是希望喜欢上什么。
因为我们相信自己的位置一定在某个地方。
所以,我们歌唱。
《少女乐队的呐喊》下载观后评论:
近年来陆续涌现出了许多少女乐队的故事:这其中,既有立志登上顶峰的传奇,也有社恐人走出阴霾的日常,更有团队分崩离析后的涅槃重生的童话。在柴米油盐的生计艰辛之外,对于少女们而言,现实如何不重要;自己踏上了舞台开启了这段故事,很重要——没有少女能一直站在舞台之上,但永远有少女渴望在舞台上绽放光芒。近乎无名的有刺无刺乐队才刚刚重启她们的旅程。她们的故事不会是邦多利,不会是孤独摇滚,她们只会用自己的方式哭泣与呐喊。她们或许能登上比Roselia更高的巅峰,或许会留下比CRYCHIC更为难忘的遗憾,甚至遭遇比D2B更加残酷的实在,又可能只是像结束乐队/放学后茶话会那般平淡地融入日常琐碎的风景。花田大手一挥,少女们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但无论如何,在这“大少女乐团时代”,又有越来越多的少女们要登上煌煌闪耀的舞台了。
![少女乐队的呐喊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3az/130859_z1LSofwISXKU9-9_1721370551/0)
虽然相比后来的这位被温柔的众人默默守望的彻底无害化的吉祥物,我远远要更喜欢第2话时那个仍保持愤怒、纠结、浑身带刺、集坚定与动摇于一身的仁菜,不过即便如此我也要说我其实很中意本作的主题,且大概率是因为巧合,最终话的“腰斩感”恰恰强化了它的意义(虽说早被讨论烂了,并没什么独创性)——摇滚是这样奇妙的东西,我们能够看见它、追逐它,而在终于要触碰到它时,它却又忽地消失了,仿佛此前的经历都是一场幻觉,但即便如此,那个抱持着信念走在正确路途上的我们无疑是幸福的。引用《真探》的一句台词:“你知道,关于天空,你弄错了。以前,这个世界只有黑暗,要我说,是光明占了上风。”我另外还很喜欢小智和卢帕决定加入乐队的第6话,除了极其出色的音画配合外,小智和卢帕那与其说是在相互对话,倒不如说她们是在一人一句地合作念一首诗。
![少女乐队的呐喊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3az/887449_GB-3KjjpQea1Z38_1721370553/0)
成也cry,败也cry。当豆瓣执着地将作“哭泣”含义的cry翻译成“呐喊”,也就意味着一大批观众试图将cry理解为一种类似于冰菓“ice cream/I scream”的双关语。只可惜主创团队各执一端,当故事逐步深入,一种鲜明的断裂感浮现而出。一边是花田的理解——哭泣,包含了不甘、追寻梦想的热忱、被团队温柔以待的感激、自我和解及与外部世界和解的喜悦等等感情的泪水,也成为了宣传海报上的题词“无论是愤怒、喜悦还是悲伤,全都倾注其中”;一边则是东映的音乐团队的理解——呐喊着、咆哮着,不惜伤害自己、伤害他人也要留下“爪痕”,这份愤怒也已融合进刺团都每首曲目之中,成为刺团的血肉。两方相互倾轧、龃龉,结果便是,当花田已经交出集lovelive之大成、鲜衣怒马、踌躇满志的脚本,音乐团队也交出了爆裂、动人的
![少女乐队的呐喊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3az/146488_iY50WmbERrCK9ne_1721370556/0)
救命啊!!棒读大作!!这是黑熊本人,还是你们熊本人都这样?真的要命,女主性格简直有个大病!!家庭氛围那么好,闺蜜也说的大实话,就她一个人搁那发癫,然后一堆什么情况都还不清楚的人迅速包容理解她,您们没事吧???虽然玩乐队的神经病多属于刻板印象,但你不用做到这个地步的,真的!!音乐动画还有一大问题就是,声优的歌声很容易显得很腻味。这个番还有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歌太难听,和故事氛围也完全不契合,一点都融洽不起来,还反复放!抓狂!——你做着要爆发的动作,唱出来的却绵软无力,假的不是一点半点啊。本来以为就故事还能看了,结果故事和棒读一样的生硬啊啊啊!!而且未成年人为什么在饮酒啊啊啊!!神经病一般的“雌竞”&光速出道光速退社,过家家?まじキモイ。お前らそんなものがいいなら、もうはや世が終わり。
![少女乐队的呐喊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3az/577960_IJez3fkLTgCzvhB_1721370559/0)
以喜剧片的预期来看的话意外地还不错?nina这种麻烦的角色稍有不慎塑造便会崩坏且惹人厌,但最后呈现的效果并不坏,老牌编剧的基本功在此尽显。讲相声是花田十辉的强项,高质量的对话文本不但丰满了人物形象,还让观众突破理性投入感性——也就是走mygo诗超绊的路子,但第八集似乎并不怎么让人信服。必须指出的是,花田在本片的剧情编排上有些糟糕,很多能大书特书的地方被一笔带过,尤其是双菜关系这个贯穿了整部番的线索到最后才想起来要圆,颇有写作文时挥斥方遒结果发现格子不够了只能草草收尾的味道。在人物关系性上当然不及mygo那种大彻大悟般的“一辈子”,但也有着“我希望这五个人会一直在一起组乐队”的氛围,而这种氛围正是弥足珍贵的。
