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减法 曼尼·夏希希
受产前抑郁困扰的法莎娜从雾雨车窗外望,瞥见丈夫贾拉身影进入高级公寓,怀疑他有外遇,贾拉却言之凿凿当天不在德黑兰。查探之下,竟发现另一对夫妇,相貌与他们雷同,俨如
受产前抑郁困扰的法莎娜从雾雨车窗外望,瞥见丈夫贾拉身影进入高级公寓,怀疑他有外遇,贾拉却言之凿凿当天不在德黑兰。查探之下,竟发现另一对夫妇,相貌与他们雷同,俨如是彼此分身。对镜互照,看出自己的不足,也看出伴侣的缺陷,单纯的偶遇演变成纠结四角关系。掩映在暗黑光影下是希区柯克式悬疑惊栗,渗透于滂沱大雨中却是曼尼·夏希希对伊朗式婚姻、道德以至人性矛盾的深沉体悟;在神权政体下,人必须自我分裂甚至自我毁灭,方能让“我”活下去?
第47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站台奖(提名)曼尼·夏希希
《减法》下载观后评论:
因为“长相神似得以鸠占鹊巢”设定本身便有一种浪漫主义,毕竟从现实可能性层面上,外貌仅仅是构成“完整的人”的一部分,我们会认为同样一种外貌换上别的谈吐、神态和气质都可以被觉察到异样,更何况每个人拥有的与他人共享的记忆、知识储存、观念和情感都会不一样,“双胞胎”或者“多胞胎”会带给人的困惑总是第一次打照面才会产生混淆,只要相处足够多的时间,亲近的人几乎不大可能分辨不出,尤其是小孩子。显然,电影的浪漫主义基调是因为并不准备为这层理性与逻辑的缺失进行辩护,电影更愿意去表达“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灵魂背书”、“社会系统应该去解决《寄生虫》式的阶级分化”以及“如果换成另一个身份生活、让原本的自己从世界上消失,你愿意以良心为代价吗”,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如果穷人有机会谋财害命拿走富人的一切,我们竟会支持穷人。
![减法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3az/859403_Ms6Cp0sGQvugYCE_1702872356/0)
電影從兩點去講「二重身」,1.當遇到一個樣貌完全相同,卻比自己伴侶更好的他/她時,該怎麼辦?2.如何看待出現一個跟自己相同的人?導演對1.並沒有給出明確答案,而是兩個更為善解人意的曖昧不清的關係貫穿全片。對2.則分別給出了男女雙方不同版本的答案,女方或鬱鬱寡歡,看不開而自殘,或反過來利用這個男人幫助丈夫度過難關;而男方會因猜疑、嫉妒而做出傷害他人的惡行(大男子主義),或為了逃避家庭壓力而跟別人暗通款曲。可見導演是根據主被動去設計和歸納這兩對夫妻形象的,這種完全忽略人物複雜性,截然二分的方式,若在西方語境肯定被罵,但是放在「男尊女卑」的伊朗語境,最終受傷的只會是女性;此外,兩對夫婦必須被設計成存在階級差異(社會底層與中產),位階更低的一方只能充當高級人士的「替身」助其解決問題。
![减法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3az/205746_KZuncU5vQAGKtV1_1702872359/0)
二重身的婚情咨询,而不同状态下的婚姻如同镜子,反射所有人的欲望、缺陷、以及良善。电影在叙事手法和摄影上的老道可以说是Haghighi的经验,更精彩的却是screenwriting上结构与对白的精准与巧妙。如同里世界一般永远下着雨的德黑兰,到底是谁闯进谁的生活,而又是谁带着谁的身份装作大梦一场。映后Q&A时Haghighi提到车对于伊朗电影的重要性,当身处一个公共与个人环境中需要极端割裂的社会常态中,人们在车里的状态变得值得玩味,因为那是公领域中处在边界的私领域,真正的情感与人性流露或许就在车窗上下之间。另外,个人认为结局可以再隐晦一些,被消失的二人之间的关系也许就是在畸形环境中超越我们常规认识的存在。
![减法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3az/146989_nqNXNhyzRjSagGx_1702872361/0)
超级牛逼的编剧,也是脑洞很大,看似很离谱的很不可思议的设定,内核其实还是男性女性婚姻那点事。当你遇到一个长得和你另一半一模一样但比ta好很多的人,你会怎么办?当你遇到另一个长得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人,你又会怎么办?还有,女性崩溃的时候都是伤害自己,而男性崩溃的时候都是伤害他人,甚至不惜伤害自己最亲的人。孩子的视角才最真实,夫妻都会认不出对方但孩子能认出自己亲爹亲妈。另外,女主真的化妆很厉害,两个人神态完全不同,让我一度以为是两个演员。HKIFF第一场
![减法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3az/482238_8JhfJbIvTaStero_1702872363/0)
非常有意思的是,本想打三星的,结束偶遇同场观看的亚洲阿姨,一顿闲聊,觉得那些失份埋线和突然的行动也许是导演故意的,就是要造成一种你们猜去吧的印象?我还是觉得那个侯塞也太突然的起杀机,又觉得突然教练妻子同意假冒,都很不能讲通。然而,谁说这个遇到的两对长一摸一样夫妻,是不是其实又只是教车教练妻子的幻想呢(可她吃了药清醒了还看到了以为就是真的了?算了越讲越困惑。配乐很棒,故事可以,再慢些讲,这样转折出来的时候,更淋漓?VIFF.
