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新疆滋味 徐小卉 库尔班江
《新疆滋味》由中宣部指导,全方位展现新疆美食、美景和民俗文化,讲述新疆各族人民用勤劳和智慧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的美好故事。以“美味的故事”
《新疆滋味》由中宣部指导,全方位展现新疆美食、美景和民俗文化,讲述新疆各族人民用勤劳和智慧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的美好故事。以“美味的故事”为线索,带领观众了解新疆这片文化融合的土地和人民“有滋有味”的幸福生活状态。
在纪录频道断断续续看完的。我觉得还不错呀,对于生活在中国另一端的钢筋丛林中的我来说有些片段很有趣,而新疆更为“自然”(虽然从进化的角度常被人定义为落后)的生活方式颇有一种“反”异化的意味。不过看到罗布泊那段感觉有点强迫小朋友跳舞摆拍的样子呃?没必要啊真没必要,“在大陆最深最干旱的地区的河上划船捕鱼”本身就是一件很美也很值得挖掘的事情…btw可能是我的新疆基因作祟,真情实感地馋哭我了
本来只是随便点开看看,竟然慢慢被吸引了。不只是美食,更有人文。现在还有人愿意为了做出一道美食这么用心这么真诚,现在还有人花几十年只为传承正宗好吃的拉条子、馕。这些人真好呀。从他们的表情里看到的是发自内心的快乐与幸福,并不是为了拍摄装出来的,淳朴的语言真诚的心,莫名感动
准备去新疆,同行的友友分享来看的~一共六集,讲菜品的文案和配音都很专业,但内容又好像都是小作坊,整体观感像原汁原味的野蛮生长,还是说这就是新疆?
看完有对新疆的民间菜品更深的认识,涉及一点点人文,不够深入,总体还行,也可能是我不够地道吧
大盘鸡土豆青红椒拉条子
鸡娃子的判断标准脚踝骨的大小
鸡吃辣椒籽说明到了吃辣子炒鸡的时间
椒麻鸡,拌面,馕,黄萝卜手抓饭,粽子加酸奶加糖稀加无花果酱,炒米粉,手把羊肉,烤全羊,炒羊杂,手抓鱼,各种水果果酒果酱果干,格瓦斯,啤酒,牛奶
制作其实挺好的,大盘鸡的历史与312国道线之间的关系讲得很细致。但是一想到连美食片都能这么“民族融合”主旋律,选新疆代表菜也要选择大盘鸡这种当代融合菜,看下来感受到的其实不是新疆,而是大汉民族中心的视角。想来想去只能是愧疚。
哇大家好严格哈哈,我是打开电视看见第三集有米之炊,拍摄手法和文本是套路了,但是新疆好美好美,做馕包饭(忘了这道菜的名字)的阿姨简直是草原上的茱莉亚·查尔德,没有讲太多的故事但看她揉饭的手法都能感觉她对烹饪的爱在冲出屏幕耶!
由于新疆的地域广阔、阳光充足、物产丰富,所以美食特别多。平时也挺喜欢新疆餐厅的,理由很直接:量大,物实、货真,就算价格贵些也值得。看了纪录片能更深入的了解很多物产的历史和发展,也获知了一些不曾了解到的知识。
纪录片就纪录片,美食就美食,硬要添加一些新疆人的收入啥的,7亩地的果实卖了22000块,就有点尴尬了。看了下中宣部出品的,哎。其实有时候纪录片不是说不能讲故事,时间上的中国都是一个个小故事,但是他们不尬。
一般,美食的历史不细说,关于新疆少数民族的特色菜也都没有点到,旁白就是单纯地念稿,一点感情也没有,可以看出摄影技术一般,镜头也给的不对,很多镜头都不对着美食拍,对于菜的成色方面都没有很细腻地展现。
下饭片,刚从新疆旅游回来,依然心心念念。每集主要聚焦一类新疆特产,挺系统,就是节奏太慢了,虽然以不同的人为切入点,画面也挺精美,但感觉不到人味儿,前几集稍好一点,后几集发挥忽好忽差,昏昏欲睡
介绍的很全面。去过一次新疆,对那里真是念念不忘,可惜当时没有做好攻略,很多好吃的没吃到。同时也增加了新知识,比如说最近特别爱吃的新疆炒米粉,它并不是新疆本地美食,而是从贵州传来的。
沙湾大盘鸡;椒麻鸡;土豆烧牛肉;尕得列得;苏波汤;塔城土豆泥;芋芋子;哈萨克土豆片;霍尔达克;安集海辣皮子;烧辣子;精河肉饼子;霍城炒羊杂;哈萨克纳仁;奇台拉条子;抓饭;烤包子;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