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一个阶段、离开一段关係、再见曾经的生活,从来都是漫长的过程。接受需要时间、重生需要勇气,最后的再见,总要一步一步走过去。婚姻来到尽头的母亲跟自己的儿子,来到法国南部的渡假屋作最后执拾,准备向这间满载幸福回忆的大屋诀别。还在哀悼逝去感情的妈妈,跟儿子关係渐变疏离。面对明媚却寂静的风光,一名男子的出现,为二人带来不同程度的震盪,美丽的记下了婚姻的终结、少年时代的告终和一个中产家庭的瓦解。
《离别是美丽的》下载观后评论: 你给我的爱,是我可以指望的,而我给你的爱,是你爱要不要的,一句话道出了同妻的心酸与不易,情绪随时崩溃的母亲似乎是这部电影里最让人生厌的角色,但实际上她才是这个家最大的受害者,男主有一个深柜多年都不愿意承认还将一切责任都推给妻子的父亲,一个受同妻之痛难以排解的母亲,甚至还试图勾引儿子的喜欢的朋友……这块我是真没看懂,可能是为了报复丈夫而做的吧,但是感觉真的完全没有考虑到儿子的感受,而儿子也犯了gay之大忌——爱上直男,一段没有结果还注定受伤的感情,其实埃蒙特已经算好了,没有对男主进一步地实施暴力,也是仁至义尽了,一部情感非常细腻、能很大程度感染情绪的作品,像男主说的那样,空气中的那种沉重,是隔着屏幕都可以明显感受出来的,从编剧到选角,一切都是那么恰到好处,小图灵演这种文艺又青涩的角色简直绝了。
从开始就注定了结局找小鹿,亲镜子,“我爱你”,闻手指。他是那么的可爱,仿佛一切外面的事都与他无关,他似乎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妈妈真的把我恶心到了,知道她承受了很多,但是强吻C,烧了“只与她有关”的东西真把我看难受了C而是无所作为,面对妈妈的强吻与儿子的手淫,他都没有拒绝,他知道那不是语法的错误却不肯给回应,哪怕是否定的。他终于放弃了修不好的摩托车,一开始他说摩托车只是小毛病,其实他知道修不好,这只是他害怕去看母亲的借口。中间艾略特讲了妈妈安水龙头的故事,他说“有个东西破裂了,不是水龙头”,我想,在那个时候,母亲与父亲就离别了,他与妈妈也离别了带有忧郁色彩的小清新片子,那许多美丽的镜头好像是一帧帧壁纸。美得窒息,又是那么伤感。复杂的情绪在升温,然后被扑灭淡淡的来了,又淡淡的去了
影片中的四个人都是自私的,残缺的,将对自己的厌恶与悔恨,无情的投向对方,却又疯狂的祈求怜悯。隐匿性向的父亲与崩溃边缘的母亲,纠缠反复多年的剧情构成了少年的成长背景。敏感的男孩,在脆弱与爆裂之中徘徊,性是一个探索世界的途径,却也是突破自己走向成长的必然之路。求而不得的痛苦,有口难言的绝望,在沉默中爆发,犹如困兽斗般的青春肉体,厮打在深秋的田野之上。被撞的鹿是否存在,已经不重要。男孩在纵身一跃之后,流离深水之中释放了内心所困,游走濒死之间释怀了现实痛彻,和解了自己,也宽解了母亲。熊熊大火之中,烧烬的是冷色的过去,夜晚的冷,终将过去,明天晨光会为离别晕染出美丽的颜色。生活中,很多令人难过的,不是离别,而是彼此没有坦诚相对的正式道别……
4.5,夏末那种带着夏日炽热和初秋疏离的情愫总是让人着迷。配乐和画面犹如油画,清冷简约又浪漫至极——沐浴在水中月光里的少年、坐在卧室里看窗外细雨纷飞、在秋叶飞舞的屋内流泪都是值得回味的唯美镜头。那个如受伤的小鹿一般的男孩,脆弱敏感又天真炽烈,迷恋文学、迷恋孤独,他畏惧又向往的浪漫主义,把他包裹成了神话里受伤的美少年。年少的情欲细水沉静又暗流涌动,忧伤又美好。终究是关于自我和解的故事,那么多汹涌的苦痛纠结孤独,只有在沉溺之后选择放手选择直面选择义无反顾地前进。离别是美丽的,所有悲伤都是美丽的,而这份悲戚后承载的痛苦也成就了这美丽的永恒和深刻。不断告别,不断抽身离开,不断同自己和解,这就是漫漫的成长,再凝结成一生的岁月
