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波斯
踏上难能可贵的探索之旅,了解拥有两千年历史的绚烂艺术文化,及其铸就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国。
踏上难能可贵的探索之旅,了解拥有两千年历史的绚烂艺术文化,及其铸就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国。
故事中的这片土地拥有两个名字:波斯——古老而神秘,充满冒险气息,强大的国王建造了大批雄伟的寺庙和宫殿,美景超乎想象;伊朗——骄傲、孤立,对外界的干扰不屑一顾。
BBC Studios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特许,得以深入伊朗进行拍摄,展现这座古国非凡的历史与文明。从迷宫式的集市到波斯古代君主的都城波斯波利斯,再到圣火燃烧逾千年的火神庙,主播兼记者萨米拉·艾哈迈德(Samira Ahmed)带领观众一同踏上这段独一无二的难忘旅程。
在三集的内容中,萨米拉将揭示波斯文明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在跌宕起伏的演变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其一次次的辉煌与陷落。在这趟旅程中,萨米拉还有一个重大发现:波斯人曾有一度几乎迷失了自我,直到一本书的出现,才使他们得以重新认识自身,继而实现波斯文化的复兴——《列王纪》(Shahnameh)。菲尔多西凝聚毕生精力的史诗巨著,没能在他生前为他赢得期望中的赞许与财富,却在他死后长久流传——《列王纪》不仅掀起了波斯语言与文化的复兴大潮,更在后世绵延千年的数度王朝更迭与社会变迁中,成为了维系波斯传统的重要纽带,为伊朗人民的文化认同提供了坚定的基石。
《波斯》下载观后评论: 之前读《列王纪》节选的苏赫拉布与鲁斯塔姆时,将其中的忠君意识理解为封建性。这部纪录片中的学者表达虽然当时应该尚未形成民族国家概念,但菲尔多西可能有民族意识。为这种忠君意识提供了另一个角度,它可能是来自于菲尔多西的民族性。还有篇文献《鲁斯塔姆形象及其在中国的影响》,表达有关《列王纪》的传说很早就在我国西北地区流行。苏赫拉布的故事中有一处提起过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没想到三集纪录片也是将我看过的波斯文学串连了起来,甚至还有帕慕克以细密画为主题的小说,纪录片里描述树叶画出框外时(镜头有特写),有种似曾相识之感,可能在帕慕克的小说中看到过类似描述,看过纪录片的描述与特写后,感到真切了一些。细密画技法应该也是对诸种绘画艺术的部分技巧有所吸收,兼而有之,这也相当具有吸引力的。丝路上的来往诸种真的迷人~
虽然是浮光掠影,但是估计这个与西方相互敌视的国度还是不允许BBC深入挖掘。即便如此,也不妨碍它在镜头里展现其文化的深邃与隽永。就像开篇所说,伊朗与世隔绝,骄傲,桀骜不驯。而他的另一个名字波斯却代表着这世界最早的、最璀璨的文化之一。一部《列王纪》贯穿整部三集,它是波斯帝国的开始也是结束。上世纪七十年代亲西方的末代君主想要延续《列王纪》中伊斯兰教前的波斯盛况,却忽略了人民的意志。他们拒绝被阿拉伯世界同化,虽然他们有相同的信仰;他们拒绝接受、认同西方的意识形态,虽然被常年制裁、封锁。他们一直在为自己的民族文化而战,骄傲从《列王纪》而来,独守一隅,无惧孤独。
来自第三方(西方)视角对于波斯民族两千多年来的发迹,被征服和近现代历史的概述,结合珍贵的伊朗当地风土人情和建筑古物影像,很值得一看。可惜三集还是太少,以至于每个朝代都只能匆匆一概而过,历史背景也讲得含混不清。介绍篇幅最多的是波斯民族文化的核心凝聚力《列王纪》。有部分历史的细节令人扼腕:亚历山大大帝烈火焚城导致波斯古国文明彻底遗失,历史被传说替代,直到近现代考古发掘才还原真相;筑起长城也无法阻挡侵略者的野心;征服者开启的黄金岁月总是被软弱的后人急速葬送……历史总是极其相似的。
