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一对一 金基德
影片讲述的是残忍杀害女高中生的杀人嫌疑犯七人组与恐怖组织“影子”七人组的对决。《一对一》下载观后评论:4/10。一对一的权力结构:帮凶是独裁的受害者,也为权力阶
影片讲述的是残忍杀害女高中生的杀人嫌疑犯七人组与恐怖组织“影子”七人组的对决。《一对一》下载观后评论:
4/10。一对一的权力结构:帮凶是独裁的受害者,也为权力阶级服务,影子小组既是独裁的牺牲品,也间接造成新的独裁统治;七个影子的被压迫和施暴者的身份随着白天和黑夜相互转换,餐厅服务员对嚣张的顾客、被骗光带着母亲露宿的老实人对骗财的友人、妻子生病的贷方对冷血的债主、依赖男友生活的女人对家暴的男友、靠哥哥留学却无业的弟弟对辱骂弟弟的哥哥、汽车修理工对自大的老板、女儿遇害的头目对服役期间挨打的僧人,七组对立群体的设置说明独裁现象在韩国社会无处不在,底层可以用暴力换取一点平衡,但冲动的迅速消散又恢复软弱的本性,恨之后是对因果轮回的认同,无论正义与否,施暴终将被暴力制裁,吴贤轻蔑地说想被人捆起来打之后被假军人拷问,结尾影子头目身穿袈裟盘坐山头,身后手持钉棒的军人将其打死。PS:精髓尽失的金基德沦落到网大水平。
“在只有泥鳅的鱼缸里,泥鳅不会活很久,如果放进一条蛇头鱼,泥鳅会为了生存而拼命逃,反而变得更健康,活得更久” 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泥鳅们,当他们真的主宰了命运,却什么也不敢做,相互攻击起来。 这是人性中的奴性。 其实,这不也就是我们?一会儿扮演拼命生存的泥鳅,一会儿又扮演追逐泥鳅的蛇头鱼。而在争夺生存权利的舞台上,善良,只会让你很可悲。 金基德导演,马东锡出演了非常精彩的角色!虽然把这世界看得很明白,却因为太特殊,不被这个世界所接受。最后惨死在山顶,死不瞑目地俯视着地狱般的世界。这是太过另类的电影,这是太过真实的电影,心理承受能力差或年轻人就不要看了。
剧情晦涩难懂,麻蛋,一直知道金基德是文艺片导演,我TM干嘛要看嘛。全片都在揭露人性的丑恶,看得我火冒三丈。生活已经很艰难了,就TM想看部电影放松一下,何必呢。看下面那些捧臭脚的五星评论,真的是恶心到我了。这些所谓的文艺片里讨论的人性啊,世界观啊,全TM是导演的私货,世界是怎么样的,人性是善是恶,不是靠一部电影就能评价的。文艺片说白了就是导演把他的价值观塞给你,除了那些捧臭脚的,谁会喜欢?每个人的价值观就有所不同,尤其是以金基德为首的崇尚人性本恶的导演,拍出来这些黑暗尖锐的东西,给不了人愉悦,给不了人思考,只有极度恶心之感。非常不推荐!找罪受的可以试试
主题和思想还是很金基德,虽然用了database叙事方式,但全片在讲诉上还是很失败、拖沓。最后片段的“黑鱼”对话的确让全片升华了不少,可金基德又让整个故事像《春夏秋冬又一春》、《莫比乌斯》一样成了一个“西西弗斯式”循环。但是!但是!金基德总是能get到我的高潮点:世界的确不好,有的人脑子里面装的就是狗屎,可就是因为那些人我们才能存在啊,生活就是一个大型角色扮演游戏,有的人演富人,有的人演穷人,演好自己的那个角色世界才能平稳运行不乱套啊。想起《大裂》里的一句话: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活着吧。
下级按上级吩咐办事,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律执行,就像他说的那样,哪怕有一个人有点良心制止也好啊,可是没有,并且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近来觉得事情不分对错,因为立场不同,但是还是应该有个度,践踏人权毁掉生命这种事,心里就不会愧疚难受?遭受不同痛苦的人聚集起来想改变这个世界,可是又那么的无力,人就是这样啊,渺小又脆弱。还有对于能摆脱的困境,为何不选择自我开解并且离开呢?为什么要让自己陷入困境里痛苦?一次次原谅忍受换来的都不尽如人意啊,唉