![减法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3az/590933_05mTqcpSRfiiSD-_1702872365/0)
【46th GöteborgFF】《寄生虫》的影响力在世界影坛都是空前的,连伊朗电影也不能排除在外,这部片可以称之为《想见你》版《寄生虫》,让一对相貌完全相同却处于不同阶层的夫妻相遇进而产生极强的戏剧冲突。女主角Taraneh Alidoosti把两个人物截然不同的气质拿捏得游刃有余,为电影增色不少(造型也帮了不少忙,比如发福的面容)
【伊朗】比起上部《猪》过于超脱的自我意识却又陷于凌乱的缺憾,折回去讲了一个更为完整也适时变“狡猾”以期调戏观众的故事。双生、幻象的引子抛出,很像是部HBO悬疑剧试播集的大幕拉启;当然所讲的还是独特的社会观察与不减力度的诸多隐喻。Taraneh Alidoosti在去年的新闻一定程度上为这部电影带来了片外更深刻的照应,让人顿感五味杂陈。
3.5/5 想起了成龍的《雙龍會》、阿諾的《魔鬼複製人》以及近期的《想見你》,夫妻雙生概念和懸疑編排非常有趣,但是到第三幕劇情逐漸跑偏,以存在主義為前提的焦慮驅使角色做出殺人之舉,有想法但角色的鋪陳不夠,導致情節無法令人信服,這點非常可惜,不過收尾倒還是不錯,孩子看似啥都不懂,實則早已洞悉一切,沒有孩子不會認得自己的親生母親。
下了一整季的雨,雨血泪,就这样一起混沌地蒸腾、翻滚,在昏暗无人的冬夜里淌着。无解的荒唐故事里拆开了看每一页都是真实:我们何不常常幻想平行世界,等真正到来却又惊厥,怕到亲手将它撕碎。无数的细节让人后背发麻,但也不及一句:那位女士,不是我妈妈。吃了精神病药,睁眼还是现实,一场疯癫到死的恶战,那是不是说明,世界本来就是有病的?
邪恶的自己会把别人打进医院,善良的自己只会在医院被打破头。阴郁的自己会苟活于病床,开朗的自己只会被彻底屠杀。为什么天上没有乌云,却雷电交加。窗外雨水泛滥,屋顶漏水不停。带孩子来看球赛的人不是父亲,买来卷饼的人让孩子伤心。垫圈像婚戒,我们却不能相爱。邪恶杀死了善良,阴郁吞噬掉开朗。
曼谷电影节第九部,剧作有点牛。导演巧妙的将两对长相神似的夫妻由一次捉奸误会捆绑在一起,再通过镜像的方式让角色互相交集,又以她们对受害老人和男孩承诺的态度区别价值观的善恶。结尾善的一组over(殉情)了,处理得很浪漫主义,小男孩和老父亲这两个视角人物的设计也很精妙,高概念落实可信。
和丹麦那个叠积撞题材了,同样是遇到了不同版本但更好的TA要何去何从,但不同的是叠积用科幻来解释这种X2而这片就完全不解释,也因此全片明明都处在一种魔幻现实的基调之下却用了一种很认真的方式去讲故事,因此除了看似奇情但很顺拐的剧情走向之外无法给观众带来更多深层的思考
电影悬疑感还是有的 两对夫妻的二重身份讨论人性善恶 婚姻 社会阶级问题等 还是挺新鲜的 前15分钟还是不错的 越往后就越有点拾级而下的趋势 抛开两对一模一样的夫妻这个设定外 到后面总感觉逻辑链闭不上 人物动机欠缺 3.5其中0.5给ali doosti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