难得有讲伊朗历史而不是现代战事,从公元前550的居鲁士大帝创建波斯帝国开始,一路征服米底、埃兰、巴比伦、亚述,公元前4世纪被亚历山大大帝重创,历经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帖木儿帝国,这期间拜火教衰落,但《列王纪》和波斯文明的强韧又支撑起了新的萨菲王朝,与奥斯曼帝国、莫卧儿帝国不遑多让,阿巴斯大帝带领下的伊斯法罕是凡尔赛宫、托普卡帕宫、花园之城的启发……从阿夫沙尔王朝的创始人纳迪尔沙之后颓势渐深,79年巴列维王朝落幕,但与历史如出一辙的是伊朗在穆斯林国家中独树一帜。
虽然是浮光掠影式的在伊朗历史中浮沉,记者用伊朗史诗shahnameh串联了伊朗的重要朝代、国王、城市,至少对伊朗有了些线性的认识(而不是散点式的认识),而且对伊朗为何未阿拉伯化、坚持什叶派,有了概念:骨子里对波斯文化的认同、有别于周围逊尼派阿拉伯人的信仰和语言,让伊朗如此独特。其中有趣的一点,是蒙古人打到了波斯,反而被波斯文化同化,信仰了波斯信仰,也努力把自己的形象融入shahnameh,从这个角度来看,波斯和中国文化上的影响力很类似。
《列王传》贯穿始终。频繁的外族入侵,文明根基却得以发展性的保存、延续、繁荣。匈奴、突厥、蒙古的名号也使人想起中国史上的相似遭遇,不过波斯,伊朗更具有一种宗教国家式的神秘、瑰丽、浪漫以及理想中的坚韧信念。很羡慕,那些两三千年前的宫殿、神庙至今仍有遗存,而我们则没有这运气。建筑之恢宏,仿佛冥冥之中自有神的护佑,宏伟壮美的气势不止来自于王权,更有神的气场。中国的宗教在这一点上就偏弱些,多是心照不宣的幌子,实用性多于虔诚感。
旷野中花儿在绽放,脚下的大地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土地依然是那片土地,独柱屹然矗立,只是物是人非事事休。争什么呢?抢什么呢?东西两者,你方唱罢他登场,主宰不过百年尔尔,唯艺术与文字永存。独灿灿不如众灿灿,那庞大的宫殿建筑、那神秘的楔形文字、那经典的《列王纪》、那繁复精致的细密画……无一不让人叹为观止。为什么不能欣赏?非要占有、侵略、征服。到头来还不是自作孽不可活,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波斯历史简明入门史 EP1 搞清波斯伊朗阿拉伯 列王纪 波斯版长城 匈奴人Huns 突厥人Turks EP2 拜火教 EP3 Saadi 诗人 haste makes waste human beings are members of a whole. Shi’a Islam’s 成吉思汗 帖木儿 什叶派Shiism 逊尼派Sunnis Bazaad 集市
终于看到bbc拍波斯了,真是厚重,迷人而骄傲的文明,感觉波斯跟中国倒很相似,都拥有早熟的政治文明与未曾断绝的古老语言,不过波斯地处南来北往之地,一方面面是一次次被征服,另一方面是各种文明融汇,尽管已改头换面,波斯之精神根基依旧顽强绵延,念此不禁感慨万分。片中的建筑,绘画,书法,诗歌与装饰艺术美轮美奂,伊斯兰教与波斯文化真是互相成就了。
公元前500多年,居鲁士大帝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即波斯第一帝国;公元前500-400多年战古埃及、古希腊;公元226年建立萨珊王朝,即波斯第二帝国,战罗马,俘虏过罗马皇帝;后被阿拉伯帝国(公元600多年)、蒙古帝国(公元1200多年)征服过;公元1500多年,建立萨法维帝国,即波斯第三帝国,与奥斯曼帝国大战,阿巴斯大帝;后被欧洲入侵。
毕竟闭关锁国专权且受惠于zf才能入境,立场“鲜明”,特别是近代史蜻蜓点水,爱国主义过于浓烈,一本列王纪贯穿始终缺了很多细节,但3集篇幅稳抓重点,又很符合网剧特点,也还是没领会到底和邻国有啥区别。的确早熟诞生了屈指可数的古波斯帝国但整个中古近代都外来入侵、文化反同,也无法讲清楚,只剩几个大人物发光
民族延续性是个很美妙的故事。英国人往往以讲述外族的体系,并且以(英国)自身对官僚体系的抵制为荣,因此,这种抵制的意志便会在世界的各种东方意识中寻找到蛛丝马迹,串成一个美妙的故事。这样的故事(纪录片),是相当奢华的。这比美国大片不是好很多吗?
在与希腊罗马阿拉伯蒙古外来力量的较量中多以失败告终,也被伊斯兰化,但是波斯的语言文学艺术等民族化的东西还是保留了强大的生命力,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菲尔多西的《列王记》给了这个民族精神支柱和力量之源。帖木儿帝国统治下的细密画创作达到巅峰。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