没想到居然是95年的导演的处女作…画面非常非常美,镜头语言很丰富很有想法。Alex真的太适合演这种内心敏感脆弱的边缘少年了,那么小心翼翼却又那样坦荡地喜欢一个人。年轻导演都很喜欢拍家庭关系,其实这个中文译名有点过分解读了,departure就是离别,影片确实很美丽,但是离别是否美丽却是见仁见智吧,整部影片给我的感觉有点像母亲说的——感觉要溺亡了,每个人的情绪都太满了,兜不住。电影里的母亲哪怕受伤也要不管不顾地修复一切东西,热水龙头,婚姻关系,不如任他崩坏,得以解脱的好。其实挺矫情的,但我对这种矫情的电影其实还挺宽容哈哈哈,隐喻很多,值得回味的一部电影
妈妈,男孩,大男孩的孤独都源于家庭,妈妈因为婚姻的失败一直失落,除了婚姻一无所有,性压抑孤独导致妈妈亲吻了大男孩,买房子维系婚姻,也是维系生活安全感的唯一途径,妈妈并不明白,走出去或许更好。男孩喜欢看书读诗写作,无论到哪里都早带一个本子,喜欢清早对着自己的镜子自慰,喜欢一个人待着思考生活的意义,无处安放的孤独用写作来释放。大男孩因为爱妈妈不希望妈妈受到一丝伤害被寄到婶婶家居住,明明知道男孩喜欢他却不给表示,寂寞很久了,人都是一样的,摩托车,亲情,爱,救赎。离别是美丽的,沉浸在回忆里,阴暗,灰色,离开去寻找哪怕一丝丝阳光,离别也是美丽的。
离别是美丽的,这份美丽也是可能被高估的,在这片绿光森林,波光粼粼湖面的滤镜之中。在永恒缺席,不知长相守为何物的年月里,艾略特像一只敏捷又懵懂的小兔子,跳跃着完成了一次次小小的冒险。第一次看到英国电影里青少年角色主动使用第二语言和心上人“谈恋爱”,是姿态的一种体现了。磕磕巴巴的法语造成了值得玩味的歧义时刻:是喜欢,不是爱喔。成年人角色的塑造突破了刻板印象,母亲的表现极具张力,层次分明。至于父亲,你以为会和CMBYN爸爸一样鼓励你尽量去感受爱?不不不,他给女性心里添堵第一名。不见得弯的角色就一定值得鼓掌,不负责任的反面例子请看这里。
母亲和儿子都在经历“departure”母亲与婚姻与丈夫,与自己隐忍经年的生活告别,是终于下定决心的割舍、放弃儿子与一段真切的、从一开始就明知无果的爱恋告别,是接受自己,放下一直寻找的想象中的鹿,那鹿就像自己对他的爱,是找不到的两人放弃一些东西,母亲儿子达成了和解、一起面对将来的生活,。母子二人完成了各自的“departure”,最终“together”。
“I can feel the density of the air”——hysterical mother, melancholic son, absent father, and foreign companion in a secluded French village——so Freudian and so bourgeois.
以为又是一部泯然众人的清新男孩爱情,没想到会这么动人。法国南部的秋日假期,谁能不爱那喜欢兰波、普鲁斯特和雨果的敏感英国小诗人;法国男孩标准得像个象征,修机车,教法语,脱了衣服就去裸泳。痛苦在那中产体面的宁静下滋长,崩溃后的道歉,捡起碎玻璃,就连旧家具也要自己装去垃圾场。最后的最后终于烧起一把火告别了过去,跳入了水库宛若新生。
才气是在的,但是过于隐晦了,隐晦到观众都模糊了许多情节的动因。同样是假期,同样是偶遇,同性的禁忌之恋外却还有一层母亲与男友之恋,这就说不清了。很好的情节安排,但是没讲圆这个故事。还是有很多哲♂学色彩的画面打动到我了,俯拍床头、水上泛舟、跃入水中…以及艾略特这个文学气质十足的名字,咖啡馆写作,安静阅读等等设计都很贴切。
镜头充满小心机。调度、视听严谨克制。色彩很美,华丽而简洁。台词也深谙精炼之美。尤其是没有滥用配乐这一点做的真棒。总的来说是。。很克制,很羞涩的片子。感觉导演是女性(刚看了一眼并不是)画面表现比那部燃烧女子好多了。可惜后半段崩掉了。豆瓣评分7.5完全靠谱低沉而厚重的法国云朵。一首不够精炼的短诗。
法国,是造就浪漫的地方,是文艺气息浓重的地方,也是把生活的变故凸显更扎心的地方。一家人各自心有想法,真相却也是相当不普通,然而每个人都在被自己的悲痛蹂躏,无论是找不到出口的青春躁动,迷茫婚姻的女人的绝望,离别笃定的男人的自我,以及那个立志看母亲的少年的情殇,错乱在一起,便成了伤感