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1970年代,想要重拍电影《蜘蛛网》结局的金导演(宋康昊 饰),遭到审查部门的干扰以及演员、制片人的反对,在如此混乱的情况下进行拍摄而发生的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
第44届韩国电影青龙奖最佳影片(提名)
第44届韩国电影青龙奖最佳导演(提名)金知云
第44届韩国电影青龙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宋康昊
《蜘蛛网》下载观后评论:
这几年看了太多“戏中戏元电影”,可能这种在封闭场景内拍摄、能兼顾票房(迷影情结)和作者表达(一封写给电影的情书云云)的小成本创作模式,确实是疫情期间最安全的一张牌。几处不足:对电审制度的讽刺力度不够(否则你怎么好意思管自己叫韩国电影),内外两层戏剧的映射关系太少(最明显的只有“偷情生子”这一处),部分配角的功能不明(大胡子猎人和警察龙套等),以及缺少一起真正的凶杀案(我一直盼着到底哪个角色会死在片场……),除此之外都很对我胃口,尤其是最后的黑白长镜头以及它的拍摄过程。非常爱看这种一地鸡毛的片场,感觉可以搬个小板凳坐在一旁喝着养乐多津津有味地看上一整天都不会累,下个人生目标就是尽快找个影视圈的金主爸爸包养我然后助力我实现这个梦想。
导演在掏心掏肺和你发疯,但观众只觉得吵闹,躁郁症看了都想犯病。台词说所谓天才就是要相信自己,于是金知云导演身先士卒献出了从业生涯票房最低作品。前半段节奏还不错,后半段却越拍越像硬要逗你笑的春晚小品,镜头语言有出彩的地方但奈何无趣就还是无趣。全汝彬的演技比起前两年浪漫的体质里更精进了,娃娃脸的林秀晶演起疯女人来也相当惊艳,反而是宋影帝不太适合这个角色,他那张阔面脸型上写满了“憨厚的邻家大叔”而非“自恋且偏执的艺术家”,我甚至怀疑让宋影帝打破第四堵墙是韩国导演们的集体kpi,不然要如何解释彩蛋里那尴尬的对视,以及郑雨盛的客串让我发出全场最大笑声。最后给讨厌蜘蛛的人提个醒:别看是恐怖片。
意料之外“好看”的金知云。作为韩国影史“发源地”的《下女》继续成为大导的灵感源泉,从林常树“像我者死”的翻拍,到奉俊昊社会化升级的《寄生虫》,再到金知云半临摹半戏谑的作者化体验,承继的隐晦度看似升级,实则更趋近对“原作”某一侧面的还原。金知云看中的,显然是《下女》的“疯狂”一面,除戏中戏的夸张戏仿外,表面在对抗“审查”的主创群像,真正宣泄的却是超越时代的心魔。比起串接与气氛调节作用,日式喜剧般的风格节奏更像是导演对抗严肃反思的自嘲,但不堪重负的群像调度还是让“侦探”群演等线索有头无尾,尽皆交付于一场蓄谋已久却如同儿戏的大火。
2.8。一部关于电影历史但并未投射热爱与赞颂却反其道而行之的祛魅片,没有真正的热情和才华,也没有友好的环境和全身心投入的演员,都各自有着自己的算盘和黑历史,连看似热爱到夜不能寐的导演,最后却暴露出自己虚伪和欺骗的剽窃私心。导演想要的不是电影,不过是赤裸裸的名誉。乱七八糟的歇斯底里环节不只是喜剧形式所致,也是对整个混乱的电影环境的表达。是的,没人真的把心思投射在了电影上,它的混乱来自于所有人的不上心。那么喜剧就转变为了彻底的讽刺剧,在这里,没有迷影人们狂欢的那种表白,有的只是背后令人作呕的耻情。
【2023 韩先生 韩姐 韩妞 剧情 亚导 韩国】[pc]较枯燥,132.2min,部分黑白,导演<背水一战><蔷花,红莲><看见恶魔>,豆网演员表漏人严重:8'19金敏载、8'45张荣男、12'51朴正淑、59'38郑雨盛、86'54张光,127'30廉惠兰。1970年,“申成摄影所”中文元素,开场反转,女性抽烟,有床戏,蜘蛛,<惊魂记>,人燃,那个党,女人拿硬物另一女人背后<悲情三角>
太有意思的电影了,现实和正在拍摄的电影相呼应,片名正是电影中电影的名字。演员们一边经历生活的烦恼,一边演绎电影里的角色,戏里戏外都以利己为主,揭示人性的自私,搞笑无奈很令人紧张。尤其最后,特别期待这位落魄的金导演能得大钟奖。郑雨盛饰演的申导演,太神经太抽象了,笑死人。暗线讽刺电影审查制度,约束了导演的才华。不过,还好申导演不管那一套,点化金导演,相信自己,差才华烧成灰烬,真的成功了。最后“蜘蛛窝”的剧情真如演员们的吐槽,现在看一再反转够狗血,放到70年代,简直是天外之物。
金知云脑洞确实大,拍电影的场景和制成的黑白电影交错,以至于在电影中的电影结尾都是导演自己和演员的真实姓名,让这本描述翻拍电影的代入感到了极致。虽然是在讽刺70年代电影界的各种黑历史,其中倒也不乏向当年的老电影界致敬的元素,比如不断强调的长镜头拍摄法。不愧是奥斯卡影帝,宋康昊对于电影导演这一角色的把握非常到位,两位秀晶也是很好的再现了那个年代的当红女星工作生活状态。算是很有趣的一本回忆里式电影吧,美中不足的就是泡菜佬又拿反共这种话题说事,老是这样黑别国有意思吗?
