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ring the Prussian army's invasion to Poland in 1793, a young Polish nobleman Jakub is saved from the imprisonment by a stranger who wants in return to obtain a list of Jakub's fellow conspirators. Following his mysterious saviour across the country, Jakub sees the overall chaos and moral corruption including his father's death and his girlfriend's betrayal. Being apparently demented by what he has seen, he commits a number of seemingly motiveless and gory killings.
《恶魔》下载观后评论: 祖拉斯基将《哈姆雷特》《俄狄浦斯王》等许多文本中构架了电影的模型,当然最直白的表现是《圣经》,主人公雅各布不能不让人想起那位以色列的祖先,在对残忍的十八世纪战争的背景里,雅各布见证了自己的父母、妹妹、未婚妻和朋友、兄弟在新波兰的畸变,他们用放荡、变态的态度来面对这个堕落、残忍的世界,更别说那些麻木、邪恶的看客和帮凶们,雅各布从地狱被救出,但他终究没来到天堂,只是面对着疯癫的人间,他不可避免地成为了纵火犯、杀人狂和间谍,而最终他的救命恩人却是权力与金钱绑架的告密者,祖拉斯基用一个个残酷的意象印证了“恶魔在人间”的主题,有激进的对70年代波兰的政治环境的影射,毫无救赎希望的国家中,革命者、贵族与平民、宗教的捆绑,他们虽然不同但实质上都是软弱与可怜的,过于强烈的政治表达也改写了祖拉斯基之后的电影生涯
跟夜的第七章一樣只看一遍很難深得要領,大段大段的台詞,且祖拉斯基電影裡的演員表演風格都是強烈、激烈、癲狂式的,沒有人是正常的,內心所有負面的情緒均寫在臉上、融在話語中、結合在肢體行為上,彷彿每一個人都生來是舞台劇演員,因此祖拉斯基的影像世界是獨樹一幟的,自成一派,一切都是混亂的、不切實際的、真假難辨的——雅各布身邊那兩位如影隨形、飄忽不定的男女是實還是虛的;男人最後被女人殺死後變成一條黑狗,由此即可將整個故事置於非寫實、寓言式的層面——表演哈姆萊特的戲劇團、用剃刀以割喉形式殺死每一位身邊人的雅各布、拋棄家庭經營妓院滿足貴族骯髒慾望的母親、陷入極端癲狂狀態的往昔戀人,等等。由於需要分析的因素過多,初次觀看後給我最大的收穫是領略了一番十八世紀歐洲的環境風貌、建築特徵、人文著裝,想像力有了落腳點。
寒冷且脏,目不忍视。这令我想到,极权笼罩的世界就像在无意识状态下被蒙着眼睛、堵住鼻子被抛进淤泥、藻物和动物尸身填满的沼泽地。你踩着还未腐烂的坚实的肉块,以为是长着青苔的石;你逐渐适应泥浆的温度和沉淀物依附在皮肤上的柔软,懒得动弹,如婴儿到点产生困意快要沉沉入睡......蓦地,意识好似被碎石划破了一个口,你开始问自己,为什么?——看完后,洗脸看见镜子里的黑眼圈和眉上的杂毛就联想到了这些情境。啊淤泥,我眼角的暗处。眼白是雪地,眉毛变成了一座山峰,疲惫的眼圈是黑夜与沼泽地,是染黑的血。抹开,是被战争摧毁的祖国。再往下,透着红的皮肤,是不断衰老又孕育新生命的土地,也是罪人与凡人与万物的归处。我仍然不喜欢祖拉斯基!但是有些电影它就像一面魔镜,照进的是你在遥远的、另一个世界的自我。
让人看到人性之恶的普遍性和不可遏制的深度,人才可能背叛自然法则中善的部分,以及文明带来的理性和理想,具体到这部影片中是男主人公最终交出了一直不愿交出的名单,坚守信义在经历了地狱的试炼后终于投降。恶通常隐藏在黑暗之中伺机而出,若不注目凝视,详加考察和压制,或许就会导致恶出其不意的攻击。电影中那个递刀的引导者的作用就是抽丝剥茧让恶呈现最其丑陋的一面,不断刺激被引导者善的信念崩塌,最终达到引导者的目的。影片就像是一篇论文,提纲挈领的用一些刻意选择的超常态情节证明恶的存在。虽然人们更愿意相信善,但恶在特定条件下的普遍爆发将如溃堤那样迅猛,警醒人们认识到这点很有必要。
成功被吸引可能仅仅是一张美颜一个美体一段幽默的话一小段疯狂的舞,被吸引是很难的,找到有趣后被吸引甚至是被引诱到陷阱里,又如何呢?上次看祖拉斯基的片是七年前,阿佳妮的私人表演很难忘记,今天看片之前,我给自己准备了两份水果一份坚果,心里默念,欣赏电影吧,要享受生活!然后血浆尸体铺满屏幕!!!物质无法准确诠释意识,意识的焦虑让导演歇斯底里,魔鬼才是人的本性,人不过是平庸的存在物,沾沾自喜的在一个极其渺小的星球上觉得比万物都聪明,却只有人类是要工作的,为了住进钢筋水泥的笼子里尔虞我诈前仆后继。这个世界不可怕也并非不自由,可是我还是成了被欲望束缚着的什么玩意???
