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石窟中国 王新建
通过讲述几代石窟艺术的保护者、研究者和传播者的故事,体现中国石窟是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活动的舞台,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遍布中国大地的石窟遗存,不仅是中国文
通过讲述几代石窟艺术的保护者、研究者和传播者的故事,体现中国石窟是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活动的舞台,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遍布中国大地的石窟遗存,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坐标,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交融、开放包容的特质这一主题。
《石窟中国》下载观后评论:
1. 片名应该叫中国石窟和守护人(看领导出镜挺有意思的,有些像来视察来摆拍的,有些操着乡音的穿着运动鞋的朴实的,没有褒贬,就是觉得能反映各地石窟现状,希望各地zf都能同等重视文化保护)2. 经常听到“可惜了,可惜了”,是啊那么多宝贝都被挖走了偷走了,国外的回不来了,国内的请好好珍惜 3. 我自己也看过好几处石窟了,但是真的只能看个大概,很多细节没有办法去仔细看、或者有人指点看,国内的石窟宣传和教育可以想想更好的办法么?4. 最后总结挺好,“从印度到中国,从汉唐到宋元,佛,还是那个佛,改变它的是中国审美,中国智慧,中国自信,千年一窟,一眼千年,这就是石窟里藏着的中国历史。”佛教和佛教建筑,真的是一路走来,中国化,世俗化,中国人强大的吸收、包容、改造能力,是我们最值得骄傲的文明和利器。
![石窟中国剧照](https://nimg.mandudu.com/moviepic/20240315140148591629.jpg)
佛教在中国就是不断被汉化的过程,石窟寺艺术充分体现了这个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风格。纪录片的内容很紧凑,短短三集里拜访的石窟从新疆,甘肃,宁夏一带,走到了辽宁,四川,重庆,另外还到访了南京的栖霞寺和杭州飞来峰,以及日本奈良的法隆寺。石窟艺术在中国开枝散叶,其规模和程度已极大的超过佛教的发源地。可惜经过新疆甘肃一带的“盗匪”太过猖獗,太多国宝被破坏或流失海外。第一集东渐中,赵莉的一番话令人心痛,大致意思是看着壁画上的千伤百孔,就如同自己身上的皮肤被扒了。幸而国人逐渐意识到石窟保护的重要性,而对于敦煌石窟的研究已经成为显学。总体而言,纪录片的“野心”不小,东奔西跑地梳理脉络,可惜时长的限制让观众意犹未尽。
![石窟中国剧照](https://nimg.mandudu.com/moviepic/20240315140146190964.jpg)
《石窟中国》与《河西走廊》的总监制是同一人,一共三集,讲述中国石窟发展史,脉络还是很清楚的,其实可以做得详细一些,做到五集。中国石窟历史从龟兹开始,一路发展至河西走廊及中原,最后在川渝地区画上句点。历经千年流传至今,仍有相当保存较为完好的石窟,仍然很难相信完全是古人凭借人力开凿。最深的感触是形容中原如同强劲的胃袋,将外来文化消化并创造了自己特有的风格,实现佛教艺术的本土化风格并成为珍贵的中华文化遗产。还要感动于巴蜀地区的宋代民间造像运动,将中国石窟艺术延后四百年,泪目。去年去了麦积山石窟,龙门石窟及大足石刻,只是一个浅浅开头,今年希望能与去年持平,继续完成石窟之旅。
![石窟中国剧照](https://nimg.mandudu.com/moviepic/20240315140146116262.jpg)