对于喜欢用韩国喜剧下饭的我来说,本片已经足够优秀——毕竟我没有系统拉过韩国六七十年代黑白片——但是片中涉及的严肃内容十分肤浅,无论是审查制度还是剑走偏锋的折中路线,仅仅用一句话带过必然是不够的;对于想了解电影拍摄制作过程的人来说也极为浅薄——因为片场不止有导演和演员。宽宏大量一点说演员表现优秀,剧本还算过关,也能让观众感受到那个要技术飞升的划时代脉搏;如果苛刻点的话,韩国选这样一部对本国电影界自我感动故步自封的作品参加戛纳,不知道是脸皮厚呢还是脸皮厚呢…
如果没有宋康昊,肯定是不会看《蜘蛛网》的。戏中戏,又是韩国电影70年代一段历史,但真的很一般。对韩国电影98年之前的历史没有什么兴趣,就如李翰祥去台湾之前的台湾电影史,那不是电影,是充满领导意志的幻想。稍微震惊一点的是韩国电影局的领导真会去片场现场办公,可能办公室离片场近吧。当然,既然咬牙看完了,也续上了韩国电影的发展脉络。70年代的狗血片不仅抄《雷雨》,还促进了之后韩剧的繁荣和韩国电影的崛起。只是2000年之后韩国电影的繁荣没有电影审查人员什么事了。
个人觉得大部分时间都太过于无趣了,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主要还是在后面,而前面刚开始重拍《蜘蛛网》看得我无聊至极,看了好久后点开进度条发现还有一个小时。这种拍摄手法的电影我还是很喜欢的,这片子的画幅搭配整体的配色和镜头语言,很有上世纪日式风格电影的感觉,全片观感最好的肯定还是最后半小时,那段长镜头的拍摄确实很有意思,最后金导演的剧本来源真的很震撼,可以说是把结尾整体给拉起来了,最后给了老金一个人坐在导演座位上和最后一个人享受整个影厅的掌声,悲凉感莫名而来
前半个小时疯魔导演部分有点想弃(似乎有点拖沓,剪掉15分钟分钟可能会更好)但后面片场拍摄部分,有点像那种沉浸实景舞台剧,我看得还挺喜欢。让我皮毛接触点老电影的拍摄幕后。而且拍得黑白片真的非常复古,俩个秀晶同台飙戏。个人觉得里面郑秀晶演技居然是我看过她的影剧里最好的一次了。而且影中影的长镜头和影片本身的长镜头交织在一起,有点意思。结尾处的成片确实还挺好看的,如果真有这电影,我还有点想看hhh
电影脱离了审查,回过头鞭尸,哪怕只是牢笼中人,同样喜闻乐见。但正因没了审查,水平高下也就没了遮羞布,杰作与否,传世与否,就直指才华,关乎翻江倒海争取可能,不管是否自我感动,内里那团火,怕是都没几人烧着,又分了胜负。韩式喜剧,总在一惊一乍的西巴里咆哮,故事一闹,就有了局限,像是本该慑人的蛛网,把人全都吊在天花板上,而他们在创世的同时,织网自缚。戏中戏那段,尽得《雷雨》精髓。
无厘头电影,本来是为了看林秀晶,这部电影对我来说最大的戏外看点是她首次参演金知云电影成名后20年再度合作,电影里映后她给宋康昊饰演的导演鼓掌,现实中在戛纳卢米埃尔厅映后她给金知云鼓掌。然而她在电影里是唯一在戏外一点人物传记都没的角色。长镜头拍摄花絮部分还是有点意思的,最后成片其实效果没有很惊艳,不过能看出即便一个看似简单的镜头都需要花大精力调度。戏中戏不知道有没有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