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卡罗尔 卡萝尔 托德·海因斯
导演: 托德·海因斯编剧: 菲丽丝·奈吉 / 派翠西亚·海史密斯主演: 凯特·布兰切特 / 鲁妮·玛拉 / 莎拉·保罗森 / 凯尔·钱德勒 / 科里·迈克尔·史
导演: 托德·海因斯
编剧: 菲丽丝·奈吉 / 派翠西亚·海史密斯
主演: 凯特·布兰切特 / 鲁妮·玛拉 / 莎拉·保罗森 / 凯尔·钱德勒 / 科里·迈克尔·史密斯 / 更多...
类型: 剧情 / 爱情 / 同性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 美国 / 法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5-05-17(戛纳电影节) / 2015-11-20(美国) / 2015-11-27(英国)
片长: 119分钟
又名: 卡萝尔 / 盐的代价 / The Price of Salt
IMDb链接: tt2402927
卡罗尔的剧情简介 · · · · · ·
电影原著《盐的代价》(The Price of Salt)是《天才雷普利》作者派翠西亚·海史密斯在1952年匿名发表的中篇女同小说,直到40年后她才承认自己是作者。故事讲述年轻女孩特芮丝在纽约之都追逐戏剧表演梦想,却只能在百货公司做售货员。某日她和身陷婚姻危机的金发中年 主妇卡罗尔在百货公司偶遇,对现状和环境都感到绝望的两人开始书信往返、电报传情,甚至公路旅行,最终发现彼此找到了真爱。然而在当时社会(50年代美国)这是不被允许的,特芮丝的男友认为她只是一时迷惘,卡罗尔的丈夫则请私家侦探调查取证,希望在离婚诉讼让中卡罗尔一无所有。考验两位女性的时刻终于到来:在强大的社会压迫下她们能否坚守内心,不计代价的把感情路走到底?
“他说,现在换你许愿了。特芮丝暗自许了个愿,她的愿望就是卡罗尔。”当年派翠西亚只是因为在百货公司的洋娃娃专柜看到一位优雅女性,于是花两个星期写成了《盐的代价》。由于题材敏感,最初还被出版社拒绝发行。作为美国著名心理惊悚作家,派翠西亚的代表作《天才雷普利》和《火车怪客》都曾被搬上银幕,然而《盐的代价》并不是惊悚题材,它只是关于追求另一种性向的真爱的故事。为什么叫“盐的代价”?因为在17世纪“盐”还有另一个意思表示女性的情欲。而在本书中它隐喻了女主们的处境:没有爱情就像没有盐的肉;那么为了这份爱,你愿意付出多少代价?
《卡罗尔/卡萝尔》下载观后评论:
该电影简介由豆瓣网专职人员撰写或者由影片官方提供,版权属于豆瓣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50年代的美国,年轻女子特芮丝(鲁妮·玛拉 饰)在纽约百货公司担任售货员,但心中向往的却是摄影师工作。某日,一位美丽优雅的金发贵妇卡罗尔(凯特·布兰切特 饰)来到百货公司购买圣诞节礼物,结果和特芮丝一见投缘。两人相识后特芮丝得知原来卡罗尔有一个女儿,而且正和丈夫哈吉(凯尔·钱德勒 饰)办理离婚手续。通过书信来往、约会相处以及公路旅行,特芮丝和卡罗尔发现彼此就是自己的真爱,然而在当时社会这是不被允许的。特芮丝的男友认为她只是一时迷惑,卡罗尔的丈夫则请私家侦探调查取证,希望在离婚诉讼中让她一无所有。考验两位女性的时刻终于到来了:在社会压力下她们能否坚守内心、不计代价的把感情路走到底?
![卡罗尔/卡萝尔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53100933263.jpg)
够好,但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好。觉得不太好的点有两处,一处是卡罗尔夫妇最终对质时卡罗尔的退让,情绪爆发得过于刻意,矛盾收场得过于理想化,跟其他部分细腻写实的讲述太脱节了,反而让我感受不到卡罗尔的心痛;其次是视角转换的问题,本以为片名为卡罗尔,应该全程以特芮丝的视角来讲述,这样的话卡罗尔这名字就有些朱砂痣的意味,观众亦很容易理解卡罗尔对于特芮丝的分量。前半段的确是这样的拍摄思路,故事基本上是随特芮丝的感受推进的,可到了被迫分手之后直到再度见面,便转换成了卡罗尔主视角,特芮丝的感受一下抽离了。其实如果最后一段主视角继续跟随特芮丝,我觉得整体文本会更完整、动人。p.s.鲁妮玛拉的表演太好了,精准、动人,我所有想流的眼泪都是因为她;托德海因斯的色彩真是大师水准。
![卡罗尔/卡萝尔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53059284834.jpg)
存了很久的电影,因为看了《真心半解》后包容了不少,无论gay还是les都不过只是两个人相爱罢了,无关乎性别。很喜欢这部电影的细节,拍摄角度,从一开始的下水道口,到车窗剪影。更喜欢的是大魔王举手投足间的魅力,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她说话的腔调和眼神,太有魅力了。这个电影最爱的还是她们刚认识的时候,Terry戴着圣诞帽,可爱极了!还有不得不提的配乐,配合着电影画面和大魔王的声音,给人一种娓娓道来很舒服的感觉,不错的电影,只是还是没能产生共情,可能我没遇到过这么强势又热烈的爱吧。喜欢结尾的凝视,相爱的人怎么也要在一起啊!