![少女乐队的呐喊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3az/798022_eLGxWBXTRtm30KK_1721370561/0)
一部很有野心的少女乐队番,比起MyGO重得窒息的关系性刻画,GBC还是更侧重描写乐队的现实,是做出自己想做的音乐,还是迎合市场先保证商业价值,一直是贯穿全片的线索,同时对这一话题的关注大幅落在了nina和mmk身上,而nina不服输的刺头(摇滚)精神又担起了矛盾冲突的打火机和灭火器,于是全片大量地在刻画nina的形象,几乎不像群像剧,而拍成了个人的传记(反观MyGO最出圈的角色不是主唱或吉他手,而是贝斯手……),但nina确实串联起了乐队的各个成员以及整个故事,剧情完整也算平稳落地,属于是花田不犯病能写出的水准,制作非常出色,OPED好听(插曲就一般了),看完最后一集反而觉得nina和hina挺好磕的……
東映這2.5d演出還不錯。劇本習慣性大起大落。第八集實覺搞笑,mmk都這樣了nina你為什麼不順從她呢,鬧半天一巴掌搞定了誰才是小孩。第十集和他爹的和解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nina的犟勁既然來源於家庭和霸凌的事,那麽在敘事方面隨便略過了對這段背景的回溯很顯然不合適,尤其是hina本應成為重點塑造的角色卻只給了兩個場景幾句立不住人設的台詞一筆帶過。同時讓人覺得最後和解得過於輕鬆簡單了點品不出所謂反叛的味道。唐突結尾更有賣谷企劃之嫌。每個人的彆扭不會拖到下一集倒是比mygo的謎語人好114514倍。btw河豚看完第八集和最後一集是不是還能yy一個三角情景
很少见到角色性格和故事绑定这么深的作品吧。27的角色形象刚好是脚本风格的外显,无论是作为问题亲历者顺理成章引出内心咆哮,还是近乎以彰显个人魅力的方式来感染角色和观众,迫使所有人去相信剧情续写的可能,都把情绪导向放在了首位。某种程度上,认可这个角色也就能认可这个作品了。不可否认,后期逐渐聚焦在乐队刻画后,这种立足于寻求共鸣和不确定的体验就打了折扣,但总体上当然还是喜欢的,前八集的高潮设置、角色性格的精准拿捏无疑是花田愈加成熟的剧本编排能力的完美体现。
一开始就被这贫穷的画面搞得毫无期待,心想这八成也就是看个一两集就弃的无聊番。万万没想到越看越舍不得放下,里面的人物剧情音乐以及经常会任性赌气大喊出自己内心不服气的本音的仁菜,真的很有趣。音乐,越听越喜欢~ 甚至觉得这部比同期的水母更胜一筹。啊,一直坚持到最后也不能低头认错认输的仁菜,大概是因为自己做不到像她一样勇敢,所以才益加喜欢这个女孩吧!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是自己坚信的正确,就要贯彻到底。这样的青春,真好啊。
我承认本来对3D是抗拒的(白箱.jpg),五人的过往闪回,各自的人生轨迹此刻汇聚于这个舞台,nina潇洒地做抹去眼泪的动作,「CRY」从哭泣变成呐喊,乐器躁动,五人的呐喊声重合,特写与远景的快速切换,不得不感叹3D真好,12集是实际上的结束。agehasprings的玉井健二制作。先有乐队,再做动画的跨媒体企划,是比一般的声优乐队好一点。上一个这模式的是RAS。486天使,rupa天使。
本来确实是三星到四星的水准但我对27实在是太喜欢了所以多加一颗星。整个动画的故事就是在围绕仁菜“永不认输,永不低头”的内心与信念进行反复的言说与描绘,我活得越久就越是想成为这样绝对的正论怪物,可惜我做不到,所以我只有憧憬。感谢花田在最后一集让仁菜真正直面了自己在音乐道路上的坚持所给自己带来的后果,也让我们看到了她到底为了“永不低头”会做到何种程度,我为我伟大的小孩姐爆哭
看的第一部乐队番。遗憾不少,但也同样出彩。纠结了半天还是给了五星。采用3d形式制作让演出时摄影得以完美发挥,更具感染力,人设较老套,但是钻尘乐队的塑造也是给这部番的剧情带来了它的特点。剧情上有薄弱草率的地方,前几集主角的性格转变得太快,乐队知名度提升的情节过于粗暴 后半部份制作人员跑完导致演出效果显著下降实在是太可惜,好多坑还没填,真心希望会有第二季
7/10。“少女乐队”正逐渐成为青春故事的又一重要载体,情绪化的表达配合上夸张的演出效果非常准确地将角色迷茫彷徨、需要不断自我确认的状态传达了给了观众。但是随着剧情推进至尾声,自我确认似乎成了一个无法摆脱的怪圈,观众即使能察觉到角色的成长也无法再随其原地踏步的情绪与认知一同共鸣。不知能否有续作让故事更加圆满、让仍心怀期待的观众得偿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