75/100 没有一个正常人,大家多多少少都有点疯,只有暴力抽搐的传播循环;年轻时曾经的政治理想破灭了...物是人非—无疑是一种民族国度的政治环境反映:甚至如但丁的炼狱一般。恶魔的角色很《浮士德》,带有一点诡异的幽默感,还有《哈姆雷特》:流亡海外的王子回到物是人非的家庭政权,被杀死的哈姆雷特演员其实是另一个自己吧。与《修女乔安娜》的主观镜头不太一样,很多手持pov更像是一个在场的“魔性”他者:片中魔鬼本人时常的代理视角,可随时出现在任何位置,讥笑着围观这荒诞的一切。
看祖拉斯基的电影需要找到合适的情绪,当你面临崩溃边缘,听到电影里的嘶吼与绝望反倒会觉得平静。祖拉斯基和老陀有相通的内心世界,会对丑陋的世界产生疑问,到底是自己病了还是世界就是这样,魔鬼无时无刻不在身边,上帝的天使同样也在陪伴你,但是老陀写书可以让病人被治愈,导演描绘历史却无法更改历史,于是魔鬼只是伟大人类的小卒子,天使杀了魔鬼却无法治愈众生。ps:十字架那段有点好笑,打着打着就亲上了,原来这才是你的真面目……哦~
每一秒叙事都既沉浸又超脱,每一个场景都既关乎表象,又关乎这背后的某种理念、象征。理性的因果律被压缩到最低,剩下的只是人性之恶的肆意展现。所有的运动镜头、电子音、场景与演员调度皆是恶魔的表现形式,一种“邪恶”的电影就此诞生。"I can't tell you about it. I have to dance it out."
#3rdHIIFF#既是国家乱象的极致展示,又是人性挣扎的醒世寓言,或者不妨看作黑化版的耶稣受难或者唐僧取经。一开始对于癫痫的表演还接受无能,持续全片,竟也习惯了,整体节奏也很流畅,也理解了那种癫痫,实则是人类社会一切虚伪准则的垂死挣扎,与委屈小恶魔的一路同行,唤醒了主角心里最深层的欲望。有点意外的是,影片的配乐、剪辑和运镜竟有点邵氏武侠片的味道。
救赎与杀戮,两性与同性关系,宗教和超现实,满屏祖拉斯基式东欧风,对于受众来说,很欲、很享受。影片延续了波兰电影的影像风格,放在当年,也算个大制作。违背人伦的剧情设定,简单粗暴对手足亲属杀弑桥段,被导演以流畅视听语言,绝妙利用长镜头调度,编织进一个几近所有人物都似乎癫狂、不正常的故事里。片尾,又以一个超现实表达,作为小高潮收束。
整部电影充斥着黑暗,血腥,杀戮,乱伦,将人性所有的恶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在极权专制社会动荡的年代。雅各布在狱中坚守信念宁死也不愿供出同党。然而被神秘黑衣人解救后看到身边的种种乱象,他拿起黑衣人递给他的剃刀开始疯狂的杀戮。黑衣人最后被修女所杀变成了一只狼,隐喻人的兽性。祖拉斯基的电影很深刻,看后引人思考。
祖拉斯基早期作品 之后著名的着魔、银色星球都可以看作这部电影风格的延续 阴冷忧郁是本片的基调 贯穿整部戏的荒诞、癫狂、歇斯底里 晦涩的剧情 大段戏剧化的台词和场景 大量使用到哈姆雷特的段落 北欧平原的荒凉与寂寥 雪后的土地 燃烧的房屋 着魔般的仪式和表演 大量的政治隐喻一起构建了这部祖拉斯基早期代表作
应该是最后一次看祖拉斯基的电影了,《着魔》真的优秀,《萨满教的迷恋》真的看不下去,这一部本来就看不懂,还是看了一个字幕不完整的版本,着实折磨。但是只论技术,配乐依然优秀,运镜堪称华丽,抽搐的运动镜头辅以癫痫发作般的表演,这种特别又扭曲的个人风格,还真是只有祖拉斯基可以做到。谨以此片告别另类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