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改编自亨利·詹姆斯的中篇小说《丛林中的野兽》,它描绘了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结局:25 年来,在一个巨大的夜总会里,一男一女守望并等待着一件未知的事情。 从 1979 年到 2004 年,我们跟随迪斯科音乐到电子音乐的演变,一个爱情的故事,一个痴迷的故事。 最终,这个“ 东西”出现了,但它的形式比预期的要悲惨得多……
第7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泰迪熊奖 最佳电影(提名)帕特里克·奇哈
《丛林野兽》下载观后评论:
无比纯粹的、难以逃脱的爱之律动,强大的吸引力……实在是太有魅力的电影,独属于视线与动作的语言。心跳被编码进舞厅节奏的信号,野兽总在鲜活死亡之时唤醒现身。阿娜伊斯,那是一张足以赋予星河魔力无视时空的脸庞,肆意地在眼前绽开。May与John近乎统治着这片迷幻场域,直到历史迷踪在舞厅的黑暗与霓虹中,对峙的视线与动作同样动人。心是孤独的猎手,悲伤是褪色的欢愉,它可以将人无情吞噬,沉溺在那宿命的禁忌模样。青春总在时代的缝隙中开启游戏,而此时他们的躯体已不再年轻,燃烧至了生命尽头,见识到了自由的滋味却也尝到了孤独。身体永远是我们最强大的表达,没什么能够比拟感官深处的原始信息,自柯西胥后很难再找到此般用躯体作画如此流光溢彩的作者。那些经过了现代化的舞蹈与其说是巴黎更像是柏林的地下舞厅。——13'BJIFF
![丛林野兽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3az/824105_SFGJ5SuMS0qQywP_1706708087/0)
帕特里克以一种新的方式探索与时间的关系,<丛林中的野兽>中的情侣移植到夜店中。虽然梅完全沐浴在舞蹈、音乐的能量中,她的服装形成了第二层皮肤,并参与与时间之外的当下时刻的交流,但马彻却通过他的行为完全与他对立。他决心孤立自己,拒绝用衣服来表达自己皮肤的延伸,这反映了他情感的演变,以及他对死亡的吸引力,认为死亡是相对于生命的自发表达的一种嫉妒和排他性的结局。
在同一个舞蹈空间中,蒙太奇具有逻辑/空间的连续性,其中角色与世界的其他关系大部分被抹去了。结果是主角们对这些夜间遭遇的依赖越来越大,在这些夜间,不断未能实现的非凡事物出现的愿望(密特朗的任期、艾滋病危机、柏林墙倒塌等)让马彻变成了一个怪物,而梅则是他的帮凶。舞蹈、音乐、沉默和流逝的时间都完美地融入了电影,总结了夜店(我们的社会)的演变。
![丛林野兽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3az/37245_1kdGya_WRJmq9wK_1706708090/0)
非常主观地认为这部电影可能是给时代迷茫者的挽歌。故事开始,女主在俱乐部遇到了生活中一事无成的男主,回忆起他在十年前诉说的秘密,并表示现在也依旧坚信。从此他们几乎每周六都在这间俱乐部相遇,20年来,女主也从跳舞的参与者,逐渐像男主一样变成了观察者。但他们在一起从不关心夜晚以外的生活,也不关心时代的变迁,所以他们在俱乐部里从未变老。俱乐部文化意味着小众圈层的归属感,但最后男主却也被拒之门外。最后看来,男女主是否相爱似乎不再重要,女主之所以始终相信男主的秘密,是因为她在男主身上找到了自我认同,于是在每周六,她终于也能短暂地不再向生活妥协。但是他们也始终知道有一件大事必将发生,新时代必将来临,心中怀揣理想和自由的人也必将被抛弃。最后想引用万青一句歌词——“崭新万物正上升幻灭如明星,我却乌云遮目”。
