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如果国宝会说话 第一季 徐欢 张越佳 汪哲 祝捷 王惠 訾瀚 冯雷 王冲霄 潘懿 寇慧文 叶君 丁曼文 孙戈霆 赵文忠 崔宇 汪隆 杨晨
《如果国宝会说话》共100集,分为四季播出,第一季将于2018年1月1日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首播。为拍摄该纪录片,摄制组足迹遍布全国,拍摄了近百家博物馆和考
《如果国宝会说话》共100集,分为四季播出,第一季将于2018年1月1日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首播。为拍摄该纪录片,摄制组足迹遍布全国,拍摄了近百家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50余处考古遗址。纪录片没有渲染猎奇和神秘的曲折表述,也避免了高冷的学术性叙事。在每集5分钟的时间里,文物用通 俗易懂的语言与观众平等对话,“诉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传奇。
第16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国际纪录片评优单元 “中国故事”优秀新媒体纪录片
《如果国宝会说话 第一季》下载观后评论:
似乎是第一次看这种泡面番长度的纪录片?不是想拉踩,是真的比《国家宝藏》拍的好太多,有知识,有深度,文案凝练庄严又妙趣横生。一个文物五分钟,提供的信息量都比国家宝藏拖拖拉拉半个多小时提供的有效信息多得多。看国家宝藏的时候完全没看出来那个玉琮王有何惊艳之处,节目里对神人兽面纹也是一笔带过,但在《如果国宝会说话》的短短五分钟里,详细展示了纹饰的精细,神人兽面纹怒目圆睁双手插眼的造型让我悚然一惊,鸡皮疙瘩都起来了。真正不仅展现了文物承载的信息,还展现了文物的美学价值。更觉得国家宝藏果然只是一个瞎唱赞歌的节目.....
整体四季有《中国传世国宝》和《国宝档案》做补充国宝内容:后母戊鼎,利簋,莲鹤方壶,曾侯乙 补充国宝:石卯遗址出土,商代跽坐玉人,跪坐玉人,玉人首,和田白玉罐,商铜象尊,象纹大铜铙,商皿方罍,面纹虎耳虎形扁足鼎,铜蛇,商代玉器;西周散氏盘,凤鸟纹,伯矩,害夫簋,青铜凤纹尊,鸟尊,兔尊,克盉,堇鼎(琉璃河遗址),格伯簋,逨盘;三星堆文物(见三星堆顺序);
第一季聚焦史前文明和夏商周文明,跟随国宝的脚步,去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古今对照,跨越千年,不变的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刻在骨子里的文化基因。刻在青铜器上的“宅兹中国”和那些文字,是祖先给予我们最宝贵的礼物。三星堆文明、良渚文明、红山文明……“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往哪里去”那些关于宇宙的秘密似乎已经被祖先猜透,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去解读。
“六千年的时空流转,村落成了国,符号成了诗,呼唤成了歌”,每个文物都经过了几千年甚至上万年来到了我们的面前,我们所谓漫长的一生只是他们不曾察觉的一瞬。纪录片短小又接地气,诙谐幽默,适合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观看,文案和旁白很绝,让每个文物都活了起来,看完后很想去每个博物馆打卡。
哇哇哇 祖先真的是太厲害太智慧了 吶喊一萬次 …… 某品牌的圖案靈感是來自於越王勾踐劍嗎 怎麼那麼像呢第一眼就感覺是啊……貓頭鷹是智慧的象征難怪我那麼執著的一定要得到多拉的貓頭鷹吊墜。什麼女神的愛鳥就是貓頭鷹啊能工巧匠 匠心獨具
这种短短的单集形式还挺打发时间的,也更容易看进去,就是相比长篇专题的确实少了更多比如知识类的讲解,就主要是一个简单介绍吧。文案不错,很喜欢陶的那一句:在经过这些磨难之后,陶土变成了器,完成了涅槃。
长知识了,每集几分钟,也不花时间,每集片尾的文案写的太好了,最喜欢这句:我们凝望着最初的凝望,感到另一颗心跨越时空,望见生命的力量之和。六千年仿佛刹那间,村落成了国,符号成了诗,呼唤成了歌。
最喜欢拥有胖胖腿的陶鹰鼎,被弹幕网友们戏称的古代储钱罐—贮贝器,感觉那时候的人就开始给储钱罐的盖子进行精美的制作了,让我想起了现在很多好看的杯子盖儿;还有比想象中小很多萌萌的虎符…
一集一国宝,五分钟讲述国宝背后的故事。这是个正经的纪录片,文案很美,中华文明的魅力,看得几乎停不下来。先认识一下,有机会再去看看他们的真容。目前只去过三星堆博物馆。
央视爸爸真的好高级,从配音到后期画面,让我们爱上博物馆,爱上文物,爱上他们背后的故事,恨不得游遍各大博物馆看看它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幸让我们认识并了解他们。
虽然间隔着几千年的岁月,却可以借一个个器物窥见前人祖先的生活,好有趣啊~从这些让人惊叹的国宝里,可以感受到几千年来人类本身的变化并不大...那会儿可太聪明了...
会不会某一瞬间,你也有种胸膛被狙中的奇妙感觉。那是我在博物馆里见过的宝物,与《如果国宝》交相辉映的结果,就像此刻的我与曾经逛博物馆的瞬间,完美重叠了......
文案让人感动到哭,把儿子也拉过来一起看,一起学习历史了解历史,让他知道古代手工艺人的高超技术,所有文物都爱,最爱越王勾践剑,希望有一天能把所有的博物馆都参观一次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