![卡罗尔/卡萝尔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53059285098.jpg)
“你寻找答案,寻求解释,那是因为你还年轻”。是啊,世上哪有那么多的解释和答案。以前看电影总觉得只要一个人说出事情的真相,一切都会解开,但这不过是一种天真的想法。现在才发现,其实,生活中,很多事情是人解释不通或者不想解释的,生活并不只是简简单单的逻辑,你我都明白,但又都不明白。然而那是一个因为自由选择爱谁而被看作精神病人的时代。我真的希望有一天,世界上不会再有“同性恋”,因为无论与谁相恋,连接两个人的都是爱。既然有柏拉图式的恋爱,那就证明性与爱不是一体的,既然性与爱不是一体,爱人的性别又有什么关系呢。
![卡罗尔/卡萝尔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53307258597.jpg)
这是一部因为从形式到细节都很复古,所以一切都显得很精致的影片。而同性色彩因为故事的复古背景,为其增添了一种解放身体与精神自由的涵义。或者说,这种解放色彩因为存在与两个同性之间而更突出。有一种互补的意思。同样的,有趣的是双女主之间的经历与身份之间的互补。观众看的也是她们如何从玻璃铸造的牢笼里逃出来的过程,不过,这种比较明显的镜像意象到影片后半部分显得有点重复了。这点倒是不如镜头在两人单独空间里制造的近距离感,与两人有他人在场,或处于他人的环境里时所保持的距离感,这之间的对比更玩味。
![卡罗尔/卡萝尔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53059354105.jpg)
在当时的社会,同性间的爱情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犯罪,或者说超出了法律表述的范畴。 因此在感情的进展上双方都很克制,虽然难掩情感的暗流涌动。 影片中有个情节是当她们的车驶进林肯隧道,“特芮丝从挡风玻璃看出去, 产生了狂野、难以名状的兴奋感。 她希望隧道塌陷,夺取她俩的性命,这样她们的尸体被拖出来的时候,还会是在一起的”。这是暗恋的极致,是情人视角的极端表现,同时也是一厢情愿想象中的美妙瞬间,充满了温柔、渴望和谦卑。
![卡罗尔/卡萝尔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53059854904.jpg)
在当时的社会,同性间的爱情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犯罪,或者说超出了法律表述的范畴。因此在感情的进展上双方都很克制,虽然难掩情感的暗流涌动。 影片中有个情节是当她们的车驶进林肯隧道,“特芮丝从挡风玻璃看出去, 产生了狂野、难以名状的兴奋感。 她希望隧道塌陷,夺取她俩的性命,这样她们的尸体被拖出来的时候,还会是在一起的”。这是暗恋的极致,是情人视角的极端表现,同时也是一厢情愿想象中的美妙瞬间,充满了温柔、渴望和谦卑。
为大魔王而来有史以来看过的第一部同性电影之前怕自己不能接受看完之后直呼“爱情也太美好了吧,无论是女人和男人,还是女人和女人”一样的稚嫩青涩小心翼翼怅然若失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最后Therese去找Carol的场景每一步都像踩在琴键上当下就觉得无比感动和欣喜就像电影里出现过无数次的场景优雅美丽的Carol坐在桌子旁金发红唇透着成熟的寂寞的魅力被豆友种草了原著同性之间的爱情也可以如此美好?住了
很唯美。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两个女性与各自曾经的异性伴侣之间的关系。卡罗尔的前夫对卡罗尔的占有欲和求而不得的痛苦衬托得卡罗尔的冷淡甚至有点残忍,但是随着卡罗尔之后的描述,我好像看到了一副典型的不幸婚姻生活的图景,映射在现实生活中,我好像突然就明白了卡罗尔和特芮丝之间感情羁绊的动人之处,那种来自精神上的吸引与给予对方心灵深处最柔软的抚慰,那就是一个生命个体被好好珍爱的感觉吧。
【4星】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从百货商场意外的对视开始,到餐厅里相融彼此的注视结束,一切情欲都藏在了二人柔情深邃的眼眸中,绵密细致,勾人心魄。最心碎的两个片段:特芮丝把卡罗尔的照片丢到了不想要的一堆中、卡罗尔在调解室抛下一切只求得到女儿的探视权,怎么可以把禁忌之爱和亲情之爱拍得以及演绎得那么肝肠寸断。我总算是从先前看完《宠儿》留下的女同阴影中恢复过来了。
特意留到2019年第一天重温了一遍。俩人的化学反应太妙了,魔王举手投足,一个眼神甚至一个呼吸声都让我心颤,麻辣演得也更甚,因为Therese本就是一个比Carol更复杂的角色。其实被一个人吸引确实就像弹球和物理一样,无关性别更无关性的桎梏,只是爱情。最后Therese越过人群走向Carol的时候,克制了几乎整部电影的爱在眼神的交汇中已经无声地爆发了。
关于为什么要叫《盐的代价》 我看到这个解释因为 盐 有代指情欲的意思。有句话说“没有爱情就像没有盐的肉”,所以盐就是爱情。意思就是 追求爱情的代价。还有就是因为在17世纪“盐”还有另一个意思表示女性的情欲。而在本书中它隐喻了女主们的处境:没有爱情就像没有盐的肉;那么为了这份爱,你愿意付出多少代价?
像一场梦。最后Therese走向Carol的时候,鸡皮疙瘩都起来了。那种一直摇摆不确定的关系,视角的转换,太妙了。配乐真是好听,很优雅的感觉。魔王真的又欲又攻又优雅,兔兔太纯了,谁能不喜欢。喜欢她们讲话的方式,真的太舒服了,第一次觉得美式英语能这么好听。还有穿搭,不过时的美。一场艳羡的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