![丛林野兽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3az/461805_hWkUmaWeThuNJY7_1706708092/0)
在我心中和《新桥恋人》一样的地位,浑身发冷。幻想给人带来能量,一直持续下去的能量,对一件终将发生的压倒性的大事的幻想,男人和女人一直在讨论着这个幻想,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悲怆事件的本身。男人想,爱一开始已经结束,爱是一件毁灭一切的事情,所以一开始就掐掉它吧,不要投入,这样的关系可以永存,永存到这个秘密最后解开谜底的时候,宿命了。女人在同盟的过程里了然了一切,她陪着她,不提醒,静静看着那头野兽一步一步逼近。后来男人寻找女人,其实是在寻找他们走过的路,这一切都发生在夜里,坟墓在白天。我在男人和女人身上都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好像一个人生命的注解。张爱玲很爱的一篇亨利詹姆斯的小说和抽象出来的夜店二十年融合在一起,呆在里面的男人和女人面容始终没有变化,直到女人死去,无名夜店也有了名字,《丛林猛兽》。
![丛林野兽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3az/59225_PQxMUVtAQbiAprh_1706708095/0)
或许夜店爱好者会喜欢,可以看一看“简明夜店发展史”,但似乎仅仅是音乐风格略有不同,以及混迹夜店的人都具有某种时代特质,但这个群体纵贯时代的共性又似乎太多,只让人觉得他们是一样的吵闹、一样地酗酒、一样地以为会发生奇迹但没有人可以给另一个人带来奇迹,除了偶尔会有荷尔蒙过剩的庸俗的感情成为某种纽带。所有人都被动地等待,以为第二天天亮会换一种新的人生,而这种人生会滋养灵魂、给予欢愉,他们日复一日地等待,直到死神背着镰刀朝他们冷笑。来不及了,一切都不会有第二次机会。电影或许一开始是决定要批判的,批判那些怯懦、犹疑和后悔莫及,但没有给观众好的故事,因为剧本是一眼看到头的,像《等候戈多》的剧情说明一样,更糟糕的是,也没有给观众好的台词,那类文艺片或喜剧片本应有的机智都没有,只有一具吵闹的空壳。
![丛林野兽剧照](https://wework.qpic.cn/wwpic3az/410513_nUOr8YzWSK60eV9_1706708097/0)
今年北影节看过最烂的电影,前半段昏昏欲睡,后半段醒来这些年轻男女蹦迪蹦得我心脏疼,看到结尾只想破口大骂:男导演拍给自己青春期无病呻吟的借口,May用“爱”自我圈禁,John则自始至终都在进行逃避和伤害,他所谓的秘密真的存在吗?十年后在无名俱乐部再见他真的认不出May了吗?我觉得自始至终他都在说谎,他只是不想让May做一个世俗的自由的人,因为出了这个俱乐部他一无所有,他是窘迫的,May则是有学识涵养的富家女。不过很喜欢相士的设定,她像一个隐于黑暗的女巫。看到最后我最大的疑问是,这对在俱乐部里默默等待的男女究竟是May和John,还是相士与厕所收费员呢?另一颗星送给从开头的无名俱乐部,到结尾处丛林野兽俱乐部的闭环(此处很妙,但本片唯一的亮点或许是男主长得像扎克伯格
7.3
在犹疑里 决定去看这电影 然后在片段式的彷徨里 看完这部电影 这样的表现手法蛮有趣的很欧洲 至于他的出现他们决定一起去等待的事情早已经不重要了 某种哀怨一直氤氲在这片茫茫舞池里 只待乐响褪去我们才好像回到现实里但 不 并没有 一切皆是虚妄而已(对这电影的感受其实可以写上千言 但不必了 因着这时那时的想 受自然随时变幻 既如此 我还是站在原地的好了)
她像有着美妙脊背的鱼 慢慢投入属于她的那片海里 舞池依旧喧闹
爽极的舞池混响 如果是在影院里看我估计可能会昏睡到底的
突然发现 这可能是科幻片!