1.信息密度不高,适合我们这种石窟初级学习者。2.导演组莫名其妙的上镜欲和不知所云唠家常式的表达欲让人反感。3.穿插对石窟研究员略显煽情的(甚至不必要的民族主义的)夸奖,让纪录片整体的情感走向很不和谐。4.每集结尾生硬且重复的升华,让纪录片变成宣教片。不停地喊文化自信以及强调中华文化多么能改造文化真的很没劲(且自卑),显得格局很小,请把中华文化放在人类文化的语境和视野里讲述,文化就是文化,没必要通过喊口号来刻意区隔。
![石窟中国剧照](https://nimg.mandudu.com/moviepic/20240315140146238367.jpg)
拍得挺好的,科普性质的纪录片,去年去了趟敦煌所以对这些起了切实的兴趣,但我的兴趣也只停留在纪录片和景点种草上了。如果不是在飞机上三个多小时我可能这辈子都看不完,感觉日常已经看不了这之前慢悠悠的讲述了,开始去厕所还暂停一下,后来发现去厕所的时间再回来根本不影响任何理解。大年三十看完的我甚至在反省,到底是我沉不下心,还是节奏的问题。
![石窟中国剧照](https://nimg.mandudu.com/moviepic/20240315140147213518.jpg)
从新疆的克孜尔石窟,柏孜克里克石窟,由于西往东,北魏云岗石窟,龙门石窟,以及遍布我国境内诸多的石窟佛像,随着历史变迁,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石窟和造像艺术被中国文化所影响,最终形成了独特的东方色彩,华夏中原又成了将佛教文化传遍全球的重要发源地。任何文化印记都是历史和民众留下的印记,学到了学到了。
![石窟中国剧照](https://nimg.mandudu.com/moviepic/20240315140146152029.jpg)
准备去龙门石窟旅游的,先找了个纪录片学习学习,竟觉得意外好看!把整个石窟的脉络都理了一遍,也能教会我区分不同时期的造像特色。最有感触的一段话是央美教授说的, “我们中国的美术教育已经用了100年的西方教材,什么时候才能融入中国式审美。”我是中国艺术史爱好者,非常理解老教授的这段话。
入门科普大串联 克孜尔古印度石窟艺术传入前哨与古龟兹本土结合 柏孜克里克中原画风返传西域 千年延绵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西融合与彩塑中国化神韵 云冈首开全石雕佛教石窟群 须弥之光笑容自信 炳灵寺天然凌空溶洞因势造像 麦积山密林深处沙砾岩泥塑微笑千年 龙门石窟佛教彻底中国化标志
20230326一刷 20240107二刷一刷后四月份开始石窟巡礼,大半年走了5个石窟(麦积山、龙门、云冈、响堂山、炳灵寺),越发对石窟艺术感到热爱。不仅感动于能工巧匠留下的艺术瑰宝,也感动于文保工作者的专业虔诚。2024年继续石窟寺巡礼,下一站,敦煌。
就是文稿烂,而且不能用全片篇幅过短来逃避责任。篇幅短还做面面俱到的活儿干什么呢?经常性的神头鬼脑几句,例如泾川、安岳、大足那几处最明显,写文章先做提纲也得讲个逻辑吧,哪儿有这样扔出来,只当是完成任务吗?最莫名其妙的是一定要上升到大国自信,是自卑到极限了吧。
从造像风格的演变角度来讲述中国石窟的发展历程,角度比较新奇,新疆克孜尔石窟作为佛教造像进入中国的第一站,还保有浓烈的西方风格,随后的凉州模式,云岗模式,龙门模式,伴随着政治变迁和民族融合,中国人开始打造自己心中的神明,千年华夏历史,中国化的进程始终在运行。
真的好看,强烈推荐,第二第三集激动的想尖叫,想立刻就去看这些石窟,很能唤醒中国文化自信,中国式审美最高级!!在国外看了那么多雕塑,以为真实才是震撼,看到中国雕塑才意思到,精神灵魂也是震撼。喜欢片子里的那句,西方雕塑描绘的是一瞬间,中国雕塑描绘的是永恒!
龟兹模式、凉州模式、云冈模式,再至龙门模式,以及大足的世俗化延续,这整个阶段跨越了时间与空间,这背后是佛教的发展史,究其根本,更是中国世代更迭的历史。(现只去过其中的龙门石窟、乐山大佛、太原天龙山石窟,人生还长路还远,希望能探索更大更广的世界)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