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维也纳战役 Renzo Martinelli
主演:F. Murray Abraham / Enrico Lo Verso / Alicja Bachleda导演:Renzo Martinelli语言:英语
主演:F. Murray Abraham / Enrico Lo Verso / Alicja Bachleda 导演:Renzo Martinelli 语言:英语 地区: 意大利 / 波兰 编剧:Valerio Manfredi 类型:历史 上映时间:2012-9-28 别名:1683维也纳之战 / September Eleven 1683 / The Day of the Siege: September Eleven 1683 用户标签:战争,历史,维也纳保卫战,波兰,波兰电影,史诗,奥斯曼,2012 片长:134分钟 imdb编号:tt1899285
1453年,东罗马帝国陷落后,地处中欧的神圣罗马帝国,不得不直接面对土耳其人的侵扰。土耳其人热衷扩张,虽然他们信奉伊斯兰教,但他们认为他们才是真正的“罗马皇帝”,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已由哈布斯堡王朝掌权两百年,他们是基督教世界的最后保卫者,双方再维也纳一决高下:一方信誓旦旦,另一方誓死捍卫。
《维也纳战役》下载观后评论: 虽然我必须承认这是一部神剧,修道士也是很厉害的。。。但是整部剧还是可以看的,尤其是Abul老头为了自己的信仰竟然不认和自己生活了很长时间并怀有自己的孩子的聋哑女,还真是让人有些吃惊,不得不承认宗教的力量,但还是内心羞愧吧感觉,把她救出来;另外穆斯塔法,我不能说他愚蠢,应该是自负吧!
对我这个正准备写1683年战役的人而言,此片不够符合史实,严重脸谱化和简单化。一些细节也不太考究。立场上过分亲波兰,黑土耳其和奥地利。尤其是里面的牧师政委,简直是个神棍。穆斯塔法帕夏确实指挥失误了,但作为一代奥斯曼宰相,也不至于演绎成愣头青吧。利奥波德皇帝则成了娘娘腔和小丑……
很失望,剧情拖沓,场面寒碜,用一个神父把剧情串起来,很莫名其妙,土耳其的穆斯塔法戏份太多了,反倒是英雄索别斯基出来很突兀,前边根本没铺垫,奥地利被黑的太厉害,特别把利奥波德一世刻画成了一个弱智加胆小鬼,多大仇?波兰人看来真屌丝,没钱拍大场面,还惦记着奥地利瓜分波兰的仇呢
平庸之作。演员都还不错,利奥波德长得和历史画像一模一样。但背景制作太假,情节该快的慢该慢的快,做了很久的前戏还没反应过来高潮已经过去了。能够正式宗教冲突,但又过于简单。波兰翼骑兵很帅,但还可以更帅的。有人说想起了双塔之战,其实差太远了。
将政治军事宗教的复杂局势简单化,把历史大事件发生演变个人化;既舍不得花钱做特效,又懒得用心写剧本,拥有历史传记类烂片上述标准配置的本片用了两个多小时讲一个牛逼哄哄的傻逼的故事:盟友与敌人都相信能把大炮和骑兵拉上山,傻逼不信。卒。
全片前半段就是围绕着一个老神棍,后半段就是波兰国王突然赶到,然后就赢了。战争场面极其匮乏,几乎没有什么大场面,特效做得极其一般。剧情完全不尊重历史,感觉维也纳国王就是个傻子,整个战役就是靠着老神棍跟波兰国王然后就赢了。
垃圾片!全程5毛特效,连帝国时代的动画都不如剧情更是垃圾,还两个多小时,前一小时在胡诌神棍,后一小时垃圾特效,真是tmd垃圾。看之前忘了看制片,原来是波兰制片,怪不得傻逼波兰翼骑兵一出现就tmd赢了,纯垃圾
除了过于宗教化(鼓吹各种神迹)之外,这部电影有非常深刻的观察,对于想要了解欧洲文明的冲突及现代世界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有必要仔细欣赏一下。电影或许不是好电影,但看电影的目的本来也不应该完全是娱乐。
感觉看了一部假的战争片。宗教讲成了江湖骗子,土人的骑兵手持短斧挨捅,几十红衣大炮愣是搞出了喀秋莎都不能cover的效果,30万士兵瞬间被6万人切瓜砍菜般的打败了...《十字军》系列游戏都没这么水
多好的题材最后拍成这样?明明只要中规中矩的拍下,特效不要那么尬就能弄出个4星片来的。可以用一个修士之类的角色做线索人物,但是跟反派认识什么的就多余了,间谍和聋哑妞的支线也完全可以不要。
一个穆斯林在开枪或自爆前,无法确定他是温和还是极端的,称作薛定谔的穆斯林,也称为买买提测不准原则 ps:在白左盛行的西方勇于捍卫自己价值观的都应该给一颗政治上的五星
奥斯曼有穆斯塔法自负清高,神圣罗马帝国有皇帝呆若木鸡,唯有我大波波索别斯基老当益壮身先士卒,亲抗大炮翻山越岭,翼骑兵冲锋英雄无敌。波波导演YY功力跟我党有的一比。
關於伊斯蘭教的宗教衝突電影,大波蘭翼騎兵手撕奧斯曼綠皮系列,感覺是黑了爆法一把。跟伊斯蘭 - 作為“順服者”不同,天主教認定的是“信與愛”,是能最終戰勝的關鍵。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