“请问 你看到现在为止的感受是……”
“让我看完再说 好吧”其实我也不晓得看到哪里了
无病呻吟到了一定境界,聚焦夜店文化,对舞池的迷恋,对身体的解放,摇晃的红酒杯,迷醉的扭动与韵律,时间跨度二十年,形式探索很考究,但剧本上的空洞无法支撑文本表达的厚重,时间的流逝,精神的致幻,错过的爱情,缺席的勇气,创作团队直言不讳的依托男女主角扑朔迷离的关系来提炼内核,时代变迁下的地下圈层文化的推移历新,意识流的情绪浮动始终笼罩在迷幻氛围中,纸醉金迷,青春耗尽,镜头语言的转切看的出导演的控场能力,但依靠夜店文化与时代隐喻构建的人类情感关系图,还是未能扎实的表达空虚与死亡,100分钟想说的太多,粗简的文本框架又无力折中,最后只能堕于法式浪漫絮语包装的气质影像下的矫揉造作。★☆
作为波尼洛代餐已觉尚佳,继承“火焰宣言”派之纯粹的艺术外观,带有加斯帕诺式的狂欢虚无主义,有如灼热心脏吹拂过后的余烬,舞池中摇曳的异色光束包裹着纯爱意识流下赤裸的感官,由纵情消耗的滚烫意志构筑起一座远离现代苦闷的梦幻乌托邦。启用《同义词》的男主来演这样一位人畜无害甚至表情都有点迟滞的迷失在时代云雾中的使徒形象再适合不过,奇哈的表意手法也是堪称精炼,通过数次踱步的特写将一种日常的阶段性倒向持续的坠入感,男女主置身于迪斯科文化最为繁荣的的历史洪流中心却几乎不曾有容貌逝去的痕迹,在温柔的空虚中等待“野兽”的出现,等待那个在各自生命中排演过无数次的虚妄,任由世界纷乱地下沉。
影片由一系列含混着美好想象的,单一俱乐部场景的回忆序列组成了对上世纪都市午夜风尚——夜店文化变迁史的勾勒。叙事上,人物逐渐超出夜夜笙歌之地的年龄限制和暧昧对象的离去形成了两面一体的消亡过程。导演有意从小人物的情感游戏状态出发去映照时代边缘文化的流变,但不曾在过程中铺设什么可供人识别的草蛇灰线,仅凭结尾的揭晓,叫人觉得影片倒成了纯意识流的无逻辑视频切片。曾经,混淆叙事,漫无目的地场景重复,无限的声画叠用,是在开拓着前无古人的电影艺术边界,揭示银幕世界同样和现实一样同样存在毫无意义的人生规则,而现在呢,丛林野兽的概念全凭一张涂满了唇彩的笨嘴,上哪寻觅呢?
3.5 声音做得真好,音乐真好。法国导演和演员的表演方式我真的好喜欢。不过故事有些地方的讲法有点get不到,感觉过于飘忽和老套(不过演员的合理化很厉害)。虎头蛇尾了有点…但还是有几处很喜欢,旋转楼梯上的对话、环绕长镜头、家里的最后对答,故事还是挺有后劲儿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比较能代入我们这一代。坐在影院看屏幕里的人这么用力跳舞真是奇妙的体验…!去年总在思考,我们跳舞的时候,到底在跳什么?感觉答案被拍出来了。看完又想起来“什么也不能把跳舞从我们手上夺走”台词,真是让人唏嘘。总体来说就是一部适合搭配年轻人的焦虑和发疯食用的大脑蹦迪片…
极为难忘Anaïs Demoustier沉浸在梦幻的光线和空气中自然而然地舞蹈起来的许多个瞬间 在舞厅这样的场所更是发挥了灯光对事物塑造的神妙功能 当然 也不停息地展现了各种各样的身体 现在更明白了为什么有"舞池"的称呼 当许多身体开始运动时 波纹和韵调便生成出来 是水池没错了 容纳来客 时间消失 生命平等 秘密空间 不是很喜欢一些指示词的意涵和结尾提到May已经逝去的构思本身 说白了又是无聊的异性恋 用梦境 回忆 死亡敷衍一下整一堆谜题 结果把大家叫出来说了半天就是这点事啊 舞台还有更多的可能性 不止于人物交往的那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