其实我觉得这个片子6分有点低。其中关于阶级,人性,欲望和社会的讨论,虽然很粗糙,但值得我们天朝深思。失败在废话太多,没有把导演的实验色彩转化为好故事,尤其是剧中被拆迁老太太站在废墟瓦砾之上提壶浇水的画面,印象很深。有些事情真的不是你努力就可以做到的。你的生死,甚至只是别人的一个玩笑。“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的真相,但如果都按真相行事,那这个世界就完了。”一切都为了生存,理解万岁。冤冤相报不会休,我们跟他们一样卑鄙又光荣。
被虐者、施暴者、执行者、见证者都是同一个人饰演,这种同一个片子中一人扮演不下于10种角色的大胆尝试,也就金基德这么匠心独运了,容易引起困惑和混乱,但也很牛逼。是一场对杀女仇人的报复。但又不仅限于此,对社会低层的关注,对背叛,对压迫,对独裁,对统治与被统治诸多方面的涉及。对阿里郎和春夏秋冬又一春从不同方面的再次表达。最后的结尾也很不错,一动不动被打死,用的就是一开始的工具和服装。
金基德从社会结构的不同层面出发,通过自己的意志,把曾经分裂的自己用对立的角色组合在一起,无疑是一次对人生的彻底反思,导演的视角对社会的体验,反过来再不断实验其中的荒谬和真理。金基德的理想中包含了佛与缘的因素,偶然与必然之间存在着第三种可能,即无限的人间循环,跳脱了时间,对世界的认识仿佛成为一个全部可见的平面,可能与确定这种思维在他的哲学中已经是被消解了的
五星加满。近些年金基德最有力量的一部电影!底层的蝼蚁自我意淫式的暴力反抗,社会犹如一个环环相扣的怪圈,每一层都是执行者没有始作俑者,就如到最后都不知为什么要杀那个女孩的缘由。蝼蚁内心存着暴力种子,一方面又有对黑鱼的软弱性,这是根本。结尾的自我伪装以及哭的痛彻心扉让人头皮发麻,既是受害者也是施暴者。最后,我到底是谁?
一个复仇的故事,内核悲观悯人,剧情却穿插的稍显错乱。不断的重复施行刑罚的过程,有些意义不大。导演想展现社会的不公,黑暗,体现“人间不值得”,另一方面,又再突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到了那个位子也会是这样,这是个死循环。这部电影有点禅宗的韵味,演员的演技基本都没有什么提现,实在是乏善可陈。
应该是左派电影了,金基德少见的多对话剧本,男主最后争论戏也有疾呼传道的意思。视觉上看着不经心,还是有设计的。朝鲜半岛资源匮乏,5000万人口的体量,确实会造成人跟人互相折磨的成果。前半部分的暴力戏和英文对白又看笑了,可能是因为这里面有对权利跟智识的嘲弄,一种赖皮的失败感。马东锡演得好
影片看完都不知道女高中生究竟为何被杀,隐约觉得就是得罪了上层权贵知道了太多所以被灭了口,最后肯定被草草结案了,所以普通百姓只能靠自己的暴力来复仇。看完在感慨社会就是这样吧,上级可以压榨下级,草菅人命,有钱人可以藐视侮辱穷人,每天各个阶层的人都在努力活着,但却逃不过被各种压榨的命!
一个导演讲哲学的故事,观众看着累。每个人在社会阶层固定了的,命运固定了的,如同写好的程序,遇到命令即触发,没有对错,只是不同的阶层做着这个阶层必须要做的事,没有上帝,改变这一切都是徒劳的。不同的角色启用同一演员,是不是告诉观众,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是受害者,同样是旁观者,施暴者。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